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藏拍展訊|蘭登國際,萬物與虛無

展覽資訊

蘭登國際:萬物與虛無

上海餘德耀美術館

票價:150元

上海餘德耀美術館推出蘭登國際(Random International)亞洲地區首次個展“萬物與虛無”。

展覽不僅包含蘭登國際近期創作的裝置作品, 也將展出他們在藝術創作實踐中最具意義的代表之作。 圍繞模擬、決策、自動化等概念, 觀眾可透過即時、感知的互動體驗, 探索科技介入藝術所帶來的全新感受。

藝術團體蘭登國際常駐倫敦, 涉足多重領域, 其作品不僅富有情感, 更極具身體感知的特性。 他們試圖在日益機械化的世界裡探索人類的狀態, 通過實驗不同的意識、感知與直覺, 去塑造一種可能的行為環境原型。 本次展覽延續這種探究藝術之道, 每一件作品都將營造出各自獨有的環境, 觀者可依據自身的條件對作品做出不同回應。 藝術家希望“邀請觀眾重新體驗、重新審視這個再現人類與科技之間關係的物理空間,

這些空間涉及人們當下對於日益自動化環境的看法和推測, 並藉以觀察自然現象和人類行為如何塑造這世界的可能”。

| 萬物與虛無 2016 6'27''(迴圈播放) 由藝術家惠允

本次展覽名稱取自視頻裝置《萬物與虛無》(2016)。 該作品嘗試探討人類如何在充斥科技的環境之中自處的核心問題。

這是蘭登國際首個影像作品, 記錄了在無情的變革時代中, 工業化世界衰敗與進步同時並行的現象。 作品中重複轉動的蒸汽壓路機, 具備壓合與粉碎、破壞與重建的潛在特性, 象徵著一個無節制革新的文化內所固有的含混不清、模棱兩可。 蘭登國際另一件首次展出的新作《旋轉柵門》(2018)也通過單純的模擬形式, 思考人類與機器之間的相互關係。 《旋轉柵門》是一個用障礙門設置的迷宮, 沒有任何電子元件, 所有互動僅僅來自於機械與人體運動。 這種為人熟知的柵門被意想不到地組合在一起, 創造出一種環境, 觀眾可以在其中探索自己本能的運動反應。 這件作品以一種有趣的、超現實的方式呈現,
來探討這種物理性網路系統的存在, 以及它與人類存在的關係。

| 自我與他人 2016 220 x 120 x 120cm 由藝術家及余德耀基金會惠允

展覽的另一個亮點是一件以光為媒材的雕塑作品《自我與他人》(2016), 也是餘德耀基金會的藏品。 這件作品開啟了一種意想不到的身體與自身反射影像之間的互動方式,

同時探索人類認知的特性。 觀眾將會看到自己發著光的反射影像被包裹在玻璃片構成的數層鏡體之內, 反射影像與參觀者的動作、行為相呼應, 但稍顯遲緩。 《自我與他人》創造了一種個體和自我影像之間的獨特關係;它既不是鏡子的即時反射, 也不是被照片凝固的某一過去時刻的靜態圖像, 而是介於這兩者之間的模糊地帶。 這件作品強調了人類身份的問題, 並思考它如何在現今與未來社會因生活形態而可能被改變。

| 雨屋 2012 由藝術家及余德耀基金會惠允

餘德耀基金會收藏的另一件大型裝置《雨屋》(2012)在2015年亞洲首展後,將再度回歸,首次與蘭登國際的其他作品一起展出。《雨屋》是一個不斷降水的場域,觀眾可以穿梭其中但始終不被雨淋濕。因為人的存在,阻止了雨水落下,這樣的想法營造出一種特殊的氛圍,借由科技引發我們思考人與人之間、人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雨屋》分別於2012年在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Barbican)、2013年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展出,2015-2016年也展出於洛杉磯郡立美術館(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並為其所收藏。《雨屋》的其中一個版本將於2018年作為首件永久裝置作品落戶于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迦藝術基金會(Sharjah Art Foundation)的建築內。而面積最大的版本,占地150平方米的《雨屋》則由藝術家為余德耀基金會量身定制。

-END-

圖文/上海餘德耀美術館

今日編輯 / 左道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如需轉載請後臺聯繫

歡迎邀請加入更多媒體平臺!如想商務合作,請聯繫郵箱:scpmmag@163.com 或微信scpm2004

| 雨屋 2012 由藝術家及余德耀基金會惠允

餘德耀基金會收藏的另一件大型裝置《雨屋》(2012)在2015年亞洲首展後,將再度回歸,首次與蘭登國際的其他作品一起展出。《雨屋》是一個不斷降水的場域,觀眾可以穿梭其中但始終不被雨淋濕。因為人的存在,阻止了雨水落下,這樣的想法營造出一種特殊的氛圍,借由科技引發我們思考人與人之間、人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雨屋》分別於2012年在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Barbican)、2013年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展出,2015-2016年也展出於洛杉磯郡立美術館(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並為其所收藏。《雨屋》的其中一個版本將於2018年作為首件永久裝置作品落戶于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迦藝術基金會(Sharjah Art Foundation)的建築內。而面積最大的版本,占地150平方米的《雨屋》則由藝術家為余德耀基金會量身定制。

-END-

圖文/上海餘德耀美術館

今日編輯 / 左道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如需轉載請後臺聯繫

歡迎邀請加入更多媒體平臺!如想商務合作,請聯繫郵箱:scpmmag@163.com 或微信scpm2004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