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相約盛會」張德娜女性視角花鳥畫吸引觀眾注目觀賞

在第八屆中國畫節上, 國家一級美術師、山東畫院花鳥創作部主任張德娜帶來了17幅花鳥畫作品, 她以女性的獨特視角, 賦予了自然花鳥特殊的人文情懷, 其作品具有強大的藝術生命力與感染力, 參觀的藝術家及市民均給予高度評價。

張德娜帶來的荷花系列作品之一。

大幅作品上, 十多隻松鼠形態各異活靈活現

4月24日上午, 在中國畫節“張德娜花鳥畫展”展區, 放眼望去, 展廳的牆面上錯落有致、佈局精巧地掛滿了她的作品, 有尺幅小作也有大平尺作品, 小畫精巧傳神、大畫氣勢宏偉, 既有工筆也有寫意, 盡展中國國畫之精粹。

一幅名為《雨林晨曦》的巨幅作品占去了展區的一整面牆, 足有50平尺大小。 畫面中縱橫交錯的樹枝糾纏在一起, 茂盛的樹葉呈現不同的形狀, 它們從枝椏間伸出來, 透出或深或淺的綠色, 洋溢著強大的生命力。 在橫七豎八的樹枝間,

十多隻小松鼠形態各異, 有的忙著往已經鼓鼓的嘴裡塞果子;有的警覺地豎起耳朵像是在放哨;有的陶醉在成熟果木的香氣裡不能自拔……這些松鼠胖乎乎、毛茸茸的, 尾巴高翹, 呈現跳躍之態, 似伶俐可愛的林間精靈。 與其他畫作不同的是, 畫面中的松鼠和叢林都氤氳在一股朦朧的霧氣當中, 仿佛太陽初升, 熱帶雨林的潮濕和熱氣好似要撲面而來。

在張德娜筆下, 松鼠是經常出現的動物。 此次展出的《子遊圖》中, 兩隻松鼠臥在草叢下, 正悄悄地觀察著什麼, 十分靈動。 在她眼裡, 小松鼠是善良、溫暖、單純、快樂的代名詞, 而她以女性特有的視角, 詮釋著松鼠這個可愛精靈的自然神韻。

張德娜帶來的荷花系列也十分奪人眼球。

黃色的畫紙上, 盛開或初綻的荷花屹立在層層疊疊的荷葉間, 有股復古亦精巧的韻味。 還有一幅名為《銀花香月》的作品打破常規, 以寶藍色作底, 幾朵潔白的玉蘭從畫面右上角探枝而出, 更加映襯出其高潔、清雅的氣質;一旁一輪圓月隱隱綽綽, 仿佛也沾染了玉蘭的香氣。

《銀花香月》

大學生念念不忘“玉蘭花”, 又一次趕來賞畫

在《銀花香月》作品前, 來自濰坊學院的幾名學生久久駐足觀看, 還互相交流著彼此的感受。

經過交談記者瞭解到, 這幾名女生分別是宋玉潔、張思悅和王曉梅, 她們都是濰坊學院特教幼教師範學院大一的學生, 這已經是她們第二次來到張德娜作品展區欣賞畫作。

宋玉潔說, 她們十分熱衷欣賞畫作, 中國畫節開幕第一天, 她們就趕來觀賞名家作品。 “當時對張德娜老師的這幅玉蘭印象十分深刻, 念念不忘。 ”宋玉潔說, 潔白的玉蘭花搭配藍色的背景, 更映襯得玉蘭潔白無瑕。

來自高新區新昌街道的市民馮維亮逛完了整個畫節, 對張德娜的作品最為欣賞。

馮維亮今年65歲, 對繪畫技法等頗有研究。 “這個展位雖然不大, 我卻在這裡停留的時間最長。 ”馮維亮說, 他仔細看完了張德娜的每一幅作品, 這些作品工筆與寫意相融合, 在“似與不似”間的尺度掌握十分準確, “畫上的松鼠畫得十分傳神, 就像要從畫上跳下來”。

學得寫意和工筆的精髓, 在兩者間參悟融合

一襲黑色衣衫搭配藍底碎花圍巾, 記者眼前的張德娜衣著樸素, 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 散發著一股典雅的氣質。

53歲的張德娜出生在煙臺, 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山東畫院花鳥創作部主任。 說起自己的從藝之路, 張德娜說, 年少時, 課業之外少有娛樂、放鬆的方式, 見她對畫畫感興趣, 開明的父母便讓她學習畫畫, 這一畫就是近40年。

張德娜的寫意花鳥畫啟蒙老師是我國小寫意花鳥畫泰斗孫其峰先生。2000年,經朋友介紹,已有相當繪畫基礎的張德娜有幸當面求教于孫其峰先生。在看了張德娜作品並接觸了一段時間後,孫其峰先生決定收張德娜為弟子,從一點一滴開始教其畫中國寫意花鳥畫。經過四年的學習,張德娜終得其精髓,踏入水墨寫意之門。後因緣際會,她開始修習工筆沒骨花鳥,求教于中國現代沒骨畫派主持人李魁正先生,得其真傳。此後,張德娜寫意、工筆兼之,在兩種畫法之間互相參悟、轉換,工寫並進。

張德娜認為,畫畫要守得住寂寞、耐得住貧窮且要不斷探索,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她的作品筆法細膩,用女性特有的筆觸詮釋自然之美,無一不反映出其對真善美的追求和嚮往。她說,畫作只有加上自己的情感、想像和感悟,才會有說服力。學習工筆和小寫意花鳥畫,張德娜有著女性獨有的優勢。“女性觀察更加細緻,能夠靜下心來畫。”張德娜說。

張德娜(左一)向市民介紹自己的作品《雨林晨曦》。

創作追求純美境界,曾多次應邀出國辦畫展

在張德娜看來,“美術”第一個字就是“美”,賞心悅目才叫美,她在自己的作品中也是盡力表達美好的事物。她說,藝術如果不從生活中來,怎麼可能感動他人?

她的作品都是在寫生的基礎上進行再創作的成果。為了觀察松鼠的生活習性,她多次南下西雙版納、西巡太行,甚至在外舉行畫展時,也要利用閒暇時間到各地的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去觀察寫生。像展出的《雨林晨曦》,是她2009年到雲南熱帶雨林中寫生,歷時一年創作而來。2011年,為慶祝中韓建交十九周年,張德娜受邀與韓國抽象表現主義大師李鬥植舉辦聯展,此次展出既是張德娜個人繪畫水準的一次展示,更是代表國家進行文化藝術交流。為此,她遠赴雲南熱帶雨林寫生,長時間身處濕熱的環境中非常不易,張德娜堅持了下來,共創作出11幅雨林系列作品,得到了中韓兩國美術界的廣泛好評。

2001年以來,張德娜的作品多次入選國家級美術作品展覽並獲獎,她還多次帶著作品出國參加畫展。“藝術沒有國界,我願將寧靜祥和之美獻給觀者,為大家帶來永恆的美”,無論是在國內參加展覽,還是在國外舉辦畫展,這是張德娜談起自己、談起自己的作品時最常說的一句話。

記者 周曉晴

這一畫就是近40年。

張德娜的寫意花鳥畫啟蒙老師是我國小寫意花鳥畫泰斗孫其峰先生。2000年,經朋友介紹,已有相當繪畫基礎的張德娜有幸當面求教于孫其峰先生。在看了張德娜作品並接觸了一段時間後,孫其峰先生決定收張德娜為弟子,從一點一滴開始教其畫中國寫意花鳥畫。經過四年的學習,張德娜終得其精髓,踏入水墨寫意之門。後因緣際會,她開始修習工筆沒骨花鳥,求教于中國現代沒骨畫派主持人李魁正先生,得其真傳。此後,張德娜寫意、工筆兼之,在兩種畫法之間互相參悟、轉換,工寫並進。

張德娜認為,畫畫要守得住寂寞、耐得住貧窮且要不斷探索,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她的作品筆法細膩,用女性特有的筆觸詮釋自然之美,無一不反映出其對真善美的追求和嚮往。她說,畫作只有加上自己的情感、想像和感悟,才會有說服力。學習工筆和小寫意花鳥畫,張德娜有著女性獨有的優勢。“女性觀察更加細緻,能夠靜下心來畫。”張德娜說。

張德娜(左一)向市民介紹自己的作品《雨林晨曦》。

創作追求純美境界,曾多次應邀出國辦畫展

在張德娜看來,“美術”第一個字就是“美”,賞心悅目才叫美,她在自己的作品中也是盡力表達美好的事物。她說,藝術如果不從生活中來,怎麼可能感動他人?

她的作品都是在寫生的基礎上進行再創作的成果。為了觀察松鼠的生活習性,她多次南下西雙版納、西巡太行,甚至在外舉行畫展時,也要利用閒暇時間到各地的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去觀察寫生。像展出的《雨林晨曦》,是她2009年到雲南熱帶雨林中寫生,歷時一年創作而來。2011年,為慶祝中韓建交十九周年,張德娜受邀與韓國抽象表現主義大師李鬥植舉辦聯展,此次展出既是張德娜個人繪畫水準的一次展示,更是代表國家進行文化藝術交流。為此,她遠赴雲南熱帶雨林寫生,長時間身處濕熱的環境中非常不易,張德娜堅持了下來,共創作出11幅雨林系列作品,得到了中韓兩國美術界的廣泛好評。

2001年以來,張德娜的作品多次入選國家級美術作品展覽並獲獎,她還多次帶著作品出國參加畫展。“藝術沒有國界,我願將寧靜祥和之美獻給觀者,為大家帶來永恆的美”,無論是在國內參加展覽,還是在國外舉辦畫展,這是張德娜談起自己、談起自己的作品時最常說的一句話。

記者 周曉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