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全國僅4人掌握的非遺技藝!央視《絕色中國》欄目探秘天坑寨子!

“土家的三棒鼓, 非遺的好項目, 拋棍耍刀打鑼鼓, 世代的風俗……”, 聽著喜悅的快版唱腔, 看著表演者將三把尖銳真刀循環往復向空中拋起, 銀光閃閃的鋼刀在空中打轉, 表演者還不時做出金雞獨立、犀牛望月等高難度動作, 精彩的絕技表演令人眼花繚亂, 一旁的央視記者也為之喝彩。

央視記者正在採訪三棒鼓表演成員

這是一門深藏民間的絕技——三棒鼓。 三棒鼓又叫花鼓, 是流傳在酉水流域土家人使用的一種古老地方曲藝, 相傳為鳳陽花鼓演變而成, 最早出現于南宋和金代, 盛行於元代。 三棒鼓的得名是因為打鼓時使用兩根鼓棒, 敲鑼使用一根鼓棒, 加起來一共是三根鼓棒, 俗稱三棒鼓。

三棒鼓表演

傳統的三棒鼓是一句一句地唱, 現在已經發展成兩句一起唱或四句一起唱。 在唱腔上, 不僅有宮調式和羽調式, 還引入了通俗歌曲和民間山歌。 由於唱詞內容豐富, 承載著許多極其珍貴的歷史文化、民俗文化和農耕文化資訊, 具有豐富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 更由於在社會上廣泛流傳, 記載了土家人的生活歷程和地方傳統文化特色, 具有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 因而在2011年三棒鼓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三棒鼓表演

央視新聞頻道《絕色中國》欄目走進了武隆天坑寨子景區, 拍攝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土家三棒鼓, 而表演者正是該項目的傳承人——符興兵。 符興兵的父親是符家三棒鼓的第四代傳人, 因此符興兵從小跟隨父親學習三棒鼓。

他能吃苦、好專研, 從學習扔石頭、扔棒子, 再到扔刀子, 只花了3年時間, 10歲起就跟隨父親行走江湖進行街頭賣藝;17歲時就有了自己的團隊, 開始獨立演出。 除普通尖刀外, 他還能拋鐮刀、菜刀等, 甚至練就了蒙眼拋刀絕技, 這是他父輩那代人不會的。

符興兵表演蒙眼拋刀

但就是這樣令人歎為觀止的曲藝表演、驚險刺激的真刀雜耍, 如今面臨失傳的境界,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土家三棒鼓在全國僅剩下4個傳承人。 作為僅有的傳承人之一, 符興兵深感責任重大, 他覺得自己有義務將這項技藝傳承下去。 他常年在武隆天坑寨子進行演出, 曾面對上萬觀眾表演時說:“哪怕遊客只有一人, 我也要表演” 。

三棒鼓非遺傳承人符興兵

此次,央視新聞頻道《絕色中國》欄目走進武隆天坑寨子,深訪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土家三棒鼓,採訪內容將在CGTN全媒體平臺發佈,這意味著三棒鼓這項非遺項目將面向全國觀眾進行展示,這對於三棒鼓傳承來說是一個絕佳的機會,也顯示出央視作為國家媒體在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的責任感與創新力!

三棒鼓非遺傳承人符興兵

此次,央視新聞頻道《絕色中國》欄目走進武隆天坑寨子,深訪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土家三棒鼓,採訪內容將在CGTN全媒體平臺發佈,這意味著三棒鼓這項非遺項目將面向全國觀眾進行展示,這對於三棒鼓傳承來說是一個絕佳的機會,也顯示出央視作為國家媒體在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的責任感與創新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