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英媒關注中國准許外資控股證券公司 投資者欣喜

英媒稱, 中國發佈新規, 允許外國投資者控股本土證券公司。 此前, 在中美貿易爭端加劇的背景下, 中國領導人呼籲推進金融改革。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4月29日報導, 28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佈新規, 把外資在證券公司的持股比例上限從49%提升至51%, 新規自公佈之日起施行。

報導稱, 此項改革最初是去年11月提議的, 如今在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高級經濟官員訪問北京之前正式啟動。 預計兩國官員屆時將就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經濟體之間日益緊張的貿易關係展開討論。

中國證監會還表示,

外國基金管理者現在可以自由申請控股中國基金管理公司, 持股比例上限從此前的49%提高至51%。

投資者歡迎中國放寬外商投資限制的做法, 但告誡說, 投資銀行和基金管理者尋找合適的合作夥伴, 以及就監管審批程式展開磋商, 都要費一番工夫。

報導稱, 中國證監會說, 尋求控股證券公司的外國投資者必須“具有良好的國際聲譽和經營業績, 近3年業務規模、收入、利潤居於國際前列”。

波士頓諮詢公司金融服務專家鄧俊豪表示:“我們認為這是非常積極的, 符合我們的預期。 設定資格要求是因為監管者想要優秀的玩家入場, 對資本不足的玩家不那麼感興趣。 ”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說, 最新舉措是更廣泛、循序漸進的改革進程的一部分,

跟中美貿易糾紛無關。 他說:“放寬一些規定會吸引更多外國投資者, 但真正吸引人的是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 ”

報導稱, 全球大多數大型投資銀行都是中國合資證券公司的小股東, 其中包括德意志銀行、高盛公司和摩根士丹利。 只有滙豐銀行依據針對香港公司的特殊規定獲准控股。

在上海經營澤奔商務諮詢有限公司的彼得·亞歷山大說, 放寬持股限制後, 外國投資者面臨的問題只解決了一半。

報導稱, 要解決更艱難的另一半, 就要跟新的或現有中國合作夥伴展開談判就控股達成協議。

亞歷山大稱, 只有少數幾個大型國際投資銀行會尋求控股中國證券公司, 其實基金管理機構的機會更大。

他說:“(跟本地對手相比), 跨國基金管理機構的競爭力要強得多。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