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元代 曹知白畫選(高清)

元 曹知白 山水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曹知白(1272-1355), 元代畫家。 字又玄, 貞素, 號雲西, 人稱貞素先生, 華亭(今上海松江)人。 曾任昆山教諭,

後辭官隱居, 讀經書, 好道教。 為江南富族, 莊園寬敞豪華而清幽, 喜交結文人名士, 家富收藏。 擅山水, 師法李成、郭熙, 山石勾皴柔細, 少渲染, 筆墨早年秀潤, 晚年蒼秀簡逸, 風格清疏簡淡。 有《寒林圖》、《疏林幽岫圖》、《群峰雪霽圖》、《溪山泛艇圖》、《雙松圖》等傳世。

與倪瓚、顧瑛同為太湖一帶著名文人。 家築園池, 聞名一時, “所蓄書數千百卷, 法書墨蹟數十百卷。 ”善畫山水, 受趙孟頫影響, 而趨向李成、郭熙, 也吸取董源、巨然, 筆墨疏秀清潤, 後期作品, 用幹筆皴擦, 情味變為簡淡, 當時為黃公望、倪瓚所推崇。

元 曹知白 疏鬆幽岫圖

紙本墨筆 74.5×27.8釐米

故宮博物院藏

《疏鬆幽岫圖》乃其晚年(80歲)之精品, 構圖採用元畫常見的“三段式”:底下近處的坡石上是幾株高松雜樹, 高松樹幹虯曲, 松針堅挺, 但枝葉稀少, 不見了李、郭“攢針”之茂密;雜樹則或點葉, 或枯枝, 一株彎曲, 藤蔓纏身, 而枝呈“蟹爪”狀, 依稀李、郭遺風, 二株挺直, 枝為“鹿角”狀。 勾筆簡略, 而形、神兼備。 樹後為水流。 對岸土坡後即大山聳起, 分三重向上隆突, 後山已是危崖斷壁。

有懸泉自崖隙飛瀉, 映襯山之高峻。 左邊山谷曲折, 透見崇山之深邃。 氣勢宏偉, 依然是北宋全景山水之格局, 但勾、皴已大為簡略。 勾筆幹而松秀, 僅在山石之結構處施筆;皴筆淡而隨意, 隱約見似披麻之線皴。 整幅畫有李、郭遺意, 但非仿製李、郭模樣;有董、巨風韻, 而又直抒自我胸臆。 其幹筆皴擦、墨色清淡之格調, 一看便知出於元人之手, 但其氣勢開闊, 依稀李、郭的北宋遺風, 使他在當時一派董、巨的時尚中保持了鮮明的個性。 至少讓人明白:李、郭與董、巨其實並非不相容。 他常在畫上鈐“聊以自娛”一印, 使人不能不聯想到倪瓚。 雖說後人稱他們當時同為太湖一帶的著名文人, 倪瓚曾在曹知白的畫上題詩:“雲西老人子曹子,
畫手遠師韋與李”, 但沒有關於他們往來的記述。 倪瓚小曹知白36歲, 那麼應該是他接受曹的影響為多。 而曹知白一生優遊, 倪瓚則從大富貴墜入困頓, 多少有點無奈。 但文人的精神是相通的。 他們都將繪畫視作“聊以自娛”, 這確也映射出元代的文人面對異族統治, 無以施展抱負, 而又不願“齪齪求官”、同流合污的潔身自好。

元 曹知白 雪山圖

絹本墨筆 故宮博物院藏

元 曹知白 雙松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曹知白(1272-1355), 號雲西。 本幅前景畫巨大雙松, 遠景遼闊平遠, 是延續李成寒林平野題材之作。 畫上自題「天曆二年人日, 雲西作此松樹障子,遠寄石末伯善,以寓相思。」石末伯善(1281-1347)是契丹裔權貴,為蒙元亡金功臣石抹也先的玄孫,不久前才辭卻朝廷召為閩帥。曹知白應是藉擎天雙松畫意,讚勉伯善材德兼美,正待大用。曹知白於大德年間曾任崑山教諭,不久後也辭退歸隱,與多族士人常有互動。

元 曹知白 山水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曹知白(1272-1355),華亭人。與士人往來密切,常有詩畫唱和。本幅上方有五位元代士人題跋,其中王元章即王冕(?-1359),遂昌山人為鄭元右(1292-1364),二人都是元中後期江南文士,常以詩畫相互唱和,是江南文人顧瑛(1310-1369)之玉山草堂雅集常客。本幅畫隔水江岸,主山峰巒水墨淋漓,前中景作雙松聳立,筆墨造型皆從北宋李郭傳統中汲取特色,再以焦濃黑墨提醒主題,營造出更有墨趣的元代李郭畫風新意。

元 曹知白 群峰雪霽圖

紙本水墨畫 129.7×56.4公分 臺北故宮博物院

另外,有學者認為“雪圖”,可能是曹知白早年精仿宋人之作。曹知白(1271-1355)字又玄,一字貞素,號雲西,華亭人。據記載,知白身長七尺,美須髯,性機敏。曾北游京師,王侯巨富,多折節相交。後南歸隱居讀易。工山水畫,平遠法李成,山水師郭熙,筆墨清潤,筆簡意淡,景致幽雅,全無俗氣。如“群峰雪霽”,畫峰巒覆雪,枯樹寒林挺立,江面空寂,佈局與“雪圖”在筆墨或章法看來,關係很密切。但是兩相比較之下,“群峰雪霽”的主峰,分上下層疊,氣勢已大為減弱,前景河岸加寬,為元人一河兩岸的構圖形式,山石造型趨於圓渾,勾畫松針筆法較秀致。而“雪圖”大抵用乾筆焦墨為多,運筆雄強勁健,淡墨層層烘染,畫風淳厚拙朴,與曹知白“群峰雪霽”圖,給人一種清氣可愛的文秀氣質不盡相似。因此不管從構圖、筆墨、作畫意念等各方面看“雪圖”,應非出於元人繪製,而是出於北宋末李郭系統的傳承者所作。

元 曹知白 溪山泛艇圖

紙本水墨 86.3×51.4釐米

上海博物館藏

元 曹知白 松亭圖軸

紙本水墨 48×36.4釐米

法國吉美國立東方美術館藏

此圖盈幅寫長松數株,高大偉岸,虯曲多姿,用筆沉著老練,極具筆力,尤其是松針用線剛勁有力,畫法類李、郭而有變化。在一片空曠的平地上,遠處有低矮草亭,空無一人,蕭疏而外兼有簡遠之趣。本圖佈局以奇制勝,平遠幽深,應為其晚年作品。時人評知白“風流文彩,不減古人,”可見他是個生活閒適、才情橫溢的文人士大夫,這一點在圖中也可以感覺到。

元 曹知白 寒林圖

絹本水墨 27.3×26.2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曹知白至元中為昆山教論,不久辭官歸隱。擅長畫山水,師法李成、郭熙,晚年筆法簡淡疏秀,自成一派。此圖繪坡石寒林,已經荒寒蕭瑟。枯枝蒼勁挺拔,上仰似鹿角,下抑如蟹爪。坡石雜樹穿插錯落。其用筆豐腴圓潤,學李成、郭熙一派又有變化。右上自識“曾弟自聞以不得予畫為恨,幾聞有此不了者,即了與之,然未為佳,他時有得意者為易之。泰定乙丑九日,雲西兄作”。鈐“雲叟”、“聽松齋”朱文印二方,左下角又鈐“聊複爾耳”一朱文印。按泰定乙丑為西元1325年,曹氏時年54歲,此圖為其中年佳作。《岳雪樓書畫記》著錄。

元 曹知白 石樹圖團扇

絹本淡設色扇面 27.4×27釐米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元 曹知白 清涼晚翠圖

上海博物館藏

業務聯繫電話:15899791715(可加微信)

————中國書法網微信公眾平臺————

關注熱點,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

堅守傳統,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臺。

投稿及廣告推廣合作請聯繫:

廖偉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郵箱:cmlwf@126.com

雲西作此松樹障子,遠寄石末伯善,以寓相思。」石末伯善(1281-1347)是契丹裔權貴,為蒙元亡金功臣石抹也先的玄孫,不久前才辭卻朝廷召為閩帥。曹知白應是藉擎天雙松畫意,讚勉伯善材德兼美,正待大用。曹知白於大德年間曾任崑山教諭,不久後也辭退歸隱,與多族士人常有互動。

元 曹知白 山水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曹知白(1272-1355),華亭人。與士人往來密切,常有詩畫唱和。本幅上方有五位元代士人題跋,其中王元章即王冕(?-1359),遂昌山人為鄭元右(1292-1364),二人都是元中後期江南文士,常以詩畫相互唱和,是江南文人顧瑛(1310-1369)之玉山草堂雅集常客。本幅畫隔水江岸,主山峰巒水墨淋漓,前中景作雙松聳立,筆墨造型皆從北宋李郭傳統中汲取特色,再以焦濃黑墨提醒主題,營造出更有墨趣的元代李郭畫風新意。

元 曹知白 群峰雪霽圖

紙本水墨畫 129.7×56.4公分 臺北故宮博物院

另外,有學者認為“雪圖”,可能是曹知白早年精仿宋人之作。曹知白(1271-1355)字又玄,一字貞素,號雲西,華亭人。據記載,知白身長七尺,美須髯,性機敏。曾北游京師,王侯巨富,多折節相交。後南歸隱居讀易。工山水畫,平遠法李成,山水師郭熙,筆墨清潤,筆簡意淡,景致幽雅,全無俗氣。如“群峰雪霽”,畫峰巒覆雪,枯樹寒林挺立,江面空寂,佈局與“雪圖”在筆墨或章法看來,關係很密切。但是兩相比較之下,“群峰雪霽”的主峰,分上下層疊,氣勢已大為減弱,前景河岸加寬,為元人一河兩岸的構圖形式,山石造型趨於圓渾,勾畫松針筆法較秀致。而“雪圖”大抵用乾筆焦墨為多,運筆雄強勁健,淡墨層層烘染,畫風淳厚拙朴,與曹知白“群峰雪霽”圖,給人一種清氣可愛的文秀氣質不盡相似。因此不管從構圖、筆墨、作畫意念等各方面看“雪圖”,應非出於元人繪製,而是出於北宋末李郭系統的傳承者所作。

元 曹知白 溪山泛艇圖

紙本水墨 86.3×51.4釐米

上海博物館藏

元 曹知白 松亭圖軸

紙本水墨 48×36.4釐米

法國吉美國立東方美術館藏

此圖盈幅寫長松數株,高大偉岸,虯曲多姿,用筆沉著老練,極具筆力,尤其是松針用線剛勁有力,畫法類李、郭而有變化。在一片空曠的平地上,遠處有低矮草亭,空無一人,蕭疏而外兼有簡遠之趣。本圖佈局以奇制勝,平遠幽深,應為其晚年作品。時人評知白“風流文彩,不減古人,”可見他是個生活閒適、才情橫溢的文人士大夫,這一點在圖中也可以感覺到。

元 曹知白 寒林圖

絹本水墨 27.3×26.2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曹知白至元中為昆山教論,不久辭官歸隱。擅長畫山水,師法李成、郭熙,晚年筆法簡淡疏秀,自成一派。此圖繪坡石寒林,已經荒寒蕭瑟。枯枝蒼勁挺拔,上仰似鹿角,下抑如蟹爪。坡石雜樹穿插錯落。其用筆豐腴圓潤,學李成、郭熙一派又有變化。右上自識“曾弟自聞以不得予畫為恨,幾聞有此不了者,即了與之,然未為佳,他時有得意者為易之。泰定乙丑九日,雲西兄作”。鈐“雲叟”、“聽松齋”朱文印二方,左下角又鈐“聊複爾耳”一朱文印。按泰定乙丑為西元1325年,曹氏時年54歲,此圖為其中年佳作。《岳雪樓書畫記》著錄。

元 曹知白 石樹圖團扇

絹本淡設色扇面 27.4×27釐米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元 曹知白 清涼晚翠圖

上海博物館藏

業務聯繫電話:15899791715(可加微信)

————中國書法網微信公眾平臺————

關注熱點,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

堅守傳統,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臺。

投稿及廣告推廣合作請聯繫:

廖偉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郵箱:cmlwf@126.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