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網貸日報:3家P2P去年淨賺超5億 善林金融涉非吸600億

【今日聚焦】

廣州多家P2P平臺已提交驗收材料 備案或再延期

媒體注意到, 近日, 廣州有多家網貸平臺已提交驗收申請, 其中不乏百億級的大平臺、十億級、億級等中小平臺。

不過, 雖然驗收材料已上交, 但是具體是實行備案制還是准入制, 目前還未有明確的說法。 從目前業內的大多觀點來看, 備案制的說法比較多。 此外, 有業內人士分析, 從目前的整改情況來看, 並不排除網貸備案會延期。 【詳情】

【行業熱點】

強!26家P2P平臺發業績 這3家去年淨賺超5億

4月24日, 網貸之家基於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資訊披露系統、上市公司財報以及平臺官網發佈的審計報告, 整理了26家平臺的2017年財務資料。 整體來看, 26家平臺中, 有23家平臺已經實現盈利, 占比88.5%, 3家平臺虧損, 分別為信而富、乾方位和寶點網, 2017年淨虧損為2.39億元、1225萬元、44.36萬元。 【詳情】

杭州、上海P2P車貸平臺對比 成交TOP20曝光

車貸, 近年來是P2P網貸的熱點。

一方面, 車貸投資期限短、收益率較高的特點吸引著投資人。 另一方面, 車貸抵押率較高, 且大多數平臺提供汽車抵押業務, 即押證不押車的模式, 對借款人也具有相當吸引力。 而杭州和上海作為長三角的重要城市, 兩地車貸業務均發展迅速, 盈燦諮詢將從兩地車貸平臺現狀的四輪對比來管中窺豹兩地車貸平臺發展差異, 並探尋差異的根由。 點擊查看【詳情】

中國互金平臺不再青睞美股 正組團赴港上市!

不同於去年的赴美上市熱潮, 今年, 多家互金公司轉道港股上市。 在分析人士看來, 隨著香港市場修改上市規則, 對內地公司態度更加積極, 互金企業赴港上市通道開啟。 【詳情】

安徽合肥P2P平臺數量和業務規模呈雙降趨勢

記者昨日從合肥市金融辦獲悉, 合肥市P2P網路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截至2018年3月底, 全市P2P機構數量和業務規模呈雙降趨勢。

市金融辦相關負責人介紹, 經過持續整治, 截至2018年3月底, 全市正常經營的P2P機構比整改初期減少了30%, 存量業務規模和不合規業務規模分別比整改初期減少了10.6億元、11.13億元。 【詳情】

【平臺動態】

紅嶺老周:不刻意追求備案成功與否

在備案延期的背景下, 紅嶺創投接下來會怎麼走?經歷了酸甜苦辣之後, 周世平又是如何看待互金行業的未來?4月20日, 在周世平來上海談項目的間隙, 網貸之家與他進行了一場比較全面的訪談。

周世平表示, 紅嶺如果備案不通過就整個停掉。 其實,

備案成功和備案不成功, 紅嶺都有預案, 其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 大不了把平臺清掉, 讓投資人安全上岸。 【詳情】

善林金融涉非吸600億 周伯雲等8人被批捕(視頻)

通報稱, 自2015年2月起, 犯罪嫌疑人周伯雲在互聯網上開設“善林財富”、“善林寶”、“幸福錢莊”、“廣群金融”等線上理財平臺, 對外大肆銷售非法理財產品, 涉案金額600餘億元。 【詳情】

黃金錢包產品合規性存疑 回應:將用新平臺對接

記者近日調查發現, 互聯網黃金理財平臺黃金錢包仍在發行標的為債權的定期委託產品。 平臺方面回應稱, 該產品並不違反29號文, 並稱公司將單獨設立新的P2P主體, 並上線完全合規的產品替換此類定期產品。 不過, 在專家看來, 該產品底層資產不明確, 交易資金流向不明,

存在較大不合規, 然而因為黃金理財平臺在行業中處於監管真空地帶, 平臺仍存在一定的僥倖心理。 【詳情】

惠金所擬增註冊資本1.5億 誇客金融獲3億增資

4月25日,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官網披露資訊顯示, 互聯網金融平臺融匯金融(惠金所運營公司)擬增加註冊資本15000萬元。 此前的4月24日, 有消息稱, P2P平臺誇客金融股東決定, 在2018年上半年增資3億元人民幣, 幫助平臺儘早實現備案申請。 【詳情】

交易額超300億的立馬理財宣佈只能贖回不能買

互聯網資管新規的威力開始顯現。 4月23日, 互聯網理財平臺立馬理財宣佈平臺自4月23日起暫停新增理財業務, 不過, 投資者的提現、贖回不受影響。 這家含著“金融+互聯網+實業金湯匙”出生的平臺成為互聯網資管新規下又一家整改對象。 【詳情】

【熱辣點評】

老七玩金融:監管模式下的P2P還有哪些新的資產端可以投?

由於國家對於P2P的金額以及業務方式的限制,又加上最近對於線下催收的嚴打,所以之前的線下信用貸、車貸業務,最近來看,都不算什麼好業務了。那麼還有哪些業務,是適合P2P,又有發展空間的呢?我跟一些平臺和資產端負責人溝通過後,發現這幾個業務應該還行。讀者們可以瞭解下這些方向。【詳情】

【詳情】

【熱辣點評】

老七玩金融:監管模式下的P2P還有哪些新的資產端可以投?

由於國家對於P2P的金額以及業務方式的限制,又加上最近對於線下催收的嚴打,所以之前的線下信用貸、車貸業務,最近來看,都不算什麼好業務了。那麼還有哪些業務,是適合P2P,又有發展空間的呢?我跟一些平臺和資產端負責人溝通過後,發現這幾個業務應該還行。讀者們可以瞭解下這些方向。【詳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