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杭州秘密:靈隱寺大雄寶殿前的器物不是“香爐”是什麼?

↑↑↑看到上面這張靈隱寺大雄寶殿的照片了嗎?對, 沒錯, 今天的故事就是與它有關!

大雄寶殿前擺放著這樣一件鐵製成的器物,

很多遊客都認為這是一個大香爐, 還有香客向它投擲硬幣, 它就是今天的主角——鐵鼎。

首先跟隨小編先來“刨根", 鼎究竟是做什麼用的呢?那就一定要去追尋“鼎"的起源。

▲早期的陶鼎

其實“鼎"在中國歷史上一直都是重要的禮器, 最早出現於新石器時代, 是一種炊具, 早期的鼎是由粘土燒制而成的陶鼎, 一般都有三足兩耳, 由於在發掘中往往伴隨動物骨頭的出現, 所以判斷它最初是用來煮肉的。

直到大禹統一全國後, 把天下劃分為九州, 並用青銅鑄造了九個大鼎, 用來象徵九州, 這九個大鼎後來便在夏商周三代相傳, 作為國家政權的象徵, 鼎由此轉型成功, 由一般的炊具轉變為傳國重器, 可見鼎的地位有多重要。

鼎還是我國青銅文化的代表,

自從青銅鼎出現後, 它又多了一項功能, 成為祭祀祖先或神靈的一種重要禮器。 大家想想看, 直到現在還有許多與鼎文化有關的成語:例如“一言九鼎"、“三足鼎力"、“問鼎中原"等等。

▲一言九鼎

▲三足鼎力

▲問鼎中原

現在小編要“問鼎"了,鼎為什麼會出現寺廟中,鐵鼎的來歷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秦代以後,鼎的王權象徵意義逐漸消失,後來伴隨著佛教在中國的傳播,鼎的形式得以延續,像放置在大雄寶殿正前方的鼎,稱之為“寶鼎",既是裝飾物,又是焚香的容器,這類鼎都有三足,象徵佛教三寶———佛寶、法寶,僧寶。

從鼎的身上可以發現題記:“萬曆庚子年司禮監太監孫隆制"。萬曆庚子年指的是明朝萬曆二十八年,就是西元1600年;司禮監是一個掌管皇宮禮儀的宦官機構;太監孫隆就是捐贈這口鼎的人,簡單的說,就是西元1600年,司禮監有一個叫孫隆的太監捐贈了這口鐵鼎。

可能你們要問了,他為什麼要把鼎捐贈給靈隱寺呢?這就先要提到明朝的一位皇帝——萬曆。

▲萬曆

萬曆皇帝在位48年,但勤于朝政的時間只有8年,並且重用宦官,為了滿足自己的愛財如命,他派出太監擔任礦監、稅使,到各地搜刮民脂民膏,最終造成了宦官當權的特殊局面。

孫隆當時出任蘇杭織造,並兼任地方稅監一職,後來因徵稅過度,引發暴動,也就是在這樣緊張的大環境壓迫下,先後對杭州的昭慶寺、淨慈寺、靈隱寺等進行修復,並且還給寺廟捐贈了這樣的鐵鼎。

至於捐贈鐵鼎的目的,是出於對佛教虔誠的供奉,還是想借此來贖罪求心安,那就全看你們自己的見解了。

▲三足圓鼎、四足方鼎

▲無蓋鼎

▲有蓋鼎

一般來講,鼎有三足的圓鼎和四足的方鼎兩類,又可分為有蓋和無蓋的兩種,現實去看這口鐵鼎,細心的朋友會發現一個小秘密,鼎蓋和鼎身是不一致的。

原因就在於這口鼎最初是沒有蓋的,寺廟師傅說,寺廟中的“寶鼎"通常都是有蓋類型的,這口鼎上的蓋便是後來寺廟請人鑄造,後加上去的,這樣看上去也更加符合佛教的文化氛圍了。

要是放在明朝,這樣的鐵鼎一定有很多,不值一提,但它如今在靈隱寺保留這麼多年就有著不同的地位了!

靈隱寺幾經興衰,現存的歷史遺跡已經不多了,這口有著400多年歷史的鐵鼎,當小編介紹完它的前世今生之後,是不是覺得它又多了幾分文化底蘊和歷史的滄桑呢?!

▲三足鼎力

▲問鼎中原

現在小編要“問鼎"了,鼎為什麼會出現寺廟中,鐵鼎的來歷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秦代以後,鼎的王權象徵意義逐漸消失,後來伴隨著佛教在中國的傳播,鼎的形式得以延續,像放置在大雄寶殿正前方的鼎,稱之為“寶鼎",既是裝飾物,又是焚香的容器,這類鼎都有三足,象徵佛教三寶———佛寶、法寶,僧寶。

從鼎的身上可以發現題記:“萬曆庚子年司禮監太監孫隆制"。萬曆庚子年指的是明朝萬曆二十八年,就是西元1600年;司禮監是一個掌管皇宮禮儀的宦官機構;太監孫隆就是捐贈這口鼎的人,簡單的說,就是西元1600年,司禮監有一個叫孫隆的太監捐贈了這口鐵鼎。

可能你們要問了,他為什麼要把鼎捐贈給靈隱寺呢?這就先要提到明朝的一位皇帝——萬曆。

▲萬曆

萬曆皇帝在位48年,但勤于朝政的時間只有8年,並且重用宦官,為了滿足自己的愛財如命,他派出太監擔任礦監、稅使,到各地搜刮民脂民膏,最終造成了宦官當權的特殊局面。

孫隆當時出任蘇杭織造,並兼任地方稅監一職,後來因徵稅過度,引發暴動,也就是在這樣緊張的大環境壓迫下,先後對杭州的昭慶寺、淨慈寺、靈隱寺等進行修復,並且還給寺廟捐贈了這樣的鐵鼎。

至於捐贈鐵鼎的目的,是出於對佛教虔誠的供奉,還是想借此來贖罪求心安,那就全看你們自己的見解了。

▲三足圓鼎、四足方鼎

▲無蓋鼎

▲有蓋鼎

一般來講,鼎有三足的圓鼎和四足的方鼎兩類,又可分為有蓋和無蓋的兩種,現實去看這口鐵鼎,細心的朋友會發現一個小秘密,鼎蓋和鼎身是不一致的。

原因就在於這口鼎最初是沒有蓋的,寺廟師傅說,寺廟中的“寶鼎"通常都是有蓋類型的,這口鼎上的蓋便是後來寺廟請人鑄造,後加上去的,這樣看上去也更加符合佛教的文化氛圍了。

要是放在明朝,這樣的鐵鼎一定有很多,不值一提,但它如今在靈隱寺保留這麼多年就有著不同的地位了!

靈隱寺幾經興衰,現存的歷史遺跡已經不多了,這口有著400多年歷史的鐵鼎,當小編介紹完它的前世今生之後,是不是覺得它又多了幾分文化底蘊和歷史的滄桑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