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醫療行業步入數位化時代 新三板企業蓄勢待發

新三板醫療資訊化行業整體盈利能力暫時陷入低谷, 但整體解決方案提供行業擁有極大潛力。

新三板線上研究院· 文/郭浩文

新三板線上研究院研究觀點

1、我國醫療資訊化已進入以臨床醫療管理資訊化(CIS)為主的發展階段, 市場競爭激烈, 行業集中度低;

2、我國醫療資訊化在迎來發展良機的同時也面臨著資金、人才、產品性能等問題;

3、新三板醫療資訊化行業整體盈利能力暫時陷入低谷, 但整體解決方案提供行業擁有極大潛力。

相關新聞:

4月11日, 第79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春季)博覽會(CMEF)在上海開幕。 作為亞太地區最大的醫療行業展, 本屆CMEF展會主題為“醫療數位化時代”, 為醫療、醫院建設領域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

作為亞太地區最熱鬧的行業新品發佈平臺, 本次展會各家企業共發了600款新品, 尤其是在醫療數位化產品及解決方案方面, GE醫療、西門子、聯影、飛利浦、海信醫療等大公司都帶來了新產品。

此外, 醫療數位化新時代的到來, 也讓消費醫療與科技醫療成為當下醫療領域關注的焦點, 消費者對尖端科技在大健康領域應用及醫療消費體驗有了更多的需求和期待, 主辦方充分發揮CMEF連接生產者與消費者橋樑紐帶作用, 將在展館一層開幕式的北展廳獨具匠心地設立包括“雲平臺”方陣等主題的數位醫療消費應用體驗區, 重點展示包括雲平臺、VR/AR、可穿戴技術等醫療科技創新成果及直接應用於C端消費的智慧醫療產品。

1、我國醫療資訊化已進入以臨床醫療管理資訊化(CIS)為主的發展階段

根據國際統一的醫療系統資訊化水準劃分, 醫療資訊化發展普遍經歷三個階段:醫院管理資訊化(HIS)階段、醫院臨床醫療管理資訊化(CIS)階段和區域醫療衛生服務(GMIS)階段。

隨著我國新醫療改革的深入發展, 對醫療資訊化建設的投入力度也不斷加大。 我國醫院經歷了2003年後HIS的建設熱潮後, 其基礎業務平臺已逐步成型, HIS系統占醫療行業總體解決方案的比例分別由2013年的35%變為2014年的34.3%,

HIS系統占比略有下降。 至2014年, CIS系統在醫療資訊化解決方案中占比44.4%, HIS系統占比34.3%。 預計2014年至2019年, CIS系統的年複合增長率為23.24%, 高於HIS系統的18.80%。

2、我國CIS開始向深度應用發展, 行業競爭主要分為三大陣營

2.1我國臨床醫療執行資訊系統(CIS)開始向深度應用發展

目前, 我國大中型醫療機構已經建成了具備基本功能的HIS系統和PACS、RIS、LIS等基礎CIS系統, 臨床醫療執行資訊系統建設開始向手術室和ICU等診療行為更為密集的科室延伸。

根據CHIMA2016年的調研統計結果, 醫院規劃實施的比例超過10%的臨床業務資訊系統的臨床應用分別為手術麻醉資訊系統和遠端醫療系統、重症監護臨床資訊系統等;由此可以看出我國臨床醫療執行資訊系統在重要科室和核心治療工具相關領域的應用在不斷拓展, 處於醫院深化相關資訊系統應用的階段。

2.2國內醫療資訊化市場競爭格局

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醫療資訊化行業的總體發展情況為:行業集中度較低,競爭激烈,行業內兼併重組頻繁,目前已初步形成第一梯隊,具有一定品牌效應。同時,行業競爭環境總體有序,潛在進入者和替代品均不構成威脅。目前對下游的議價能力不強,對政府關係要求極強,移動互聯網將對醫療資訊化形成有效互補。

另一方面,當前行業內企業多以區域型企業為主,並未完全形成全國性企業。行業中主要客戶為政府性質的公立醫院,因此政府公關能力極其重要。此外,由於行業轉換成本高,目前產品替代性還比較差,所以競爭的核心主要集中在搶佔更多的客戶,佔領更多區域,區域拓展能力也就顯得尤為重要。

3、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國醫療資訊化行業仍面臨四大挑戰

3.1資金問題

3.2人才問題

隨著醫院資訊化建設的深入發展,現有的專業技術人才無論在數量還是品質上,都不能滿足需要。目前,我國醫院資訊化過程中,既懂IT、又懂醫學以及醫院管理的複合型人才十分缺乏。

而受限於體制的原因,即便醫院有了這樣的複合型人才,他們也無法再職稱評定及職位升遷方面享受優厚甚至只是正常的待遇,以至於人才的流失也較為嚴重。

另外據調查顯示,現階段已建成HMIS的醫院中,真正被有效利用的僅為60%左右,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這些醫院缺乏通曉IT技術和專業醫學知識的人才。

3.3醫療資訊化本身的複雜程度

由於太過專業,而且業務流程十分繁瑣,醫療資訊化本身的複雜程度非一般的其他行業所能比擬。一次完整的就醫過程至少包含了十幾個流程,如果涉及到住院、手術等問題的話,流程將會更加複雜,而這其中產生的信息量將會十分龐大。如何有效地管理、儲存、調用這些資訊,都將面臨巨大的挑戰,同時也大大增加了醫療資訊化的複雜程度。

3.4產品問題

如果說前三大挑戰都是客觀因素的話,那麼產品問題就是醫療資訊化行業本身的主觀因素了。受到經驗、資料處理等問題的影響,醫療資訊化軟體、系統等產品的客戶滿意度都有待提高,系統性能、可靠性、功能和資訊共用和交換上存在明顯弱點和問題。現有產品在性能和功能上要想滿足大中型醫院的需求,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4、新三板醫療資訊化行業發展現狀:整體解決方案提供方具備更大潛力

據新三板線上研究院粗略統計,目前新三板掛牌的醫療資訊化行業公司共有65家,主要集中在軟體、系統以及解決方案三大細分領域。截止4月23日,有17家公司已經公佈了2017年年報。

根據此前發佈的中報,從財務表現來看,整個新三板醫療資訊化行業2017年上半年平均營業收入3,917.50萬元,同比增長74.17%;平均淨利潤282.46萬元,同比下降了81.49%。

細分行業方面,醫療軟體行業2017年上半年平均營業收入9,245.57萬元,同比增長36.39%;平均淨利潤1,464.84萬元,同比下降了161.35%。

醫療系統行業2017年上半年平均營業收入1,748.81萬元,同比增長158.85%;平均淨利潤30.73萬元,同比下降了88.16%。

解決方案提供行業2017年上半年平均營業收入2,555.19萬元,同比增長86.83%;平均淨利潤-148.06萬元,同比增長27.89%。

從圖表中可以看到,儘管醫療軟體行業的營收和淨利潤水準都是最高的,但兩者的成長性確是三個細分行業中最低的,淨利潤更是以超過1.5倍的速度下滑。而以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為主的公司平均淨利潤雖然為負,但營收正在高速增長,淨利潤增幅也逼近30%。可以預見的是,在更加重視各級別統一性的醫療行業,能夠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公司顯然要比單一的軟體研發以及系統開發公司更加具備吸引力和成長性。

另一方面,新三板線上研究院對17家已經披露了2017年年報的公司研究發現,從這17家公司的表現來看,年報資料要比中報數據有了不小的提升,尤其是在淨利潤方面,平均淨利潤從中報的4.31萬元增至769.86萬元,平均淨利潤增幅也從中報的-106.81% 躍升至44.79%。從資料可以看出,這17家公司在2017年下半年的業績表現可以用驚豔來形容了,或許這17家公司能反映出整個行業在2017年下半年都有著出色的經營表現。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在已經披露2017年年報的A股上市公司中,2017年全年的平均淨利潤增幅為66.70%,中報數據則為210.69%,尤其是創業軟體及東軟集團兩家公司,2017年上半年的淨利潤增幅分別高達1,225.15%和2,376.17%,而全年表現則為151.52%及-47.78%,堪稱A股醫療資訊化行業的代表。從這一點來講,新三板公司在2017年下半年的表現顯然要好於A股公司。

5、新三板主要公司

5.1亞錦科技

亞錦科技專業致力於醫療數位化、資訊化的開發與服務,主要業務為醫療衛生軟體的研發、銷售及售後服務,並在雲南率先開展了電子病歷、非接觸式IC卡在醫院的應用與推廣等專案的開發。作為新三板上最賺錢的醫療資訊化公司,亞錦科技僅2017年上半年就取得了2.32億元的淨利潤,但公司成長能力較低,營收和淨利潤的增幅都不足5%。

5.2新眼光

新眼光是一家向醫療機構提供設備數位化產品、醫療設備數位化系統集成服務及醫療資訊化解決方案的公司,主要為醫院資訊化建設及發展提供醫療資訊化解決方案、資訊系統集成解決方案、數位化手術室解決方案、急救臨床資訊系統 、重症監護資訊系統、手術麻醉資訊系統、及一體化手術室解決方案。新眼光也是除亞錦科技之外新三板醫療資訊化行業唯一一家在2017年上半年就達到千萬淨利潤的公司。

5.3鑫億軟體

身為國內第一批從事醫療資訊化研究開發和實施的專業機構,鑫億軟體一直從事醫院智慧醫院數位化資訊管理系統開發和應用策略研究,為大中型醫療機構、基層醫療機構及各級醫療行政機構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化整體解決方案。雖然在行業中摸索多年,但鑫億軟體的經營狀況卻一直不太理想,好在公司虧損逐年縮小,有望在未來幾年實現盈利。

免責聲明

本報告中所提供的觀點及資訊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本報告基於已公開的資料或資訊撰寫,本研究院不保證該等資訊及資料的完整性、準確性。本報告所載的資訊、資料、建議及推測僅反映本研究院於本報告發佈當日的判斷。

在任何情況下,本研究院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本研究院對本聲明條款具有唯一修改權和最終解釋權。

本文出品:新三板線上研究院。研究員:郭浩文。

轉載聲明:本文為新三板線上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否則為侵權。

風險提示:新三板線上呈現的所有資訊僅作為投資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資訊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2.2國內醫療資訊化市場競爭格局

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醫療資訊化行業的總體發展情況為:行業集中度較低,競爭激烈,行業內兼併重組頻繁,目前已初步形成第一梯隊,具有一定品牌效應。同時,行業競爭環境總體有序,潛在進入者和替代品均不構成威脅。目前對下游的議價能力不強,對政府關係要求極強,移動互聯網將對醫療資訊化形成有效互補。

另一方面,當前行業內企業多以區域型企業為主,並未完全形成全國性企業。行業中主要客戶為政府性質的公立醫院,因此政府公關能力極其重要。此外,由於行業轉換成本高,目前產品替代性還比較差,所以競爭的核心主要集中在搶佔更多的客戶,佔領更多區域,區域拓展能力也就顯得尤為重要。

3、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國醫療資訊化行業仍面臨四大挑戰

3.1資金問題

3.2人才問題

隨著醫院資訊化建設的深入發展,現有的專業技術人才無論在數量還是品質上,都不能滿足需要。目前,我國醫院資訊化過程中,既懂IT、又懂醫學以及醫院管理的複合型人才十分缺乏。

而受限於體制的原因,即便醫院有了這樣的複合型人才,他們也無法再職稱評定及職位升遷方面享受優厚甚至只是正常的待遇,以至於人才的流失也較為嚴重。

另外據調查顯示,現階段已建成HMIS的醫院中,真正被有效利用的僅為60%左右,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這些醫院缺乏通曉IT技術和專業醫學知識的人才。

3.3醫療資訊化本身的複雜程度

由於太過專業,而且業務流程十分繁瑣,醫療資訊化本身的複雜程度非一般的其他行業所能比擬。一次完整的就醫過程至少包含了十幾個流程,如果涉及到住院、手術等問題的話,流程將會更加複雜,而這其中產生的信息量將會十分龐大。如何有效地管理、儲存、調用這些資訊,都將面臨巨大的挑戰,同時也大大增加了醫療資訊化的複雜程度。

3.4產品問題

如果說前三大挑戰都是客觀因素的話,那麼產品問題就是醫療資訊化行業本身的主觀因素了。受到經驗、資料處理等問題的影響,醫療資訊化軟體、系統等產品的客戶滿意度都有待提高,系統性能、可靠性、功能和資訊共用和交換上存在明顯弱點和問題。現有產品在性能和功能上要想滿足大中型醫院的需求,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4、新三板醫療資訊化行業發展現狀:整體解決方案提供方具備更大潛力

據新三板線上研究院粗略統計,目前新三板掛牌的醫療資訊化行業公司共有65家,主要集中在軟體、系統以及解決方案三大細分領域。截止4月23日,有17家公司已經公佈了2017年年報。

根據此前發佈的中報,從財務表現來看,整個新三板醫療資訊化行業2017年上半年平均營業收入3,917.50萬元,同比增長74.17%;平均淨利潤282.46萬元,同比下降了81.49%。

細分行業方面,醫療軟體行業2017年上半年平均營業收入9,245.57萬元,同比增長36.39%;平均淨利潤1,464.84萬元,同比下降了161.35%。

醫療系統行業2017年上半年平均營業收入1,748.81萬元,同比增長158.85%;平均淨利潤30.73萬元,同比下降了88.16%。

解決方案提供行業2017年上半年平均營業收入2,555.19萬元,同比增長86.83%;平均淨利潤-148.06萬元,同比增長27.89%。

從圖表中可以看到,儘管醫療軟體行業的營收和淨利潤水準都是最高的,但兩者的成長性確是三個細分行業中最低的,淨利潤更是以超過1.5倍的速度下滑。而以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為主的公司平均淨利潤雖然為負,但營收正在高速增長,淨利潤增幅也逼近30%。可以預見的是,在更加重視各級別統一性的醫療行業,能夠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公司顯然要比單一的軟體研發以及系統開發公司更加具備吸引力和成長性。

另一方面,新三板線上研究院對17家已經披露了2017年年報的公司研究發現,從這17家公司的表現來看,年報資料要比中報數據有了不小的提升,尤其是在淨利潤方面,平均淨利潤從中報的4.31萬元增至769.86萬元,平均淨利潤增幅也從中報的-106.81% 躍升至44.79%。從資料可以看出,這17家公司在2017年下半年的業績表現可以用驚豔來形容了,或許這17家公司能反映出整個行業在2017年下半年都有著出色的經營表現。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在已經披露2017年年報的A股上市公司中,2017年全年的平均淨利潤增幅為66.70%,中報數據則為210.69%,尤其是創業軟體及東軟集團兩家公司,2017年上半年的淨利潤增幅分別高達1,225.15%和2,376.17%,而全年表現則為151.52%及-47.78%,堪稱A股醫療資訊化行業的代表。從這一點來講,新三板公司在2017年下半年的表現顯然要好於A股公司。

5、新三板主要公司

5.1亞錦科技

亞錦科技專業致力於醫療數位化、資訊化的開發與服務,主要業務為醫療衛生軟體的研發、銷售及售後服務,並在雲南率先開展了電子病歷、非接觸式IC卡在醫院的應用與推廣等專案的開發。作為新三板上最賺錢的醫療資訊化公司,亞錦科技僅2017年上半年就取得了2.32億元的淨利潤,但公司成長能力較低,營收和淨利潤的增幅都不足5%。

5.2新眼光

新眼光是一家向醫療機構提供設備數位化產品、醫療設備數位化系統集成服務及醫療資訊化解決方案的公司,主要為醫院資訊化建設及發展提供醫療資訊化解決方案、資訊系統集成解決方案、數位化手術室解決方案、急救臨床資訊系統 、重症監護資訊系統、手術麻醉資訊系統、及一體化手術室解決方案。新眼光也是除亞錦科技之外新三板醫療資訊化行業唯一一家在2017年上半年就達到千萬淨利潤的公司。

5.3鑫億軟體

身為國內第一批從事醫療資訊化研究開發和實施的專業機構,鑫億軟體一直從事醫院智慧醫院數位化資訊管理系統開發和應用策略研究,為大中型醫療機構、基層醫療機構及各級醫療行政機構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化整體解決方案。雖然在行業中摸索多年,但鑫億軟體的經營狀況卻一直不太理想,好在公司虧損逐年縮小,有望在未來幾年實現盈利。

免責聲明

本報告中所提供的觀點及資訊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本報告基於已公開的資料或資訊撰寫,本研究院不保證該等資訊及資料的完整性、準確性。本報告所載的資訊、資料、建議及推測僅反映本研究院於本報告發佈當日的判斷。

在任何情況下,本研究院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本研究院對本聲明條款具有唯一修改權和最終解釋權。

本文出品:新三板線上研究院。研究員:郭浩文。

轉載聲明:本文為新三板線上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否則為侵權。

風險提示:新三板線上呈現的所有資訊僅作為投資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資訊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