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一季度賣地1.3萬億元 40萬億元去哪裡了?

一季度賣地1.3萬億元 40萬億元去哪裡了?記者 楊仕省 文

今年一季度土地出讓收入延續去年的高增長。

財政部公佈的資料顯示, 1-3月份,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約1.33萬億元, 同比增長41.8%, 比去年一季度40.7%多出1.1%個百分點。

中國城市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謝逸楓介紹, 截止到2018年一季度, 全國賣地總收入高達39.8327萬億元, 近40萬億元。 “2017年賣地收入52059億元, 過去30年賣地收入累計達到38.5萬億元, 年平均賣地1.28萬億元。 ”謝逸楓說, 這筆巨大的財富, 全部歸地方政府所有。

“地方財政靠房地產收入支撐。 ”謝逸楓說, 從土地收入占地方收入看, 今年1-3月累計,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26504億元,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13327億元, 土地收入占到地方收入的50.28%。 “其他城市有的會超過60%以上, 甚至個別城市達到100%以上”。 謝逸楓說。

這些年, 土地財政一直就是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

查獲, 2011年至2018年一季度全國土地出讓收入分別為:33166億元、28422億元、41250億元、42940億元、32547億元、37457億元、52059億元和13327億元。 與此對應的是, 2011年至2018年一季度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分別為:52547億、61077億、68969億、75860億元、82983億元、87195億元、91448億元、26504億元, 占地方財政收入分別為63.12%、46.53%、59.8%、56.5%、39.22%、42.95%、56.92%、50.28%。

與此相關的則是, 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與日俱增。 2017年我國地方財政赤字占地方財政收入比例為89.7%, 比2016年增加5.7個百分點, 創下2000年以來的新高。 “主要原因是在經濟換擋降速的背景下, 地方財政收入增長明顯放緩,

但財政支出卻穩步增長, 造成地方政府財政赤字比例持續走高。 ”謝逸楓說。

十年來, 我國地方財政支出規模持續擴大, 其增速明顯高於地方財政收入, 因此收支差額也在不斷擴大。 比如2017年, 地方財政收入91448億元, 比上年增加4253億元, 增長4.9%;地方財政支出173471億元, 比上年增加13034億元, 增長8.1%, 收支差額為82023億元。 從地方財政赤字比例看, 2017年我國地方財政赤字占地方財政收入比例為89.7%, 比2016年增加5.7個百分點, 創下2000年以來的新高。

對於2018年來說, 地方財政支出仍將快速增長, 壓力不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