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騰訊市值蒸發6400億!馬化騰讓出華人首富 網友調侃首富體驗卡到期

騰訊控股1月29日收於471.60港元, 創下上市以來最高收盤價, 昨日收盤僅有388.4港元。 三個月時間, 騰訊控股市值蒸發了7906.66億港元, 按昨日匯率計算, 折合6379.42億元人民幣。

聯交所權益披露資料顯示, 2017年10月10日至13日, 騰訊CEO馬化騰連續4日合共減持騰訊600萬股, 合共套現21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7.8億元), 持股比例由8.69%降至8.63%。

按照這一持股比例計算, 馬化騰目前持股市值約為3206.69億港元, 折合2587.29億元人民幣。

今年3月份, 胡潤研究院正式發佈了《2018胡潤全球富豪榜》, 馬化騰以2950億元身家正式成為全球華人首富, 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以2600億元財富緊隨其後。 但隨著騰訊控股股價下跌, 馬化騰身家已不及許家印, 退位華人首富。 對此, 不少網友調侃稱:小馬哥這是“首富體驗卡”到期了;馬化騰這是屁股還沒坐熱就讓位, 恐怕是有史以來坐上首富之位最短的人了。

除了市值蒸發超6000億, 上個月, 騰訊公佈了2017財年的全年財報,

又被稱為騰訊迎來這十年期間的最差財報。

首先最顯眼的一點是騰訊核心業務遊戲收入下降。 其次, 實際的營業收入和利潤是在下滑。

這也導致騰訊的毛利率下降到至少十年來的最低水準。 有專家預測, 騰訊達到歷史低點的毛利率很可能會繼續下降, 而實際的營業利潤率也將可能減少, 當然不包括投資收益資料。

而另一方面, 層出不窮的互聯網產品, 更適應使用者碎片化時間, 它們以一種病毒式的傳播方式佔據使用者時間, 這實際上很大程度上分散了騰訊的流量。

最近兩年, 從騰訊的財報可以看出, 驅動業績增長的除了遊戲, 依然是視頻、廣告以及投資, 而騰訊自己孵化的產品鮮有成功,

這或許已經說明了問題。 至於頻繁投資, 歸根結底, 解決不了新生平臺擠壓用戶使用時長的核心問題。

此外, 外界對騰訊產品的抄襲質疑, 至今都沒能擺脫。 這些年來騰訊雖然一直想試圖扭轉“山寨”難題, 但過程無疑非常緩慢, 這不僅限制了其公司內部的創造力, 據彭博社文章顯示, 騰訊的研發預算占營收的比例一直在降低, 現在甚至比行銷開支的比例還要低。 實際上, 由於騰訊的巨大體量, 其帶來的負面效果可能更直接損害了整個互聯網的創新動力。

由此看來, 騰訊要迎來由高走低也是遲早的事情。

騰訊控股1月29日收於471.60港元, 創下上市以來最高收盤價, 昨日收盤僅有388.4港元。 三個月時間, 騰訊控股市值蒸發了7906.66億港元,

按昨日匯率計算, 折合6379.42億元人民幣。

聯交所權益披露資料顯示, 2017年10月10日至13日, 騰訊CEO馬化騰連續4日合共減持騰訊600萬股, 合共套現21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7.8億元), 持股比例由8.69%降至8.63%。

按照這一持股比例計算, 馬化騰目前持股市值約為3206.69億港元, 折合2587.29億元人民幣。

今年3月份, 胡潤研究院正式發佈了《2018胡潤全球富豪榜》, 馬化騰以2950億元身家正式成為全球華人首富, 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以2600億元財富緊隨其後。 但隨著騰訊控股股價下跌, 馬化騰身家已不及許家印, 退位華人首富。 對此, 不少網友調侃稱:小馬哥這是“首富體驗卡”到期了;馬化騰這是屁股還沒坐熱就讓位, 恐怕是有史以來坐上首富之位最短的人了。

除了市值蒸發超6000億, 上個月,

騰訊公佈了2017財年的全年財報, 又被稱為騰訊迎來這十年期間的最差財報。

首先最顯眼的一點是騰訊核心業務遊戲收入下降。 其次, 實際的營業收入和利潤是在下滑。

這也導致騰訊的毛利率下降到至少十年來的最低水準。 有專家預測, 騰訊達到歷史低點的毛利率很可能會繼續下降, 而實際的營業利潤率也將可能減少, 當然不包括投資收益資料。

而另一方面, 層出不窮的互聯網產品, 更適應使用者碎片化時間, 它們以一種病毒式的傳播方式佔據使用者時間, 這實際上很大程度上分散了騰訊的流量。

最近兩年, 從騰訊的財報可以看出, 驅動業績增長的除了遊戲, 依然是視頻、廣告以及投資, 而騰訊自己孵化的產品鮮有成功, 這或許已經說明了問題。至於頻繁投資,歸根結底,解決不了新生平臺擠壓用戶使用時長的核心問題。

此外,外界對騰訊產品的抄襲質疑,至今都沒能擺脫。這些年來騰訊雖然一直想試圖扭轉“山寨”難題,但過程無疑非常緩慢,這不僅限制了其公司內部的創造力,據彭博社文章顯示,騰訊的研發預算占營收的比例一直在降低,現在甚至比行銷開支的比例還要低。實際上,由於騰訊的巨大體量,其帶來的負面效果可能更直接損害了整個互聯網的創新動力。

由此看來,騰訊要迎來由高走低也是遲早的事情。

這或許已經說明了問題。至於頻繁投資,歸根結底,解決不了新生平臺擠壓用戶使用時長的核心問題。

此外,外界對騰訊產品的抄襲質疑,至今都沒能擺脫。這些年來騰訊雖然一直想試圖扭轉“山寨”難題,但過程無疑非常緩慢,這不僅限制了其公司內部的創造力,據彭博社文章顯示,騰訊的研發預算占營收的比例一直在降低,現在甚至比行銷開支的比例還要低。實際上,由於騰訊的巨大體量,其帶來的負面效果可能更直接損害了整個互聯網的創新動力。

由此看來,騰訊要迎來由高走低也是遲早的事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