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書法家張建輝:鍾情于字 徜徉於墨

張建輝, 男, 1979年8月出生于河北槁城, 現居晉州, 結業于華中師範大學書法專業本科班, 師承楊坤秉、魏兵然先生, 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河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 木蘭印社社員, 晉州市市管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也曾多次獲獎入展, 比如:中國(長沙)首屆“歐陽詢杯”全國書法展、河北省“善行河北·善美家風”書法展二等獎、石家莊文學藝術最高獎第十四屆文藝繁榮獎、顏真卿獎全國書法篆刻展、全國首屆“雷鋒杯”公益書畫作品展、第十四屆韓國清州世界文字書法大賽等獎項與展覽, 不勝凡舉。

初識張建輝, 他是一名超市經理, 是一個言行中充滿了儒雅氣的企業管理者;再識張建輝, 得知他是大學中文系畢業, 曾經教過中學、做過教師;後來才知道, 他喜歡書法, 長年習字不輟, 寫得一手好字。

走進建輝的家, 讓人驚訝的是, 不僅他的書房, 連客廳餐室都集滿了一架一架的書籍。

有從各種管道、各個類別淘來的書法書籍, 既有碑帖的、也有理論的。 讓人稱奇並刮目相看的, 還有大量的歷史、哲學、藝術(包括繪畫), 尤其是文學書籍, 古今經典幾乎是齊全的。 與他交談, 你會發現, 從他的嘴裡, 會隨口說出典籍名篇的詩文章節原句。 在你驚歎其良好記憶力的同時, 會深切地體會到, 他不僅是一位富有功力的書者, 更是一位博學多才的文人。

他的筆墨歷程也是廣種精收的。 臨石門頌, 學漢簡, 研究寫經小楷, 鑽研墓誌, 待他所擅長的楷書、小楷和墓誌連續獲獎, 並一鼓作氣, 踏入中國書協會員的高臺後, 他又回頭落筆篆書, 開始新的主攻領域。

一路走來, 建輝在字裡墨外, 從一個個小丘登上高峰。 正因如此, 才能讓他鍾情於字而不拘於字, 徜徉於墨卻不沉溺於墨, 拓展眼界, 廣開胸襟, 積澱文化, 並將豐厚的文化素養展現於筆端紙上。 古人所說的“讀萬卷書, 行萬里路”, 便是在提倡書裡書外的涉獵和閱盡, 由此, 方能“會當淩絕頂, 一覽眾山小”。

觀賞建輝的字,

無論是他精美的楷書, 還是清麗的小楷, 擬或深得神韻的寫經體, 乃至藏雅於拙的篆書, 你都會從中發現一個共性, 或者說是他的字的個性:靜雅。 每一筆, 每一個字, 每一張作品, 雖字體不同, 形制各異, 但給人的視覺都是那麼靜淑秀美, 給人的感覺都是那麼恬靜雅致。 沒有過分的張揚, 任性的跋扈, 淺薄的焦躁。 其字多用中鋒, 沉穩有度, 不拘不泥, 不滑不躁。 不敢用“入木三分”來誇讚他, 但可以用“力透紙背”來評價他。 書寫中, 許多鋪排的詩文, 儘管很長, 又是文言古語, 他寫起來都是胸有成竹, 灑脫揮就。 所以, 儘管他寫的不是行書草書, 但你從他的行文章法佈局上, 所感受到的同樣是氣韻連貫, 珠璣靈動。 古人雲“讀書破萬卷,
下筆如有神”, 書法的神韻, 不僅僅來自於筆墨功夫, 更需要有讀書之志, 字外之功。 書法是心血和智慧的結晶, 這一點, 是真正的書家所具有的。

字如其人, 其中, 字與人最相似的, 是字裡面所包含的文化修養。 是透過筆墨, 所折射出的那份文化的品性和人格的高度。 從宏觀而言, 書法作品中注入、滲透著一個人的人生理念;從微觀而言, 書法可以“達其性情, 形其哀樂”, 書法中蘊含著一個人的個性、氣質、情趣、格調, 甚至一個人的喜怒哀樂。 我喜歡張建輝的字, 也緣於喜歡他這個人。 他總是溫文爾雅地微笑著, 輕聲細語地與人交流著, 並且善待著每一個與他交晤的人。 我曾有幸與他共事, 他是一位對工作極度負責、身先士卒、吃苦耐勞、業務精良且博學多才、儒雅仁善的人。 在張建輝身上,文化的品位與做人的品格是一體的。寫一手有品位的好字很難得,做一個有品格的人更可貴。

作者:劉景林 王振峰

【河北工人報2018年4月25日報導】

在張建輝身上,文化的品位與做人的品格是一體的。寫一手有品位的好字很難得,做一個有品格的人更可貴。

作者:劉景林 王振峰

【河北工人報2018年4月25日報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