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林子漫筆“微日記”(661

後來的我們襲來, 誰的青春在掉牙?

【2018-04-27】後來卷土“歸去來”

或許路人皆知, 就算推波助瀾, 今天我只想為明天正式上映的影片《後來的我們》站月臺。

不為別的, 只為一首陪伴我們走過青春的經典老歌——《後來》。 畢竟那首歌裡, 曾經安放了我們曾經無處安放的青春荷爾蒙。

十九年了, 一晃而過。 曾經的女歌手, 如今搖身一變, 變成了新晉導演小鮮肉。 沒錯, 今天我所談論的主角就是低調奢華有內涵的氣質女神劉若英。 如同摩拜北京前天發送的推文中所言:“19年前, 一首《後來》讓很多人記住一束燈光、一支話筒就能唱入人心的“奶茶”劉若英, 記住了那個曾經唱著《後來》泣不成聲的劉若英。 現在的劉若英, 導演了第一部作品《後來的我們》。 ”

在影片預告片裡, 十年的時光飛逝閃過。 “2007, 相遇的我們。 2008, 相知的我們。 2009, 相伴的我們。 2010, 相戀的我們。 2011, 相對的我們。 2012, 相負的我們。 2013, 相棄的我們。 2014, 相念的我們。

2015, 相憶的我們。 2016, 相惜的我們。 2017, 相會的我們。 ”2018呢?當井柏然飾演的林見清深情凝視周冬雨飾演的方小曉, 說出那句臺詞:“如果當時你沒走, 後來的我們會不會不一樣?”我們又是否學會了如何去愛?

“後來的我們, 為了誰四處遷徙, 為了誰回到故里?後來的我們, 有多少跑贏了時光, 有多少弄丟了對方?後來的我們, 為什麼在擁擠的人群裡, 還覺得自己孤身一人?後來的我們, 為什麼贏過了漂泊, 卻輸給了孤獨?”四張影片海報中的聲聲追問, 更把我們拉回最初的青春懵懂, 感受曾經的小鹿亂撞, 陷入情懷的糾纏之中。

對於許多人而言, “後來”這倆字, 背後該有多少故事。 雖然這部影片還沒上映, 但我已經嗅到了催淚彈的味道。 大家要小心了,

別像網友“蜃樓”似的, “還是手賤, 忍不住點開了預告片, 結果現在滿眼含淚地坐在教室裡, 還怎麼學習?[淚流滿面]”當然, 你若膽敢打開影片致敬曲, 聽那萬人大合唱, 那麼恭喜你離失眠不遠了。

最後多句嘴, 若你對本文有同感, 那麼你的青春恐怕和我一樣已經開始掉牙了。 問題是:你的靈魂還是否青春?

秦時明月漢時關,川流不息東到海!

【2018-04-27】繪本閱讀“小課堂”

工作室昨日開張的熱鬧勁還沒過,周老師便在卓越父母訓練營發佈消息:歡迎明天帶著小寶寶繼續走進工作室,參加秦川老師主講的第1期3歲以下寶寶繪本閱讀課堂《大好春光,洋溢書香!》。我隨即附議:秦時明月漢時關,川流不息東到海。先去搬個小凳子,坐等老師來登臺。這首不古不今但挺押韻的七絕博得秦老師大贊:林子太有才了!

踏著大好春光,聞著四溢書香,五對大小朋友們如約而至,相繼邁入工作室這個精美別致、溫馨宜人的小課堂。秦老師為主,周老師為輔,陸陸續續為小朋友們講了十多本繪本,小朋友雖然好動,但也經常被書中內容吸引,甚至幾度圍坐在老師身旁聽故事。互動時有的小朋友超級配合,讓摸書就戳書,讓回答就搶答,頗有小戲精的范兒。

我作為現場的御用攝像師,十分感慨:兩位老師今天講了好多好多故事書,不少故事還挺有意思,不光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兒,我們大人有時也聽入迷了,比如秦老師講的《點點點》就很有魔術表演的范兒,有的孩子都停不下來了,一個勁兒地想沖上前,去點書上的那些彩色點兒。周老師對此總結道:是的,我們工作室裡,很多繪本都適合0-99歲的年齡段[偷笑]。我呵呵一樂,回應說:哇哢哢,原來俺們都是適齡讀者啊,可以和孩子做同學哈。

看到卓越父母訓練營裡發佈的報導,群友們炸鍋了。澄澄說:小寶寶們又有一個好玩的地方了,有空帶娃也去感受感受。蓉也說:下次週末的時候,我帶上老二去工作室玩。符敏則說:很遺憾昨天臨時有事兒無法如期參加沙龍。總之,今天的繪本閱讀活動很豐富,寶爸寶媽和小寶貝們齊上陣,雖然現場秩序有時會比較亂,但寶寶聚堆的地方,總是令人滿滿的開心。

活動期間,面對千姿百態的小寶寶們,每位家長都超有愛心。坐得住了就集中講故事,坐不住了就分頭找書看,太靜了就引導互動,太鬧了就安撫疏導,無論寶寶跑到哪裡,就近的家長都會協助看護。另外,工作室還備足了小點心和小飲料,在局面不好控制時派上了大用場。嗯哼,這樣的小課堂,就像一個大家庭,充滿了愛的陽光!

動如脫兔講故事,靜如處女寫感想!

【2018-04-28】親子書屋“讀書會”

讀書是門檻最低的高貴。今天,卓越父母周萍工作室按計劃組織了第1期6-12歲青少年讀書會《什麼是愛,愛是什麼?》,這也是工作室開張三天來連續第三天組織的專場活動。

愛書的孩子,一來就看書。兩位先到達工作室的小男孩一進屋就撲上書架,沉迷在書的海洋裡。後來活動開始了,孩子們又順著周老師的專業引導,重點圍繞《永遠永遠愛你》繪本聽故事、看故事、講故事,並且爭著上臺聊故事,搶著發表對故事情節、角色性格的分析見解,特別踴躍。昨天剛在這裡組織過幼兒繪本閱讀的秦老師不禁感歎:大一點的孩子就能坐得住了,而且思考能力很強。周老師和其他參與的家長也表示:氣氛真好!孩子們真棒!

動如脫兔,靜如處女。當讀書會進入讀後感環節,孩子們立刻安靜下來,回想今天的故事,梳理聽完的感受,並工工整整地寫在了“圖蘭花”親子閱讀記錄卡上。記錄卡設置的“書名”“評分”“閱讀感受”“閱讀聯想”主要是通過動筆寫字,讓孩子回味故事、默育品格,強化輸出、提升效果。不過,畢竟是剛開始參加這樣的活動,孩子們的讀後感往往一句話點睛,非常言簡意賅,厲害!

今天的讀書會開得很成功。孩子們的表現棒棒噠,還說不收費的公益活動居然會這麼好玩,今後還要經常來參加這樣的讀書會。孩子們的這些話很鼓勵到周老師,她表示要努力研發活動內容,持續推出一系列針對“愛”“夢想”“堅持”等青少年優秀品質培育目標的讀書會,爭取每週推出一個主題,為孩子們埋下優秀品格的種子。

讀書會結束之後,工作室還為孩子們安排了下午茶時間。吃點零食喝點水,閒聊幾句特愜意。難怪群友允翔在群裡看到前方發來的圖片報導之後,對著群主大呼:我想孩子們恐怕會愛上你的工作室的!

父母是我們一輩子的職業,家庭是我們一輩子的事業。父母工作室也好,親子書屋也罷,都是為了讓自己優秀卓越,讓孩子豐盛充盈,讓家庭和睦幸福!歡迎更多的人走進工作室,走進讀書會,為美好的明天而讀書!

看看電影逛逛街,歡歡喜喜過大節!

【2018-04-30】做好家務“眾人責”

前兩天,按照小苗大樹編務組的日常練筆安排,我圍繞勞動節這個主題撰寫了一篇《做家務人人有責》的文章,主要是自我調侃逗逗樂。主要內容如以下三段文字所示:

記得去年五一,愛人在客廳貼了一張A4紙,上書“做好家務,人人有責”。我們父子倆相互交換了眼神,便很有默契地先後走到一紙佈告前:他只添了一橫,佈告便變成了“做好家務,大人有責”;我又添了一橫倆點,改成了“做好家務,太太有責”。愛人瞅見了,雙手一叉腰,氣哼哼地說:“咋的,段子看多了?跟我玩這個?別耍這些小聰明,吃完飯老老實實幹家務去!”

好男不跟女鬥,家裡不能講理。何況節假日出來混,平時偷的懶,總是要還的。飯後,我麻麻利利地泡在廚房洗碗刷盤、清理灶台,兒子也服服帖帖地跑到臥室掃地拖地、歸置玩具。愛人雖然人在衛生間,一樣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她一邊用手洗著衣服床單,一邊用嘴發表重要講話:“今天你們爺倆表現還算不錯,口頭表揚一次!”我站在廚房門口這頭,兒站在臥室門口那頭,彼此隔廳會心一笑。本來嘛,樂意也要做,不樂意也要做,遲早都要做,幹嗎要跟自己過不去?早做早了,心情還好,何樂而不為?

彈指又逢五一,雖說勞動節更應該當勞動者,但平時那麼辛苦,勞動節也可以不勞動,勞逸結合、一張一弛嘛。刷刷手機聊聊天、交交朋友聚聚餐,翻翻書籍聽聽歌、走走公園趟趟河,玩玩遊戲洗洗澡、嘗嘗美食睡睡覺,看看電影逛逛街、歡歡喜喜過大節,才是五一的正確打開方式吧?對!就這麼定了:)

前兩天還聽到一個挺哏的段子:“是不是要放假了?”“放什麼假?”“五一放假啊!”“五一我本來就有兩天雙休日,我放什麼假?”“不是還有一天假嗎?”“還有一天我是用週六換的,我放什麼假?”思考良久,覺得這段對話似乎沒毛病。雖然,故意忽略了節後只上三天班的事實。嘻嘻。小長假到了,祝大家度過一個美好的假期!

詼諧有趣小視頻,拍攝背後有故事!

【2018-05-01】獨樂不如“眾樂樂”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近日接連拍攝了幾段詼諧有趣的小視頻,現來分享一下拍攝花絮背後的小故事哈。

前天中午臨睡前,穿好睡袋的閨女突然想起了奶奶教唱的《打靶歸來》,興奮地接連唱了好幾遍,頗有點兒連隊飯前一支歌的感覺,趕緊錄製下來,並分享到短視頻平臺《睡前一支歌》:中午臨睡前,將近兩歲半的閨女突然唱興大發。不過若是沒有俺這位神翻譯在,你們能否聽出這是《打靶歸來》?

狗年流行“甩狗頭”。抖音上十分流行的“甩頭功”前兩天總算是過足了癮。手機自拍時添加道具“神煩狗”後,人臉識別技術將令視頻上出現的人臉被蒙上狗頭,但由於狗頭只有一個指標,所以若是二人以上同時出現在視頻中,那麼誰的人臉辨識度高,誰便會優先套頭,所以萬能的“豆芽”抖友們便發明了甩頭功。我先安排小兄妹倆在《汪汪呱,汪汪喵》的配樂下拍了一組:一開始哥哥被套頭了,妹妹剛說哥哥變成小狗了,狗頭就被甩過來了,可憐的小美女頓時嚇得噤聲。後來妹妹不敢拍了,我們父子換了哈士奇的狗頭和魚寶寶創作的原聲,又拍了一組:他張開狗牙,我假裝嚇著,然後彼此使出捂臉的絕招,哈哈!更多的笑點,敬請圍觀俺拍的甩頭功。

孩子玩甩頭功上隱了,問還有啥有趣的玩法?我便推薦並順手拍了兩個。一個是添加“鏡像效果”道具,拍攝《隱身術+分身術》。我用手機支架固定好手機,然後先給孩子拍“忍術”:站好位置使得鼻尖只有一個,身邊只顯示左半邊,加上鏡像剛好像是一個人,然後自報隱身術,往左一閃即憑空消失,再自報分身術後往右一閃即出現兩個自己。隱身術,分身術,急急如律令!想學忍術的童鞋有木有蠢蠢欲動?另一個是普通拍攝,但需要通過視訊短片軟體協助,先截出人跳向水杯的動作,再截出小石子掉進水杯的場景,然後合體成某人跳進小水杯裡便消失不見的視覺特效《跳入水杯說拜拜》。

現在,短視頻製作軟體裡各種好玩的“道具”“特效”數不勝數,比如“凍到變形”讓人像豬豬俠小呆呆那樣流鼻涕,“大臉盤子”道具讓人變得奇醜無比、自黑自樂,等等。以後有時間了,再慢慢體驗吧。

【連結】抖音:《隱身術+分身術=Duang出閃亮的你》

http://www.iesdouyin.com/share/video/6550104228772187406

秦時明月漢時關,川流不息東到海!

【2018-04-27】繪本閱讀“小課堂”

工作室昨日開張的熱鬧勁還沒過,周老師便在卓越父母訓練營發佈消息:歡迎明天帶著小寶寶繼續走進工作室,參加秦川老師主講的第1期3歲以下寶寶繪本閱讀課堂《大好春光,洋溢書香!》。我隨即附議:秦時明月漢時關,川流不息東到海。先去搬個小凳子,坐等老師來登臺。這首不古不今但挺押韻的七絕博得秦老師大贊:林子太有才了!

踏著大好春光,聞著四溢書香,五對大小朋友們如約而至,相繼邁入工作室這個精美別致、溫馨宜人的小課堂。秦老師為主,周老師為輔,陸陸續續為小朋友們講了十多本繪本,小朋友雖然好動,但也經常被書中內容吸引,甚至幾度圍坐在老師身旁聽故事。互動時有的小朋友超級配合,讓摸書就戳書,讓回答就搶答,頗有小戲精的范兒。

我作為現場的御用攝像師,十分感慨:兩位老師今天講了好多好多故事書,不少故事還挺有意思,不光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兒,我們大人有時也聽入迷了,比如秦老師講的《點點點》就很有魔術表演的范兒,有的孩子都停不下來了,一個勁兒地想沖上前,去點書上的那些彩色點兒。周老師對此總結道:是的,我們工作室裡,很多繪本都適合0-99歲的年齡段[偷笑]。我呵呵一樂,回應說:哇哢哢,原來俺們都是適齡讀者啊,可以和孩子做同學哈。

看到卓越父母訓練營裡發佈的報導,群友們炸鍋了。澄澄說:小寶寶們又有一個好玩的地方了,有空帶娃也去感受感受。蓉也說:下次週末的時候,我帶上老二去工作室玩。符敏則說:很遺憾昨天臨時有事兒無法如期參加沙龍。總之,今天的繪本閱讀活動很豐富,寶爸寶媽和小寶貝們齊上陣,雖然現場秩序有時會比較亂,但寶寶聚堆的地方,總是令人滿滿的開心。

活動期間,面對千姿百態的小寶寶們,每位家長都超有愛心。坐得住了就集中講故事,坐不住了就分頭找書看,太靜了就引導互動,太鬧了就安撫疏導,無論寶寶跑到哪裡,就近的家長都會協助看護。另外,工作室還備足了小點心和小飲料,在局面不好控制時派上了大用場。嗯哼,這樣的小課堂,就像一個大家庭,充滿了愛的陽光!

動如脫兔講故事,靜如處女寫感想!

【2018-04-28】親子書屋“讀書會”

讀書是門檻最低的高貴。今天,卓越父母周萍工作室按計劃組織了第1期6-12歲青少年讀書會《什麼是愛,愛是什麼?》,這也是工作室開張三天來連續第三天組織的專場活動。

愛書的孩子,一來就看書。兩位先到達工作室的小男孩一進屋就撲上書架,沉迷在書的海洋裡。後來活動開始了,孩子們又順著周老師的專業引導,重點圍繞《永遠永遠愛你》繪本聽故事、看故事、講故事,並且爭著上臺聊故事,搶著發表對故事情節、角色性格的分析見解,特別踴躍。昨天剛在這裡組織過幼兒繪本閱讀的秦老師不禁感歎:大一點的孩子就能坐得住了,而且思考能力很強。周老師和其他參與的家長也表示:氣氛真好!孩子們真棒!

動如脫兔,靜如處女。當讀書會進入讀後感環節,孩子們立刻安靜下來,回想今天的故事,梳理聽完的感受,並工工整整地寫在了“圖蘭花”親子閱讀記錄卡上。記錄卡設置的“書名”“評分”“閱讀感受”“閱讀聯想”主要是通過動筆寫字,讓孩子回味故事、默育品格,強化輸出、提升效果。不過,畢竟是剛開始參加這樣的活動,孩子們的讀後感往往一句話點睛,非常言簡意賅,厲害!

今天的讀書會開得很成功。孩子們的表現棒棒噠,還說不收費的公益活動居然會這麼好玩,今後還要經常來參加這樣的讀書會。孩子們的這些話很鼓勵到周老師,她表示要努力研發活動內容,持續推出一系列針對“愛”“夢想”“堅持”等青少年優秀品質培育目標的讀書會,爭取每週推出一個主題,為孩子們埋下優秀品格的種子。

讀書會結束之後,工作室還為孩子們安排了下午茶時間。吃點零食喝點水,閒聊幾句特愜意。難怪群友允翔在群裡看到前方發來的圖片報導之後,對著群主大呼:我想孩子們恐怕會愛上你的工作室的!

父母是我們一輩子的職業,家庭是我們一輩子的事業。父母工作室也好,親子書屋也罷,都是為了讓自己優秀卓越,讓孩子豐盛充盈,讓家庭和睦幸福!歡迎更多的人走進工作室,走進讀書會,為美好的明天而讀書!

看看電影逛逛街,歡歡喜喜過大節!

【2018-04-30】做好家務“眾人責”

前兩天,按照小苗大樹編務組的日常練筆安排,我圍繞勞動節這個主題撰寫了一篇《做家務人人有責》的文章,主要是自我調侃逗逗樂。主要內容如以下三段文字所示:

記得去年五一,愛人在客廳貼了一張A4紙,上書“做好家務,人人有責”。我們父子倆相互交換了眼神,便很有默契地先後走到一紙佈告前:他只添了一橫,佈告便變成了“做好家務,大人有責”;我又添了一橫倆點,改成了“做好家務,太太有責”。愛人瞅見了,雙手一叉腰,氣哼哼地說:“咋的,段子看多了?跟我玩這個?別耍這些小聰明,吃完飯老老實實幹家務去!”

好男不跟女鬥,家裡不能講理。何況節假日出來混,平時偷的懶,總是要還的。飯後,我麻麻利利地泡在廚房洗碗刷盤、清理灶台,兒子也服服帖帖地跑到臥室掃地拖地、歸置玩具。愛人雖然人在衛生間,一樣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她一邊用手洗著衣服床單,一邊用嘴發表重要講話:“今天你們爺倆表現還算不錯,口頭表揚一次!”我站在廚房門口這頭,兒站在臥室門口那頭,彼此隔廳會心一笑。本來嘛,樂意也要做,不樂意也要做,遲早都要做,幹嗎要跟自己過不去?早做早了,心情還好,何樂而不為?

彈指又逢五一,雖說勞動節更應該當勞動者,但平時那麼辛苦,勞動節也可以不勞動,勞逸結合、一張一弛嘛。刷刷手機聊聊天、交交朋友聚聚餐,翻翻書籍聽聽歌、走走公園趟趟河,玩玩遊戲洗洗澡、嘗嘗美食睡睡覺,看看電影逛逛街、歡歡喜喜過大節,才是五一的正確打開方式吧?對!就這麼定了:)

前兩天還聽到一個挺哏的段子:“是不是要放假了?”“放什麼假?”“五一放假啊!”“五一我本來就有兩天雙休日,我放什麼假?”“不是還有一天假嗎?”“還有一天我是用週六換的,我放什麼假?”思考良久,覺得這段對話似乎沒毛病。雖然,故意忽略了節後只上三天班的事實。嘻嘻。小長假到了,祝大家度過一個美好的假期!

詼諧有趣小視頻,拍攝背後有故事!

【2018-05-01】獨樂不如“眾樂樂”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近日接連拍攝了幾段詼諧有趣的小視頻,現來分享一下拍攝花絮背後的小故事哈。

前天中午臨睡前,穿好睡袋的閨女突然想起了奶奶教唱的《打靶歸來》,興奮地接連唱了好幾遍,頗有點兒連隊飯前一支歌的感覺,趕緊錄製下來,並分享到短視頻平臺《睡前一支歌》:中午臨睡前,將近兩歲半的閨女突然唱興大發。不過若是沒有俺這位神翻譯在,你們能否聽出這是《打靶歸來》?

狗年流行“甩狗頭”。抖音上十分流行的“甩頭功”前兩天總算是過足了癮。手機自拍時添加道具“神煩狗”後,人臉識別技術將令視頻上出現的人臉被蒙上狗頭,但由於狗頭只有一個指標,所以若是二人以上同時出現在視頻中,那麼誰的人臉辨識度高,誰便會優先套頭,所以萬能的“豆芽”抖友們便發明了甩頭功。我先安排小兄妹倆在《汪汪呱,汪汪喵》的配樂下拍了一組:一開始哥哥被套頭了,妹妹剛說哥哥變成小狗了,狗頭就被甩過來了,可憐的小美女頓時嚇得噤聲。後來妹妹不敢拍了,我們父子換了哈士奇的狗頭和魚寶寶創作的原聲,又拍了一組:他張開狗牙,我假裝嚇著,然後彼此使出捂臉的絕招,哈哈!更多的笑點,敬請圍觀俺拍的甩頭功。

孩子玩甩頭功上隱了,問還有啥有趣的玩法?我便推薦並順手拍了兩個。一個是添加“鏡像效果”道具,拍攝《隱身術+分身術》。我用手機支架固定好手機,然後先給孩子拍“忍術”:站好位置使得鼻尖只有一個,身邊只顯示左半邊,加上鏡像剛好像是一個人,然後自報隱身術,往左一閃即憑空消失,再自報分身術後往右一閃即出現兩個自己。隱身術,分身術,急急如律令!想學忍術的童鞋有木有蠢蠢欲動?另一個是普通拍攝,但需要通過視訊短片軟體協助,先截出人跳向水杯的動作,再截出小石子掉進水杯的場景,然後合體成某人跳進小水杯裡便消失不見的視覺特效《跳入水杯說拜拜》。

現在,短視頻製作軟體裡各種好玩的“道具”“特效”數不勝數,比如“凍到變形”讓人像豬豬俠小呆呆那樣流鼻涕,“大臉盤子”道具讓人變得奇醜無比、自黑自樂,等等。以後有時間了,再慢慢體驗吧。

【連結】抖音:《隱身術+分身術=Duang出閃亮的你》

http://www.iesdouyin.com/share/video/6550104228772187406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