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想去丨“網紅”工作室在蕭山這個村誕生!用時兩年,看完想去打卡!

供稿:河上鎮

在蕭山河上下門村, 有這樣一個老廠房, 經過兩年的“打磨”, 它變成了一個陶藝家和設計師的家!

山腳下一座林場老倉庫頹敗荒蕪,

垂滿風車茉莉的老牆獨具詩意。

作為設計者,

需要相對固定的工作室,

以及隨時可以與自然相親的自由,

於是在河上下門村,

找到了歸屬!

應物山房,

取自山房主人最愛詩人的名號

——韋應物, 亦是道家“真常應物”的取義。

兩年裡, 山房逐漸完工。

老石板、毛石牆, 一點一滴地修建,

終於成了美好的樣子。

建成前

建成中

建成後

院子林蔭灑落,隨時可以小坐或開趴。

進門是展廳空間,隔壁是陶藝工作室,

來訪者可以一邊茶歇,一邊看展,

亦可以看到器物的成形燒制過程。

二層是設計工作室,

借鑒于蘇州拙政園的“見山樓”,

根據四季氣溫和景觀變化,

圍欄高度以上的折疊窗可以局部或全部打開,

同時豐富了立面形式感的變化。

二層的榻榻米空間,

可以待客,可以獨坐,也可以畫風突變為親子趴,

隨時變身遊樂場。

一樓展廳和實木傢俱品牌“奕象”合作,

常設餐具器物展。

這裡將成為與線上平行的手工餐具展廳。

這個春天,“好好吃飯”手工“碗”展

4月28日將在這裡開幕!

十幾個陶藝家的手工碗作品已陸續到達!

從“好好吃飯”開始,

過出生活真實而美麗的樣子。

一起約上朋友,抽個時間去看看吧!點zan

院子林蔭灑落,隨時可以小坐或開趴。

進門是展廳空間,隔壁是陶藝工作室,

來訪者可以一邊茶歇,一邊看展,

亦可以看到器物的成形燒制過程。

二層是設計工作室,

借鑒于蘇州拙政園的“見山樓”,

根據四季氣溫和景觀變化,

圍欄高度以上的折疊窗可以局部或全部打開,

同時豐富了立面形式感的變化。

二層的榻榻米空間,

可以待客,可以獨坐,也可以畫風突變為親子趴,

隨時變身遊樂場。

一樓展廳和實木傢俱品牌“奕象”合作,

常設餐具器物展。

這裡將成為與線上平行的手工餐具展廳。

這個春天,“好好吃飯”手工“碗”展

4月28日將在這裡開幕!

十幾個陶藝家的手工碗作品已陸續到達!

從“好好吃飯”開始,

過出生活真實而美麗的樣子。

一起約上朋友,抽個時間去看看吧!點za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