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財報風雲|洪都航空:概念跑得太快,業績跟不上

市值風雲APP原創作品 未獲授權請勿轉載

作者 | 孫夢頔

編輯 | 微威(財務舞弊研究組)

今天風雲君(ID:mvlegend)想給大家分享的這家企業, 指標有點嚇人,

市盈率高達1404.91倍——不過想來我A股老韭菜們早已見怪不怪了。

風雲君關注了幾天, 股性還是蠻活躍的, 如同射雕裡的老頑童, 看著已經殘老暮年, 但表現卻是童心依舊, 多動亢奮。

1、營收增加, 利潤下滑

洪都航空(600316.SH)是國內專業生產教練飛機和通用飛機的企業, 也是我國首家以明確大批出口定單的整架飛機為主營產品的高科技外向型企業。

2016年公司的營業收入為36.8億元, 比上年增長了30.71%, 但其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卻比上年下降了85.88%。

關於利潤下滑的原因, 公司在其2016年的公司年報裡披露, 報告期內,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基本每股收益、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較上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1.無航空產品補價收入。

公司交付某型航空產品以往年度均按暫定價結算, 2015年該型航空產品確定最新結算價, 並收到以往年度所交付產品的一次性差價補償收入4,484.70萬元;2016年公司該型航空產品已按最新的結算價進行結算, 故無此項差價補償收入。

從不懂到懂只差一個翻譯的距離:

就是說企業在發生期確認收入是按照暫定價格核算的(我覺得這裡公司描述肯定有誤, 事實上根據建造合同準則確認收入是按照完工進度, 比照預計總成本和預計總收入的完成比例, 核算相關的收入、成本;跟結算是兩個概念, 結算收入是一個收付實現制的概念, 平時跟資金流相關, 與收入利潤無關;只有最後的結算收入跟按照完工進度確認的收入有差異時才會最終影響項目的損益)。

等實際結算的時候最終審定價格高於當初的暫定價, 在實際結算年度根據兩價格的差額會有一個結算差價的收入在結算期間的當期損益裡面確認增加, 2015年度除正常確認的收入外, 還有該部分補償收入(實際這是以前年度的損益, 成本已經在發生當期確認完畢, 結算補償部分收入成了當年的純利潤, 這是否有點違背權責發生制呢?), 但2016年度已經正常按照既定的結算價格確認收入, 所以就沒了這方面的補充。

2.資產減值損失增加。 公司2016年依據技術部門出具的鑒定報告對存貨計提減值準備1718萬元;

3.搬遷收益淨額減少。 公司2016年確認搬遷淨收益人民幣2451萬元, 較上年同期搬遷淨收益人民幣7,144萬元減少人民幣4,693萬元。

事實上, 營收增加, 營業利潤減少的特點並不僅僅出現在2016年, 而是其一貫的風格。

2011年-2016年, 公司的營業收入可謂是一路上揚。

而這幾年公司的營業利潤卻並沒有配合, 增增減減, 2016年甚至達到了負值。

2016年的淨利潤雖不像營業利潤一樣變成負值,可也是大幅下降。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自2015年起呈負值。公司收入越來越好,利潤卻越來越少??風雲君(ID:mvlegend)有點看不懂了,看起來主要問題是出在2015、2016兩年,而且,對比上面淨利潤和扣非後淨利潤兩圖來看,公司很大一塊績效來源於非經常性損益。

風雲君(ID:mvlegend)決定把最近6年的非經常性損益扒出來看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不得了哇。最近兩年主營業務完全沒有創造效益,靠外快在貼補家用呢!

這種局面帶來的企業效益的變化當然就如圖所示的模樣,趨勢向下,跌破營業盈虧平衡點。

2、盈利能力分析

銷售毛利率一直呈下降趨勢。淨利率在2016年度甚至下滑至0.34%!!

財務費用占營業總收入的比重大大增加,從口袋裡有錢來生錢賺取利息收入,到要靠發債借錢來滿足經營資金需求,這一出一進的轉換也使經營業績壓力陡增。

看看這三條齊心向下的箭頭,要從價值投資的角度來說,目前買這股票還不如拿錢存銀行收益率來得高,來得穩妥。雖說炒股看得不是過去而是未來的預期,但是1400多倍的市盈率,這是把洪都多久的未來都拿來消耗了?

從這幾個費用指標來看,費用比起前幾年確實在減少,營業收入明明是一直在增加,費用也在減少的,淨利潤怎麼就降那麼厲害呢?只能是毛利率在下降的原因。

針對此變化,公司給出的解釋說明:

飛機製造業毛利率略有下降主要系本期無某型航空產品補價收入;

機械加工及裝配製造業毛利率略有下主要系人工成本增加;

技術協作及通航服務業主要因公司承攬的業務合同價格發生波動。

從產品組成看,飛機製造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近80%左右,所以,我們在此分析忽略其他產品的影響。2016年飛機製造營業成本同比上年增8.89%,影響總的毛利率同比上年降2.18%。

按照公司的描述,主要原因是本年度沒了以前的飛機銷售結算價格差異造成的補價收益,本年度當年發生的飛機製造已經採用最新結算價而非暫定價結算。(2016年公司該型航空產品已按最新的結算價進行結算,故無此項差價補償收入。)

那麼問題來了,以前有補價收益是因為核算當初的暫定價低於結算最後的價格,也就是說這部分補價收益其實不是補價當年的收益,而是核算當年少確認的收益,這個是否應該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各年度的損益,以使收入、成本更加配比?

另外,既然2016年度已經按照最新的確認價格而非暫定價格進行結算(核算),那麼,按照以往的慣例結算價格應該是比暫定價高了,從這個角度來說毛利率應該相應提高才對,怎麼會低那麼多呢?(雖說是沒了往年的結算補價收入,但當年的結算不再按暫定價而是最新價了呀?)難道如今的飛機降價那麼厲害?

這是2015年年報披露的收入、成本、毛利率變動情況,當年飛機製造的毛利率是7.41%,比2016年的4.38%高出好多。2015年度收到的以前年度的補價收入4484.70萬元(上文已言明補價收入是毛利率下降的原因),占當年營業收入的1.6%,扣除該因素,2015年度的毛利率為5.81%,仍比2016年度要高出1.43個百分點。針對毛利率的下降原因,公司年度報告披露理由惜字如金。

3、收益品質

這種表格顯示企業的盈利主要來源於哪裡。從這些資料可以看出,這六年來主要經營活動(主營業務)的營業能力在不斷下降,其淨收益占利潤總額的比重在不斷減少,反而對外投資的價值變動收益、營業外收支淨額等其他收益項目占盈利能力的比重不斷增加。由此看來,公司近年來的主營業務的收益品質是不斷下降的。

4、成長能力

營業收入和營業利潤的同比增長率如圖所示:

雖然,營業收入表現相對平穩,到2016年得到了快速增長,但是營業利潤增長率在2015、2016這兩年急速下滑,這是花錢買吆喝的節奏?

5、營運能力

這張表格的指標都是體現經營效率的,如表所示,除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外的指標周轉天數都在上升,證明這些資產周轉一次的時間在增加,效率相比以前變得低下。

6、資本結構與償債能力

從圖中可以看出,公司的產權比率在2016年達到了1.1,表明了公司的長期償債能力風險越來越大。

好在,公司的資產負債率雖然逐年提高,但還是在相對合理和安全的範圍內,而且公司沒有短期借款融資,沒有短債長投的風險,公司發行的長期債券資金成本也相對較低。短期內不會有償付風險。

7.後記

公司作為國產大飛機C919機身等直段唯一供應商,自2014年開始已向中國商飛交付優質的前機身和中後機身產品,獲得客戶及行業的高度認可;主要採用研髮式、合同訂單和多方協定等方式組織產品生產。公司建立有完善的科研生產指揮調度體系, 落實產品研製與生產,確保所承擔科研生產任務保質保量並按時交付,公司是目前國內唯一的同時具備初、中、高級教練機產品獨立研製生產能力的飛行訓練系統供應商,公司擁有國家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資質和國家二級武器裝備科研生產保密資質。

作為一家肩負國家戰略和科研任務的企業,它的很多財務指標的體現,不能用常規的財務分析套路來簡單詮釋,風雲君(ID:mvlegend)認為:

其近5年來經營業績的波動變化,一方面受市場行情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為核算時暫定價和最新結算價的時空錯配,導致相應年度的績效指標也有錯配的概率,加上企業發展建設期的研發、搬遷等營業外的因素,很有可能使企業經營業績在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的交叉感染下體現一種與事實略有偏差的假像。

END / 本文來自市值風雲APP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2016年的淨利潤雖不像營業利潤一樣變成負值,可也是大幅下降。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自2015年起呈負值。公司收入越來越好,利潤卻越來越少??風雲君(ID:mvlegend)有點看不懂了,看起來主要問題是出在2015、2016兩年,而且,對比上面淨利潤和扣非後淨利潤兩圖來看,公司很大一塊績效來源於非經常性損益。

風雲君(ID:mvlegend)決定把最近6年的非經常性損益扒出來看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不得了哇。最近兩年主營業務完全沒有創造效益,靠外快在貼補家用呢!

這種局面帶來的企業效益的變化當然就如圖所示的模樣,趨勢向下,跌破營業盈虧平衡點。

2、盈利能力分析

銷售毛利率一直呈下降趨勢。淨利率在2016年度甚至下滑至0.34%!!

財務費用占營業總收入的比重大大增加,從口袋裡有錢來生錢賺取利息收入,到要靠發債借錢來滿足經營資金需求,這一出一進的轉換也使經營業績壓力陡增。

看看這三條齊心向下的箭頭,要從價值投資的角度來說,目前買這股票還不如拿錢存銀行收益率來得高,來得穩妥。雖說炒股看得不是過去而是未來的預期,但是1400多倍的市盈率,這是把洪都多久的未來都拿來消耗了?

從這幾個費用指標來看,費用比起前幾年確實在減少,營業收入明明是一直在增加,費用也在減少的,淨利潤怎麼就降那麼厲害呢?只能是毛利率在下降的原因。

針對此變化,公司給出的解釋說明:

飛機製造業毛利率略有下降主要系本期無某型航空產品補價收入;

機械加工及裝配製造業毛利率略有下主要系人工成本增加;

技術協作及通航服務業主要因公司承攬的業務合同價格發生波動。

從產品組成看,飛機製造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近80%左右,所以,我們在此分析忽略其他產品的影響。2016年飛機製造營業成本同比上年增8.89%,影響總的毛利率同比上年降2.18%。

按照公司的描述,主要原因是本年度沒了以前的飛機銷售結算價格差異造成的補價收益,本年度當年發生的飛機製造已經採用最新結算價而非暫定價結算。(2016年公司該型航空產品已按最新的結算價進行結算,故無此項差價補償收入。)

那麼問題來了,以前有補價收益是因為核算當初的暫定價低於結算最後的價格,也就是說這部分補價收益其實不是補價當年的收益,而是核算當年少確認的收益,這個是否應該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各年度的損益,以使收入、成本更加配比?

另外,既然2016年度已經按照最新的確認價格而非暫定價格進行結算(核算),那麼,按照以往的慣例結算價格應該是比暫定價高了,從這個角度來說毛利率應該相應提高才對,怎麼會低那麼多呢?(雖說是沒了往年的結算補價收入,但當年的結算不再按暫定價而是最新價了呀?)難道如今的飛機降價那麼厲害?

這是2015年年報披露的收入、成本、毛利率變動情況,當年飛機製造的毛利率是7.41%,比2016年的4.38%高出好多。2015年度收到的以前年度的補價收入4484.70萬元(上文已言明補價收入是毛利率下降的原因),占當年營業收入的1.6%,扣除該因素,2015年度的毛利率為5.81%,仍比2016年度要高出1.43個百分點。針對毛利率的下降原因,公司年度報告披露理由惜字如金。

3、收益品質

這種表格顯示企業的盈利主要來源於哪裡。從這些資料可以看出,這六年來主要經營活動(主營業務)的營業能力在不斷下降,其淨收益占利潤總額的比重在不斷減少,反而對外投資的價值變動收益、營業外收支淨額等其他收益項目占盈利能力的比重不斷增加。由此看來,公司近年來的主營業務的收益品質是不斷下降的。

4、成長能力

營業收入和營業利潤的同比增長率如圖所示:

雖然,營業收入表現相對平穩,到2016年得到了快速增長,但是營業利潤增長率在2015、2016這兩年急速下滑,這是花錢買吆喝的節奏?

5、營運能力

這張表格的指標都是體現經營效率的,如表所示,除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外的指標周轉天數都在上升,證明這些資產周轉一次的時間在增加,效率相比以前變得低下。

6、資本結構與償債能力

從圖中可以看出,公司的產權比率在2016年達到了1.1,表明了公司的長期償債能力風險越來越大。

好在,公司的資產負債率雖然逐年提高,但還是在相對合理和安全的範圍內,而且公司沒有短期借款融資,沒有短債長投的風險,公司發行的長期債券資金成本也相對較低。短期內不會有償付風險。

7.後記

公司作為國產大飛機C919機身等直段唯一供應商,自2014年開始已向中國商飛交付優質的前機身和中後機身產品,獲得客戶及行業的高度認可;主要採用研髮式、合同訂單和多方協定等方式組織產品生產。公司建立有完善的科研生產指揮調度體系, 落實產品研製與生產,確保所承擔科研生產任務保質保量並按時交付,公司是目前國內唯一的同時具備初、中、高級教練機產品獨立研製生產能力的飛行訓練系統供應商,公司擁有國家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資質和國家二級武器裝備科研生產保密資質。

作為一家肩負國家戰略和科研任務的企業,它的很多財務指標的體現,不能用常規的財務分析套路來簡單詮釋,風雲君(ID:mvlegend)認為:

其近5年來經營業績的波動變化,一方面受市場行情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為核算時暫定價和最新結算價的時空錯配,導致相應年度的績效指標也有錯配的概率,加上企業發展建設期的研發、搬遷等營業外的因素,很有可能使企業經營業績在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的交叉感染下體現一種與事實略有偏差的假像。

END / 本文來自市值風雲APP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