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私募違規被嚴查,投資者也要有風險意識!

最近市場的波動, 使得大多投資者的注意力, 都集中在了中美貿易摩擦, 以及大盤的漲跌上來, 忽略很多重要的資訊。

比如上週五, 證監會的例行發佈會上, 聚焦點就在於對於私募的違規處罰, 強調了防範市場的風險。

私募違規亂象

說起私募, 從名頭上就給人一種神秘感, 很多機構利用的就是這種看起來的神秘感。

實際上, 私募是相對於公募而言, 從定義上就是指向小規模數量的合格投資者, 由於投資起點更高, 所以理論上要求更大的風險承受能力來匹配。

但是實際中, 很多的機構, 首先面臨的由於起點較高, 所以可能出現的募集違規, 比如這次強調的, 通過電話陌生拜訪向等, 屬於向不特定物件推介基金產品,更有甚者, 就是不設投資門檻的“只募錢不看人”, 向不合格投資者募集資金,甚至提供保底承諾, 這都是典型的違規行為, 從投資者角度而言,

如果遇到這樣的私募機構, 連合規都做不到的話, 你的錢怎麼放心讓它們打理。

還有的, 就是在投資過程中, 進行了利益輸送、操縱市場、老鼠倉等等, 這些操作的結果, 就是不顧投資者資金的狀況, 而是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顯然通過這次批報, 未來這方面還是會加強監管。

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 登記備案不規範也成為了此次關注的焦點。 有些機構沒有在基金業協會登記為私募基金管理人就進行了相關的業務, 還有的產品沒有在基金業協會備案, 甚至個別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未備案產品的比例高達70%, 違規的開展了私募基金的業務。 這一點, 之前可能很多投資者關注于管理人是否備案, 或者說, 之前就出現過的,

以管理人備案為由, 來進行其他的宣傳, 那麼通過了這次的通報, 作為投資者而言, 你不但要關注管理人是否備案, 還要關注你所投資的產品, 是否在協會備案, 只有備案了的產品, 才是相當於受到更好的監管之中。

投資者需要擦亮眼睛

具體的違規的私募機構, 在這次通報中, 都被相關的進行了處理。

從私募機構而言, 這是一個信號, 未來的監管會更加的嚴格, 只有遵守各種法規, 切實的為投資者的財富管理著想, 才能在市場的發展中取得自己的品牌效應。

而另一個方面, 投資者也需要在今後的產品選擇中, 擦亮自己的眼睛。

就像開篇筆者提到的, 私募這個詞, 本身給人的神秘感以及高大上的那種感覺, 會造成投資者心理上的盲從。

但是你真正要選擇一個機構, 進行資產託付的時候, 每一個環節是否合規, 都是你考察的重點。

同時, 這次的重點在於, 投資二級市場的私募機構, 其實筆者認為, 類似股權投資的私募基金, 更是要投資者認真的分析。

相對於明確的二級市場投向來說,

股權基金的變數更是大了許多, 這其中顯然有更多可能存在的風險, 而每一個股權投資的專案, 看起來都更加的高端, 當然其中確實很多認真服務客戶的機構, 但其中也有很多, 打著私募基金的旗號, 其實是在做變相的集資攬儲, 這些項目的風險顯然是非常的大, 投資者必須認真的考察機構的資質、過往的產品等等, 來進行綜合的選擇。

就像前段時間, 國民技術的子公司, 在與私募前海旗隆子公司北京旗隆合作設立的產業投資基金中投入5億元後, 結果前海旗隆人員失聯, 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連上市公司都可能在私募投資中馬失前蹄, 個人投資者更要在投資中注意風險。

結語

合規經營、強化風控是私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生命線, 更強的監管,有利於私募的發展,對於投資者而言,也會有真正適合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來進行選擇。

總體上,投資者在選擇產品的時候,一定要關注運行機構的是否合規。

——以上,雪茄金融狗,做金融界的一條清狗,更多邏輯思考與投資理念,敬請期待!

更強的監管,有利於私募的發展,對於投資者而言,也會有真正適合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來進行選擇。

總體上,投資者在選擇產品的時候,一定要關注運行機構的是否合規。

——以上,雪茄金融狗,做金融界的一條清狗,更多邏輯思考與投資理念,敬請期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