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降准之後,房價又要漲?看看專業人員怎麼說!

2018年樓市稍顯疲軟

但是看似平靜的樓市是否是又一次的暴風雨前夕

為什麼這麼說?

4月17日, 央行宣佈, 為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 增加銀行體系資金的穩定性, 優化流動性結構,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 從2018年4月25日起, 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

一提到降准

大家第一反應都是

市場上流動的錢——又多了

......

而且此次降准

釋放了約4000億的增量資金

雖然央行已經非常明確的表示了, 這次降准的目的, 是為了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

並且強調了要把新增資金主要用於小微企業貸款投放。

但是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說好的流向小微企業

真的就會流向小微企業嗎?

舉個例子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15年的樓市, 是如何從冰凍轉為暴熱的。

首先, 是14年全國大範圍解除限購。

然而, 解除限購好像並沒有什麼卵用, 14年的樓市依然是不溫不火的一年。

於是到了15年, 降准+降息這個組合大招就祭出來了。

整個15年, 一共降了6准(其中2次是定向降准), 降了5息, 於是北上深樓市變成什麼樣子, 後來16年二線變成什麼樣子, 想必大家到現在都還有印象, 不用我多說。

也許你會覺得, 這次不一樣, 這次降准人家明明都說了, 只給小微企業, 不會去到樓市里。

況且, 15年的降准, 好幾次也是這麼說的, 是為了更好的支持小微企業。

然而結果我們也看到了……

而且更加王炸的一件事兒是, 就在降准的2天后, 有媒體報導稱從中國工商銀行總行處獲得證實:

工行已經將個人住房貸款借款人最高年齡從65周歲延長到70周歲,

借款人年齡與貸款期限之和不超過75年。 (此前是不超過70年)

而且個人住房貸款的最長期限仍然是30年, 沒有改變。 (要知道, 此前央行曾明確要求商業銀行個人住房貸款最長25年)

對於這個政策, 市面上並沒有特別多的分析, 但是我們一定要非常重視。

其中的含義, 請自行體會, 我們還是回歸正題:

釋放的流動性最終會流向哪

做為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作者, 我們是100%相信, 這次降准釋放的流動性, 一定會被控制的非常好, 絕對絕對不會進入到樓市里!

因為按照央行相關負責人的解釋來說:

“此次降准釋放的資金大部分用於償還中期借貸便利, 屬於兩種流動性調節工具的替代, 而餘下的小部分資金則與4月中下旬的稅期形成對沖, 因此, 在優化流動性結構的同時, 銀行體系流動性的總量基本沒有變化, 保持中性。 ”

所以也希望大家能明白, 至少在目前, 在檯面上, 我們的貨幣政策並沒有發生任何的轉向!

因此, 不要輕信市面上那些鼓吹樓市即將鬆綁的人, 樓市並沒有鬆綁, 這兩年也絕對不會輕易鬆綁。

但是, 貨幣是貨幣, 房價是房價, 哪怕降准在貨幣上不會翻出波浪, 但在房價上來說, 多少還是有影響的。

畢竟, 真正決定人們買不買房, 影響房價會不會繼續上漲的最關鍵的因素, 其實是預期, 是信心。

尤其是對於房地產行業來說, 預期和信心,比黃金還要珍貴。

而降准這個事兒,改變的就是人們的預期,和信心。

就像過去這十年來,三四線基本沒漲,也沒人覺得三四線房價會暴漲,於是三四線積壓的庫存的成了大難題。

然而就在這兩年,由於有去庫存和棚改的多重利好存在(信心),三四線房價上漲了很多,但是越上漲,卻有越多人去買,因為預期還要漲。

於是,去庫存可以說是相當的成功。

這就是預期的作用。

房價越漲,看漲的人就越多,買的人也就越多。

房價下跌了,房子便宜了,買的人反而少了。就像是現在的北京,比巔峰時期的買房人少了90%。

所以,一件事對於人們信心的影響,讓人們的預期發生的改變,可能比這件事兒本身,更加重要。

尤其在配合上近期各種人才引進的新聞。

甚至還有4個月新落戶30萬這種多年未遇的重大利好。

這叫購房人怎麼去冷靜的再等等,就算明明知道要被限賣,就算知道現在買房有可能會被套手上,但是現在不買房,焦慮的心情根本無法排除,這種心情甚至會造成嚴重的抑鬱!

曾在知乎上就遇到過這樣一種情況,並且在跟帖中發現,因晚了2年買房子而出現抑鬱狀況的人越來越多!

面對這樣的情況,你叫剛需怎麼能一邊看著房價不斷上漲,一邊理智的再等2年再去買房?

不現實的,沒有人能長時間的抗住這樣的焦慮,也沒有人能在這樣的焦慮中安心工作,更別提專心科研了。

適當的焦慮和壓力,是一個人前進的動力。

過度的焦慮和壓力,則會變成心理上的負擔,甚至是致命的毒藥。

尤其是當社會上大多數人,都以房子的套數來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的時候,這樣的問題和壓力就會被無限的放大,而剛需和無房者,則首當其衝。

這也是最最擔心的一點,未來這一年,面對迷霧重重的全球局勢和國家政策,剛需們的決策壓力會越來越大。

最後,說一些對未來樓市的預測,希望能給朋友們一個方向。

1.調控之下,房價到底還會不會下跌?

很多人對於調控有誤解,認為調控就是要讓房價下跌。

其實不是,調控是為了讓房價穩定下來,既不大漲也不大跌。

國家一直以來說的,都是要穩定房價,讓房地產行業穩定健康的發展,減少系統性金融風險。

國家從來沒有說過,要讓房價下跌的話。

這是基本態度,我們一定要認清。

2.一二線和三四線,該怎麼選?

首先,一二線限購不會解除,本輪調控會長時間的持續下去,不會再出現之前那樣,2年緊1年松的情況,今年解除限購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而不限購的地方,就是因為不夠火,所以才需要吸引人口去做貢獻。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全國大多數城市,甚至一些熱點三四線城市,都發佈了限售政策,以此來鎖定未來的流動性。

唯獨北上深沒有,這其實是特地留了一個口子。

你說,當未來的每一天,當全國三四線去庫存完成,都被限購的買無可買的時候,資金最先回歸的,會是哪裡?

自然是不限售的地方。

而且從安全性上來說,不限售的一線城市,資金安全性和流動性最高。

3.三四線還能不能買?

這次降准之後,給了很多三四線地產從業人員很好的理由,去證明房價還要繼續漲,同時很多沒辦法理解本次降准深意的人,也會因為恐慌+一二線限購,跟風去三四線購房,這會導致三四線持續的火熱。

所以,如果你真的是剛需,自住,建議你買入別猶豫。

畢竟,預期和信心,才是對房價影響最大的東西。

預期和信心,比黃金還要珍貴。

而降准這個事兒,改變的就是人們的預期,和信心。

就像過去這十年來,三四線基本沒漲,也沒人覺得三四線房價會暴漲,於是三四線積壓的庫存的成了大難題。

然而就在這兩年,由於有去庫存和棚改的多重利好存在(信心),三四線房價上漲了很多,但是越上漲,卻有越多人去買,因為預期還要漲。

於是,去庫存可以說是相當的成功。

這就是預期的作用。

房價越漲,看漲的人就越多,買的人也就越多。

房價下跌了,房子便宜了,買的人反而少了。就像是現在的北京,比巔峰時期的買房人少了90%。

所以,一件事對於人們信心的影響,讓人們的預期發生的改變,可能比這件事兒本身,更加重要。

尤其在配合上近期各種人才引進的新聞。

甚至還有4個月新落戶30萬這種多年未遇的重大利好。

這叫購房人怎麼去冷靜的再等等,就算明明知道要被限賣,就算知道現在買房有可能會被套手上,但是現在不買房,焦慮的心情根本無法排除,這種心情甚至會造成嚴重的抑鬱!

曾在知乎上就遇到過這樣一種情況,並且在跟帖中發現,因晚了2年買房子而出現抑鬱狀況的人越來越多!

面對這樣的情況,你叫剛需怎麼能一邊看著房價不斷上漲,一邊理智的再等2年再去買房?

不現實的,沒有人能長時間的抗住這樣的焦慮,也沒有人能在這樣的焦慮中安心工作,更別提專心科研了。

適當的焦慮和壓力,是一個人前進的動力。

過度的焦慮和壓力,則會變成心理上的負擔,甚至是致命的毒藥。

尤其是當社會上大多數人,都以房子的套數來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的時候,這樣的問題和壓力就會被無限的放大,而剛需和無房者,則首當其衝。

這也是最最擔心的一點,未來這一年,面對迷霧重重的全球局勢和國家政策,剛需們的決策壓力會越來越大。

最後,說一些對未來樓市的預測,希望能給朋友們一個方向。

1.調控之下,房價到底還會不會下跌?

很多人對於調控有誤解,認為調控就是要讓房價下跌。

其實不是,調控是為了讓房價穩定下來,既不大漲也不大跌。

國家一直以來說的,都是要穩定房價,讓房地產行業穩定健康的發展,減少系統性金融風險。

國家從來沒有說過,要讓房價下跌的話。

這是基本態度,我們一定要認清。

2.一二線和三四線,該怎麼選?

首先,一二線限購不會解除,本輪調控會長時間的持續下去,不會再出現之前那樣,2年緊1年松的情況,今年解除限購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而不限購的地方,就是因為不夠火,所以才需要吸引人口去做貢獻。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全國大多數城市,甚至一些熱點三四線城市,都發佈了限售政策,以此來鎖定未來的流動性。

唯獨北上深沒有,這其實是特地留了一個口子。

你說,當未來的每一天,當全國三四線去庫存完成,都被限購的買無可買的時候,資金最先回歸的,會是哪裡?

自然是不限售的地方。

而且從安全性上來說,不限售的一線城市,資金安全性和流動性最高。

3.三四線還能不能買?

這次降准之後,給了很多三四線地產從業人員很好的理由,去證明房價還要繼續漲,同時很多沒辦法理解本次降准深意的人,也會因為恐慌+一二線限購,跟風去三四線購房,這會導致三四線持續的火熱。

所以,如果你真的是剛需,自住,建議你買入別猶豫。

畢竟,預期和信心,才是對房價影響最大的東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