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三國最令人痛心萬分的十句話,薑維說的最無奈,周瑜說的最紮心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378期 文/無常奉天玉 插圖/東方夜未眠)

熟讀《三國演義》, 我們不得不承認, 那是一個充滿豪氣與熱血的世界,

也是一個快意恩仇的世界, 雖然作者努力傳達著“擁劉反曹”的思想, 但是在書中的世界中, 誰都代表不了正義, 誰也不代表邪惡。 所謂諸侯爭霸, 說白了就是不爽就打, 不服就幹, 眼紅就搶。 但是, 在這樣一個看似不受約束的事情中, 卻也有無奈之時——不管是一世梟雄, 還是智計超群的謀士, 亦或是驍勇無敵的悍將, 都有諸多無奈。 不過, 他們的無奈, 帶給世人不僅是唏噓, 還有萬千感慨。 今天, 我們就一起來盤點一下, 演義中最無奈的十句話。

一、若奉孝在, 絕不使吾有此大失也

熟悉《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 這句話是赤壁之戰後, 曹操所言。 赤壁之戰, 相當於曹操的滑鐵盧, 畢竟在開戰之前, 他以為自己勢在必得, 可是開戰之後, 先有周瑜正面將其擊敗, 又有諸葛亮草船借箭, 還有周瑜施反間計, 讓他斬殺蔡瑁、張允, 吃了個啞巴虧;龐統獻連環計, 讓他連接戰船;黃蓋施苦肉計, 火燒連船, 等等。 這些計謀一個連一個, 他的謀士之中, 卻沒有一人提前識破。 這個時候, 他想起了逝於赤壁之戰前的郭嘉。

那個智計超群的鬼才。 可是他再感慨, 再懷念, 赤壁之敗也已成定局, 郭嘉也回不來了。

二、謀事在人, 成事在天, 不可強也

這句話出自諸葛亮之口, 在整部小說中, 他曾數度談及天命, 但唯有一這次最無奈, 也最令人惋惜。 這句話是他在第五次北伐的時候所說, 當時司馬懿一直避戰, 他好不容易用計, 將其引進了上方谷, 在穀中埋了地雷, 又從上方往下扔火把, 打算將其置於死地。 這個時候, 司馬懿都認命, 抱著兩個兒子哭道:“我父子三人皆死於此處矣!”若此時, 司馬懿死, 則諸葛亮有望北伐成功,

完成興複漢室的志向。 可是就在最關鍵的時刻, 天降大雨, 司馬懿得以逃生, 於是諸葛亮發出了如此無奈的歎惋。

三、昔日從朕諸將, 皆老邁無用矣

這句話出自劉備之口, 夷陵之戰的時候——關興和張苞二人, 在戰場上屢立戰功, 他不由的發出了這樣一句感慨。 他二十八歲時,意氣風發的起兵,年過花甲卻依舊偏安一隅,未能打進中原,這個時候,最初追隨他的關羽、張飛已經身首異處,趙雲也步入了老年,他自己的身體狀況也不樂觀。看著雄姿英發的關興和張苞,他說出此言,除了勉勵對方之外,還有對自己年輕時的懷念與感慨,以及幾十年依舊未能完成心中志向的一種無奈。

四、吾等死戰,何故先降耶

此言不是一個人的無奈,而是一群人的悲憤。西元263年,魏軍滅蜀,早已自請屯田避禍的薑維,果斷出兵,先擺脫鄧艾的糾纏,又在劍閣阻住了鐘會。可是他和他的士兵,都沒有想到,自己還在前線拼殺,鄧艾區區兩千兵馬,偷渡陰平,直逼成都城下之後,劉禪竟然直接投降了。於是聽聞這個消息之後,“帳下眾所將聽知,一齊怨恨,咬牙怒目,鬚髮倒豎,拔刀砍石大呼曰:‘吾等死戰,何故先降邪!’”這一刻,他們的悲憤無以言表,他們不知道自己的拼死殺敵,為的是什麼。

五、吾計不成,此天命也

當然了,薑維雖然最終還是在後主劉禪的命令下,向鐘會請降,他卻並不甘心蜀漢就此滅亡。於是他策反了鐘會,害死了鄧艾,想要鼓動鐘會殺出關中,借鐘會的兵力,重新振興蜀漢。然而鐘會剛剛起事,便引發了兵變,應對又不及時,還沒開始與曹魏對抗,便已授首。薑維的計謀也宣告破產,於是他再一次絕望,大呼“吾計不成,此天命也!”他的悲憤,他的絕望,可謂聞者傷心,見者落淚。

六、孤天命已盡,安可救乎

曹操是一個非常合格的梟雄,諸侯聚義討伐董卓的時候,他還是一股相當弱的勢力,連一個不知名的徐榮,都可以讓他幾乎全軍覆沒。可是不到二十年的時間裡,他便憑藉著挾天子以令諸侯、屯田、唯才是舉等戰略,一統了江北,成為了最大的梟雄。之後,他雖未能南下成功,卻也曾在濡須大敗孫權,也曾平定漢中。他的一生,可謂輝煌。可是作為一個梟雄,他的手並不乾淨,很多人曾冤死在了他的手上,所以西元220年,他被關羽的頭顱嚇到之後,經常在睡夢中被那些冤魂索命。於是他意識到了自己時日無多,無奈的說出了這樣一句話。

雖然演義中的曹操,是一個奸詐的形象,並不討喜,但是一世梟雄,最後的時光卻如此狼狽,實在令人唏噓。倒是他自己,雖然選擇了認命,卻並非破罐子破摔,反而還算看得開,有著獨特的灑脫。

七、既生瑜,何生亮

在《三國演義》中,周瑜給大多數人留下了嫉賢妒能,甚至小肚雞腸的印象。但是如果我們細讀小說,就會發現事實並非如此——他之所以一直致力於除掉諸葛亮,僅是因為諸葛亮屬於劉備,雖然孫權暫時聯合,但終歸是兩股獨立的勢力,兩人早晚要相互對立,他只不過是想先下手為強而已。只可惜妙計能安天下的周郎,智計總是比諸葛亮差了一點——諸葛亮在劉備與孫權撕破臉之前,總是四兩撥千斤,撕破臉後卻直接將周瑜生生氣死。基於這種無奈,周瑜在臨終之前,終於承認了自己不及諸葛亮,卻也道也了自己的心酸,一句“既生瑜,何生亮”,至今依舊令人耳熟能詳。

八、吳之將亡,賢愚共知;今若君臣皆降,無一人死於國難,不說辱乎?

這句話出自東吳重臣張悌之口,雖然他的知名度,很少有人記得,但是他的氣節,卻令人嘆服。在東吳即將亡國之際,大多數人都想著保命,而且皇帝投降,臣子追隨便是,這並不值得詬病,可是為了表明自己的忠義,為了讓東吳出現義士,不至於被後世嘲諷,他站了出來,這股“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的悲壯,讓人如何不動容。

九、再不能臨陣討賊矣,悠悠蒼天,曷此其極

此言是諸葛亮的臨終遺言,他從208年出山之時,為劉備勾勒了先三分天下,後一舉統一的美好藍圖,便開始致力於這一事業,就算中間荊州淪陷,就算劉備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他也沒有放棄,可是任他機關算盡,任他嘔心瀝血,蜀漢還是未能入主中原,興複漢室,還於舊都,而他的生命,已經走到了盡頭,他再也不能繼續為這一事業努力了。他的無奈,在四百餘年之後,化成了一句七言詩,即“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千餘年後,這句唐詩,依舊能夠引起大多數人的共鳴。

十、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自古以來,壯志未酬的名將,數不勝數,我們最熟悉的,就有宋代的兩位著名詞人,陸游和辛棄疾。三國時代,也不乏這樣的名將,只不過這位名將,並非懷才不遇,相反他歷任兩代主公,一直頗受重用,這個人就是太史慈。太史慈,字子義,他武藝高強,又百步穿楊,還頗有智計,只可惜,天妒英才,小說中的他,年僅四十一歲,便因身中數箭,不治身亡,在臨終之前,他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傷勢,而是重傷的自己,不能繼續馳騁沙場,為國效力,他的情懷,令人感動。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演義》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他二十八歲時,意氣風發的起兵,年過花甲卻依舊偏安一隅,未能打進中原,這個時候,最初追隨他的關羽、張飛已經身首異處,趙雲也步入了老年,他自己的身體狀況也不樂觀。看著雄姿英發的關興和張苞,他說出此言,除了勉勵對方之外,還有對自己年輕時的懷念與感慨,以及幾十年依舊未能完成心中志向的一種無奈。

四、吾等死戰,何故先降耶

此言不是一個人的無奈,而是一群人的悲憤。西元263年,魏軍滅蜀,早已自請屯田避禍的薑維,果斷出兵,先擺脫鄧艾的糾纏,又在劍閣阻住了鐘會。可是他和他的士兵,都沒有想到,自己還在前線拼殺,鄧艾區區兩千兵馬,偷渡陰平,直逼成都城下之後,劉禪竟然直接投降了。於是聽聞這個消息之後,“帳下眾所將聽知,一齊怨恨,咬牙怒目,鬚髮倒豎,拔刀砍石大呼曰:‘吾等死戰,何故先降邪!’”這一刻,他們的悲憤無以言表,他們不知道自己的拼死殺敵,為的是什麼。

五、吾計不成,此天命也

當然了,薑維雖然最終還是在後主劉禪的命令下,向鐘會請降,他卻並不甘心蜀漢就此滅亡。於是他策反了鐘會,害死了鄧艾,想要鼓動鐘會殺出關中,借鐘會的兵力,重新振興蜀漢。然而鐘會剛剛起事,便引發了兵變,應對又不及時,還沒開始與曹魏對抗,便已授首。薑維的計謀也宣告破產,於是他再一次絕望,大呼“吾計不成,此天命也!”他的悲憤,他的絕望,可謂聞者傷心,見者落淚。

六、孤天命已盡,安可救乎

曹操是一個非常合格的梟雄,諸侯聚義討伐董卓的時候,他還是一股相當弱的勢力,連一個不知名的徐榮,都可以讓他幾乎全軍覆沒。可是不到二十年的時間裡,他便憑藉著挾天子以令諸侯、屯田、唯才是舉等戰略,一統了江北,成為了最大的梟雄。之後,他雖未能南下成功,卻也曾在濡須大敗孫權,也曾平定漢中。他的一生,可謂輝煌。可是作為一個梟雄,他的手並不乾淨,很多人曾冤死在了他的手上,所以西元220年,他被關羽的頭顱嚇到之後,經常在睡夢中被那些冤魂索命。於是他意識到了自己時日無多,無奈的說出了這樣一句話。

雖然演義中的曹操,是一個奸詐的形象,並不討喜,但是一世梟雄,最後的時光卻如此狼狽,實在令人唏噓。倒是他自己,雖然選擇了認命,卻並非破罐子破摔,反而還算看得開,有著獨特的灑脫。

七、既生瑜,何生亮

在《三國演義》中,周瑜給大多數人留下了嫉賢妒能,甚至小肚雞腸的印象。但是如果我們細讀小說,就會發現事實並非如此——他之所以一直致力於除掉諸葛亮,僅是因為諸葛亮屬於劉備,雖然孫權暫時聯合,但終歸是兩股獨立的勢力,兩人早晚要相互對立,他只不過是想先下手為強而已。只可惜妙計能安天下的周郎,智計總是比諸葛亮差了一點——諸葛亮在劉備與孫權撕破臉之前,總是四兩撥千斤,撕破臉後卻直接將周瑜生生氣死。基於這種無奈,周瑜在臨終之前,終於承認了自己不及諸葛亮,卻也道也了自己的心酸,一句“既生瑜,何生亮”,至今依舊令人耳熟能詳。

八、吳之將亡,賢愚共知;今若君臣皆降,無一人死於國難,不說辱乎?

這句話出自東吳重臣張悌之口,雖然他的知名度,很少有人記得,但是他的氣節,卻令人嘆服。在東吳即將亡國之際,大多數人都想著保命,而且皇帝投降,臣子追隨便是,這並不值得詬病,可是為了表明自己的忠義,為了讓東吳出現義士,不至於被後世嘲諷,他站了出來,這股“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的悲壯,讓人如何不動容。

九、再不能臨陣討賊矣,悠悠蒼天,曷此其極

此言是諸葛亮的臨終遺言,他從208年出山之時,為劉備勾勒了先三分天下,後一舉統一的美好藍圖,便開始致力於這一事業,就算中間荊州淪陷,就算劉備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他也沒有放棄,可是任他機關算盡,任他嘔心瀝血,蜀漢還是未能入主中原,興複漢室,還於舊都,而他的生命,已經走到了盡頭,他再也不能繼續為這一事業努力了。他的無奈,在四百餘年之後,化成了一句七言詩,即“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千餘年後,這句唐詩,依舊能夠引起大多數人的共鳴。

十、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自古以來,壯志未酬的名將,數不勝數,我們最熟悉的,就有宋代的兩位著名詞人,陸游和辛棄疾。三國時代,也不乏這樣的名將,只不過這位名將,並非懷才不遇,相反他歷任兩代主公,一直頗受重用,這個人就是太史慈。太史慈,字子義,他武藝高強,又百步穿楊,還頗有智計,只可惜,天妒英才,小說中的他,年僅四十一歲,便因身中數箭,不治身亡,在臨終之前,他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傷勢,而是重傷的自己,不能繼續馳騁沙場,為國效力,他的情懷,令人感動。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演義》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