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同濟大學李莊徐祝羅匾”背後的溫情

今年3月“同濟大學李莊徐祝羅匾”在李莊被發現。 全匾共計384字, 採用楷書雕刻, 記載了抗戰時期同濟大學內遷李莊事宜、李莊羅氏家族對同濟大學及其附設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的鼎力支持, 見證了李莊與同濟大學間的友誼, 歌頌了可歌可泣的文化抗戰精神。

關於匾文內容, 宜賓市博物院、宜賓市政協等領域的文博專家和我的同事郭世佑教授已經作了初步考證。 3月31日, 郭世佑教授在澎湃新聞發文(以下簡稱“郭文”)認為, 這塊木匾是“同濟大學校長徐誦明等於返滬前夕贈羅家祠”的, 筆者認為這個時間點還可以說得更精確些。

3月8日羅南陔外孫、中央研究院史語所逯欽立之子逯弘捷(前)在辨識匾文。 後為宜賓市翠屏區南廣鎮陳塘關社區書記李傳才。 宜賓市台聯會 廖建麒 攝

匾文稱:“今春, 為便利工廠實習, 暨與本大學密切聯繫計, 籌議遷校, 校長祝君遜藍以該校歷年節餘暨增班經費一百六十余萬,

度地李莊鎮之囗官山, 興建新舍……”。 也就是說, 在偌大的同濟大學系統, 附設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已經於“今春”遷到一個叫“囗官山”的地方了。 成立遷校委員會、醞釀整體遷離李莊“復員”上海, 則是在其後的1945年10月。

被張氏族人收養的羅南陔嫡孫、年過七旬的張明旭說, 李莊的確有個叫“官山”的地方, 原來當地人一般都稱之為“棺材山”的, 就是埋棺材的亂墳山, 後來才叫“官山”的。 4月2日, 宜賓市博物院在“關於同濟大學附職校感贈羅南陔匾的研究”中, 已經明確“官山”前這個“囗”為“上”, 從而明確了同濟大學附設高級工業職業學校臨時校址就在“上官山”。 張明旭進而解釋說:李莊鎮在長江南岸,

地勢由低漸高, “官山”也因此分為“上官山”和“下官山”, 靠近長江的叫“下官山”, 地勢漸高的遠處就叫“上官山”, 那裡的確有不少同濟大學建築。

筆者在張明旭及宜賓市翠屏區政協主席、李莊產業園區管委會黨工委書記黃繼軍等陪同下前往“上官山”考察, 果然發現這裡至今仍保留著諸多簡易歷史建築, 這也和同濟大學在官山建有部分校舍和教授住宅的記載相吻合。 綜上分析, 結合匾文內容, 可以肯定, 這塊木匾是1945年12月同濟大學在附設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已經遷往官山時贈送給羅家祠的, 但距離同濟大學最後“復員”上海尚有些時日。

雖然同濟大學是比較早地通過“同濟青年廣播新聞社”得知抗戰勝利消息的, 但見過大世面的徐誦明預料:在上海的校舍已毀於日軍戰火,

偌大同濟大學系統要想在上海找到安身立命之所, 絕非易事;附設高級工業職業學校雖“行將復員滬濱萬里之東”, 但也不可能短時間內離開李莊。 後來的事實正是如此。 據翁智遠、屠聽泉著《同濟大學史(1907-1949)》, 帶領同濟大學“復員”上海的徐誦明1946年6月才開始在上海履職, 整個同濟大學直到1946年12月才開始有學生陸續回到上海, 附設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在江灣魏德邁路(今為邯鄲路)落戶更是其後的事。 可以說, 雖然徐誦明早有預料, 但在成立遷校委員會的兩個月即1945年12月說的“行將”竟然是整整一年, 肯定出乎他的意料。 所以, 說這塊木匾是“同濟大學校長徐誦明等於返滬前夕贈羅家祠”的,
邏輯上沒有問題, 但即便是從1946年6月算起, 這個“前夕”未免顯得長了些。

羅南陔嫡孫張明旭(前)帶領筆者一行到官山調研同濟大學附設高工遺址。 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 楊龍 攝

但為什麼已經借用羅家祠兩年的同濟大學附設高級工業職業學校要下定決心新建校舍, 離開羅家祠呢?僅僅是官山比羅家祠更近李莊,“為便利工廠實習,暨與本大學密切聯繫”嗎?或者還包括“增班”因素?其中可能另有隱情。

有一點值得關注,在經濟落後的戰時內地農村,整個李莊羅氏家族成員不可能都贊同羅南陔租賃祖祠“不受租金”做法的。“今春”即1945年春之前,羅家祠租約或口頭約定或已到期,同濟大學為了給羅南陔“減壓”,同濟大學附設高級工業職業學校不想繼續在羅家祠“將就”,決定遷離在官山新建校舍。當然這其中肯定也包含校舍更近李莊鎮,有“便利工廠實習,暨與本大學密切聯繫”等因素。

1941年6月,羅南陔(前左一)出席李莊各界慶祝中央研究院成立13周年。

但年已八旬的羅南陔孫女羅銘丁則認為,上述所謂關於“隱情”的推斷不確。她回憶,羅家祠表面上雖屬整個羅氏家族,但實際上是祖父羅南陔在“奉養”。她記得1947年分家時,祖父就說黃家壩(羅家祠堂所在地,今屬沿江村)的40擔租子(田)不能分,那是供養祠堂的。既是羅南陔在供養,那祠堂收不收同濟大學附設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租金都是他自己的事,與家族其他人沒有直接的經濟利益關係,因而不存在“壓力”一說。

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有一點可以肯定,作為李莊的知名人物,帶頭張開雙臂歡迎“同大遷川”的羅南陔和同濟大學之間關係之密切非同尋常。民族大義之外,具體細節可能更溫情動人。這就有待於進一步的檔案發現和深入研究了。

關於匾名問題,筆者也有話要說。宜賓市博物院稱該匾為“同濟大學附職校感贈羅南陔匾”,還可以更精煉些。今同濟大學史研究者一般稱“同濟大學附設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為“同濟高工”。這樣的表達簡潔易記,同時也突出了“工”,和同濟高工在南京的文脈繼承者:南京工程學院、南京工業大學的客觀存在相呼應。南京工程學院檔案館館長、南京高校檔案協作組組長王玉秋從筆者處得到消息後還趕到宜賓,參與了全程調研與尋訪。

宜賓市檔案館藏祝元青1946年6月簽發的同濟大學附設高工畢業證書。 宜賓市檔案館 提供

作為匾文起草者,“匾中人”之一的徐誦明(1890-1991)是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人,同濟大學第13任校長(1944-1946),也是李莊同濟大學三任校長中的最後一任校長,在該匾中是代表同濟大學的,同濟大學正是在他的領導下“復員”上海的。

新昌縣委副書記孫建煥日前告訴筆者,徐誦明故居已被當地政府登記為歷史保護建築,目前保存完好。聞訊專程從北京趕到宜賓的畫家徐冬冬是徐誦明外孫,曾長期和徐誦明生活在一起,對徐誦明這個“老爺子”充滿感情。

徐冬冬表示,匾文落款刻有“軾遊”,這正是老爺子的字,確定無疑;之所以“字軾遊”,是源于老爺子對蘇軾、陸遊這兩個歷史人物的認同。徐冬冬還說,此次入川前幾天曾和導演張藝謀茶敘。張藝謀說,當年我見過徐老爺子的,當時老爺子已經100歲了,見到我還站起來打招呼,那一代知識份子的風度真令人佩服。

匾文書寫者,祝元青時任同濟高工校長,代表同濟高工。祝元青(1899-?),字遜藍,江西南昌人,1924年畢業於同濟大學機械科,1942年起任同濟高工主任(1945年起稱校長),直到1949年離任。抗戰全面爆發後,同濟大學在寶山的校舍毀於日軍戰火,祝元青全家隨同濟大學西遷,後來成為電影表演藝術家的祝希娟就是在1938年1月生於同濟大學西遷所經過的江西贛州,後來又隨父母在李莊度過童年的。1946年春,羅南陔七女羅菡芬和同濟大學土木系畢業生洪慰德結婚時,祝希娟還是婚禮上的花童。目前她定居深圳。當然,這裡還有兩個很重要的問題。一是這塊匾是徐誦明偕祝元青以“同濟大學”名義贈出的,不是“同濟大學附職校”。如僅僅是“同濟大學附職校”是不需要徐誦明署名的。

此外,這塊木匾不僅僅是同濟大學贈給羅南陔個人的,也是贈給以羅南陔為代表的當地整個羅氏家族的。按照中國內地農村的習俗,這塊木匾被羅南陔接下後無疑是懸掛在羅家祠顯著位置,而不是羅南陔個人家中的。這一點,和羅南陔另一嫡孫羅亞新及廖建麒先後提供給筆者的相關視頻中宜賓市部分文史專家在羅家祠現場的研判相吻合。

作為李莊文化抗戰研究和宣傳的主要宣導者之一,宜賓市決策諮詢委員會主任、宜賓市政協原主席葛燎原在接見筆者時甚至表示,這塊木匾不僅是送給李莊羅氏家族的,更是送給整個李莊的,一語中的。

宜賓市副市長王力平(前左五)和徐誦明外孫徐冬冬(前左四)、羅南陔之女羅幼梅(前左六)等來自北京、宜賓、上海、南京、西安等地“匾中人”後人及專家學者在“同濟大學李莊徐祝羅匾”前合影。 宜賓博物院 提供

綜上分析,筆者認為匾名改稱“同濟大學李莊徐祝羅匾”不僅重點突出、簡潔易記,更契合匾文中心思想;強調了同濟大學和李莊之間的關係,宣傳了“中國李莊”;既肯定了以羅南陔為代表的李莊整個羅氏家族乃至李莊百姓,更彰顯了民族大義,完美地體現了李莊接納同濟大學的初衷:“蓋安定同大(即同濟大學),間接即增強國家力量”。很高興,筆者的上述分析得到了有關方面領導和專家學者及“匾中人”後人的認同。

經上分析,筆者還認為,李莊可能再無第二塊類似木匾。這點和郭文存有分歧。郭文稱:“根據敝人的判斷,同濟從李莊順江返校之前,校長徐誦明等可能對工學院駐地東嶽廟、醫學院所在地祖師殿等均留有類似的文字”。實際上,正因為“同濟大學李莊徐祝羅匾”是和“同濟高工從羅家祠遷往官山”這個特定的背景緊密關聯的,而已有李莊同濟大學史的相關研究表明醫學院、工學院等在李莊期間院址未發生變更,所以類似的木匾在李莊也有可能只是個別的。何況,作為對李莊的整體答謝,1946年4月,同濟大學在校本部禹王宮曾專門組織過一場隆重的離川公演。既然如此,這塊木匾的價值就更加凸顯了。

(作者系同濟大學校史館館長、教授。)

離開羅家祠呢?僅僅是官山比羅家祠更近李莊,“為便利工廠實習,暨與本大學密切聯繫”嗎?或者還包括“增班”因素?其中可能另有隱情。

有一點值得關注,在經濟落後的戰時內地農村,整個李莊羅氏家族成員不可能都贊同羅南陔租賃祖祠“不受租金”做法的。“今春”即1945年春之前,羅家祠租約或口頭約定或已到期,同濟大學為了給羅南陔“減壓”,同濟大學附設高級工業職業學校不想繼續在羅家祠“將就”,決定遷離在官山新建校舍。當然這其中肯定也包含校舍更近李莊鎮,有“便利工廠實習,暨與本大學密切聯繫”等因素。

1941年6月,羅南陔(前左一)出席李莊各界慶祝中央研究院成立13周年。

但年已八旬的羅南陔孫女羅銘丁則認為,上述所謂關於“隱情”的推斷不確。她回憶,羅家祠表面上雖屬整個羅氏家族,但實際上是祖父羅南陔在“奉養”。她記得1947年分家時,祖父就說黃家壩(羅家祠堂所在地,今屬沿江村)的40擔租子(田)不能分,那是供養祠堂的。既是羅南陔在供養,那祠堂收不收同濟大學附設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租金都是他自己的事,與家族其他人沒有直接的經濟利益關係,因而不存在“壓力”一說。

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有一點可以肯定,作為李莊的知名人物,帶頭張開雙臂歡迎“同大遷川”的羅南陔和同濟大學之間關係之密切非同尋常。民族大義之外,具體細節可能更溫情動人。這就有待於進一步的檔案發現和深入研究了。

關於匾名問題,筆者也有話要說。宜賓市博物院稱該匾為“同濟大學附職校感贈羅南陔匾”,還可以更精煉些。今同濟大學史研究者一般稱“同濟大學附設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為“同濟高工”。這樣的表達簡潔易記,同時也突出了“工”,和同濟高工在南京的文脈繼承者:南京工程學院、南京工業大學的客觀存在相呼應。南京工程學院檔案館館長、南京高校檔案協作組組長王玉秋從筆者處得到消息後還趕到宜賓,參與了全程調研與尋訪。

宜賓市檔案館藏祝元青1946年6月簽發的同濟大學附設高工畢業證書。 宜賓市檔案館 提供

作為匾文起草者,“匾中人”之一的徐誦明(1890-1991)是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人,同濟大學第13任校長(1944-1946),也是李莊同濟大學三任校長中的最後一任校長,在該匾中是代表同濟大學的,同濟大學正是在他的領導下“復員”上海的。

新昌縣委副書記孫建煥日前告訴筆者,徐誦明故居已被當地政府登記為歷史保護建築,目前保存完好。聞訊專程從北京趕到宜賓的畫家徐冬冬是徐誦明外孫,曾長期和徐誦明生活在一起,對徐誦明這個“老爺子”充滿感情。

徐冬冬表示,匾文落款刻有“軾遊”,這正是老爺子的字,確定無疑;之所以“字軾遊”,是源于老爺子對蘇軾、陸遊這兩個歷史人物的認同。徐冬冬還說,此次入川前幾天曾和導演張藝謀茶敘。張藝謀說,當年我見過徐老爺子的,當時老爺子已經100歲了,見到我還站起來打招呼,那一代知識份子的風度真令人佩服。

匾文書寫者,祝元青時任同濟高工校長,代表同濟高工。祝元青(1899-?),字遜藍,江西南昌人,1924年畢業於同濟大學機械科,1942年起任同濟高工主任(1945年起稱校長),直到1949年離任。抗戰全面爆發後,同濟大學在寶山的校舍毀於日軍戰火,祝元青全家隨同濟大學西遷,後來成為電影表演藝術家的祝希娟就是在1938年1月生於同濟大學西遷所經過的江西贛州,後來又隨父母在李莊度過童年的。1946年春,羅南陔七女羅菡芬和同濟大學土木系畢業生洪慰德結婚時,祝希娟還是婚禮上的花童。目前她定居深圳。當然,這裡還有兩個很重要的問題。一是這塊匾是徐誦明偕祝元青以“同濟大學”名義贈出的,不是“同濟大學附職校”。如僅僅是“同濟大學附職校”是不需要徐誦明署名的。

此外,這塊木匾不僅僅是同濟大學贈給羅南陔個人的,也是贈給以羅南陔為代表的當地整個羅氏家族的。按照中國內地農村的習俗,這塊木匾被羅南陔接下後無疑是懸掛在羅家祠顯著位置,而不是羅南陔個人家中的。這一點,和羅南陔另一嫡孫羅亞新及廖建麒先後提供給筆者的相關視頻中宜賓市部分文史專家在羅家祠現場的研判相吻合。

作為李莊文化抗戰研究和宣傳的主要宣導者之一,宜賓市決策諮詢委員會主任、宜賓市政協原主席葛燎原在接見筆者時甚至表示,這塊木匾不僅是送給李莊羅氏家族的,更是送給整個李莊的,一語中的。

宜賓市副市長王力平(前左五)和徐誦明外孫徐冬冬(前左四)、羅南陔之女羅幼梅(前左六)等來自北京、宜賓、上海、南京、西安等地“匾中人”後人及專家學者在“同濟大學李莊徐祝羅匾”前合影。 宜賓博物院 提供

綜上分析,筆者認為匾名改稱“同濟大學李莊徐祝羅匾”不僅重點突出、簡潔易記,更契合匾文中心思想;強調了同濟大學和李莊之間的關係,宣傳了“中國李莊”;既肯定了以羅南陔為代表的李莊整個羅氏家族乃至李莊百姓,更彰顯了民族大義,完美地體現了李莊接納同濟大學的初衷:“蓋安定同大(即同濟大學),間接即增強國家力量”。很高興,筆者的上述分析得到了有關方面領導和專家學者及“匾中人”後人的認同。

經上分析,筆者還認為,李莊可能再無第二塊類似木匾。這點和郭文存有分歧。郭文稱:“根據敝人的判斷,同濟從李莊順江返校之前,校長徐誦明等可能對工學院駐地東嶽廟、醫學院所在地祖師殿等均留有類似的文字”。實際上,正因為“同濟大學李莊徐祝羅匾”是和“同濟高工從羅家祠遷往官山”這個特定的背景緊密關聯的,而已有李莊同濟大學史的相關研究表明醫學院、工學院等在李莊期間院址未發生變更,所以類似的木匾在李莊也有可能只是個別的。何況,作為對李莊的整體答謝,1946年4月,同濟大學在校本部禹王宮曾專門組織過一場隆重的離川公演。既然如此,這塊木匾的價值就更加凸顯了。

(作者系同濟大學校史館館長、教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