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熱血之城”背後的“賽博朋克”美學

近日有一檔網綜特別熱鬧:《熱血街舞團》。 劇情起伏大、舞蹈張力強、內容又熱血, 帶來一場亞文化的颶風衝擊。

△ 陳偉霆&Galen Hooks

△ 宋茜&Miguel Zarate

街舞元素是主要看點, 毋庸置疑。 不過, 在第一期出現的拍攝場景, 似乎無心插柳地搶了一次曝光率。

這個足有四萬平米的“熱血之城”, 聽說是按照電影級的佈景來設計與建造的, “比舞美更好的概念是場景美術, 比場景美術更好的概念是世界觀。 至於如何完成?只能採用電影的方法。 ”

定格琢磨, 閃爍的霓虹燈、隨處可見的繁體漢字、緊張刺激的氛圍, 虛擬與現實交替, 異化、陌生、科幻, 種種關鍵字不然讓人聯想到一種奇異繁麗的美學風格:賽博朋克/CyberPunk。

一個現今被大眾狂歡式擁躉的風格。

賽博朋克的美學風格是反精緻、反簡潔的, 它大量展示霧氣籠罩下的現代城市, 霓虹燈與LED大展牌將妖冶的光束打在每一位過客身上, 城市氛圍陰鬱、昏暗、令人絕望。

乍一聽, 是個新奇有趣的風格。 但是, 它的回潮當然不止美學風格出彩那麼簡單, 背後所囊括的哲學意味、對人類世界的反思, 才是支撐起這個龐大架構的鋼筋鐵骨。

什麼是賽博朋克?

它是後現代工業的迷思。

“賽博”(Cyber)即數碼、機器人、仿生人;“朋克”(Punk)即反政府、反烏托邦、反社會。 賽博朋克最早指興起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科幻小說門類, 人類科技發展如火如荼, 但由於冷戰帶來的悲觀及懷疑主義席捲了文化的方方面面, 在此背景下, 作家們突破原有的認知範式, 思索人在未來的可能性。 1984年美國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的《神經浪遊者》成為賽博朋克的奠基性作品。

電影《銀翼殺手》就是賽博朋克的代表作品之一。

“何為真實”和“個體身份構建”是這部電影的核心內容。之前上映的《銀翼殺手2049》中複製人K一度以為自己是所有人都在尋找的特殊人物,到影片後半段才意識到自己是個執著於偉大幻覺的一個最普通的複製人而已——最後,他做了一個類似耶穌的舉動,驚駭地,將自我犧牲,創造出一對救世的父女——他有了複製人不該有的,人類的感情。

而之前1982版,更是以人造人留出淚水作為結尾(“能夠流淚”是人的象徵)。這便是讓人覺得邪典的所在:我們該拿機器人當人嗎?它們可不可以具有思考的能力?它們可不可以有自我意識、情感與需求?它們有沒有記憶、內在的生命?

甚至,我們該稱呼“它們”還是“他們”?

“我所見過的事物你們人類絕對無法相信。我看見戰艦在獵戶星座的端沿起火燃燒,我看見C射線在唐懷瑟之門附近的黑暗中閃耀。所有這些時刻,終將流逝。一如眼淚,消失在雨中。”

上帝是否真的存在?人類是否可以創造生命?當仿生人已經無限逼近人類,甚至超越人類,人類何以成為人類?

這也是《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的核心問題,這本書,“科幻鬼才”菲力浦·K·迪克的作品,《銀翼殺手》的原著。原著裡,地球是垃圾遍地的瘡痍,大公司泰瑞象徵著大企業壟斷,複製人生活在混亂、骯髒、無人管制之地,犯罪與暴力,毒品與瘟疫,貧窮與絕望,不同的等級的對比昭然若揭。

《攻殼機動隊》也是賽博朋克的代表作品。

裡面的城市原型是香港九龍城寨:這個人口稠密,公共設施落後破爛,犯罪率極高的地方,承載了西方人對神秘東方美學的想像。

香港還曾被評為最具賽博朋克風格的城市。賽博朋克裡多種族混居,就像稠密的香港裡居住著各式各樣的群族,城市高速發展,光怪陸離,包容性極大。

ZAKI Abdelmounim 以Neo HongKong為主題的一組圖像創作:

另一組以東京為主題:Tokyo Hikari - 東京 ひかり - SynthCity

賽博朋克的世界就是這樣一個被撕裂的世界。精英階層榨取,底層人或機器人開始反抗,新的紀元被不斷地開啟;而科技聲勢浩大,隨之而來的問題也像躲不開的洪流席捲了每個人:機器人開始思考的一瞬間,可能就是人類即將面臨毀滅性的災難的開端。

賽博朋克的美學風格還頗類似蒸汽波風格,一樣的虛幻、迷亂、暈眩:

當然,較為深刻的思考還是在由賽博朋克承擔著,那些文化拼貼、破碎、迷茫的隱喻,需要更為廣袤的土壤來培植。

賽博朋克符號,在電影中、文學作品中、哲學思考中,不會被滅絕,因為它將以自身來講述人類異化的歷史,講述反叛者的興起,這些磅礴瑰麗的東西,從來不會長久地被遺忘。它們總會不經意間再次出現。

這是超越美學風格的永恆。

-END-

“何為真實”和“個體身份構建”是這部電影的核心內容。之前上映的《銀翼殺手2049》中複製人K一度以為自己是所有人都在尋找的特殊人物,到影片後半段才意識到自己是個執著於偉大幻覺的一個最普通的複製人而已——最後,他做了一個類似耶穌的舉動,驚駭地,將自我犧牲,創造出一對救世的父女——他有了複製人不該有的,人類的感情。

而之前1982版,更是以人造人留出淚水作為結尾(“能夠流淚”是人的象徵)。這便是讓人覺得邪典的所在:我們該拿機器人當人嗎?它們可不可以具有思考的能力?它們可不可以有自我意識、情感與需求?它們有沒有記憶、內在的生命?

甚至,我們該稱呼“它們”還是“他們”?

“我所見過的事物你們人類絕對無法相信。我看見戰艦在獵戶星座的端沿起火燃燒,我看見C射線在唐懷瑟之門附近的黑暗中閃耀。所有這些時刻,終將流逝。一如眼淚,消失在雨中。”

上帝是否真的存在?人類是否可以創造生命?當仿生人已經無限逼近人類,甚至超越人類,人類何以成為人類?

這也是《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的核心問題,這本書,“科幻鬼才”菲力浦·K·迪克的作品,《銀翼殺手》的原著。原著裡,地球是垃圾遍地的瘡痍,大公司泰瑞象徵著大企業壟斷,複製人生活在混亂、骯髒、無人管制之地,犯罪與暴力,毒品與瘟疫,貧窮與絕望,不同的等級的對比昭然若揭。

《攻殼機動隊》也是賽博朋克的代表作品。

裡面的城市原型是香港九龍城寨:這個人口稠密,公共設施落後破爛,犯罪率極高的地方,承載了西方人對神秘東方美學的想像。

香港還曾被評為最具賽博朋克風格的城市。賽博朋克裡多種族混居,就像稠密的香港裡居住著各式各樣的群族,城市高速發展,光怪陸離,包容性極大。

ZAKI Abdelmounim 以Neo HongKong為主題的一組圖像創作:

另一組以東京為主題:Tokyo Hikari - 東京 ひかり - SynthCity

賽博朋克的世界就是這樣一個被撕裂的世界。精英階層榨取,底層人或機器人開始反抗,新的紀元被不斷地開啟;而科技聲勢浩大,隨之而來的問題也像躲不開的洪流席捲了每個人:機器人開始思考的一瞬間,可能就是人類即將面臨毀滅性的災難的開端。

賽博朋克的美學風格還頗類似蒸汽波風格,一樣的虛幻、迷亂、暈眩:

當然,較為深刻的思考還是在由賽博朋克承擔著,那些文化拼貼、破碎、迷茫的隱喻,需要更為廣袤的土壤來培植。

賽博朋克符號,在電影中、文學作品中、哲學思考中,不會被滅絕,因為它將以自身來講述人類異化的歷史,講述反叛者的興起,這些磅礴瑰麗的東西,從來不會長久地被遺忘。它們總會不經意間再次出現。

這是超越美學風格的永恆。

-END-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