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王羲之獨特的“斷尾”收筆,該如何理解?

總第1102期;歡迎關注。

經典重發, 歡迎分享

這是目前網絡上

頗受好評的書法講座

香港“黃簡藝術工作室”出品──

書法初級課程「筆法」

課件認為, 書法的三大要素, 就是筆法、筆勢和筆意。 黃簡老師追根溯源, 探究王羲之書法之奧秘, 向現代學習者進行系統的講授。 尤其適合書法愛好者自學。

第二十六集|豎的寫法(下)

豎怎麼寫?

如何起筆?

如何行筆?

|筆記|

4.豎的收筆

前堂課講過收筆的作用, 一是使這根寫好的線條更好看, 可以通過變動中線, 來增加姿態。 二是收直筆心, 聚集尖鋒, 以便寫下一筆。

4.1尖鋒線:圓尾

我從簡單收筆講起。 一是使用尖鋒寫下來。 也就是趯鋒, 等於一連串圓點。 這個情況沒什麼特別的收筆動作, 因為最後也是一個圓點。 唯一要做的, 就是把行筆時彎曲的筆心收直。

我在16課中, 演示過趯鋒到最後拉直筆心的動作。 當時以尖鋒寫橫筆為例子。 當尖鋒行筆,

因為尖鋒和紙面產生摩擦, 中軸就會彎曲, 所以寫完之後, 手腕要做一個向左的動作, 使中軸回復垂直, 就是收筆了。

現在講豎筆的收筆, 道理是一樣的。

注意, 豎筆行筆時手腕向左, 所以收筆是手腕向右。

用尖鋒寫豎筆, 最早出現於篆書中, 這是秦石鼓文, 尾部很圓, 只要手腕向右, 就很容易收筆了。

隸書也是這樣, 這是漢代《乙瑛碑》的“朔”字。 豎筆的收尾方法, 和篆書是一樣的。

這是漢代的摩崖作品《石門頌》, 尖鋒線條, 豎筆收尾手腕向右, 是圓形的尾巴。

真書也有尖鋒寫的豎筆, 收筆的技法就是篆隸傳下來的。 這是褚遂良《陰符經》的“修”字, 你可以看到左邊兩豎就是趯鋒寫的, 收筆也只要手腕向右就可以了。

4.2側鋒線:斷尾

第二種是側鋒寫下來,

那就是以挫筆收。

你看王羲之《蘭亭序》“所”寫一豎, 它是兩面換起筆, 側鋒三分行筆, 以挫筆收。 這挫筆乾脆俐落, 斷筆效果清清楚楚。

這是王羲之《蘭亭序》的“不”字, 中間一豎兩面換起筆, 側鋒二分筆行走, 挫筆收。

豎筆以挫收很常見, 這個“崇”字中間一豎, 怎樣起筆看不見, 和上面的筆劃重迭了, 行筆寫足三分, 看上去力量很大。

這是王羲之另外一個貼, 《喪亂貼》“再”字, 二分筆一豎, 速度很快, 挫筆收。

清代寫篆書, 也往往出現一豎挫筆收的情況, 這是吳昌碩《石鼓文》, 可以看到一豎也是斷筆。

挫筆有急促粗放的感覺, 對於有些表現這一風格的書法家來說, 作品中的挫筆就相當多。

這是清代蔣和寫的隸書, 他也是經常用挫筆寫一豎。

蔣和任四庫館篆隸總校, 篆書和隸書寫得相當好。

真書中的豎筆也可以這樣收筆, 褚遂良《陰符經》的“中”字, 中間一豎, 你看兩圈起筆, 就是蠶頭寫法, 然後側鋒行筆, 慢慢加重到三分, 最後以挫筆收。

以前我講到一橫的側鋒線, 曾經提醒大家注意, 挫筆尖鋒不到尾, 斷筆效果是筆腰的痕跡。

如果你要保留這斷筆效果, 只要手腕向左, 把筆心收直就可以了。 但是要注意, 這個時候墨水會聚集在尖鋒這一點上, 在宣紙上會引起滲化, 那怎麼辦呢?我們知道, 墨水是跟著尖鋒走的, 所以當筆心一回到正鋒, 不能停留。 要馬上做一個拉的動作, 使筆尖離開紙面。 因為這時候手腕向左, 可以沿著7號方向劃一個弧形離開。 這樣, 就沒有一個墨水點在這個地方了。

這最後一個拉的動作, 古人稱之為“空搶”。 元·陳繹曾《翰林要訣》這樣說“濕則提起即空搶可也。 ”墨濕, 就用空搶來避免滲化。

對於豎筆來說, 寫法也是一樣, 只是方向和橫筆不同。

寫豎筆側鋒下來, 手腕向左, 上一堂課講過了, 所以收筆手腕就要向右, 推直筆心後, 馬上向3號方向做一個空搶動作, 就沒有一個墨蹟了。

簡言之:

挫筆收尾, 只要手腕做相反運動, 就可以收直筆心。

加一個搶, 就可以避免墨汁積聚一點。

4.3兩面鋒收尾:變動中線。

接下來講講變動中線的問題。

豎筆跟橫筆一樣, 在行筆之後, 把收筆部份變動一個角度就可以增加姿態。

你看如果起筆和行筆是9—8, 收筆再換用9這個側面, 就形成了9—8—9, 手腕是右左右, 兩面鋒收尾。

尖鋒不到尾

9—8—9是最常見的一豎中線。這是王羲之《蘭亭序》中的“俯”字。黃色圈中的一豎就是9—8—9。但要注意,這一筆最後的9是挫筆,換句話說,尖鋒不到尾。

兩面鋒:尖鋒到尾

如果要尖鋒到尾,收筆時手腕向右的幅度就要大一些。這樣就可以把尖鋒拉到尾部。

智永《真草千字文》這個“位”字,同樣是單人旁,同樣是這位置的一豎,也同樣是9—8—9,但這一筆,最後尖鋒到尾,也就是補了一個尖尾巴。

褚遂良《陰符經》的“化”字,也是這單人旁同樣的一豎,這也是補了尾巴的。

手腕向右,尖鋒到尾,是不是寫出來都一模一樣呢?不是。

你看像王羲之《喪亂貼》的“號”(號),這兩豎,一個收筆尖鋒在右,一個尖鋒在左。為什麼會這樣呢?

其實這兩筆的收鋒動作是一樣的,都是右左右,它們的不同,是中線曲折的幅度不同。當右左右的動作減小,中線就逐漸接近於直線。這時候你手腕向右,等於把尖鋒逼到左面。

這個“號”字,我用紅色標示出來的兩個豎筆,A這一豎,收筆手腕動作大,尖鋒到尾,是拉到右面來的。B這一豎,中線接近於直線,結果把尖鋒逼到左面了。

在王羲之系統的書法家中,這種尖鋒到尾經常可以見到。

這是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例子。

有些人誤會這樣的一豎收筆,是把毛筆往上提,其實不是,一豎也是有三折:起筆、行筆和收筆。這種豎筆尖鋒收,還是因為手腕左右運動而產生的。

這是褚遂良《陰符經》中的“命”字,你可以看到,一豎收筆的尖鋒偏向左面。

這是顏真卿《麻姑仙壇記》“中”字豎筆的收尾,方法是一樣的。

4.4三面換收尾:一來一回

剛才所說的右左右,只有一個半來回,前面起筆和行筆右左是一來一回,後面收筆這個右,沒有反方向的左,我們知道,筆心要一來一回才會直,少了一個動作,筆心還是彎的,那怎麼辦?

我在24課講橫筆收尾時,講過這個問題。你只要加多一個反方向的動作,那就形成了兩個來回。對橫筆來說,就是左右左右。對豎筆來說右左右最後一個動作是右,加多一個左,那就是右左右左,筆心就可以收直了。

看起來多用了一個面,但這三面換收尾,有它的好處。

收筆一來一回,古人稱之為“頓筆”。這是“九用”的一種。

《玉堂禁經》說:“一曰頓筆,摧鋒驟衄是也,則努法下腳用之。”我來一句一句給大家解釋。

第一句話:“一曰頓筆”。要注意,現在很多書說“頓”是“重按”,這是錯的,在“九用”中,往下按是“蹲”不是“頓”。“蹲”是壓彎中軸,而“頓”是收筆動作。

《說文解字》說:“頓,下首也”,就是叩頭。古人跪在地上,頭一下一上,這就是“頓”。頓筆也是這樣,往下又往上,稱這為“頓”,真是很有道理。

第二句話定義:“摧鋒驟衄是也”。你看,這句話包括兩個動作:一是“摧鋒”,就是推鋒向前,“摧”就是推;二是“驟衄”,迅速扭鋒轉向後。衄鋒我們已經知道是扭動中軸,改換方向。這一推一衄,一下一上,就達到收筆之目的。有人想,這不是現在流行的術語叫“回鋒”嗎?是,但晉唐沒有“回鋒”這個術語,晉唐用的是“頓筆”。

第三句話舉例:“則努法下腳用之”。“努法”就是豎筆的一種,永字八法中的一豎就是努。豎筆寫到下腳,一推一回,就收筆了。其實不止於豎筆,你寫一橫到尾,一去一回收鋒,都是“頓筆”。《玉堂禁經》只是舉豎筆為一個例子。

我這個課程已經26堂,現在講到哪裡了?

我希望各位心中有數:現在講書法第一個要素“用筆”。“用筆”包括執筆和用鋒。“五執筆”已經講過了,“九用”講了六個。包括今天講的頓筆。很快“九用”都會講完,你就知道王羲之系統的用筆了。這些內容,請大家不要忘記!

現在我把今天講的一豎收筆,作一個示範。

第一種,尖鋒線,下筆用尖鋒頂住紙,趯鋒行筆,手在左面,寫完了手向右,就是收筆。

第二個側鋒,你可以兩面換起筆,用9—8,9—8挫筆下去,手向右收筆,加一個3號位搶。

第三種是尖鋒到尾,9—8—9。向右拉,這尖鋒在右面。

第四種,動作是一樣的,中線是直線,9—8,手向右,直線走,尖鋒在左面。

第五種頓筆,一來一回。9—8—9—1,一號面,回過去就收住了。

本節要點:

豎的收筆:圓尾、斷尾、尖尾

豎的行筆手向左,收筆就要向右

所謂頓筆,就是一下一上,一推一衄

思考題:

一豎收筆尖鋒到尾,我舉了尖鋒在右和尖鋒在左,如果要尖鋒在中,應該怎樣寫?

如果頓筆動作很小,會出現怎樣結果?這時尾巴是圓尾,還是斷尾或者尖尾?

尖鋒不到尾

9—8—9是最常見的一豎中線。這是王羲之《蘭亭序》中的“俯”字。黃色圈中的一豎就是9—8—9。但要注意,這一筆最後的9是挫筆,換句話說,尖鋒不到尾。

兩面鋒:尖鋒到尾

如果要尖鋒到尾,收筆時手腕向右的幅度就要大一些。這樣就可以把尖鋒拉到尾部。

智永《真草千字文》這個“位”字,同樣是單人旁,同樣是這位置的一豎,也同樣是9—8—9,但這一筆,最後尖鋒到尾,也就是補了一個尖尾巴。

褚遂良《陰符經》的“化”字,也是這單人旁同樣的一豎,這也是補了尾巴的。

手腕向右,尖鋒到尾,是不是寫出來都一模一樣呢?不是。

你看像王羲之《喪亂貼》的“號”(號),這兩豎,一個收筆尖鋒在右,一個尖鋒在左。為什麼會這樣呢?

其實這兩筆的收鋒動作是一樣的,都是右左右,它們的不同,是中線曲折的幅度不同。當右左右的動作減小,中線就逐漸接近於直線。這時候你手腕向右,等於把尖鋒逼到左面。

這個“號”字,我用紅色標示出來的兩個豎筆,A這一豎,收筆手腕動作大,尖鋒到尾,是拉到右面來的。B這一豎,中線接近於直線,結果把尖鋒逼到左面了。

在王羲之系統的書法家中,這種尖鋒到尾經常可以見到。

這是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例子。

有些人誤會這樣的一豎收筆,是把毛筆往上提,其實不是,一豎也是有三折:起筆、行筆和收筆。這種豎筆尖鋒收,還是因為手腕左右運動而產生的。

這是褚遂良《陰符經》中的“命”字,你可以看到,一豎收筆的尖鋒偏向左面。

這是顏真卿《麻姑仙壇記》“中”字豎筆的收尾,方法是一樣的。

4.4三面換收尾:一來一回

剛才所說的右左右,只有一個半來回,前面起筆和行筆右左是一來一回,後面收筆這個右,沒有反方向的左,我們知道,筆心要一來一回才會直,少了一個動作,筆心還是彎的,那怎麼辦?

我在24課講橫筆收尾時,講過這個問題。你只要加多一個反方向的動作,那就形成了兩個來回。對橫筆來說,就是左右左右。對豎筆來說右左右最後一個動作是右,加多一個左,那就是右左右左,筆心就可以收直了。

看起來多用了一個面,但這三面換收尾,有它的好處。

收筆一來一回,古人稱之為“頓筆”。這是“九用”的一種。

《玉堂禁經》說:“一曰頓筆,摧鋒驟衄是也,則努法下腳用之。”我來一句一句給大家解釋。

第一句話:“一曰頓筆”。要注意,現在很多書說“頓”是“重按”,這是錯的,在“九用”中,往下按是“蹲”不是“頓”。“蹲”是壓彎中軸,而“頓”是收筆動作。

《說文解字》說:“頓,下首也”,就是叩頭。古人跪在地上,頭一下一上,這就是“頓”。頓筆也是這樣,往下又往上,稱這為“頓”,真是很有道理。

第二句話定義:“摧鋒驟衄是也”。你看,這句話包括兩個動作:一是“摧鋒”,就是推鋒向前,“摧”就是推;二是“驟衄”,迅速扭鋒轉向後。衄鋒我們已經知道是扭動中軸,改換方向。這一推一衄,一下一上,就達到收筆之目的。有人想,這不是現在流行的術語叫“回鋒”嗎?是,但晉唐沒有“回鋒”這個術語,晉唐用的是“頓筆”。

第三句話舉例:“則努法下腳用之”。“努法”就是豎筆的一種,永字八法中的一豎就是努。豎筆寫到下腳,一推一回,就收筆了。其實不止於豎筆,你寫一橫到尾,一去一回收鋒,都是“頓筆”。《玉堂禁經》只是舉豎筆為一個例子。

我這個課程已經26堂,現在講到哪裡了?

我希望各位心中有數:現在講書法第一個要素“用筆”。“用筆”包括執筆和用鋒。“五執筆”已經講過了,“九用”講了六個。包括今天講的頓筆。很快“九用”都會講完,你就知道王羲之系統的用筆了。這些內容,請大家不要忘記!

現在我把今天講的一豎收筆,作一個示範。

第一種,尖鋒線,下筆用尖鋒頂住紙,趯鋒行筆,手在左面,寫完了手向右,就是收筆。

第二個側鋒,你可以兩面換起筆,用9—8,9—8挫筆下去,手向右收筆,加一個3號位搶。

第三種是尖鋒到尾,9—8—9。向右拉,這尖鋒在右面。

第四種,動作是一樣的,中線是直線,9—8,手向右,直線走,尖鋒在左面。

第五種頓筆,一來一回。9—8—9—1,一號面,回過去就收住了。

本節要點:

豎的收筆:圓尾、斷尾、尖尾

豎的行筆手向左,收筆就要向右

所謂頓筆,就是一下一上,一推一衄

思考題:

一豎收筆尖鋒到尾,我舉了尖鋒在右和尖鋒在左,如果要尖鋒在中,應該怎樣寫?

如果頓筆動作很小,會出現怎樣結果?這時尾巴是圓尾,還是斷尾或者尖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