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2018金融趨勢猜想之五 商業銀行智慧化轉型升級將加快

近兩天, 銀行要顛覆互聯網的消息引起了廣泛的爭議:有的人認為是癡人說夢, 有的人為銀行叫好。 建設銀行董事長田國立也把自己導入了輿論的漩渦。

2018年3月28日, 建設銀行在香港舉辦2017年度業績發佈會。 建設銀行管理層介紹建行內部已經建成了新一代核心系統, 建成國內銀行業規模最大的私有雲。 同時, 建行目前擁有七大研究中心3000名研發人員, 在金融科技方面已經與幾十家金融機構簽署合作備忘錄。 建設銀行董事長田國立笑稱:“近些年來傳統銀行一直備受金融科技公司的折磨, 現在我們可以說,

老銀行也要顛覆它們了”。

商業銀行的轉型已經說了很多年, 但如何轉型?向哪裡轉型?一直是商業銀行面臨的重大選擇。 隨著銀行4.0和金融科技的廣泛運用, 智慧銀行已經成為商業銀行轉型的重要推手。

各商業銀行的“智慧銀行”已經呈現出商業銀行借助金融科技實現科技金融的轉型方向:農行北京分行的新版“掌上銀行”、自助機具“刷臉取款”、特色貴金屬等新產品、新設備, 讓人們可以感受到銀行智慧化、綜合性的服務體驗。

中信銀行的智慧銀行是其最新開發的智慧投顧產品“信智投”, 採用融合人類智慧和人工智慧的“雙腦引擎”模式, 既有投研專家前瞻性市場分析和底層產品專業調研, 又運用大資料、投資模型、智慧演算法彌補人類在計算能力上的不足。

中信銀行副行長郭党懷表示, “借助大資料分析、量化金融模型以及專家智慧, 我們更精准地把客戶需求, 實現使用者體驗不斷趨於人性化、便捷化、精准化, 讓財富管理服務更具智慧、更懂客戶、更有溫度。 ”

平安銀行借助科技力量推動智慧零售銀行轉型, 基於互聯網思維通過科技引領、組織敏捷形成的“金融+互聯網”的智慧化零售銀行新模式。 其運用“人工智慧+大資料”, 在新版口袋銀行推出了平安智投, 根據客戶的交易記錄與風險偏好, 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產品投資組合方案, 讓客戶能在平安口袋銀行中充分感受到智慧化、個性化的酷炫體驗。 去年8月, 平安銀行零售智慧新門店的廣州流花支行正式開業,

這一純零售網點, 實現了客戶線上線下資料的打通, 對客戶的精准識別;通過強化自助服務區功能, 實現了現金櫃檯的“瘦身”;自助服務區布放的5台iPad可以支援7大類30餘種銀行業務的自助辦理, 還設置了FB自助設備、大額存取款機、CTM等設備, 客戶即來即辦無需排隊等待。 依託平安集團在人工智慧領域, 包括人臉識別技術、聲紋識別技術、預測AI技術、決策AI技術以及區塊鏈技術等金融科技技術的平臺優勢, 平安銀行全新開業的零售新門店在空間、傢俱等各方面通過嵌入智慧化、人性化的配套設備, 構建了以“智慧化+O2O+客戶體驗”為核心的服務體系, 打造出“更懂你”的未來標杆式銀行。

浦發銀行是最早推出智慧投顧服務“財智機器人”的銀行,

目前浦發銀行繼續推進智慧投顧系統的反覆運算升級工作, 從客戶大類資產配置和線上線下服務角度出發推出了系列新功能, 運用機器學習、模型訓練等技術, 做到線上的智慧調倉等服務。 2018年, 浦發銀行可將推出智慧投顧3.0, 運用機器學習、模型訓練等技術, 能夠做到線上的智慧調倉等服務。 資料顯示, 浦發銀行智慧投顧至今已累計為164萬使用者提供服務, 交易量近50億元。

招商銀行的摩羯智投, 為打造智慧化的領先金融APP, 開創了中國財富管理領域“人與機器”、“線上線下”的融合服務新模式、招商銀行APP5.0開啟了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服務新模式、也開啟了垂直金融自場景的融合服務新模式。

不僅是招商銀行運用Fintech(金融科技)技術的重大創新, 也是招商銀行APP對從工具到平臺、從交易到諮詢、從單向到互動、從封閉到開放策略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興業智投的特點是:大資料、機器學習演算法、一鍵優化。 客戶可根據自身的風險等級和投資期限自主選擇投資組合, 通過具體的投資組合和基金明細, 可直接進行一鍵投資。

廣發銀行的智慧投資理財平臺——“廣發智投”, 將專業投資理財分析與人工智慧相結合, 綜合現代資產組合理論和投資者偏好為投資者提供個性化理財建議。

光大銀行的“光雲智投”擁有更智慧的市場分析系統, 能夠準確追蹤市場熱點和輿情風險;更智慧的資產管理系統, 讓“光雲智投”能夠根據使用者的動態畫像, 完成一站式普惠化全球資產配置;更智慧的風險管理系統,讓“光雲智投”在實現資產管理平臺系統化風險預警的同時,為客戶提供分散、優化的資產組合投資;而更智慧的自我學習系統,讓“光雲智投”成為客戶級的財富管理顧問,在每一次與客戶的互動中,瞭解客戶的偏好和財務狀況,説明客戶樹立全面的財務知識與財富觀。

當前,銀行業已全面步入數位化時代。麥肯錫的報告認為,利用數位化管道獲取金融服務已成為主流,而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慧、生物識別及移動互聯等Fintech技術也正在引領金融創新。百度金融與埃森哲在2018年1月20日聯合發佈的《與AI共進智勝未來:智慧金融聯合報告》認為,智慧金融帶來的將是競爭邊界愈加模糊的新格局,未來泛金融無處不在,金融服務與非金融服務之間的界限更加模糊。智慧投顧在中國銀行的發展只有兩年的時間,但已經體現出了很好的潛力和前景,成為商業銀行轉型的重要推進器。有分析報告指出,2020年中國智慧投顧行業的資產管理規模將達到5.22萬億,管理費規模將達156.6億,智慧投顧可以開創一個更加美好的銀行未來。

作者:麒鑒,財經金融文化分析評論

完成一站式普惠化全球資產配置;更智慧的風險管理系統,讓“光雲智投”在實現資產管理平臺系統化風險預警的同時,為客戶提供分散、優化的資產組合投資;而更智慧的自我學習系統,讓“光雲智投”成為客戶級的財富管理顧問,在每一次與客戶的互動中,瞭解客戶的偏好和財務狀況,説明客戶樹立全面的財務知識與財富觀。

當前,銀行業已全面步入數位化時代。麥肯錫的報告認為,利用數位化管道獲取金融服務已成為主流,而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慧、生物識別及移動互聯等Fintech技術也正在引領金融創新。百度金融與埃森哲在2018年1月20日聯合發佈的《與AI共進智勝未來:智慧金融聯合報告》認為,智慧金融帶來的將是競爭邊界愈加模糊的新格局,未來泛金融無處不在,金融服務與非金融服務之間的界限更加模糊。智慧投顧在中國銀行的發展只有兩年的時間,但已經體現出了很好的潛力和前景,成為商業銀行轉型的重要推進器。有分析報告指出,2020年中國智慧投顧行業的資產管理規模將達到5.22萬億,管理費規模將達156.6億,智慧投顧可以開創一個更加美好的銀行未來。

作者:麒鑒,財經金融文化分析評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