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水形物語》的第二個維度:孤獨的理查

這是一部關於孤獨的電影, 因為電影裡的主要人物大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這也是一個唯美的愛情故事, 因為我們很難不被艾麗莎與兩栖人的愛情所打動;這更是一部探討女權主義的電影, 電影在艾麗莎與安保隊長理查之間微妙的關係裡, 得出了一個全然相反的結論, 而這或許才是最有價值的東西。

這個結論就是:男人生來虛弱, 男人的虛弱不在於缺乏力量, 而在於孤獨。

可以說, 理查這個人物的刻畫非常的出彩, 本文將以這個人物為中心, 力圖另闢蹊徑的來探討一下這部電影。

矛盾的理查

同大部分年近不惑的男人一樣, 理查不安於一生的平庸, 堅信通過努力就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 在事業上升與墜落中, 在他心態一步步走向極端的過程裡, 我們愈發透徹的看懂了這個人物, 看懂了他懦弱的本性與強硬姿態之間的矛盾, 而這,

正是他不幸的根源。

其實, 理查性格裡的這種矛盾性, 基本在“衛生間裡偶遇”的這一段裡說透了。

讓我們來看看細節:

通常情況下一位元男士見到衛生間裡有女士在場, 自然是要回避一下的。 理查卻大大咧咧的走了進來, 不僅如此, 還滿不在乎的拉開拉鍊,

當眾小便。

當女主角艾麗莎暗示他便後洗手的時候, 他也不假思索的拒絕, 按照他自己的理論, 洗手兩次是缺乏男人氣概的象徵。

理查他真的滿不在乎的面對兩位女士小便嗎?顯然並非如此。 一走進衛生間理查就留意到了沉默不語的艾麗莎, 他遲疑了一下, 露出微笑, 對沉默的艾麗莎說“別理我。 ”你看, 理查做出滿不在乎的樣子, 實際上呢, 他在乎的很。 而後面的劇情告訴了我們理查此時已經喜歡上了艾麗莎。

至於非要當著女士小便, 更是說明了這個人想法隔一路。 因為只要這世界上有男人, 有女人、任何情況下一個男人當著陌生的女士小便都是不正常的, 無禮的。

非要明知故犯, 以彰顯自己的男性氣概, 這似乎不應是一個40歲的男人應有的心態吧,

可理查就是這樣。 反常的行為再次暴露了他內心的虛弱:對艾麗莎心生好感, 卻以炫耀自己男性特徵的方式來表達, 這是幼稚、是缺乏自信的表現, 說白了, 只是十五六歲的男孩的心態。

陰莖嫉妒

如果把這段場景提升到心理學的層面來解讀, 我們就會發現劇情背後隱藏著的一個叫做“陰莖嫉妒”的理論。 簡而言之, 女孩會因為自己沒有陰莖而感到遺憾, 而男孩則會炫耀自己的陰莖, 認為是自己的特權。

而理查炫耀的電棒, 正是被炫耀的陰莖的象徵。

波伏娃在《第二性》這本書裡, 對陰莖嫉妒這種情結進行了詳實的敘述, 甚至有這樣的原文:“女人在用水管澆灌花園時, 獲得巨大的塊感”。

這種情結也在兩位女士戲謔的閒聊裡若隱若現, 當她們正在談論著:“要有多大的目標, 才能把尿噴到天花板上?"

(There's peefreckles on the ceiling, just how a target do they need, you figure?)

理查推門進入了衛生間, 他把電棒放在洗手臺上, 向兩位女士介紹它的威力。 你看, 陰莖嫉妒——男性特權的心理學理論, 就這樣潛移默化的貫穿到了劇情裡, 為後面的劇情做了強有力的鋪墊。

再往深裡一層說,理查故作強硬的姿態,刻意流露出的男子漢氣概,本質上也是一種自我逃避的心態。如果說不敢顯露自己的真性情是一種懦弱,那麼這種懦弱在他身上早已顯露無餘:明明不想進入有女士在場的衛生間,卻走了進來。明明對艾麗莎心生好感,卻說別理我。明明兩位女士讓她感到緊張,卻故作輕鬆自在,甚至做出了一個吹口哨的動作,明明不想當著女士上廁所,仍然自以為是的拉開拉鍊。明明想要洗手,只因為女主角善意的提示而拒絕洗手。理查的人生信念在此已彰顯無餘:男性氣概,就是一味的克制,一味的自我否定的姿態。

事實上,這種信念害了他,而且正是導致他走向毀滅的直接原因。

理查代表著男人的一種類型,本質上,他們是弱者,卻非要通過強硬的姿態來隱藏內在的虛弱。他們的心智被過早的困在了對於外界的偏激的認知中,久而久之成了一個長不大的孩子。

如果說孤獨有很多種類型,也許這就是最為隱蔽的一種吧。

水藍色汽車

走出了幽暗的地下室,安保隊長理查也還是一個平凡世俗的男人。

工作吃苦耐勞的理查迎來了事業的高峰期。他有了自己的房子,嶄新的汽車和光明的前程。在4S店裡,那個老道的推銷員大大咧咧地談論著未來。就像是在歡迎這位剛剛踏入“成功人士”門檻的中年男子。

開一輛好車的感覺就是不一樣哈,當旁邊一輛同樣型號的凱迪拉克駛過,看到車上的年輕人在向自己親切地招手歡呼,理查略帶拘謹地揮手致意。相同型號的凱迪拉克,相同的階層。理查,就這樣拘謹的向嶄新的未來揮手致意。

從細節之處我們會發現理查與家人的交流大都是淺嘗輒止。臥室裡貼著金色的壁紙,卻在昏暗的光線下愈發的壓抑與擁堵,夫妻間的恩愛也讓理查有些力不從心了。厭倦的情緒已經寫在了他的臉上,家庭,早已是一個他想逃離的地方。

在電影臨近結尾的時候,心煩意亂的理查沖出家門,躲進了自己的汽車裡。雨水淋在水藍色的汽車上(水藍色!)並且與水池做了一個鏡頭的切換,蘊藏著導演獨特的用心。猛然發覺,原來這個中年男子也是一個生活在水箱裡的人嘛。孤獨,水的形狀就是孤獨的形狀。

如果孤獨有許多種,一個事業有成的中年男子,一個一意孤行的走下去的中年男子,在水藍色的汽車裡獨自為煩惱所苦,也許就是所有的孤獨中最為隱蔽的一種吧。

水的形狀,水又能有什麼形狀呢。

對於艾麗莎來說,水的形狀是淺淺的浴缸。對於兩栖人來說,水的形狀是玻璃牢籠,那麼對於理查來說呢,水的形狀就是這輛水藍色的汽車了。水的形狀,孤獨的形狀。孤獨的形狀各個不同,孤獨的本質卻始終如一。

參孫的故事

按照所謂的西方主流觀念來說,男性的力量是理性的,光明的,可見的,透徹的;女性的力量則是感性的,深邃的,超自然的,晦暗的,就像是無邊無際的黑夜,潛藏著巨大的危險。在電影裡深不見底的海洋,擁有神奇力量的兩栖生物,就是這種力量具象化的投射,艾麗莎與兩栖人在海底繼續下去的愛情童話。也正是女性能夠掌控的未知力量的象徵。

不要小看這種恐懼,在中世紀的歐洲,對於一個婦女最為可怕的指控不是淫亂,而是巫術。燒死女巫的酷刑作為一種可怕的傳統竟然延續了幾百年。而在本片中,相同的恐懼又在理查的身上再次顯現,他反復講述著舊約傳說裡被情婦害死的希伯萊英雄參孫的故事,也是一個佐證。

不會說話的女孩與兩栖怪物的戀愛故事固然新奇,也不過是那種千篇一律的新奇。但是理查——一個孤獨的中年男人孤苦的命運著實打動了我,他的死亡也讓我感觸頗深。

我想,如果人死了,會回到一個似曾相識、舒適安然的世界裡,如果人生如同一場戲劇,在帷幕落下之後,我們還能夠在舞臺幕後全然放鬆地促膝談心,其樂融融的談論著這一生的感悟。當一切都得以看破,放下,揮之即去,當憤怒,憂愁,恐懼,早已化作人生旅途中煙消雲散的灰塵,那麼安保隊長理查,會不會流露出一副恍然清醒的神情呢?

主編|周祚

責編|憨憨 王爾德的小夜鶯

杜仲:室內設計師,愛好看電影,讀書。個人微信公眾號:杜仲電影評論(Duzhong-20150303)

為後面的劇情做了強有力的鋪墊。

再往深裡一層說,理查故作強硬的姿態,刻意流露出的男子漢氣概,本質上也是一種自我逃避的心態。如果說不敢顯露自己的真性情是一種懦弱,那麼這種懦弱在他身上早已顯露無餘:明明不想進入有女士在場的衛生間,卻走了進來。明明對艾麗莎心生好感,卻說別理我。明明兩位女士讓她感到緊張,卻故作輕鬆自在,甚至做出了一個吹口哨的動作,明明不想當著女士上廁所,仍然自以為是的拉開拉鍊。明明想要洗手,只因為女主角善意的提示而拒絕洗手。理查的人生信念在此已彰顯無餘:男性氣概,就是一味的克制,一味的自我否定的姿態。

事實上,這種信念害了他,而且正是導致他走向毀滅的直接原因。

理查代表著男人的一種類型,本質上,他們是弱者,卻非要通過強硬的姿態來隱藏內在的虛弱。他們的心智被過早的困在了對於外界的偏激的認知中,久而久之成了一個長不大的孩子。

如果說孤獨有很多種類型,也許這就是最為隱蔽的一種吧。

水藍色汽車

走出了幽暗的地下室,安保隊長理查也還是一個平凡世俗的男人。

工作吃苦耐勞的理查迎來了事業的高峰期。他有了自己的房子,嶄新的汽車和光明的前程。在4S店裡,那個老道的推銷員大大咧咧地談論著未來。就像是在歡迎這位剛剛踏入“成功人士”門檻的中年男子。

開一輛好車的感覺就是不一樣哈,當旁邊一輛同樣型號的凱迪拉克駛過,看到車上的年輕人在向自己親切地招手歡呼,理查略帶拘謹地揮手致意。相同型號的凱迪拉克,相同的階層。理查,就這樣拘謹的向嶄新的未來揮手致意。

從細節之處我們會發現理查與家人的交流大都是淺嘗輒止。臥室裡貼著金色的壁紙,卻在昏暗的光線下愈發的壓抑與擁堵,夫妻間的恩愛也讓理查有些力不從心了。厭倦的情緒已經寫在了他的臉上,家庭,早已是一個他想逃離的地方。

在電影臨近結尾的時候,心煩意亂的理查沖出家門,躲進了自己的汽車裡。雨水淋在水藍色的汽車上(水藍色!)並且與水池做了一個鏡頭的切換,蘊藏著導演獨特的用心。猛然發覺,原來這個中年男子也是一個生活在水箱裡的人嘛。孤獨,水的形狀就是孤獨的形狀。

如果孤獨有許多種,一個事業有成的中年男子,一個一意孤行的走下去的中年男子,在水藍色的汽車裡獨自為煩惱所苦,也許就是所有的孤獨中最為隱蔽的一種吧。

水的形狀,水又能有什麼形狀呢。

對於艾麗莎來說,水的形狀是淺淺的浴缸。對於兩栖人來說,水的形狀是玻璃牢籠,那麼對於理查來說呢,水的形狀就是這輛水藍色的汽車了。水的形狀,孤獨的形狀。孤獨的形狀各個不同,孤獨的本質卻始終如一。

參孫的故事

按照所謂的西方主流觀念來說,男性的力量是理性的,光明的,可見的,透徹的;女性的力量則是感性的,深邃的,超自然的,晦暗的,就像是無邊無際的黑夜,潛藏著巨大的危險。在電影裡深不見底的海洋,擁有神奇力量的兩栖生物,就是這種力量具象化的投射,艾麗莎與兩栖人在海底繼續下去的愛情童話。也正是女性能夠掌控的未知力量的象徵。

不要小看這種恐懼,在中世紀的歐洲,對於一個婦女最為可怕的指控不是淫亂,而是巫術。燒死女巫的酷刑作為一種可怕的傳統竟然延續了幾百年。而在本片中,相同的恐懼又在理查的身上再次顯現,他反復講述著舊約傳說裡被情婦害死的希伯萊英雄參孫的故事,也是一個佐證。

不會說話的女孩與兩栖怪物的戀愛故事固然新奇,也不過是那種千篇一律的新奇。但是理查——一個孤獨的中年男人孤苦的命運著實打動了我,他的死亡也讓我感觸頗深。

我想,如果人死了,會回到一個似曾相識、舒適安然的世界裡,如果人生如同一場戲劇,在帷幕落下之後,我們還能夠在舞臺幕後全然放鬆地促膝談心,其樂融融的談論著這一生的感悟。當一切都得以看破,放下,揮之即去,當憤怒,憂愁,恐懼,早已化作人生旅途中煙消雲散的灰塵,那麼安保隊長理查,會不會流露出一副恍然清醒的神情呢?

主編|周祚

責編|憨憨 王爾德的小夜鶯

杜仲:室內設計師,愛好看電影,讀書。個人微信公眾號:杜仲電影評論(Duzhong-20150303)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