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號稱日本“最痛”犯罪片,一對夫妻被害,現場發現一個“怒”字

皮皮電影, 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

今日電影快訊:電影《一個人的江湖》6月8日全國公映!

說起日本電影, 很多離不開懸疑標籤, 但往往在真相背後折射的是人與人、人與社會的矛盾關係, 以及對現實問題的隱喻探討。

皮哥今天要推薦的也是一部這樣的日本佳作, 改編自吉田修一同名小說, 在去年北京電影節獲得極高關注。

影片名稱為《怒》, 2016年9月17日在日本上映, 豆瓣評分7.7。

說實話, 7.7分皮哥覺得低了, 這樣一部看似敘述平淡卻立意深刻的佳作, 絕對值得8分以上。

影片由一場兇殺案進入:在東京八王子地區, 一對新婚夫婦慘死家中, 屍體早已開始腐爛。

現場除了死者身旁的大量的血跡外, 門上還有一個血淋淋的“怒”字也赫然呈現在眼前。

也正是因為這個怒字, 展開了一系列關於人性的探討。

凶案發生後, 警方通過指紋識別將嫌疑人鎖定為一個叫山神的人。 但是一年之久, 嫌疑人經過整容變裝, 已逃離了警方的視線範圍。 警方無奈只得在電視上公佈了嫌疑人可能會變成的模樣,

提醒民眾注意身邊的陌生人。

背景交代完畢, 接下來三段並行獨立故事線開始交替敘述。

這三段故事分別發生在日本的千葉、東京、沖繩, 三個地方都出現了一名身份不詳的男人, 而每一個男人都可能是殺害那對夫婦的真凶。

故事正是圍繞著三個地區三個來歷不明的男人展開。

一號嫌疑男, 千葉, 田代

第一個故事是由宮崎葵飾演的輕度智障少女愛子引起, 渡邊謙飾演愛子的父親。

愛子曾被騙至風俗店當小姐, 幸好父親找到並救回了女兒。

從風俗店回來後,小鎮上人們對愛子避而遠之,直到一個叫田代的男子出現,他是愛子父親店中打零工的。

於是一個安靜的午後,內心苦寂的愛子與顛沛流離的田代相遇了,愛子直言想每天給田代送便當。

久而久之,兩個年輕人走得越來越緊,愛子覺得田代是世界上唯一理解自己、自己也願意信任的人。

但是愛子的父親對田代充滿警惕,因為女兒的過去,所以父親潛意識中認為接近自己女兒的人都是心懷不軌,所以他在仔細詢問田代是否有去過風俗店。

直到愛子用孱弱的聲音站在燦爛明媚的陽光下,說著:“是因為擔心我麼?還是因為我是愛子?”

父親才逐漸接受自己對女兒的過分保護並不會讓她快樂,並默許了女兒和田代的同居。

但此時父女倆也突然發現,電視上警方公佈的“八王子案”兇手細節竟與田代存在相似之處,而父親早先對田中的疑心也再次萌生:難道他真的是為了躲債嗎?

一番猶豫後,愛子還是選擇了報警。

二號嫌疑男,東京,直人

妻夫木聰飾演的藤田在白天是精英白領,晚上則沉溺於同性俱樂部放縱自己。

有一晚無意間看到了憂鬱迷茫蜷縮在角落的直人,藤田本想只是玩玩沒想到動了真心,白月光下,倆人心照不宣坦誠地擁抱著,這擁抱真實而溫暖。

而直人呢,從小在孤兒院長大養成了沉默寡言猶豫不決的性格,面對自己同樣深愛的藤田,變得愈發溫柔。

他會為藤田買晚餐,等藤田下班,幫藤田照顧母親,甚至深情地希望死了能埋在你身邊。

而藤田在與直人相處的過程中,尤其是母親去世後,開始把直人當成了自己的全部。

雖然兩個人很相愛,但是同性戀身份還是很避諱的,兩個人出去走也是一前一後。

但是相愛容易相處難,某次藤田見到直人在咖啡店與陌生女子見面後醋意大發,甚至懷疑新聞播報的兇手就是直人,藤田也開始懷疑直人的來歷。

而更可悲的是,某一天直人消失了,員警在詢問藤田是否認識直人時,藤田嚇得把直人的物品都扔了。

再加上電視上公佈的“八王子案”嫌疑人左臉有三顆痣,與直人非常相似。

懷疑與不信任將這對戀人推向了感情的盡頭。

三號嫌疑男,沖繩,田中

這段故事應該是承接了全片怒的最高點了。

一個叫小泉的姑娘隨母親轉學到沖繩,一天她與暗戀自己的辰哉駕船來到一座無人小島,發現一位叫田中的陌生男子。

出於好奇,小泉與田中漸漸熟絡,並聊起閑天。

三人時常聚會,小泉也答應了臣哉的追求,正式成為情侶。

但悲劇突然就降臨在小泉身上,一次聚會後小泉告別田中在尋找醉酒先走的辰哉時不小心誤進了美軍駐地,兩名美軍還殘忍地將小泉強暴了,而男友臣哉事發時就躲在一旁,只是嚇得沒敢露面。

事後,小泉哭著不讓辰哉報警,她不想讓人知道,辰哉不敢多說,只好答應。

原以為事情會就這樣過去,某次辰哉邀請田中在自家民俗幫忙,閒聊時田中突然悠悠講起了“秘密”:小泉被強暴時自己就在一旁,還變態地希望暴行不被打斷。

接著這個田中不僅砸了辰哉家裡的東西,還棄窗而逃。

辰哉一生氣追到了田中家,就在這時辰哉看到了田中家牆壁上巨大的“怒”字。

而田中和辰哉說,覺得美國人差勁,強姦都做不利索,這句話直接導致有愧在心的辰哉直接用武士的姿態拿剪刀殺死了田中。

故事看到這裡,兇手是誰已經浮出水面。

其實田中就是殺害夫婦的兇手。

田中作為反社會人格的人,抑制不住自己的怒,因為女主人看萎靡不振的自己在門口,好心送來一杯清涼解暑的飲品。田中卻認為這是對自己的歧視,於是怒氣衝天地殺了女主人。

事後他又後悔想復活女主人,結果男主人恰好回家,於是便一起殺死。

故事講到這裡,真相大白,但是三個看似平行卻因為一起兇殺案又互有交集的故事結局卻大不相同。

第一個故事,愛子與田代攜手而歸,弱勢群體的人相互依偎取暖從而得到解救。

第二個故事,藤田在得知真相後在街頭大哭,與旁邊行色匆匆的路人形成對比,因為對伴侶的不信任與傷害,他終將只能是形單影隻。

第三個故事,兇手被刺,辰哉被捕,小泉不敢伸張不公,只能跑到海邊大聲怒吼。

電影到這,我們看到全篇圍繞怒字,反映不同類型不同群體的人在內心深處的無聲呐喊。

旁人的漠視,周遭的疑心,這樣的困境,我們也遇到過,也會像片中人那樣,處於怒的深淵,從而疲憊倦怠,有時候還變成對生命的憤懣與不甘。

欲怒而無處可怒。

電影雖然由一樁兇殺案引起,內核卻是闡述了人與人之間那脆弱不堪的愛與信任,片刻就瓦解,直到多年後活明白才發現為時已晚,於事無補。

因此儘管前路可能迷茫令人彷徨,無論親人愛人還是朋友,只要你們堅定,只要信任,只要有愛,怒總會有一天被愛替代,撫平你一再受創的傷。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肥肥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從風俗店回來後,小鎮上人們對愛子避而遠之,直到一個叫田代的男子出現,他是愛子父親店中打零工的。

於是一個安靜的午後,內心苦寂的愛子與顛沛流離的田代相遇了,愛子直言想每天給田代送便當。

久而久之,兩個年輕人走得越來越緊,愛子覺得田代是世界上唯一理解自己、自己也願意信任的人。

但是愛子的父親對田代充滿警惕,因為女兒的過去,所以父親潛意識中認為接近自己女兒的人都是心懷不軌,所以他在仔細詢問田代是否有去過風俗店。

直到愛子用孱弱的聲音站在燦爛明媚的陽光下,說著:“是因為擔心我麼?還是因為我是愛子?”

父親才逐漸接受自己對女兒的過分保護並不會讓她快樂,並默許了女兒和田代的同居。

但此時父女倆也突然發現,電視上警方公佈的“八王子案”兇手細節竟與田代存在相似之處,而父親早先對田中的疑心也再次萌生:難道他真的是為了躲債嗎?

一番猶豫後,愛子還是選擇了報警。

二號嫌疑男,東京,直人

妻夫木聰飾演的藤田在白天是精英白領,晚上則沉溺於同性俱樂部放縱自己。

有一晚無意間看到了憂鬱迷茫蜷縮在角落的直人,藤田本想只是玩玩沒想到動了真心,白月光下,倆人心照不宣坦誠地擁抱著,這擁抱真實而溫暖。

而直人呢,從小在孤兒院長大養成了沉默寡言猶豫不決的性格,面對自己同樣深愛的藤田,變得愈發溫柔。

他會為藤田買晚餐,等藤田下班,幫藤田照顧母親,甚至深情地希望死了能埋在你身邊。

而藤田在與直人相處的過程中,尤其是母親去世後,開始把直人當成了自己的全部。

雖然兩個人很相愛,但是同性戀身份還是很避諱的,兩個人出去走也是一前一後。

但是相愛容易相處難,某次藤田見到直人在咖啡店與陌生女子見面後醋意大發,甚至懷疑新聞播報的兇手就是直人,藤田也開始懷疑直人的來歷。

而更可悲的是,某一天直人消失了,員警在詢問藤田是否認識直人時,藤田嚇得把直人的物品都扔了。

再加上電視上公佈的“八王子案”嫌疑人左臉有三顆痣,與直人非常相似。

懷疑與不信任將這對戀人推向了感情的盡頭。

三號嫌疑男,沖繩,田中

這段故事應該是承接了全片怒的最高點了。

一個叫小泉的姑娘隨母親轉學到沖繩,一天她與暗戀自己的辰哉駕船來到一座無人小島,發現一位叫田中的陌生男子。

出於好奇,小泉與田中漸漸熟絡,並聊起閑天。

三人時常聚會,小泉也答應了臣哉的追求,正式成為情侶。

但悲劇突然就降臨在小泉身上,一次聚會後小泉告別田中在尋找醉酒先走的辰哉時不小心誤進了美軍駐地,兩名美軍還殘忍地將小泉強暴了,而男友臣哉事發時就躲在一旁,只是嚇得沒敢露面。

事後,小泉哭著不讓辰哉報警,她不想讓人知道,辰哉不敢多說,只好答應。

原以為事情會就這樣過去,某次辰哉邀請田中在自家民俗幫忙,閒聊時田中突然悠悠講起了“秘密”:小泉被強暴時自己就在一旁,還變態地希望暴行不被打斷。

接著這個田中不僅砸了辰哉家裡的東西,還棄窗而逃。

辰哉一生氣追到了田中家,就在這時辰哉看到了田中家牆壁上巨大的“怒”字。

而田中和辰哉說,覺得美國人差勁,強姦都做不利索,這句話直接導致有愧在心的辰哉直接用武士的姿態拿剪刀殺死了田中。

故事看到這裡,兇手是誰已經浮出水面。

其實田中就是殺害夫婦的兇手。

田中作為反社會人格的人,抑制不住自己的怒,因為女主人看萎靡不振的自己在門口,好心送來一杯清涼解暑的飲品。田中卻認為這是對自己的歧視,於是怒氣衝天地殺了女主人。

事後他又後悔想復活女主人,結果男主人恰好回家,於是便一起殺死。

故事講到這裡,真相大白,但是三個看似平行卻因為一起兇殺案又互有交集的故事結局卻大不相同。

第一個故事,愛子與田代攜手而歸,弱勢群體的人相互依偎取暖從而得到解救。

第二個故事,藤田在得知真相後在街頭大哭,與旁邊行色匆匆的路人形成對比,因為對伴侶的不信任與傷害,他終將只能是形單影隻。

第三個故事,兇手被刺,辰哉被捕,小泉不敢伸張不公,只能跑到海邊大聲怒吼。

電影到這,我們看到全篇圍繞怒字,反映不同類型不同群體的人在內心深處的無聲呐喊。

旁人的漠視,周遭的疑心,這樣的困境,我們也遇到過,也會像片中人那樣,處於怒的深淵,從而疲憊倦怠,有時候還變成對生命的憤懣與不甘。

欲怒而無處可怒。

電影雖然由一樁兇殺案引起,內核卻是闡述了人與人之間那脆弱不堪的愛與信任,片刻就瓦解,直到多年後活明白才發現為時已晚,於事無補。

因此儘管前路可能迷茫令人彷徨,無論親人愛人還是朋友,只要你們堅定,只要信任,只要有愛,怒總會有一天被愛替代,撫平你一再受創的傷。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肥肥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