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羅大佑從憤青到慈父

羅大佑日前來新到電臺96.3好FM, 宣傳6月8日的本地巡演。 (梁偉康攝)

對羅大佑的印象, 是全黑衣褲搭墨鏡打扮, 憤世嫉俗, 敢怒敢言。 眼前的羅大佑,

卻是和藹可親的大叔, 聽他說出“換尿布”“餵奶”“唱兒歌”等字眼, 不難想像他哄女兒的模樣。

羅大佑將於6月8日在本地開唱。 演唱會取名“當年離家的年輕人”, 那個年輕人, 當然就是他, 這個年輕人如今有了家庭, 不再是當年離家的憤青, 而是一位顧家的慈父。

被女兒磨出耐性

64歲的羅大佑, 六年前當爸。 他如此形容現在的自己:“為人父, 修身養性, 比較仁慈, 脾氣比較好, 比較有耐性。 ”更直言被女兒磨出耐性:“父母帶子女, 不會省事的, 像換尿布, 換不好, 更麻煩, 餵奶喂不好, 問題更多。 ”

羅大佑會唱兒歌哄孩子睡覺, 還現場示範, 笑說:“最有效的方式不是歌曲的問題, 是節奏, 要一邊拍她, 然後速度越來越慢, 她就睡著了。 ”他也透露自己在寫兒歌:“兒歌很重要,

小朋友不應該唱卡拉OK的歌, 很不健康。 ”

羅大佑1999年在紐約與李烈結婚, 2001年離婚。 2010年, 他再娶小13歲的香港女友Elaine, 兩年後產下女兒Gemma。 他坦言再婚是為了要有小朋友, 更“語出驚人”:“這個年紀, 想試試看我男人的功能, 有沒有保得住。 ”

父母的愛成為創作動力

羅大佑去年發了一張專輯《家(III)》, 他解釋:“我們有三個家, 一個是父母給你的家, 一個是你逃離父母的家而想要的家, 也就是你的夢想。 最後是安定下來, 有下一代的家。 ”

出身醫生世家的他, 當年離家追求音樂夢想, 如今有了自己的家, 他感慨:“年輕人在父母的保護下, 十七八歲時都會想離家, 證明自己。 然後有一天當了父母, 就會知道父母把自己養大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即使離家追夢, 他也不忘父母的愛。 是什麼驅使羅大佑一直寫歌?他說:“就是小時候父母給我的愛。 ”他對“家”如此定義:人類最小的單位, 有最多愛的地方。

點名“草東沒有派對”

這次演唱會, 羅大佑要透過多首作品, 與年輕人分享他這一輩子在外面漂流, 闖蕩, 生存下來的經歷。

他憶起年少離家的事蹟, 印象很深是1987年4月1日到香港, 決定要做音樂, 即使一句廣東話都不會, 也沒有打退堂鼓。 他寫了《海上花》, 笑說:“那時很多人罵我, 說‘你怎麼變這麼流行?’我得吃飯啊!”

他坦言當時“變得比較商業化”, 作品少了像《鹿港小鎮》《之乎者也》《亞細亞的孤兒》的棱角。 近年的作品, 更是溫和許多, 他笑言:“60幾歲了, 還要那麼叛逆嗎?還要去抗爭嗎?把這個事情留給年輕人吧!不然年輕人做什麼?”

他也留意現今樂壇, 點名金曲獎“最佳樂團”草東沒有派對, 認為在他們身上看到自己當年的那股勁兒和態度。

感歎年輕人太會抱怨

經典作品無數, 羅大佑卻透露寫歌對他而言, 一直都是掙扎。 他認為每一首歌都要反映現在的世界, 但年輕人三年五年就變, 他永遠無法捉到他們要的是什麼。

他感歎現在的年輕人有太多的不滿和抱怨, 他想為年輕人寫歌, 用“羅大佑”的角度去寫, 透過作品讓年輕人瞭解, “每一代的年輕人都有很多的不滿, 我的時代也有, 我父母的時代也有, 只是我們不擅於抱怨。 ”

他希望年輕人能看見, 網路和手機的朋友群組以外, 還有大自然, 鼓勵大家去爬山, 看看太陽、天空、月亮、小鳥。

《聯合晚報》和電臺96.3好FM是羅大佑演唱會的指定宣傳報章及電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