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劉若英和貓眼都說“無辜”,《後來》票房問題鬧大!電影局終於出手

每經編輯:何小桃

以懷念青春的名義, 這個五一假期電影《後來的我們》刷屏了。 作為劉若英導演處女作, 上映不滿4天, 這部電影票房已突破8億元, 劉若英也成為華語影史最高票房女導演, 貓眼平臺更是預計其最終票房將達到14.69億元。

不過, 在票房節節攀升的同時, 關於電影惡意大面積退票, 票房造假的質疑越演越烈。 目前, 國家電影局已介入, 電影主創團隊和貓眼電影平臺也做出了回應。 目前可以確定的是, 大規模退票的確發生了, 但利益相關方卻都是一副無辜模樣, 事件真相依然撲朔迷離。

國家電影局:退票情況確有異常

4月28日《後來的我們》上映首日, 大量影院遭到《後來的我們》的退票, 因此有推測稱, 電影通過預售“鎖場”炒熱度以保排片, 再在上映第一天退票, 無異於“空手套白狼”。 (兩天票房4億, 劉若英電影《後來》大火!但這38萬張退票該怎麼解釋?)

據央視中國電影報導,

某連鎖院線經理表示, 《後來的我們》退票率大概是百分之六左右, 而行業裡面的正常退票率都是千分之三、千分之二左右, 所以《後來的我們》退票率肯定是高的。

據中國電影報消息, 國家電影局關注到《後來的我們》大量集中退票反映之後,

依據國家電影專資資料平臺的資料, 對近幾日退票資訊進行了分析, 初步認定該影片退票情況確有異常, 具體問題尚待研判。

4月29日, 電影局有關負責人已對影片出品方、發行方等相關人員進行了約談, 要求立即完善退票機制, 認真查明存在的漏洞、進一步梳理情況、完善資料, 形成書面報告報主管部門。

電影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無論哪一部影片, 都應該以其影片品質去贏得觀眾喜愛。 電影主管部門堅決反對不正當競爭, 反對任何票房造假的行為, 決不允許任何擾亂電影市場、破壞市場秩序、損害電影產業整體利益和聲譽的行為。

對此一旦發現查明, 將嚴肅處理。 希望廣大電影企業和從業人員認真學習遵守《電影產業促進法》和相關法律法規,

共同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推動建立更加規範有序的電影市場。

在劉若英工作室的聲明中, 表達了三點:第一, 希望儘快查明事實真相, 讓討論回歸電影本身;第二, 劉若英團隊在事件發生後, 也通過和片方及發行方溝通,

希望找到事實真相;第三, 劉若英團隊一直以誠信作為行事標準。

《後來的我們》電影官微也發表了一則主旨相近的聲明:“希望對事件徹查到底, 感謝觀眾和媒體的關心。 ”

票房不受影響, 五一檔獨佔鰲頭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 在遭受惡意大面積退票質疑後, 《後來的我們》排片並沒有受到影響, 在4月28日上映首日排名占比到達43.8%之後, 4月29日、4月30日排片分別為50%、49.6%。 截至發稿, 今日(5月1日)的排片已達到48.3%, 票房已達8.21億元。

不過, 與《後來的我們》不斷攀升的票房相反, 電影的口碑卻直線下降, 目前在豆瓣的評分已由最初的7分下降到5.9分。

五一假期是電影的黃金檔期,今年五一檔共有7部影片即將上映,除了《後來的我們》,徐崢監製並主演的懸疑片《幕後玩家》,陳偉霆、林允、胡軍主演《戰神紀》都被寄予厚望。

然而,和《後來的我們》相比,後兩部影片的表現卻不盡人意,截至發稿《幕後玩家》的票房為1.62億元,而眾星雲集的《戰神紀》票房還不到3000萬。

有意思的是,4月29日,《幕後玩家》出品方發出聯合聲明,針對此次退票事件,“建議各方諮詢相關平臺和出品發行方探尋真實原因”,“鼓勵所有國產電影從業者,遵守正常市場秩序,合理運用宣發動作。”

雙重身份的貓眼被質疑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在這次退票風波中,產生38萬張退票的貓眼電影因為同時具有電影出品方和發行方身份而飽受質疑。

針對網上曝出的退票事件,貓眼在4月29日淩晨發佈聲明回應:截至4月28日23點,經排查,貓眼平臺疑似被惡意刷票並退票數量約38萬張,涉及票房約1300萬。占影片當日總票房2.8億的4.6%。被惡意刷票訂單集中在19.9元等特惠票。貓眼已將相關詳盡資料和證據提交主管部門。

中國電影報導消息,4月30日淩晨,貓眼就《後來的我們》退票事件進行第二次回應:在4.28發生的38萬退票訂單中,有54%的訂單確定為使用者正常改簽行為,而在剩餘46%的退票訂單中,有部分疑似黃牛所為的惡意刷票。

貓眼表示將在未來優化電商平臺的退改簽功能,並優化底層設計,避免退票資料統計當中的誤解。

不過,貓眼的說法並不能令人信服。在貓眼的聲明下,有網友留言表示:“購票平臺就不該參與發行。搞亂電影市場,你們良心過得去嗎?”

而對於貓眼稱46%的退票訂單疑似黃牛行為,有分析稱,在互聯網平臺佔據絕大多數市場份額的情況下,黃牛的生存空間早已被大大壓縮,一部文藝片竟能引得如此多黃牛囤票,又不約而同在同一時間退票,並不多見。

票房造假新模式?

對中國電影來說,票房造假偶有發生。

2009年動畫片《阿童木》曾宣稱該片首映3日票房過4000萬元,這個說法幾日後被媒體指為不實,根據國家電影專項資金辦公室的資料,該片首映3日票房實為1700萬元左右。

2016年電影《葉問3》票房造假轟動全國。據全國電影市場專項治理辦公室調查,《葉問3》存在非正常時間虛假排場的現象,查實的場次有7600餘場、涉及票房3200萬元。另外,該片總票房中含有部分自購票房,發行方認可的金額為5600萬元。

此前的票房造假往往是製片、發行、院線勾結買票房,發行方自掏腰包真金白銀買票房或者給院線排片返點,各方皆大歡喜。如今,通過協力廠商平臺虛假預售捆綁排片成為票房造假的新模式。在這個新模式中,由於大規模退票,院線的利益被忽略掉了。

深圳環球國際影城4月29日公開發表聲明,譴責大規模退票事件給影城造成的損失,並規定只允許每個場次4張票的改退簽許可權,影城也不接受任何管道商的退票處理。

淘票票曾發佈資料指出,目前中國網路購票觀眾的數量已達到了80%甚至更高。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院線將更依賴於線上購票平臺的支援。

中國電影報導消息,《影視風向標》主編、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理事胡建禮表示:

貓眼既是出品方又是發行方,就相當於是自產自銷。這件事對以後中國電影的發行的生態可能會造成一個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大的院線肯定會把自己發展會員,或者建立自己的app這樣的銷售的管道作為重中之重提出來。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電影報導、中國電影報、鈦媒體、刺蝟公社等

每日經濟新聞 原文連結

五一假期是電影的黃金檔期,今年五一檔共有7部影片即將上映,除了《後來的我們》,徐崢監製並主演的懸疑片《幕後玩家》,陳偉霆、林允、胡軍主演《戰神紀》都被寄予厚望。

然而,和《後來的我們》相比,後兩部影片的表現卻不盡人意,截至發稿《幕後玩家》的票房為1.62億元,而眾星雲集的《戰神紀》票房還不到3000萬。

有意思的是,4月29日,《幕後玩家》出品方發出聯合聲明,針對此次退票事件,“建議各方諮詢相關平臺和出品發行方探尋真實原因”,“鼓勵所有國產電影從業者,遵守正常市場秩序,合理運用宣發動作。”

雙重身份的貓眼被質疑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在這次退票風波中,產生38萬張退票的貓眼電影因為同時具有電影出品方和發行方身份而飽受質疑。

針對網上曝出的退票事件,貓眼在4月29日淩晨發佈聲明回應:截至4月28日23點,經排查,貓眼平臺疑似被惡意刷票並退票數量約38萬張,涉及票房約1300萬。占影片當日總票房2.8億的4.6%。被惡意刷票訂單集中在19.9元等特惠票。貓眼已將相關詳盡資料和證據提交主管部門。

中國電影報導消息,4月30日淩晨,貓眼就《後來的我們》退票事件進行第二次回應:在4.28發生的38萬退票訂單中,有54%的訂單確定為使用者正常改簽行為,而在剩餘46%的退票訂單中,有部分疑似黃牛所為的惡意刷票。

貓眼表示將在未來優化電商平臺的退改簽功能,並優化底層設計,避免退票資料統計當中的誤解。

不過,貓眼的說法並不能令人信服。在貓眼的聲明下,有網友留言表示:“購票平臺就不該參與發行。搞亂電影市場,你們良心過得去嗎?”

而對於貓眼稱46%的退票訂單疑似黃牛行為,有分析稱,在互聯網平臺佔據絕大多數市場份額的情況下,黃牛的生存空間早已被大大壓縮,一部文藝片竟能引得如此多黃牛囤票,又不約而同在同一時間退票,並不多見。

票房造假新模式?

對中國電影來說,票房造假偶有發生。

2009年動畫片《阿童木》曾宣稱該片首映3日票房過4000萬元,這個說法幾日後被媒體指為不實,根據國家電影專項資金辦公室的資料,該片首映3日票房實為1700萬元左右。

2016年電影《葉問3》票房造假轟動全國。據全國電影市場專項治理辦公室調查,《葉問3》存在非正常時間虛假排場的現象,查實的場次有7600餘場、涉及票房3200萬元。另外,該片總票房中含有部分自購票房,發行方認可的金額為5600萬元。

此前的票房造假往往是製片、發行、院線勾結買票房,發行方自掏腰包真金白銀買票房或者給院線排片返點,各方皆大歡喜。如今,通過協力廠商平臺虛假預售捆綁排片成為票房造假的新模式。在這個新模式中,由於大規模退票,院線的利益被忽略掉了。

深圳環球國際影城4月29日公開發表聲明,譴責大規模退票事件給影城造成的損失,並規定只允許每個場次4張票的改退簽許可權,影城也不接受任何管道商的退票處理。

淘票票曾發佈資料指出,目前中國網路購票觀眾的數量已達到了80%甚至更高。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院線將更依賴於線上購票平臺的支援。

中國電影報導消息,《影視風向標》主編、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理事胡建禮表示:

貓眼既是出品方又是發行方,就相當於是自產自銷。這件事對以後中國電影的發行的生態可能會造成一個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大的院線肯定會把自己發展會員,或者建立自己的app這樣的銷售的管道作為重中之重提出來。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電影報導、中國電影報、鈦媒體、刺蝟公社等

每日經濟新聞 原文連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