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5.1《後來的我們》上映4天票房直奔10億 傳媒個股哪些可以關注?

編者按:

最近“五一小長假”一部很火的電影《後來的我們》票房大賣, 上映4天時間票房收入近10個億, 讓我不僅想起了春節擋的三部票房冠軍“《紅海行動》和《唐人街探案2》及《捉妖記2》”,

相比之下有過之而無不及, 因為只有短短的幾天時間, 票房收入竟然可以這麼高, 實在讓人難以捉摸。 小編今天實在忍不住, 想跟大家說一說, 傳媒板塊當中的一些和“電影票房”收入相關的上市公司, 值得大家重視起來, 喜歡牛哥文章的朋友, 可以點擊收藏和關注, 記得評論和轉發哦, 我會第一時回復你的, 多謝大家。

《後來的我們》上映4天票房直奔10億 傳媒個股哪些可以關注?

《後來的我們》該電影是由劉若英執導由周冬雨人與井柏然擔任主演的愛情題材類電影, 以前我對此類題材的電影都不怎麼喜歡, 直到《前任》系列電影的成功, 讓我這種單身狗也覺得這個電影市場太大了, 因為我以前喜歡的類型大多都是動作題材, 懸疑, 武俠, 較多都是“好萊塢”系列國際大片, 幾乎每一次上映, 都會去電影院光顧, 至於愛情題材的電影, 就很少關注。

大家應該都還有印象, 由吳京導演的《戰狼2》票房刷新國產電影票房記錄, 總共斬獲了56.8億票房,

這是國產電影有史以來不曾有過的票房神話。 同類型題材的電影春節檔由林超賢導演的《紅海行動》票房也斬獲了36.48億元(上映75天), 和《戰狼2》均獲得了國人的讚賞, 因為同樣的“軍旅和戰爭”題材, 吐露著同樣的愛國情懷電影。

而這一次《後來的我們》讓我真的是出乎以外, 上映4天票房收入近10億元, 有可能最終斬獲15億元, 都是有可能的, 下面我們一起用資料說話, 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貓眼專業版數據:《後來的我們》

導演:劉若英, 聯合出品公司(上市公司):橫店影視

票數收入情況:上映4天票房收入近10億。

影投:萬達院線, 橫店影視。

傳媒行業研究及分析:

傳媒娛樂:

日線

相關個股:漲幅居前

相關個股

傳媒娛樂:龍頭:光線傳媒+橫店影視

第一大類:電影市場相關上市公司:

(1)電影製片公司:中國電影,上海電影,華誼兄弟,光線傳媒,橫店影視等。

(2)院線類電影:萬達院線,橫店影視,金逸影視。

第二大類:電視劇市場相關上市公司:

電視劇:唐德影視,鹿港文化。。。

影視劇:慈文傳媒,華策影視,華誼兄弟,新文化,歡瑞世紀。。。

其他相關:動漫+綜藝:中視傳媒,引力傳媒,奧飛娛樂,長城動漫。。。

個股研究及分析:

(1)光線傳媒

日線

季報點評:光線傳媒(300251)4月25日晚間披露一季報,公司2017年一季度營收4.01億元,同比下滑34%,淨利潤19.93億元,同比增長977%,扣非後淨利潤8796.38萬元,同比下滑52%。報告期內,公司作價33.17億元出售所持有新麗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產生投資收益。

股東持股情況:

(2)橫店影視

日線

公司概要:

季報點評:2018年一季報每股收益0.42元,淨利潤1.89億元,同比去年增長63.75%

機構持股:大舉增倉

行業研究及分析:

週五兩市探底回升,但早盤白馬與題材齊跌,對市場人氣打擊極大,午後指數雖然翻紅,但盤面上依舊無明顯熱點,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傳媒股午後集體走強,光線傳媒強勢漲停,橫店影視大漲7%,華策影視、慈文傳媒、廣電網路、華誼兄弟等個股紛紛拉升。

隨著中國電影邁向國際化步伐的日益加緊,它的黏合劑作用越發明顯,從地域層面看,中國電影與好萊塢之間的聯繫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刻,從領域層面看,中國電影正大步流星地走在與金融資本高度融合的道路上。

從公募基金2018Q1整體持倉變化情況可以發現,公募基金配置傳媒板塊的力度在不斷加大,同時配置標的的豐富度也在提升,相比於2017Q4,2018Q1有11只新標的進入公募配置清單。

13家公司營收與淨利潤“同步增長”

據統計,共13家公司2017年營業收入與歸母淨利潤實現了同步增長。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公司業績的增長,大都與影視劇領域的良好表現有關。

比如華策影視,年報披露資料顯示,全網劇業務收入達46.03億,同比增幅達30%,所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由2016年的79.85%進一步提升到87.76%。報告期內,代表作《楚喬傳》、《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孤芳不自賞》分別位列年度互聯網點擊播放前10名和衛視收視率前10名。其中《孤芳不自賞》率先打破電視劇行業千萬元大關,即每集版權等綜合收入超過千萬元。

光線傳媒2017年報告期內電影及衍生品收入達12.38億,占比總營業收入逾67%。該公司參與《大鬧天竺》、《嫌疑人X的獻身》、《大護法》等電影獲得了不俗的票房或口碑。

華誼兄弟則憑藉《芳華》、《前任3:再見前任》、《摔跤吧!爸爸》、《西遊伏妖篇》等爆款電影作品,累計實現國內票房約51億元(截止2017年年底)。有研報分析稱,2017年華誼兄弟電影領域業務回暖,為上市公司業績增長帶來顯著推動力。

影視股在光線傳媒的帶動下出現不同幅度的反彈,也是板塊也算是超跌的板塊,在版塊政策加強的影響下,建議可關注:

橫店影視是純粹的影院公司,影院擴張速度明顯快于大部分競爭對手,多為新建影院,具備較高的經營杠杆影視。

光線傳媒作為發行公司,雖然有一定的內容風險,但是可以通過分散投資來回避風險,而且投資的貓眼業務具備戰略價值。

中國電影具備一定的戰略優勢,不確定性較低,理應享受一些估值溢價,但是管理風格保守導致經營杠杆較低。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風險自負)

傳媒行業研究及分析:

傳媒娛樂:

日線

相關個股:漲幅居前

相關個股

傳媒娛樂:龍頭:光線傳媒+橫店影視

第一大類:電影市場相關上市公司:

(1)電影製片公司:中國電影,上海電影,華誼兄弟,光線傳媒,橫店影視等。

(2)院線類電影:萬達院線,橫店影視,金逸影視。

第二大類:電視劇市場相關上市公司:

電視劇:唐德影視,鹿港文化。。。

影視劇:慈文傳媒,華策影視,華誼兄弟,新文化,歡瑞世紀。。。

其他相關:動漫+綜藝:中視傳媒,引力傳媒,奧飛娛樂,長城動漫。。。

個股研究及分析:

(1)光線傳媒

日線

季報點評:光線傳媒(300251)4月25日晚間披露一季報,公司2017年一季度營收4.01億元,同比下滑34%,淨利潤19.93億元,同比增長977%,扣非後淨利潤8796.38萬元,同比下滑52%。報告期內,公司作價33.17億元出售所持有新麗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產生投資收益。

股東持股情況:

(2)橫店影視

日線

公司概要:

季報點評:2018年一季報每股收益0.42元,淨利潤1.89億元,同比去年增長63.75%

機構持股:大舉增倉

行業研究及分析:

週五兩市探底回升,但早盤白馬與題材齊跌,對市場人氣打擊極大,午後指數雖然翻紅,但盤面上依舊無明顯熱點,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傳媒股午後集體走強,光線傳媒強勢漲停,橫店影視大漲7%,華策影視、慈文傳媒、廣電網路、華誼兄弟等個股紛紛拉升。

隨著中國電影邁向國際化步伐的日益加緊,它的黏合劑作用越發明顯,從地域層面看,中國電影與好萊塢之間的聯繫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刻,從領域層面看,中國電影正大步流星地走在與金融資本高度融合的道路上。

從公募基金2018Q1整體持倉變化情況可以發現,公募基金配置傳媒板塊的力度在不斷加大,同時配置標的的豐富度也在提升,相比於2017Q4,2018Q1有11只新標的進入公募配置清單。

13家公司營收與淨利潤“同步增長”

據統計,共13家公司2017年營業收入與歸母淨利潤實現了同步增長。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公司業績的增長,大都與影視劇領域的良好表現有關。

比如華策影視,年報披露資料顯示,全網劇業務收入達46.03億,同比增幅達30%,所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由2016年的79.85%進一步提升到87.76%。報告期內,代表作《楚喬傳》、《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孤芳不自賞》分別位列年度互聯網點擊播放前10名和衛視收視率前10名。其中《孤芳不自賞》率先打破電視劇行業千萬元大關,即每集版權等綜合收入超過千萬元。

光線傳媒2017年報告期內電影及衍生品收入達12.38億,占比總營業收入逾67%。該公司參與《大鬧天竺》、《嫌疑人X的獻身》、《大護法》等電影獲得了不俗的票房或口碑。

華誼兄弟則憑藉《芳華》、《前任3:再見前任》、《摔跤吧!爸爸》、《西遊伏妖篇》等爆款電影作品,累計實現國內票房約51億元(截止2017年年底)。有研報分析稱,2017年華誼兄弟電影領域業務回暖,為上市公司業績增長帶來顯著推動力。

影視股在光線傳媒的帶動下出現不同幅度的反彈,也是板塊也算是超跌的板塊,在版塊政策加強的影響下,建議可關注:

橫店影視是純粹的影院公司,影院擴張速度明顯快于大部分競爭對手,多為新建影院,具備較高的經營杠杆影視。

光線傳媒作為發行公司,雖然有一定的內容風險,但是可以通過分散投資來回避風險,而且投資的貓眼業務具備戰略價值。

中國電影具備一定的戰略優勢,不確定性較低,理應享受一些估值溢價,但是管理風格保守導致經營杠杆較低。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風險自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