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外資超市幹不過電商、國內本土超市了?

又有兩家位於合肥的沃爾瑪門店突然宣佈關閉, 沃爾瑪當地的員工都感到“太突然”, 我也覺得很驚訝, 國內本土超市和電商真的將外資超市擠出去了嗎?

最近一個朋友打電話來, 求工作。 那天下午她們還在超市上班, 次日早上感到超市開會, 就宣佈店面關門停業的消息, 這讓失業的她們都無所適從了。 就算她們溝通, 希望繼續留在公司工作, 選擇對等的崗位進行申請。 估計也只會有少數人願意繼續留在公司吧, 畢竟大部分超市工作的都是底薪接濟, 附近居住, 離家方便, 還有一家老小照顧的人群。

不到4年時間沃爾瑪關閉了合肥7家門店, 目前僅剩1家門店正常營業!沃爾瑪不僅僅是在合肥關店, 而且全國很多城市紛紛選擇關閉門店。

雖然沃爾瑪對於持續關店的原因, 大都是給予優化商業佈局的解釋。 看來, 隨著電商衝擊, 本土超市崛起, 再加上近年來房價上漲, 租金上漲估計也較快, 進一步壓縮了沃爾瑪等外資超市的經營業績, 這可能也是沃爾瑪持續關閉的一個原因。

近幾年各大城市的城市綜合體不斷湧現, 國內一些超市比如永輝、大潤發、蘇果超市採取線上線下結合的經營方式更受到國內消費者的歡迎, 所以也對外資超市產生較大的衝擊。 ”零售商關店的原因多為租約到期、模式調整、盈利能力偏弱、經營不善等, 而其中最為關鍵的, 是面臨著電子商務的巨大衝擊。

電商對實體店的衝擊確實很大, 現在網上超市已經送貨上門, 消費者非常青睞這一方式, 這對沃爾瑪這些外資超市的衝擊可想而知。

阿裡巴巴確認, 上一個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天貓和淘寶的支付寶總銷售額達到1207億元。

每一個狂歡的背後, 似乎都能隱約聽到傳統零售業的歎息。 從馬雲1999 年成立阿裡巴巴算起, 到現在電子商務在中國也走過了有18個年頭, 難道現在是向傳統商業模式說再見的時候了嗎?

從目前來看,很多商家已經選擇了擁抱電子商務,積極“觸電”。不然等待商家的,要麼等待關店,要麼擁抱電商,傳統商場的明天是否必然就是淒涼慘澹、奄奄一息的黃昏,更別說外資超市了!

從目前來看,很多商家已經選擇了擁抱電子商務,積極“觸電”。不然等待商家的,要麼等待關店,要麼擁抱電商,傳統商場的明天是否必然就是淒涼慘澹、奄奄一息的黃昏,更別說外資超市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