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柳毅傳書”故事家喻戶曉,多地爭非物質文化遺產

(民間傳說《柳毅傳書》)

唐高宗儀鳳年間(676-679年), 有位叫柳毅的湖南書生, 赴京應試, 落榜而歸。 因有同鄉客居陝西涇陽, 遂前往告別。 途中遇見一美貌女子在路邊牧羊。

柳毅見牧羊女愁容滿面, 似有滿腹心事, 便問她何故悲傷。 牧羊女頓時淚如雨下。 原來, 牧羊女竟是洞庭龍王之女, 嫁與涇河小龍, 因遭涇河小龍嫌棄, 飽受夫家虐待, 被迫終日牧羊。 龍女見柳毅誠實可信, 便托他傳書洞庭龍王。 柳毅同情龍女的遭遇, 概然允諾。

柳毅回到家鄉後, 依照龍女所說, 在洞庭湖畔果然找到一棵橘樹。 柳毅用龍女所贈的信物, 在樹上敲了三下, 不一會看見一名武夫浮出水面。 武夫讓柳毅閉上眼睛, 帶柳毅進入了洞庭龍宮。 柳毅向洞庭龍王說明來意, 呈上龍女的書信。 洞庭龍王得知愛女在涇陽受辱, 痛悔擇婿不當。 洞庭龍王的弟弟錢塘龍王則火冒三丈, 搖身一變化為千尺赤龍,

直奔涇陽而去。 錢塘龍王滅掉了涇河小龍, 救回龍女。

龍女回到洞庭龍宮後, 為柳毅奉酒答謝。 錢塘龍王見龍女與柳毅一個有情一個有義, 意欲撮合。 但柳毅為避施恩圖報之嫌, 婉言謝絕。 不過, 離開龍宮時, 柳毅見龍女楚楚動人依依不捨, 又忽生惆帳之情。 後來, 柳毅遷居金陵(今江蘇南京), 娶范陽女子盧氏。 婚後, 柳毅發現盧氏極似龍女, 甚覺奇怪。 一年後, 盧氏生育一子, 方才承認自己就是龍女化身。 有情人終成眷屬, 生活幸福美滿。 唐玄宗開元年間, 柳毅與龍女同歸洞庭湖。

(連環畫《柳毅傳書》)

《柳毅傳書》這個優美而浪漫的故事, 出自唐代李朝威的傳奇小說《柳毅傳》。 千百年來, 它被改編成各種戲曲, 廣為流傳。 也因此與《白蛇傳》、《孟薑女》、《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台》、《董永與七仙女》一起, 並稱為“中國六大民間傳說”。

作為膾炙人口的傳奇故事和民間傳說, 《柳毅傳書》故事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 然而, 作為一種文化遺產, 《柳毅傳書》故事卻產生了歸屬地之爭。 由於《柳毅傳書》故事流傳極廣,

與此相關的古跡亦遍佈各地, 許多地方都堅稱自己是柳毅故事的起源地或歸屬地。 特別是隨著各地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視, 柳毅故事歸屬地的爭議愈發激烈。 近年來, 許多地方競相將柳毅的故事申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其中山東濰坊已將《柳毅的傳說》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河南衛輝已將《柳毅傳說》申報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湖南岳陽已將《柳毅傳書傳說》申報為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還有數十個地方將柳毅的故事列為市級或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郵票《柳毅傳書》)

在這場大規模的文化遺產爭奪戰中, 爭論的焦點主要有三個:一是故事的發生地;二是柳毅的籍貫;三是故事的起源。

故事發生地之爭又分為受書地之爭和投書地之爭。 受書地之爭發生在寧夏固原與陝西咸陽之間。 寧夏固原認為, 《柳毅傳書》故事的創作背景在今寧夏固原市涇源縣。 理由是:涇河發源于寧夏涇源縣, 涇陽故城在今寧夏涇源縣黃花鄉馬家峽, 而非今陝西咸陽市的涇陽縣。 此外,《柳毅傳》的作者李朝威是甘肅隴西人,與涇源較近,熟悉涇河流域的自然人文,把故事背景設在涇河有一定合理性。但陝西咸陽並不認可寧夏固原的說法,堅稱“柳毅傳書”原本是發生在今咸陽市長武縣芋元鄉柳泉村的一個真實故事,後經長期流傳逐漸演化為傳奇故事或神話故事,當地至今有柳公祠、牧羊山等古跡。

投書地之爭則發生在湖南岳陽與江蘇蘇州之間。李朝威小說中的受書地是在洞庭湖畔。《柳毅傳》開頭就說:“儀鳳中,有儒生柳毅者,應舉下地,將還湘濱。”柳毅在見到洞庭龍王時又說:“毅,大王之鄉人也,長於楚,遊學于秦。”小說中的湘江、洞庭顯然是以湖南為地理背景。今湖南岳陽市洞庭湖中的君山島上,有傳書亭、柳毅井等古跡作為故事的依託。但江蘇蘇州卻有異議,理由是龍女在托書時,對柳毅說:“聞君將還吳,密邇洞庭。”聲稱這裡的吳,是指吳中,即今蘇州。洞庭則是指江蘇太湖,因為太湖中有洞庭山。太湖洞庭山上也有柳毅井、龍女廟等古跡。而對於柳毅“長於楚”的解釋是,古代吳地也可稱為楚。為此,湖南岳陽的文史專家反駁道,三國時期的岳陽(古稱巴丘)屬於東吳,洞庭湖畔岳陽樓的前身就是當年東吳大將魯肅訓練水軍的閱軍樓,唐代詩人孟浩然、杜甫、劉禹錫等都曾在詩中稱岳陽為吳地,故“聞君將還吳”中的吳指岳陽並無不當。

(郵票本票《柳毅傳書》)

2004年,國家郵政總局確定發行《柳毅傳書》郵票,江蘇蘇州與湖南岳陽之間對於投書地之爭進入白熱化。國家郵政總局不得不派出專家組,對兩地進行考察,最終認定柳毅傳書故事的投書地為湖南岳陽。2004年7月17日,中國郵政在岳陽舉行了《柳毅傳書》郵票的首發式。

關於柳毅的籍貫,李朝威小說開頭便說他家在“湘濱”——也就是湖南的湘江邊。文中也說他與洞庭龍王是同鄉,“長於楚”——也就是湖南的洞庭湖邊。由此可知,柳毅是湖南人。然而,河南衛輝和山東濰坊卻說柳毅的家鄉在他們那兒。河南衛輝宣稱,柳毅是今衛輝市龐寨鄉柳位村人。柳位村原名柳毅屯,村裡至今有柳毅大王廟。而山東濰坊則說,柳毅是今濰坊寒亭區亓家莊人。亓家莊的柳姓家族,都稱自己是柳毅的後人,並有家譜、縣誌為證。當地還有柳毅山、柳毅祠等古跡及相關傳說。

爭奪柳毅的籍貫,目的是將柳毅傳書故事納入本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過,這兩地關於柳毅的傳說卻與《柳毅傳書》故事有點脫節。河南衛輝的柳毅,相傳是唐代為治理黃河犧牲的一位大英雄,與《柳毅傳書》故事中的主人公,似乎不是同一人。為彌補這一缺陷,當地有專家撰文說,李朝威撰寫《柳毅傳》,或是以衛輝柳毅為原型演繹創作,只是把柳毅生前的活動場所改為了洞庭湖,把他捨身堵決口、死後被封為黃河河神的事,改為了與龍女傳書結為夫妻成為洞庭湖中的神仙。但這種說法顯然有點牽強附會。山東濰坊的柳毅,也與李朝威《柳毅傳》中的描述大不相同。但是,兩地卻都將柳毅的故事申報成了國家級或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樣一來,一直認為自己是《柳毅傳書》故事原地的湖南岳陽,有點惱火了。

(越劇《柳毅傳書》)

於是,湖南岳陽也將《柳毅傳書傳說》申報為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並重點闡述了柳毅傳書故事起源於“洞庭湖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東海龍王帶愛女三公主同赴王母娘娘的瑤池宴會。三公主不小心打破了王母的寶杯。王母大怒,將三公主貶到凡間受苦。龍王愛女,便派龜相到人間尋覓殷實人家讓三公主下嫁。龜相倉促之間,誤選了洞庭之野擁有八百里莊園的清百萬之子為婿。誰知清公子是個書呆子,而婆婆和小姑又十分刁蠻,對龍女百般欺淩。一日,三公主在荒野牧羊,巧遇進京趕考的書生柳明英。柳見其面容憔悴,問清緣由,即勸其修書並主動為之傳書。柳按龍女指點的方法,循君山島上橘井下海,將書信呈與東海龍王。龍王四太子得知姐姐的苦難後,立即飛往洞庭救回三公主,並將為富不仁的清家八百里莊園沉沒為洞庭湖。湖南岳陽認為,李朝威的傳奇小說《柳毅傳》,即源自“洞庭湖的傳說”。

山東濰坊不甘示弱,也宣稱當地發現了與李朝威《柳毅傳》迥異的《柳毅傳》殘本。該殘本《柳毅傳》僅存四回:第一回主要描寫柳毅生父行善積德,老年得子;第二回寫柳毅少年家貧但酷愛讀書,遊學天下;第三回寫柳毅外出遊學“訂喜偶”;第四回篇目以及篇首透露出涇陽坡柳毅為龍女傳書的故事。不過,濰坊《柳毅傳》殘本沒有確切的成書年載,是否根據李朝威《柳毅傳》改編而成,不得而知。

有關柳毅的傳說,核心內容是《柳毅傳書》故事。離開了這個故事,所有爭議都毫無意義。而這個故事影響最廣泛的版本,無疑是李朝威的《柳毅傳》。為爭奪非物質文化遺產,各地專家學者不惜唇槍舌戰針鋒相對,雖然有傷和氣,但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表明了各地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

(花鼓戲《柳毅傳書》)

參考文獻:

1、李朝威《柳毅傳》

2、湖南岳陽非物質文化遺產《柳毅傳書傳說》

3、山東濰坊非物質文化遺產《柳毅的傳說》

4、河南衛輝非物質文化遺產《柳毅傳說》

此外,《柳毅傳》的作者李朝威是甘肅隴西人,與涇源較近,熟悉涇河流域的自然人文,把故事背景設在涇河有一定合理性。但陝西咸陽並不認可寧夏固原的說法,堅稱“柳毅傳書”原本是發生在今咸陽市長武縣芋元鄉柳泉村的一個真實故事,後經長期流傳逐漸演化為傳奇故事或神話故事,當地至今有柳公祠、牧羊山等古跡。

投書地之爭則發生在湖南岳陽與江蘇蘇州之間。李朝威小說中的受書地是在洞庭湖畔。《柳毅傳》開頭就說:“儀鳳中,有儒生柳毅者,應舉下地,將還湘濱。”柳毅在見到洞庭龍王時又說:“毅,大王之鄉人也,長於楚,遊學于秦。”小說中的湘江、洞庭顯然是以湖南為地理背景。今湖南岳陽市洞庭湖中的君山島上,有傳書亭、柳毅井等古跡作為故事的依託。但江蘇蘇州卻有異議,理由是龍女在托書時,對柳毅說:“聞君將還吳,密邇洞庭。”聲稱這裡的吳,是指吳中,即今蘇州。洞庭則是指江蘇太湖,因為太湖中有洞庭山。太湖洞庭山上也有柳毅井、龍女廟等古跡。而對於柳毅“長於楚”的解釋是,古代吳地也可稱為楚。為此,湖南岳陽的文史專家反駁道,三國時期的岳陽(古稱巴丘)屬於東吳,洞庭湖畔岳陽樓的前身就是當年東吳大將魯肅訓練水軍的閱軍樓,唐代詩人孟浩然、杜甫、劉禹錫等都曾在詩中稱岳陽為吳地,故“聞君將還吳”中的吳指岳陽並無不當。

(郵票本票《柳毅傳書》)

2004年,國家郵政總局確定發行《柳毅傳書》郵票,江蘇蘇州與湖南岳陽之間對於投書地之爭進入白熱化。國家郵政總局不得不派出專家組,對兩地進行考察,最終認定柳毅傳書故事的投書地為湖南岳陽。2004年7月17日,中國郵政在岳陽舉行了《柳毅傳書》郵票的首發式。

關於柳毅的籍貫,李朝威小說開頭便說他家在“湘濱”——也就是湖南的湘江邊。文中也說他與洞庭龍王是同鄉,“長於楚”——也就是湖南的洞庭湖邊。由此可知,柳毅是湖南人。然而,河南衛輝和山東濰坊卻說柳毅的家鄉在他們那兒。河南衛輝宣稱,柳毅是今衛輝市龐寨鄉柳位村人。柳位村原名柳毅屯,村裡至今有柳毅大王廟。而山東濰坊則說,柳毅是今濰坊寒亭區亓家莊人。亓家莊的柳姓家族,都稱自己是柳毅的後人,並有家譜、縣誌為證。當地還有柳毅山、柳毅祠等古跡及相關傳說。

爭奪柳毅的籍貫,目的是將柳毅傳書故事納入本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過,這兩地關於柳毅的傳說卻與《柳毅傳書》故事有點脫節。河南衛輝的柳毅,相傳是唐代為治理黃河犧牲的一位大英雄,與《柳毅傳書》故事中的主人公,似乎不是同一人。為彌補這一缺陷,當地有專家撰文說,李朝威撰寫《柳毅傳》,或是以衛輝柳毅為原型演繹創作,只是把柳毅生前的活動場所改為了洞庭湖,把他捨身堵決口、死後被封為黃河河神的事,改為了與龍女傳書結為夫妻成為洞庭湖中的神仙。但這種說法顯然有點牽強附會。山東濰坊的柳毅,也與李朝威《柳毅傳》中的描述大不相同。但是,兩地卻都將柳毅的故事申報成了國家級或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樣一來,一直認為自己是《柳毅傳書》故事原地的湖南岳陽,有點惱火了。

(越劇《柳毅傳書》)

於是,湖南岳陽也將《柳毅傳書傳說》申報為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並重點闡述了柳毅傳書故事起源於“洞庭湖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東海龍王帶愛女三公主同赴王母娘娘的瑤池宴會。三公主不小心打破了王母的寶杯。王母大怒,將三公主貶到凡間受苦。龍王愛女,便派龜相到人間尋覓殷實人家讓三公主下嫁。龜相倉促之間,誤選了洞庭之野擁有八百里莊園的清百萬之子為婿。誰知清公子是個書呆子,而婆婆和小姑又十分刁蠻,對龍女百般欺淩。一日,三公主在荒野牧羊,巧遇進京趕考的書生柳明英。柳見其面容憔悴,問清緣由,即勸其修書並主動為之傳書。柳按龍女指點的方法,循君山島上橘井下海,將書信呈與東海龍王。龍王四太子得知姐姐的苦難後,立即飛往洞庭救回三公主,並將為富不仁的清家八百里莊園沉沒為洞庭湖。湖南岳陽認為,李朝威的傳奇小說《柳毅傳》,即源自“洞庭湖的傳說”。

山東濰坊不甘示弱,也宣稱當地發現了與李朝威《柳毅傳》迥異的《柳毅傳》殘本。該殘本《柳毅傳》僅存四回:第一回主要描寫柳毅生父行善積德,老年得子;第二回寫柳毅少年家貧但酷愛讀書,遊學天下;第三回寫柳毅外出遊學“訂喜偶”;第四回篇目以及篇首透露出涇陽坡柳毅為龍女傳書的故事。不過,濰坊《柳毅傳》殘本沒有確切的成書年載,是否根據李朝威《柳毅傳》改編而成,不得而知。

有關柳毅的傳說,核心內容是《柳毅傳書》故事。離開了這個故事,所有爭議都毫無意義。而這個故事影響最廣泛的版本,無疑是李朝威的《柳毅傳》。為爭奪非物質文化遺產,各地專家學者不惜唇槍舌戰針鋒相對,雖然有傷和氣,但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表明了各地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

(花鼓戲《柳毅傳書》)

參考文獻:

1、李朝威《柳毅傳》

2、湖南岳陽非物質文化遺產《柳毅傳書傳說》

3、山東濰坊非物質文化遺產《柳毅的傳說》

4、河南衛輝非物質文化遺產《柳毅傳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