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羞答答的玫瑰為誰開?|關於特殊人群性☆禁☆愛的話題

孔子說,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

孟子說, “食色,性也”。

其實從中國人的傳統來看, 性觀念還是蠻開放的。

三千多年前出現的《詩經》中,

就有許多表現男女情愛的詩篇, 其中甚至不乏直接表現性愛的作品, 更有許多為後世儒家所不能接受的野合之詩。

如《鄭風・溱洧》:

溱與洧, 方渙渙兮。

士與女, 方秉蕑兮。

女曰觀乎?士曰既且, 且往觀乎?

洧之外, 洵訏且樂。

維士與女, 伊其相謔, 贈之以芍藥。

溱與洧, 瀏其清矣。

士與女, 殷其盈矣。

女曰觀乎?士曰既且, 且往觀乎?

洧之外, 洵訏且樂。

維士與女, 伊其將謔, 贈之以芍藥。

士與女, 方秉蕑兮。

女曰觀乎?士曰既且, 且往觀乎?

洧之外, 洵訏且樂。

維士與女, 伊其相謔, 贈之以芍藥。

溱與洧, 瀏其清矣。

士與女, 殷其盈兮。

女曰觀乎?士曰既且, 且往觀乎?

洧之外, 洵訏且樂。

此詩描寫的是春季來臨時, 在河岸上舉行村社慶典的情形。 青年男女在河岸上相互求愛,

競相追逐, 然後進行性交。 他們嬉戲遊玩, 互贈芍藥以結情愛, “芍藥”一詞也成為後世色情文學中女性生殖器的代稱。

《鄭風・野有蔓草》也同樣講述了男女二人在野外歡會時的情景:

野有蔓草, 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 清揚婉兮。

邂逅相遇, 適我願兮。

野有蔓草, 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 婉如清揚。

邂逅相遇, 與子偕臧。

此詩以田野郊外, 草蔓露濃為背景, 同時也是一種象徵, 情長意濃, 男女相遇, 自然情景交融, 人不期而遇, 情也就不期而至了。

《詩經》反映了周朝初期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也從側面反映了中國遠古先人開放的性觀念。

據司馬遷《史記》所述, 聖人孔子就是他父親叔梁紇(時年70歲)與其母親顏征(18歲)“野合”而生的“私生子”。

中國人的性觀念真正走向保守和封閉是在宋代以後了。 自宋儒始, 才有了所謂“餓死事小, 失節為大”的說法。

不過, 在中國傳統社會的大部分時間裡, 壓抑性欲, 泯滅人性, 都是針對女性的;而對於男性則從來不加以限制。

我們看《金瓶梅》, 看《紅樓夢》就知道, 女性是不可以“亂來”的, 否則就是如“潘金蓮”一樣的“淫婦”永遠遭到唾棄。 可是道貌岸然如賈政, 照樣擁妻抱妾, 生活豐富多彩。 而像寶二爺那樣, 心裡惦記著黛玉, 屋裡護著寶釵, 同時還著迷于秦可卿, 小小年紀就與自己的丫頭襲人開始了雲雨之事, 居然被視為純情的“情種”, 真是可笑。

五四運動的一大成果, 就是解放了女性, 讓女性走出家庭、走向社會, 更走向自己。

今天, 如果我們重新審視五四以來的傑出女性,

就會發現, 她們多是開放女性, 並且在性觀念的開放方面, 不遜於入今天的前衛青年。

在婚姻家庭和性觀念方面, 左翼女性遠比右翼女性開放得多。

像女作家丁玲, 先後或者同時與多位男性交往。 甚至一度與胡也頻、沈從文三人同居一室。

作家薩蘇曾經研究過延安時期女性的開放狀況。

他的《延安女性深受懷孕之苦》一文, 講述了延安性解放時期, 女性受的苦與痛。 對生理現象的無知, 與幾乎沒有什麼避孕措施, 很多離開父母、反叛家庭的革命女青年都是稀裡糊塗地懷了孕。 她們中的有些人, 甚至是在出現了強烈的妊娠反應後, 才去醫院檢查, 知道自己已經是准媽媽了。 營養的不足, 使她們的身體健康狀況越來越差,

對此體會最深的應當是賀子珍。

也必須坦率地承認, 中國人的性觀念受到最大壓抑的年代是20世紀50至70年代。

那個年代, 風花雪月、小資情調一概被主流的政治與革命風潮壓倒;甚至青年男女的婚姻都要被冠以響應領袖號召、“解放全人類三分之二受苦人”的名義。 不過, 人性是不可能被政治徹底泯滅掉的——據人民大學教授張鳴回憶, 在文革後期的北大荒, 男女關係也到了混亂的程度:“文革日子的緊繃, 是越來越放鬆了。 在北大荒這樣的人少地荒的所在, 放鬆的就更曆害。 革命時被嚴格限制的男女關係, 也大幅度鬆弛。 大人們群裡, 拉幫套(即丈夫之外的副夫)的重新上位, 搞破鞋的也冒頭了, 而且大有氾濫之勢。”

應當說是改革開放將中國拉回到了正常社會;也讓中國人的人性恢復到正常狀態。

儘管我們還不能說今天的中國社會已經進入到了一個性開放的社會;但絕大部分中國人對於兩性關係的看法,早就不再視其為洪水猛獸了,而持理性開放的態度了。

但是,對於社會中的一些特殊人群的性觀念、性關係,我們今天社會普遍的寬容度與容忍度,還是不夠的——這也是本文想討論的問題。

關於同性戀。

著名社會學者李銀河教授曾經于2007年做過一次中國公眾對同性戀態度的調查(全國大中城市隨機抽樣,結論可以推論到全國大中城市人群)。在“你如何看待同性戀行為”這一問題上,有兩成(20.8%)中國城市居民認為它完全沒有錯;三成人(32.3%)認為它“有點錯”,但是並非完全錯誤;有近四成人(37.8%)認為它是“完全錯誤”的。還有近一成人(9.3%)態度不明。也就是說,大部分中國人(超過70%),不接受(反對)同性戀。

十幾年過去了。今天的情況很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我相信根本的變化還沒有發生。據我個人瞭解,人們還是普遍不能接受同性戀是正常戀愛。

關於老年人性愛。

今天對於青年人、中年人的性愛自由(出於雙方自願,不影響第三者)已經沒有多少人加以指摘了。但對於老年人存在的性愛需求,社會卻關注度不夠,不僅很多老年人子女方面明確或者暗地反對,就是老年人自身對於自己的性愛權利也沒有正確認識。

這方面的情況,媒體報導是不少的。出於安全考慮,我就不引述了。

關於殘疾人性愛。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于2017年曾經發佈過資料,我國殘疾人總數超過8500萬,其中視力殘疾人數1200多萬,肢體殘疾人數近2500萬。

客觀地講,殘疾人結婚的比例是比較低的(沒有看到相關資料);而且還有些殘疾人因病原因限制結婚。但是,絕大部分殘疾人同正常人一樣有性愛需求,卻可能終生無法滿足。

最近看到一篇令我震撼的網路文章,講的是法國第一家促進殘疾人性陪護的協會,自己培訓性護工,同時為有情愛需求的殘疾人和性護工牽線搭橋。文章中還講到了性護工與殘疾人之間發生的性愛故事。

中國人的理想社會就是大同社會。漢代典籍《禮記》的《禮運篇》曾經描述過中國人心目中“大同社會”願景: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私以為,其中講到的“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意思,應是包括對於社會特殊人群的關愛的,不僅要關愛他們的物質需求,也要關愛他們的精神需要......

明清書話

風花雪月與人文理想

閱讀+旅行+情感+故事。歡迎投稿

主編:明清 ;編輯:紫雲 泓波

投稿郵箱:1547128352@qq.com

而且大有氾濫之勢。”

應當說是改革開放將中國拉回到了正常社會;也讓中國人的人性恢復到正常狀態。

儘管我們還不能說今天的中國社會已經進入到了一個性開放的社會;但絕大部分中國人對於兩性關係的看法,早就不再視其為洪水猛獸了,而持理性開放的態度了。

但是,對於社會中的一些特殊人群的性觀念、性關係,我們今天社會普遍的寬容度與容忍度,還是不夠的——這也是本文想討論的問題。

關於同性戀。

著名社會學者李銀河教授曾經于2007年做過一次中國公眾對同性戀態度的調查(全國大中城市隨機抽樣,結論可以推論到全國大中城市人群)。在“你如何看待同性戀行為”這一問題上,有兩成(20.8%)中國城市居民認為它完全沒有錯;三成人(32.3%)認為它“有點錯”,但是並非完全錯誤;有近四成人(37.8%)認為它是“完全錯誤”的。還有近一成人(9.3%)態度不明。也就是說,大部分中國人(超過70%),不接受(反對)同性戀。

十幾年過去了。今天的情況很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我相信根本的變化還沒有發生。據我個人瞭解,人們還是普遍不能接受同性戀是正常戀愛。

關於老年人性愛。

今天對於青年人、中年人的性愛自由(出於雙方自願,不影響第三者)已經沒有多少人加以指摘了。但對於老年人存在的性愛需求,社會卻關注度不夠,不僅很多老年人子女方面明確或者暗地反對,就是老年人自身對於自己的性愛權利也沒有正確認識。

這方面的情況,媒體報導是不少的。出於安全考慮,我就不引述了。

關於殘疾人性愛。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于2017年曾經發佈過資料,我國殘疾人總數超過8500萬,其中視力殘疾人數1200多萬,肢體殘疾人數近2500萬。

客觀地講,殘疾人結婚的比例是比較低的(沒有看到相關資料);而且還有些殘疾人因病原因限制結婚。但是,絕大部分殘疾人同正常人一樣有性愛需求,卻可能終生無法滿足。

最近看到一篇令我震撼的網路文章,講的是法國第一家促進殘疾人性陪護的協會,自己培訓性護工,同時為有情愛需求的殘疾人和性護工牽線搭橋。文章中還講到了性護工與殘疾人之間發生的性愛故事。

中國人的理想社會就是大同社會。漢代典籍《禮記》的《禮運篇》曾經描述過中國人心目中“大同社會”願景: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私以為,其中講到的“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意思,應是包括對於社會特殊人群的關愛的,不僅要關愛他們的物質需求,也要關愛他們的精神需要......

明清書話

風花雪月與人文理想

閱讀+旅行+情感+故事。歡迎投稿

主編:明清 ;編輯:紫雲 泓波

投稿郵箱:1547128352@qq.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