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李澤楷砸1億購屋寵娛樂圈新歡,李嘉誠的接班人指望得上嗎?

去年, 李嘉誠的小兒子李澤楷和小26歲的港姐郭嘉文同遊日本, 戀情曝光, 現新歡被爆以逾1億元港幣買下200平愛巢, 另設有天臺, 天臺有游泳池, 妥妥的豪宅。

郭嘉文是去年的港姐季軍, 出生于小康家庭, 自從與現年51歲的李澤楷相知相遇相戀之後, 不僅上班有司機開著名貴的房車接送, 更在同屆港姐為了上位爭得不可開交的時候, 早就悄悄坐著男友的私家遊艇出海happy!

就在李澤楷默認為小女友豪擲萬金的時候, 我們不免想起他以往的多段感情, 並送給他”貧窮女孩的致富通道”這一光榮稱號。

小兒子頻頻勾搭娛樂圈女星, 大兒子曾遭綁架留下陰影, 稱霸中國首富多年的李嘉誠, 到底是如何培養並選擇他的接班人呢?坊間傳聞 “嘉誠倒下再無李家”的傳言難道會一語成箴嗎?

次子李澤楷生性反叛, 喜歡與父親對著幹

據傳聞說, 來自潮汕的李氏一族門第觀念深重,

李嘉誠一直反對兒子與娛樂圈女星交往, 但李澤楷因為母親莊月明自殺的事情與父親早有嫌隙, 性格反叛, 所以李嘉誠反對也沒用, 與他傳過緋聞的女人, 數起來能有一串, 日本女主播真正加留奈、盈科之花林慧儀、中英混血兒羅愛欣……其中, 最有名的是女星梁洛施, 連生三子, 依然被豪門拒之門外。

二人在戀愛之初就飽受爭議, 嫁入豪門, 絕非易事。 由於家境不富裕, 梁洛施12歲便開始接觸娛樂圈養家, 已經有1.69米高的她先是當模特兒, 及後被英皇簽下, 並改名梁洛施。 2004年, 英皇舉行盛大記者會宣佈梁洛施正式出道, 並力求將她打造成“張柏芝接班人”。

與梁洛施相識後, 李澤楷花費億元為她贖身, 梁洛施為其誕下一子, 李嘉誠親自為其取名為“長治”, 隨後於次年誕下雙胞胎男嬰, 盼著抱孫子的李嘉誠, 看到梁洛施肯替李家不斷延續香火, 對她的印象有所好轉, 但始終沒有同意她入門。

此時的梁洛施已經成為3個孩子的母親, 就在外界紛紛猜測雙方感情穩定的時候,

兩人卻發表聲明正式分手, 引起一片譁然。

除了與父親關係敏感, 李澤楷做起生意來, 出手也不穩當, 大起大落是常事。

1999年前後, 李澤楷抓住機遇, 開始涉足香港互聯網。 同年, 盈科拓展收購市值不足1億港元的德信佳, 並借殼上市, 先後將其改名為盈科數碼動力和電訊盈科。

此後, 電訊盈科股價出現猛漲。 2000年2月中旬, 電訊盈科的市值曾高達2389.16億港元, 比肩長和的前身長江實業。 但當時的電訊盈科其實是個空架子, 1999年的營收僅為1.52億港元。

李澤楷對股價虛高心知肚明, 將目光瞄向了當時盈利能力強勁的香港電訊, 發起了世紀大並購。 這次並購完成不久, 互聯網泡沫破裂, 電訊盈科的股價暴跌, 到2002年10月, 較峰值跌去超過九成。

據悉, 電訊盈科旗下的Transvision至少已連續兩年出現虧損:2015年和2016年除稅後淨虧損分別高達2.97億和2.24億港元。 截至2016年底, Transvision的資產淨值約為7.71億港元。 而就在上個月月初, 李澤楷將電訊盈科賣給了父親李嘉誠, 這家虧損公司資產淨值不足8億, 卻賣出了30億的高價。

為了兒子, 李嘉誠甘當接盤俠。

長子李澤钜膽小謹慎,曾被綁架至今留有陰影

17歲時,長子李澤钜聽從父親的意見,進入斯坦福大學念土木工程。24歲碩士畢業後,便回到香港,一心一意學習家族生意。25歲時,便被提拔為長江實業的執行董事。27歲時被委為總督商務委員會委員。李嘉誠著力栽培家族事業接班人,可謂用心良苦。

與弟弟熱愛冒險的性格相比,哥哥李澤钜行事刻板、謹慎,甚至有些“計到盡”的感覺。內部員工普遍認為,“以前在李嘉誠話事的年代,大家做事都是有商有量,現在都是老闆說了算。”

據有關人士分析,李澤钜過度謹慎、膽識不足,可能跟他被張子強綁架的陳年往事分不開。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話說當年,驚天悍匪張子強買了份香港報紙,看到富豪排行榜,就從排第一的李嘉誠他們家開始動手了。時間是1996年5月23日下午6點,張子強踩好點,在李澤钜下班必經之路上好埋伏。得手之後,劫匪先是把他捆起來,扔進了後備箱,後又把他轉移到一間廢舊養雞場,這個過程中,李澤钜的眼睛一直被蒙著,手也被捆住。

張子強料准了李家看重兒子的命,不敢報警,就大搖大擺親自上門談判。之後,張子強分兩次,從李家取走了10億現金。這次綁架雖然有驚無險,但也給李澤钜的內心留下了陰影。

然而,行事嚴謹、小心翼翼也並不意味著洞察力就強。2012年,在李澤钜的主導下,李家先後大規模收購和入股英國的天然氣、電網和水務等基礎民生領域,這也是後來被稱為最失敗的投資。李家在英投資金額估算超過520億英鎊,其產業估值達數千億英鎊,是在英國最大的單一海外投資商。幾乎是買下了英國。

但是,英國公投脫歐後,李家的前景瞬間變得不可預知。瑞銀公用事業研究部主任西蒙·保爾向媒體透露,“英鎊每一個百分點的下跌,意味著長江實業0.65%盈利的下降,意味著電能實業0.5%盈利的下降。如果英鎊持續下跌,從英國回香港的分紅就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他還預測,長江基建和電能實業在英鎊兌美元貶值15%的情況下,營收會下降6-8%。並提到長江基建2016年上半年核心利潤下降,經常利潤同比下降了13%,主要是受到各國貨幣貶值影響。

李澤钜此舉,直接導致了李家被英國深度套牢啊。

年近九旬的老首富公開“傳位”長子,卻又在發佈會上哽咽落淚

李嘉誠出生寒門,戰亂中一家從內地逃亡香港。13、4歲就開始在香港的茶樓跑腿打雜、飽嘗人生疾苦和底層心酸,也有著通達人情世故的人生體驗。在最近長和系召開的記者發佈會上,年近九旬的李嘉誠回憶往事,哽咽落淚,又承認身體已經不好,常去醫院。外界揣測,父子接班已經不遠。

從1999年起,李嘉誠連續十五年榮登福布斯華人首富寶座,至2012年其身家已超過220億美元。近五年,李嘉誠雖不再是華人首富,但作為財富的象徵,其對於商業後輩的示範作用仍不可小覷。

有意思的是,李嘉誠一邊公開“傳位”于長子,一邊又不肯徹底退出。他是不是對接班人不放心,擔心富不過三代的魔咒在他們家身上應驗?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沒錯,與草根出身、白手起家的創一代相比,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富二代往往有更好的教育背景,更有國際視野,但是他們做起真正做起生意來,往往比不上小學沒畢業的創一代。

久經風雨的創一代,如何將產業順利移交到後輩人手上,是比盈利更緊要的任務。

審時度勢的洞察力,正是李嘉誠的長處。這種素質,更適宜在底層社會中錘煉,而非豪門。而他的兩個兒子出生時,他已經躋身富豪行列,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究竟如何洞察形勢,做出最精准的商業判斷和決策?

綜合兄弟二人的情況看,很難說誰在商業上更有能力,畢竟七八歲就雙雙旁聽董事會,耳濡目染學著做生意。最終,李嘉誠還是選擇了老成持重的長子作了家族接班人。顯然,長子無法像父親一樣審時度勢、決策精准,甚至洞悉人情世故的能力也欠缺。但他亦有長處,穩重、謹慎的特質似乎更適合當好一艘商業巨輪的船長。比起激進主義風格的次子,犯錯誤的機會大約會少些。

當然,李澤楷的身上的決斷力也頗有乃父之風。雖然,他也有搞砸的時候。但是年輕人犯錯誤,上帝都會原諒。又或許等老一輩真正退出歷史舞臺,他們第二代的歷史大幕才算是真正拉開。

李嘉誠甘當接盤俠。

長子李澤钜膽小謹慎,曾被綁架至今留有陰影

17歲時,長子李澤钜聽從父親的意見,進入斯坦福大學念土木工程。24歲碩士畢業後,便回到香港,一心一意學習家族生意。25歲時,便被提拔為長江實業的執行董事。27歲時被委為總督商務委員會委員。李嘉誠著力栽培家族事業接班人,可謂用心良苦。

與弟弟熱愛冒險的性格相比,哥哥李澤钜行事刻板、謹慎,甚至有些“計到盡”的感覺。內部員工普遍認為,“以前在李嘉誠話事的年代,大家做事都是有商有量,現在都是老闆說了算。”

據有關人士分析,李澤钜過度謹慎、膽識不足,可能跟他被張子強綁架的陳年往事分不開。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話說當年,驚天悍匪張子強買了份香港報紙,看到富豪排行榜,就從排第一的李嘉誠他們家開始動手了。時間是1996年5月23日下午6點,張子強踩好點,在李澤钜下班必經之路上好埋伏。得手之後,劫匪先是把他捆起來,扔進了後備箱,後又把他轉移到一間廢舊養雞場,這個過程中,李澤钜的眼睛一直被蒙著,手也被捆住。

張子強料准了李家看重兒子的命,不敢報警,就大搖大擺親自上門談判。之後,張子強分兩次,從李家取走了10億現金。這次綁架雖然有驚無險,但也給李澤钜的內心留下了陰影。

然而,行事嚴謹、小心翼翼也並不意味著洞察力就強。2012年,在李澤钜的主導下,李家先後大規模收購和入股英國的天然氣、電網和水務等基礎民生領域,這也是後來被稱為最失敗的投資。李家在英投資金額估算超過520億英鎊,其產業估值達數千億英鎊,是在英國最大的單一海外投資商。幾乎是買下了英國。

但是,英國公投脫歐後,李家的前景瞬間變得不可預知。瑞銀公用事業研究部主任西蒙·保爾向媒體透露,“英鎊每一個百分點的下跌,意味著長江實業0.65%盈利的下降,意味著電能實業0.5%盈利的下降。如果英鎊持續下跌,從英國回香港的分紅就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他還預測,長江基建和電能實業在英鎊兌美元貶值15%的情況下,營收會下降6-8%。並提到長江基建2016年上半年核心利潤下降,經常利潤同比下降了13%,主要是受到各國貨幣貶值影響。

李澤钜此舉,直接導致了李家被英國深度套牢啊。

年近九旬的老首富公開“傳位”長子,卻又在發佈會上哽咽落淚

李嘉誠出生寒門,戰亂中一家從內地逃亡香港。13、4歲就開始在香港的茶樓跑腿打雜、飽嘗人生疾苦和底層心酸,也有著通達人情世故的人生體驗。在最近長和系召開的記者發佈會上,年近九旬的李嘉誠回憶往事,哽咽落淚,又承認身體已經不好,常去醫院。外界揣測,父子接班已經不遠。

從1999年起,李嘉誠連續十五年榮登福布斯華人首富寶座,至2012年其身家已超過220億美元。近五年,李嘉誠雖不再是華人首富,但作為財富的象徵,其對於商業後輩的示範作用仍不可小覷。

有意思的是,李嘉誠一邊公開“傳位”于長子,一邊又不肯徹底退出。他是不是對接班人不放心,擔心富不過三代的魔咒在他們家身上應驗?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沒錯,與草根出身、白手起家的創一代相比,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富二代往往有更好的教育背景,更有國際視野,但是他們做起真正做起生意來,往往比不上小學沒畢業的創一代。

久經風雨的創一代,如何將產業順利移交到後輩人手上,是比盈利更緊要的任務。

審時度勢的洞察力,正是李嘉誠的長處。這種素質,更適宜在底層社會中錘煉,而非豪門。而他的兩個兒子出生時,他已經躋身富豪行列,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究竟如何洞察形勢,做出最精准的商業判斷和決策?

綜合兄弟二人的情況看,很難說誰在商業上更有能力,畢竟七八歲就雙雙旁聽董事會,耳濡目染學著做生意。最終,李嘉誠還是選擇了老成持重的長子作了家族接班人。顯然,長子無法像父親一樣審時度勢、決策精准,甚至洞悉人情世故的能力也欠缺。但他亦有長處,穩重、謹慎的特質似乎更適合當好一艘商業巨輪的船長。比起激進主義風格的次子,犯錯誤的機會大約會少些。

當然,李澤楷的身上的決斷力也頗有乃父之風。雖然,他也有搞砸的時候。但是年輕人犯錯誤,上帝都會原諒。又或許等老一輩真正退出歷史舞臺,他們第二代的歷史大幕才算是真正拉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