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深度】桔子酒店為何難逃被收購的命運:精品酒店“小而美”的困境

華住酒店集團對於“中端酒店”下注的熱情不減。

4月12日, 華住旗下強調趣味、活力、個性化住宿體驗的中檔品牌“漫心”首家店亮相上海, 並相繼會在南京、杭州、廈門等一、二線市場佈局。

發佈會現場, 華住董事長季琦聽聞“漫心”首家店客房單價409元, 當場自信的提價“這個價格太低了, 600元左右才合適”。

而就在一個多月前, 華住剛以36.5億元人民幣全資收購桔子水晶酒店集團100%股權。

既培育自有品牌, 又要收割市場上已有的好資源, 華住對於持續升溫的中端市場正全力佈局。

錦江+鉑濤、首旅+如家、華住+桔子, 酒店集團的心態是:自家缺少這樣的“桔子”,

得買。 或者不想讓其他對手得到這個“桔子”, 得買。

中端酒店品牌層出不窮, 各品牌定位差異化是否吸引到足夠的客群, 未來市場競爭將有多激烈, 都還不得而知, 但“跑馬圈地”是當務之急。

作為被收購方, 桔子酒店集團CEO吳海在交易宣佈後發文稱自己是“代孕媽媽”, 透露了幾分無奈和作為創始人的不舍, 也有對過去經營決策上的反思。

吳海一直希望做個小而美的精品酒店, 但規模太小就缺少話語權與品牌知名度, 引入資本卻沒抓住上市機遇, 考慮擴大規模又錯失了時間窗口。

所以, 當從資本層面看現在是桔子套現的最好時機, 吳海只能忍痛割愛, 桔子酒店出售是其發展路徑和市場變化帶來的必然。

桔子賣貴了嗎?

桔子水晶酒店集團成立於2006年, 旗下擁有桔子水晶酒店、桔子酒店、精選、桔子酒店等品牌, 截至去年底, 桔子酒店總數為126家, 其中63家為直營。

根據介面新聞記者得到的資料, 2016年1-7月桔子總體的平均入住率為74.1%, 平均房價為385.8元, REVPAR的標準在下降, 對標準的控制力下降, 所以現在都在追求升級。 ”

這意味著堅持不大幅擴張、堅持高品質的桔子迎來了最好的時機。

該員工用兩個細節證明了桔子對品質的堅持:桔子不做鐘點房, 很多人住鐘點房是因為便宜, 住桔子看重的是檔次而不是價格;很多中端酒店使用外包的設計團隊, 桔子內部有龐大的設計團隊, 來把控酒店的品質。

另一方面, 在這名員工看來, 以桔子為代表的中端酒店盈利能力很強:“比如1500萬做100間的桔子,

4年回本, 租15年, 11年賺4000萬(扣除運營成本);用600萬做100間如家或漢庭, 3年回本, 12年賺2500萬”——漢庭和如家的投入低、回報期短, 但房價低, 盈利能力並不強。

各家的資料也證明, 盈利能力最強的品牌逐漸從經濟型品牌轉移為中端品牌, 比如錦江的“錦江都城”、華住的“全季”。

吳海2006年創立桔子時, 消費者將連鎖酒店認同為經濟型酒店, 還沒有“中端酒店”的概念, 而目前正是這個概念最火的時候, 更強的盈利能力和更大的市場需求, 促使全季、和頤、麗楓、亞朵等一大批中檔酒店品牌出現。

錦江收購維也納, 華住收購桔子, 中國的酒店市場已經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錦江+鉑濤、首旅+如家、華住, 唯一落單的是亞朵,

這位全季出身的CEO僅用兩年讓亞朵的估值逼近30億元。

“中端酒店”沒有統一的標準, 但“判斷一個酒店是不是中端並不只根據價位”, 上述桔子老員工認為。

以“全季”為例, 他認為, 從品質上來說, 全季不算真正意義上的“中端酒店”, 而是中端介於經濟型酒店之間入門級產品, 對標的是桔子集團最低的“桔子酒店”。

而現在, 桔子也在繼續升級。 他表示, 2012年開始就沒有新的“桔子酒店”了, 而是更高標準的“桔子精選”和“桔子水晶”, 這兩個品牌是桔子集團的重點。

在酒店行業, 規模代表著話語權。 華住的CEO張敏向吳海承諾, “將引進會員、引進加盟商幫著把桔子水晶的品牌做大。 ”

(直營店現金流計算方式:REVPAR*房間數量*時間 加盟店現金流計算方式:REVPAR*房間數量*時間*8%加盟管理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