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天價片酬、替身、軋戲、摳像,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假劇、假愛豆!

這兩年演藝圈風波不斷, 在數字臺詞、天價片酬、演員軋戲、主演替身、摳像合成等事件的持續發酵之下, 演員群體乃至演藝圈陷入了空前的信任危機。

今天是315,

就讓我們這些八卦群眾挽起袖子,

一起來打假!

打假關鍵字:數字臺詞

這事兒最開始是被金星在節目裡爆出來的。

金星吐槽有位元“數字小姐”演戲時不背臺詞只念數位, 全靠後期配音, 毫無演員職業操守。

緊接著劉濤也在採訪中爆料說某女演員在對戲時用念數位來代替臺詞, 全靠後期配音:“拍一個古裝劇, 有一個八幾年的女孩演我媽媽。 對戲過程中, 她真的在旁邊只念‘1234567’, 我內心真是有一點覺得……太恐怖了!”

跟這樣的演員對戲, 劉濤內心是崩潰的。

耿直的陳寶國老師直接對這些說著“數字臺詞”的演員, 不滿地批評道:“不要臉了”。

打假關鍵字:軋戲

軋戲, 就是指演員在同一時間內參與兩個及以上劇組的拍攝。

在這個浮躁的時代, 明星人氣已經超越本身實力成為可以拿下戲約的一個硬體條件。

但尷尬的是, 流量明星就那麼幾個, 各家開的戲卻是層出不窮噠, 想賺錢的人氣演員們自己就開始瘋狂軋戲了。 為了調檔期, 各家劇組就開始頻繁出現演員們各種奇葩的請假理由。

在圈內,對軋戲這種事兒深惡痛絕的當屬導演們。

爾冬升曾在朋友圈怒斥某些演員缺乏職業道德:“軋期拍另外一組戲、去登臺、走秀、拍廣告”。

爾冬升導演這麼一出頭,賈樟柯、李玉、高群書、陳國星、何平、管虎等導演都紛紛轉發力挺。

導演何平表示:“真正NB的大演員倒是很少這樣,他們接拍一部作品要全力以赴做好,同時也是對大家共同作品的一種尊重。個別經紀公司及經紀人缺乏職業道德底線,這些演員不用也罷。”

趙寶剛導演就明確表示不准自己的演員軋戲,還直言:誰“軋戲”就開除誰!

其實大部分演員還是比較有職業道德的,比如姚晨,據說她為了拍《搜索》就曾推掉了周星馳的邀約,因為陳凱歌導演明確告訴她不喜歡演員軋戲。

打假關鍵字:天價片酬

去年的一個熱門話題,就是關於人氣演員那些天價高片酬的。

網上還曝出過一個真假難辨的人氣演員片酬列表。

央視曾就人氣藝人天價片酬的事兒做了批評報導,廣電也就演員片酬做了新規。

其實這事兒影響挺壞的,因為演員片酬過高,片方為了控制總成本就不得不壓縮製作成本,這就直接造成整部劇的品質直線下降。連“老戲骨”陳道明都忍不了了,在訪問中吐槽道:“問題並不在於他們拿了多少錢,而是是不是幹了這麼多的事,是不是你對得起觀眾。”

打假關鍵字:主演替身

以前拍戲,只有特別危險的動作戲才會找專業的替身演員,可現在的風氣是演員還沒進組,文替武替就找了好幾十人,據說某人氣演員一部劇用三十多個替身。

還有網友爆出某位“小鮮肉”在拍攝電視劇時連用3天替身,自己卻始終沒有出場。

隨後,“大哥”成龍在接受採訪時也提到有的演員不敬業,痛斥他們把自己當大牌,打戲都拍完了,才過來拍兩個鏡頭喘喘氣裝樣子。

打假關鍵字:摳像合成

回首一下最近這幾個月裡網上最猛烈的吐槽,它出現在熱播IP劇《孤芳不自賞》中。

這部劇充斥了大量在攝影棚內用綠幕拍攝後期合成的摳像鏡頭,而且摳像技術不到位導致成片嚴重失真,從而引發眾怒,大家刷屏吐槽演員沒有職業道德,埋怨劇方糊弄觀眾。

不管是天價片酬、軋戲、主演替身還是摳像合成,從這些影視行業“假像”、“怪相”中,不難看出在這個崇尚“人氣”和“流量”的時代裡,很多不具備職業精神的“快銷偶像”已經有了成為“主流群體”的趨勢,而那些不炒作、不作妖、認真演戲的演員們反而接不到好作品,一點點被邊緣化,長此以往,影視行業終將面臨分崩離析的窘境。

當然在圈子崩壞之前,那些活在質疑聲中的“人氣演員”眼前還有一個更大的危機,就是如何重新贏得公眾的信任。

畢竟現在只要片名裡出現兩個以上人氣演員,觀眾就自行貼上爛劇的標籤,也是讓人非常尷尬!

在圈內,對軋戲這種事兒深惡痛絕的當屬導演們。

爾冬升曾在朋友圈怒斥某些演員缺乏職業道德:“軋期拍另外一組戲、去登臺、走秀、拍廣告”。

爾冬升導演這麼一出頭,賈樟柯、李玉、高群書、陳國星、何平、管虎等導演都紛紛轉發力挺。

導演何平表示:“真正NB的大演員倒是很少這樣,他們接拍一部作品要全力以赴做好,同時也是對大家共同作品的一種尊重。個別經紀公司及經紀人缺乏職業道德底線,這些演員不用也罷。”

趙寶剛導演就明確表示不准自己的演員軋戲,還直言:誰“軋戲”就開除誰!

其實大部分演員還是比較有職業道德的,比如姚晨,據說她為了拍《搜索》就曾推掉了周星馳的邀約,因為陳凱歌導演明確告訴她不喜歡演員軋戲。

打假關鍵字:天價片酬

去年的一個熱門話題,就是關於人氣演員那些天價高片酬的。

網上還曝出過一個真假難辨的人氣演員片酬列表。

央視曾就人氣藝人天價片酬的事兒做了批評報導,廣電也就演員片酬做了新規。

其實這事兒影響挺壞的,因為演員片酬過高,片方為了控制總成本就不得不壓縮製作成本,這就直接造成整部劇的品質直線下降。連“老戲骨”陳道明都忍不了了,在訪問中吐槽道:“問題並不在於他們拿了多少錢,而是是不是幹了這麼多的事,是不是你對得起觀眾。”

打假關鍵字:主演替身

以前拍戲,只有特別危險的動作戲才會找專業的替身演員,可現在的風氣是演員還沒進組,文替武替就找了好幾十人,據說某人氣演員一部劇用三十多個替身。

還有網友爆出某位“小鮮肉”在拍攝電視劇時連用3天替身,自己卻始終沒有出場。

隨後,“大哥”成龍在接受採訪時也提到有的演員不敬業,痛斥他們把自己當大牌,打戲都拍完了,才過來拍兩個鏡頭喘喘氣裝樣子。

打假關鍵字:摳像合成

回首一下最近這幾個月裡網上最猛烈的吐槽,它出現在熱播IP劇《孤芳不自賞》中。

這部劇充斥了大量在攝影棚內用綠幕拍攝後期合成的摳像鏡頭,而且摳像技術不到位導致成片嚴重失真,從而引發眾怒,大家刷屏吐槽演員沒有職業道德,埋怨劇方糊弄觀眾。

不管是天價片酬、軋戲、主演替身還是摳像合成,從這些影視行業“假像”、“怪相”中,不難看出在這個崇尚“人氣”和“流量”的時代裡,很多不具備職業精神的“快銷偶像”已經有了成為“主流群體”的趨勢,而那些不炒作、不作妖、認真演戲的演員們反而接不到好作品,一點點被邊緣化,長此以往,影視行業終將面臨分崩離析的窘境。

當然在圈子崩壞之前,那些活在質疑聲中的“人氣演員”眼前還有一個更大的危機,就是如何重新贏得公眾的信任。

畢竟現在只要片名裡出現兩個以上人氣演員,觀眾就自行貼上爛劇的標籤,也是讓人非常尷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