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浙江紹興檢驗檢疫局積極扶持茶葉出口紀實

□童星鑫

茶作為國飲, 是我國具有幾千年歷史的傳統商品, 也是浙江省傳統出口農產品, 在農業生產中佔有重要地位。 如今, 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引導和感召下, 茶葉成為經濟發展的啟動劑和多國人民友誼的橋樑。 儘管中國茶葉已經踏入世界市場的舞臺, 但能否成為主角仍面臨考驗。 近年來, 浙江紹興檢驗檢疫局著重加強對出口茶葉的源頭管理, 注重提升茶葉品質, 助推出口基地建設, 改善產品結構, 提高產業效能, 促進茶葉擴大出口。

加強源頭管理

紹興是全國最大的產茶區之一, 茶園種植面積較大,

茶園面貌較好, 且轄區內各縣市均有分佈, 下轄的茶葉聚集產地嵊州市和新昌縣分別有“中國茶葉之鄉”“中國名茶之鄉”的美譽, 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 茶葉是初級的食用農產品, 成品的品質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原料, 加強茶葉原料種植基地管理, 從源頭控制茶葉原料的品質安全。

本著“好茶從種植開始”的理念, 紹興局十分注重綠茶基地建設。 目前, 紹興柯橋區已建立省級出口茶葉品質安全示範區, 並在此基礎上, 深入推進出口茶葉原料種植場的備案管理工作, 實行出口茶葉原料種植基地規模化、技術標準化、管理規範化的發展模式, 提升出口茶葉品質水準, 促進出口茶產業提質增效。 近日, 在浙江省農業廳和浙江檢驗檢疫局聯合發文中,

紹興轄區的越城區禦茶村茶葉基地、嵊州市里南鄉西景山華髮茶葉基地和新昌縣大明市鄉藕岸誠茂茶葉基地成為浙江首批出口農產品示範基地, 這也標誌著紹興局出口茶葉原料種植場備案基地管理工作邁上了新臺階。

創新監管模式

在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 為了讓更多企業抓住戰略商機, 紹興局在創新監管新模式上下功夫, 實行監管前移, 保證出口品質的同時又能實現快速通關。

歐盟是我國茶葉出口的尖端市場, 紹興轄區茶葉出口歐盟均價遠遠高出平均出口均價這也使茶葉出口歐盟的利潤遠遠高於其他的傳統市場。 而歐盟標準非常嚴格, 且標準法規的修訂異常頻繁,

茶農又不注重農藥殘留等的隱形指標, 成為紹興轄區茶葉出口歐盟的“絆腳石”。 紹興局通過簡政放權, 對輸歐茶葉出臺檢測前移、加快檢驗放行速度、收集技術性貿易措施資訊、指導企業開展風險分析等綜合服務措施, 精准幫扶助推茶葉進軍歐盟市場, 現已初見成效, 深受企業好評。 2016年紹興轄區出口歐盟茶葉又迎來了春天, 全年輸歐茶葉達1233.6噸、貨值523.1萬美元, 同比分別增長36.2%和45.8%, 與2013年的歷史最高出口量相差無幾。 嵊州市順發茶業有限公司在歐盟市場做得風生水起, 出口歐盟茶葉量排在浙江前列。

提高產業效能

紹興出口茶葉以珠茶和眉茶為主, 產品結構老化, 附加值較低, 經濟效益不高, 為扭轉紹興茶葉整體檔次不高,

附加值較低的不利局面, 紹興局近年積極引導轄區企業提升產品品質, 努力推動出口茶葉轉型升級, 積極鼓勵和幫助企業因地制宜開發抹茶、有機茶、袋泡茶、茶葉提取物等高附加值新產品。

目前, 抹茶已成為紹興茶葉出口新亮點, 2016年, 紹興轄區出口抹茶24.4噸、貨值72萬美元, 與上年同期相比, 數量和金額分別增長了60%和99%, 出口均價也大幅上漲。 抹茶作為茶葉的一個深加工品種, 不僅產品附加值高, 深受國際市場歡迎, 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據瞭解, 抹茶最早起源於中國, 南宋時期傳到日本, 現在日本卻是全球最大的抹茶主產國。 除了民族情結外, 抹茶對於現代人來說更有吸引力的是其特有的“健康屬性”。 眼下,

日本企業開始放眼海外尋找新的合作夥伴, 這也給抹茶出口帶來新機遇。

《中國國門時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