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常修澤:東北地區國企改革要堅持“四線推進”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東北地區國企改革的推進, 要明確三個理念, 堅持四線推進。 ”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教授常修澤在“國有企業改革—東北振興的重頭戲”論壇中提出。

過去幾個月來, 東北地區國有企業的部分財務指標出現改善跡象, 但仍面臨嚴峻挑戰。 “東北地區國有企業面臨著三大挑戰, 一是市場化程度低, 國企尚未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二是國企比重過高。 2013年, 東北三省規模以上國有企業資產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資產比重比全國平均數高20-40個百分點。

三是國企經濟效益不佳。 2015年東北三省7076家地方國企淨資產接近1萬億, 總資產超過2.8萬億元, 但淨虧損52.7億元。 ” 常修澤介紹說。

針對于東北國有企業面臨的挑戰, 常修澤提出, 東北地區推進國企改革, 要明確三個理念:一是“做大做強做優”不能等於“做大國企比重”;二是改革基點是打造“市場主體”, 實現浴火重生, 增強活力。 三是按功能和經營狀況分三類“再造重建”:做強、升級、淘汰。

常修澤強調, 東北地區國有企業改革要“四線推進”。 第一, 優勢企業“率先突圍”, 做優做大做強, 比如裝備製造業。 第二, 處置僵屍企業, 關鍵是“保人不保企、淘企不淘人”。 第三, 把混合所有製作為國企改革的突破口。 第四, 探索完善國有企業新的治理模式。

重點是建立企業經理人員市場化選拔任用機制, 發揮企業家的作用。

“東北地區不僅國有企業改革要‘四線推進’, 民營經濟要‘擺脫依附’、‘做大做強’, 也要實行‘四線並進’。 ” 常修澤表示。

東北地區民營經濟的“四線並進”, 一是要立足於國有企業, 吸引民營資本、外資與國有資本融合;二是要立足于民營企業, 讓國資、外資與其他民營資本融合。 從一些大型或較大型民營獨資企業入手, 吸引國資、外資與其他民營資本, 逐步將其改造成混合所有制企業, 讓“非公有資本控股”, 提高民營企業積極性;三是立足於外資企業, 讓國資、民資與其他外資融合。 四是立足於企業員工, 實行員工持股。

據悉, 以“國有企業改革—東北振興的重頭戲”為主題的論壇,

由東北大學、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聯合遼寧省發展改革委員會、遼寧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共同主辦, 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承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