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扁鵲心書》中的五等虛實,絕對值得參考的經典醫論

五等虛實

凡看病要審元氣虛實, 實者不藥自愈, 虛者即當服藥, 灸關元穴以固性命。 若以溫平藥, 亦難取效, 淹延時日, 漸成大病。 (溫平之藥, 近世所尚, 旁人稱其穩當, 醫士習于兩岐, 及至變成大病, 惶急錯投, 誤而又誤。 總由識見不真, 遂爾因循貽害。 )

虛病多般, 大略分為五種, 有平氣、微虛、甚虛、將脫、已脫之別。 平氣者, 邪氣與元氣相等, 正可敵邪, 只以溫平藥調理, 緩緩而愈, 如補中益氣、小柴胡、八物湯是也。 微虛者, 邪氣旺, 正氣不能敵之, 須服辛溫散邪之藥, 當補助元氣, 使邪氣易伏, 宜蓽澄茄散、全真丹、來複丹、理中丸、姜附湯之類是也。

甚虛者, 元氣大衰則成大病, 須用辛熱之藥, 濃味之劑, 大助元陽, 不暇攻病也。 《經》雲∶形不足者, 溫之以氣, 精不足者, 補之以味, 即官桂、附子、鹿茸、河車之類是也。

將脫者, 元氣將脫也, 尚有絲毫元氣未盡, 唯六脈尚有些小胃氣, 命若懸絲, 生死立待, 此際非尋常藥餌所能救, 須灸氣海, 丹田、關元各三百壯, 固其脾腎。 夫脾為五臟之母, 腎為一身之根。 故傷寒必診太溪、沖陽, 二脈者, 即脾腎根本之脈也。 此脈若存則人不死, 故尚可灸, 內服保元丹、獨骸大丹、保命延壽丹, 或可保其性命。 (單顧脾腎, 乃先生學力大有根柢之論, 蓋腎為先天之原, 脾為後天之本, 資生資始, 莫不由茲, 故病雖甚而二脈中有一脈未散, 扶之尚可延生。 )若已脫則真氣已離,

脈無胃氣, 雖灸千壯, 亦無用矣。 (此五種證當于平時細心探討, 自然隨機應變不致差訛。 近世之醫多尚寒涼, 專行克伐, 致使平氣變虛, 虛證變脫, 及至三焦失運, 神氣改常, 出入道乖, 升降機息, 而猶執邪氣未盡, 火熱未除之說, 朝涼暮削, 不死不休, 良可悲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