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今日金融《女人如何變有錢?》麗人大咖秀·特別節目第六集

財經漢子姐送上“女神進階經濟學”

財經漢子姐:

今日金融的讀者聽眾朋友們大家好, 感謝糖葫蘆介紹。 我就是那個號稱要做有情趣的互聯網新聞的財經漢子姐。 我們今天的話題很有趣, 就是女人如何變得有錢。 為什麼我們要理財都要性別論呢?我用一句話來解釋吧:走到人生的某一階段時, 我決心要成為一個富有之人。 這並不是因為我愛錢的緣故, 而是我追求那種獨立自主的感覺。 這是美國著名投資家紮裡芒格的一句話。 在此呢, 我也借花獻佛送給大家。 這也是我一直追求想要的理想狀態。

還有一點, 其實女人變有錢的過程很大程度上也是一個家庭變有錢的過程。 因為有資料統計, 中國家庭理財超六成都是女性。 但是大部分都只是家庭存摺、信用卡的保管員。 她們並沒有為自己和家庭財務做過理財規劃。 所以我覺得今日金融推出這檔《女人如何變有錢》的女性財商節目, 挺有創意的。 尤其是現代社會賦予女性更多的角色定位和想像空間, 你既要貌美如花又要賺錢養家, 希望大家能通過我的《女神進階經濟學》, 找到人生所處的階段, 對照梳理一下, 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理財這件事兒吧。

糖葫蘆:

謝謝漢子姐, 任何的學習都是越早越好, 所以財經漢子姐的《女神進階經濟學》馬上開課:

第一階——初入職場, 不要只想著買買買,

學會儲蓄是關鍵!

剛畢業的女性, 初入職場, 在這個階段一般沒有儲蓄觀念, “拼命地賺錢, 瀟灑地花錢”, 這時的你開始有了收入, 雖然起薪可能並不高, 但是這個階段應當開始培養自己的理財意識, 有儲蓄的習慣, 積累投資本金, 這將對今後的理財人生起到很關鍵的作用。 “這一階段最重要的投資就是自己。 ”如何投資自己?財經漢子姐比較認同好規劃網理財師朱雅楠的觀點, 投資自己並不是意味著把花銷都用於吃好的穿好的, 而是量力而為, 把錢用在提高自身修養和能力上, 例如參加培訓提高職業技能, 多看書, 建立人脈資源等。 首先, 應從合理控制收支開始, 不要做月光族。 而對於控制收支的方式, 財經漢子姐建議可以充分利用各種生動、便利的記帳軟體等應用程式來培養記帳和預算的習慣。

其次, 可以合理使用信用卡從而增加現金的流動性。 不過, 對於信用卡這個理財神器, 財經漢子姐特別提醒消費欲望強的女生, 在使用信用卡時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用卡習慣, 否則就會深陷卡債危機, 淪為不折不扣的“卡奴”。 對於這個階段的資產配置, 朱雅楠對漢子姐表示, 由於年輕人的風險承受力高, 建議把月收入的20%-30%用於強制儲蓄。 不過, 她表示在儲備到3-6個月的月支出作為緊急備用金的情況下, 也可根據自身情況靈活掌握, 再將其中10%左右用於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定投, 這樣做可以在未來5-10年為自己積累一筆可觀的財富。
財經漢子姐特別認同“知易行難, 可以設定一些小目標給自己一些獎勵”, 比如強制儲蓄六個月, 可以獎勵自己一瓶小香水, 預算三個月沒超支可以獎勵自己一支超喜歡的口紅等等。

第二階——嫁人之後, 生活規劃要明確, 還要做好家庭財務組合!

當女性從單身生活逐步步入婚姻生活後, 事業也進入穩定期, 在這一階段的女性開始有了新的生活規劃以及更多理財目標, 比如買房、買車、結婚、生子等等。 在理財前, 要定期整理家庭的財務狀況, 把手上的財務狀況做一次詳細的盤點, 比如有多少存款、每月的現金流多少、每月開支預計多少、有什麼大宗消費預計會發生等等。 這樣就會比較清楚家裡處於什麼狀況, 也好安排後續理財。

對於這一階段的女性資產配置, 漢子姐建議首先將家庭收入的30%左右用於理財, 一部分用於購買國債、銀行理財產品、債券型基金等中低風險產品, 一部分可根據風險承受能力配置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貴金屬等高風險產品。

第三階——初為人母, 儲備教育基金, 實現資產穩步增值!

步入35歲左右的女性, 身上的擔子也越來越重, 不僅要撫養孩子, 有些家庭還要承擔起贍養老人的責任。 在這個階段, 財務有保障, 資產穩健增值十分重要。 此時應把孩子的教育費用和家庭生活費用作為理財的重點, 確保子女順利完成學業, 父母安度晚年。 首先要儘早為子女做教育金儲備。 由於教育是剛性的需求, 教育金是一筆剛性的支出, 在選擇儲備教育金的工具時,儘量避免高風險和期限過短,越早準備越好,最好選擇比較長期、穩健的理財工具。建議可以選擇一種能與孩子一起“成長”,具有長期投資優勢的產品,可以採用基金定投的方式給孩子儲備教育金,5-10年後將是一筆不小的財富。在孩子1-2歲時要考慮為孩子購買保險,家庭年保費支出占年收入的5%-10%比較合適,保額應為家庭年收入的10倍。財經漢子姐表示,《優雅女人的幸福理財生活》一書的作者李昊軒認為,從子女出生到上中學這一段時間,可以將可投資資本的30%投資於房產,以獲得穩定的長期回報;40%投資於股票、外匯或者期貨;20%投資於銀行定期存款或債券及保險;10%留作活期儲蓄,作為家庭緊急備用金。此外,還要適當地增加健康保險和養老保險的保額。從子女參加工作到退休的這段時間。女性工作能力、工作經驗、經濟狀況都已經達到最佳狀態,加上子女開始獨立,家庭負擔逐漸減輕,理財也應側重於擴大投資。對此,李昊軒建議,在投資種類的選擇上,不建議選擇過多高風險投資產品,可選擇一支固定收益類的產品,收益高於CPI即可,作為養老金。

第四階——步入老年,投資要穩妥,繼續加碼健康保障!

對中老年女性來說,穩定富足的生活和家人的身體健康是生活最大的期待。財經漢子姐認為,此時理財的原則應該是身體第一,財富第二。理財方式必須要以穩健為主,保本在此時比什麼都重要。養老金的儲備期限越長,對女性的晚年生活越有利,因此從中年就需要開始準備專門用於養老的費用了,這部分資金可以選擇定投等小投資、細水長流的方式,也可選擇分批投資風險較小的品種,比如國債、定存或固定收益的理財產品等,做好期限的選擇。此外,也應在青年和中年時就適當加大保險需求的投入,尤其是對重大疾病的預防,同時還應考慮購買定期壽險、養老險等,為晚年健康撐起保護傘,防止意外狀況發生後造成財務危機。這個階段理財目標以保值為主,逐漸減少高風險理財產品的投資,中低風險產品如國債、銀行理財、債券型基金都比較適合配置,對於資產較多並有一定投資經驗的家庭來說,可適當配置一些高風險資產,如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QDII等。

糖葫蘆:

扎扎實實聽完了財經漢子姐的《女神進階經濟學》,你是不是感覺恍然大悟,但又不知道如何開始,有些手足無措呢?這說明你的“財商”已經被嚴重刺激到了,所以我們要再次請出財經漢子姐敲黑板說重點。

財經漢子姐:

漢子姐覺得女神們要實現財務自由的第一步就是要從思維層面上開始改變。因為那些終將走向財富自由的人,他們大腦運行的作業系統是跟我們不一樣的!投資的第一步就是投資思想,然後才能開始真正投資。就像我們學習,先要掌握方法,再來學習才能事半功倍一樣。只有持續升級自己的大腦,才能不斷站在更高的層級下控制大腦!其實呢,漢子姐聽過太多寶寶說:“等我有了錢,就開始投資”!但是這句話的漏洞在於“你什麼時候才能有錢呢?萬一總也沒錢呢?”很不幸,我們放眼身邊的朋友,最終,那個“萬一”的事兒還真的發生在絕大多數人身上。僅僅錢本身不配稱作“資本”,因為“拿著錢”的人可能並沒有足夠的智慧把自己的“資金”變成“資本”,不是“錢”不配,而是拿著錢的“人”不配站在資本背後。所以,投資並不一定要等到很有錢才能做。那麼,漢子姐就要分析一下。投資中,最重要的元素是什麼?是投資者的“思考能力”(或者說是智慧),資金想要成為資本,那就需要三個要素:金額、時限、智慧。它們之間的重要排序如下:智慧>時限>金額。因為投資活動裡最重要的因素是智慧,在這一點上,沒有任何人有“先天優勢”。所謂“智慧”,漢子姐理解就是你瞭解自己,知道自己投資的目的,可以承受的風險以及為什麼選擇投資這個產品。所以,開始投資的前提只不過是“你願意”。但是呢知易行難。蔡康永曾說,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18歲時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語難,放棄英語,28歲時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語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在投資理財領域,你必須持續最少12個月,你才算入門。而事實上,很多人沖進“投資領域”的時候,連一點基礎訓練都沒有,乃至於他們以為自己沖進去了市場,其實打開門之後,他們沖進去的仍然是賭場。另外一個問題,財富自由就是終點了嗎?我想,能這麼想的人一定達到不了財富自由,因為真正達到財富自由的人一定也不會這樣想,畢竟一輩子那麼長,有一種叫做成長的東西比財富自由更重要。

糖葫蘆:

在選擇儲備教育金的工具時,儘量避免高風險和期限過短,越早準備越好,最好選擇比較長期、穩健的理財工具。建議可以選擇一種能與孩子一起“成長”,具有長期投資優勢的產品,可以採用基金定投的方式給孩子儲備教育金,5-10年後將是一筆不小的財富。在孩子1-2歲時要考慮為孩子購買保險,家庭年保費支出占年收入的5%-10%比較合適,保額應為家庭年收入的10倍。財經漢子姐表示,《優雅女人的幸福理財生活》一書的作者李昊軒認為,從子女出生到上中學這一段時間,可以將可投資資本的30%投資於房產,以獲得穩定的長期回報;40%投資於股票、外匯或者期貨;20%投資於銀行定期存款或債券及保險;10%留作活期儲蓄,作為家庭緊急備用金。此外,還要適當地增加健康保險和養老保險的保額。從子女參加工作到退休的這段時間。女性工作能力、工作經驗、經濟狀況都已經達到最佳狀態,加上子女開始獨立,家庭負擔逐漸減輕,理財也應側重於擴大投資。對此,李昊軒建議,在投資種類的選擇上,不建議選擇過多高風險投資產品,可選擇一支固定收益類的產品,收益高於CPI即可,作為養老金。

第四階——步入老年,投資要穩妥,繼續加碼健康保障!

對中老年女性來說,穩定富足的生活和家人的身體健康是生活最大的期待。財經漢子姐認為,此時理財的原則應該是身體第一,財富第二。理財方式必須要以穩健為主,保本在此時比什麼都重要。養老金的儲備期限越長,對女性的晚年生活越有利,因此從中年就需要開始準備專門用於養老的費用了,這部分資金可以選擇定投等小投資、細水長流的方式,也可選擇分批投資風險較小的品種,比如國債、定存或固定收益的理財產品等,做好期限的選擇。此外,也應在青年和中年時就適當加大保險需求的投入,尤其是對重大疾病的預防,同時還應考慮購買定期壽險、養老險等,為晚年健康撐起保護傘,防止意外狀況發生後造成財務危機。這個階段理財目標以保值為主,逐漸減少高風險理財產品的投資,中低風險產品如國債、銀行理財、債券型基金都比較適合配置,對於資產較多並有一定投資經驗的家庭來說,可適當配置一些高風險資產,如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QDII等。

糖葫蘆:

扎扎實實聽完了財經漢子姐的《女神進階經濟學》,你是不是感覺恍然大悟,但又不知道如何開始,有些手足無措呢?這說明你的“財商”已經被嚴重刺激到了,所以我們要再次請出財經漢子姐敲黑板說重點。

財經漢子姐:

漢子姐覺得女神們要實現財務自由的第一步就是要從思維層面上開始改變。因為那些終將走向財富自由的人,他們大腦運行的作業系統是跟我們不一樣的!投資的第一步就是投資思想,然後才能開始真正投資。就像我們學習,先要掌握方法,再來學習才能事半功倍一樣。只有持續升級自己的大腦,才能不斷站在更高的層級下控制大腦!其實呢,漢子姐聽過太多寶寶說:“等我有了錢,就開始投資”!但是這句話的漏洞在於“你什麼時候才能有錢呢?萬一總也沒錢呢?”很不幸,我們放眼身邊的朋友,最終,那個“萬一”的事兒還真的發生在絕大多數人身上。僅僅錢本身不配稱作“資本”,因為“拿著錢”的人可能並沒有足夠的智慧把自己的“資金”變成“資本”,不是“錢”不配,而是拿著錢的“人”不配站在資本背後。所以,投資並不一定要等到很有錢才能做。那麼,漢子姐就要分析一下。投資中,最重要的元素是什麼?是投資者的“思考能力”(或者說是智慧),資金想要成為資本,那就需要三個要素:金額、時限、智慧。它們之間的重要排序如下:智慧>時限>金額。因為投資活動裡最重要的因素是智慧,在這一點上,沒有任何人有“先天優勢”。所謂“智慧”,漢子姐理解就是你瞭解自己,知道自己投資的目的,可以承受的風險以及為什麼選擇投資這個產品。所以,開始投資的前提只不過是“你願意”。但是呢知易行難。蔡康永曾說,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18歲時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語難,放棄英語,28歲時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語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在投資理財領域,你必須持續最少12個月,你才算入門。而事實上,很多人沖進“投資領域”的時候,連一點基礎訓練都沒有,乃至於他們以為自己沖進去了市場,其實打開門之後,他們沖進去的仍然是賭場。另外一個問題,財富自由就是終點了嗎?我想,能這麼想的人一定達到不了財富自由,因為真正達到財富自由的人一定也不會這樣想,畢竟一輩子那麼長,有一種叫做成長的東西比財富自由更重要。

糖葫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