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人民的名義》2.2億,《贏天下》卻高達4.8億,這合理嗎?

“達康書記別低頭, GDP會掉。 ”5家民營公司總投資了1.2億的一部劇, 沒想到賭出了一部現象級。 在眾多迷妹的守護下, 達康書記的GDP總算是收入可觀, 湖南衛視2.2億買斷了《人民的名義》三輪版權。

隨著劇集的走紅, 這部劇背後的資本也浮出水面, 背後幾位投資人的GDP也是紛紛見漲。 不過對比各家電視劇公司財報中的資料, 《人民的名義》售價則顯得略低, 為何“5毛特效”的玄幻劇能賣出天價?良心正義的大劇卻收益不高?電視劇製作公司與購劇市場正在經歷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首席娛樂官》深扒財報背後哪家上市公司最會賣劇!

財報中的購劇江湖

《人民的名義》2.2億賣虧了?

近日, 湖南衛視對外宣佈以2.2億元買下了《人民的名義》台網分銷權, 在劇集開播前, 這場交易看上去像是一場押注式的商業冒險, 充滿著風險。 如今看來, 無論是投資方、出品方還是播出平臺全都押中了市場,

賺的盆滿缽滿。

據瞭解, 《人民的名義》成本200萬元/集, 總投資額逾1億元, 安曉芬在接受《首席娛樂官》採訪時曾透露, 劇集製作完成後導演還退了些餘款給製作方, 而這部劇最後以2.2億元的價格出售給湖南衛視, 對於眾多投資人來說, 1億成本的劇集2.2億出手, 收益高達1.2億, 收益率達到120%。

當然其中獲利最大的還不是這些背後的投資人, 而是這部劇的播出平臺。 湖南衛視2.2億購入了《人民的名義》五年間的台網分銷權, 而PPTV則是以近2億的價格買下了網路獨播分銷權, 這樣看來湖南衛視光是賣出網路分銷權就近乎回本, 等於白撿了一部劇的電視播放權。

而對於電視臺來說, 重頭收入其實來源於廣告, 資料顯示湖南衛視2017年“金鷹獨播劇場”最新的廣告價從5秒47200元起至30秒165000元不等, 劇場前後廣告時長按照10分鐘計算, 55集的電視劇廣告收入達到近1.7億, 而這部劇的超高收視一定會有廣告商願意追加廣告, 價格跟收益更是水漲船高。

在不少人眼中, 湖南衛視花2.2億買下一部反腐大劇已經算是天價, 推算下來《人民的名義》平均單集售價為440萬, 我們再來看看其他熱門IP的古裝劇集, 歡瑞的《青雲志》售價為500萬/集、新麗的《如懿傳》300萬/集, 耀客的《幻城》單集價格僅為230萬, 以電視臺單集購入價格來看, 《人民的名義》確實售價不低。

但湖南衛視所買下的可是《人民的名義》台網分銷權,

除了電視版權還包攬了新媒體的銷售版權, 這樣來看這筆生意就不那麼划算了。

其實近來來電視劇市場最大的變化莫過於視頻網站的出現, 眾多大劇的收入全都仰仗著新媒體版權的銷售, 網路管道的盈利也成了諸多電視劇公司財報收入中的主要收入來源。

近日歡瑞發佈的年報顯示,歡瑞世紀2016年實現營收7.39億元,同比增長55.69%;淨利潤2.65億元,同比增長54.74%。其中歡瑞的收入主要還是來自電視劇,期間歡瑞播出了《麻雀》、《青雲志》、《大唐榮耀》三部劇集,而這些劇其實收視一般卻都有著極高的網路流量。

根據歡瑞的公開資料顯示,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歡瑞世紀與上海騰訊每年合作拍攝8部電視劇或網路劇,每年投資拍攝總集數不低於256集。同時根據具體作品,設立三檔每集採購價格,分別不低於250萬元、350萬元、750萬元。預期未來2017-2019年會為公司貢獻至少6.40/8.96/19.20億元營業收入,可見新媒體版權的收入極為可觀。

另外與樂視合作的《羋月傳》網路售價高達300萬/集;《幻城》在視頻網站的價格也賣到了400萬/集,超過電視版權價格近1倍;《擇天記》的網路售價為750萬/集,《琅琊榜2》居然高達800萬/集。

當然還有創下天價記錄的《如懿傳》,被騰訊以900萬/集購入,新媒體版權收益達到了8.1億。同樣,不久前唐德宣佈了由《武媚娘傳奇》原版人馬打造《贏天下》以4.8億的價格賣給了天貓,雖然價格比《如懿傳》差了不少,但高過了去年的劇王《羋月傳》,也超過了大家所看好的熱門劇集《琅琊榜2》續集,看來唐德今年的財報數據會頗為亮眼。

以此來看,55集的《人民的名義》2.2億就賣出了台網播放權,果然是良心劇集中的榜樣,價格不要太划算啊……..

10年飆升上萬倍

遊走在泡沫邊緣的購劇生意

最近,不少業內人士都在討論著兩個新媒體版權銷售的經典案例,一個是2006年火爆空前的《武林外傳》,80集的熱門劇集只賣出了10萬元,而談論更多的則是去年賣出了8.1億的《如懿傳》,兩者相差10年,新媒體版權價格卻相差了上萬倍。

一位業內人士向《首席娛樂官》透露,目前新媒體的版權單集價格基本在200萬左右,只有關注度極高的熱門IP劇集會打破200萬/集的標準去爭奪獨播權,按照平均劇集40集的長度來看,一部劇新媒體版權的保底營收可以達到8000萬。

據百度的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愛奇藝的運營成本高達140.5億,相較2015年76.7億的成本漲了近1倍,這背後正是影視劇版權價格飆升的寫照,優酷與騰訊視頻在版權方面的成本還要更高。

雖然憑藉著新媒體就能賣出天價,但據悉視頻網站的版權價格也與電視播出平臺息息相關,一家影視公司負責劇集銷售的人員告訴《首席娛樂官》,“劇集如果能在湖南、浙江等一線衛視播出,新媒體的採購價格至少會高出20%。”所以,對於很多影視公司來說,寧願用略低的價格也希望賣給湖南等一線平臺,以換取高額的新媒體售價。

隨著劇集售價的不斷飆升,行業泡沫也愈發凸顯,一線衛視與視頻網站全都擠破頭地爭搶大IP劇集,將IP作為流量擔當,一些優質劇集卻慘遭冷眼。比如《人民的名義》在拍攝前也遭遇了投資方撤資的尷尬境遇,還有當年的《士兵突擊》、《琅琊榜》、《北平無戰事》等眾多劇集都曾面臨過賣片困難,最終收益極低,反而是一些粗製濫造的玄幻大劇卻賣出天價,

業內人士稱,目前電視劇市場處於冰火兩重天,熱門題材電視劇公司紮堆生產、平臺也紮堆搶購,冷門題材就很容易遭遇滯銷的風險,華錄百納總經理劉德宏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面對這樣一個市場,影視劇公司是否還願意真正地去堅持做精品劇?這種堅持是需要決心的。

不過隨著去年電視行業多部大IP劇集收視撲街,而一些製作精良的黑馬的不斷湧現,也讓市場意識到IP、鮮肉已經不再是萬能良藥,IP劇集天價的泡沫或許很快就會戳破。

尷尬的分賬現狀

電視劇公司的“電影夢”

正如《人民的名義》火爆折射出的電視劇市場尷尬現狀,就是電視劇版權一旦售出,即使劇集成為了現象級,收視與流量一路狂飆,投資公司也很難再從中獲得更多盈利,受益方只能是視頻網站與電視臺。

一直以來,電影市場與電視劇市場的差異化就存在於變現模式的差距,電視劇行業一直是“買斷”式的採購機制,電視臺與視頻網站回款週期也很漫長,而電影則不同,收入更為明確,靠觀眾的每張票累計的票房計算,其實對於生產者來說更有動力。

於是,越來越多的電視劇公司開始嘗試電影生意。

華策2月份發佈的財報顯示,2016年華策影視實現營業總收入44.41億元,營業利潤為4.48億元,利潤總額為5.46億元,這樣的利潤額十分可觀,佔據了電視劇公司收入榜首位置,除了爆款電視劇的貢獻,也離不開華策電影業務的發力。

此前唐德影視發佈的2016年度業績快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為8.12億元,同比增長51.04%;營業利潤1.58億元,較上年增長16.34%;淨利潤為1.74億,比上年增加55.24%。

從電視劇業務來看,唐德影視全年發行的電視劇主要為《天倫》《結婚為什麼》《政委》三部劇集,這些劇集的關注度與價格並不算高,以此來看,唐德2016年的主要盈利貢獻其實應該來源於電影,其中《絕地逃亡》獲得近9億的票房收入,承制《大唐玄奘》也是收益不菲。

華錄百納公佈的2017第一季度財報也將電影《綁架者》的收益納入其中,雖然這部影片票房慘澹,但應該還不至於虧損。

同樣,靠著電視劇起家的歡瑞在發佈的2016年報中也展露了進軍大螢幕的野心,在電影投資上歡瑞延續了做劇時的大手筆,根據歡瑞年報顯示,歡瑞即將開拍《誅仙1》、《誅仙2》、《樓蘭1》、《天子傳說》、《蝕心者》五部電影,投資金額高達5.35億,這對歡瑞來說,或許是重要的拐點。

但電影市場在去年也經歷了轉變,2016年全國電影市場總票房為457.12億,增速驟減。以現在的電影市場現狀來看,對於眾多電視劇公司想進軍電影市場,跟萬達、光線來分羹電影票房,或許還“壓力山大”。

【暴娛讀書會第二期】

座標:北京國際飯店

>>招聘資訊

招新媒體主筆、運營、實習生等,點擊查看!

發送“姓名+職位”和個人簡歷至郵箱:hr@entbang.com

近日歡瑞發佈的年報顯示,歡瑞世紀2016年實現營收7.39億元,同比增長55.69%;淨利潤2.65億元,同比增長54.74%。其中歡瑞的收入主要還是來自電視劇,期間歡瑞播出了《麻雀》、《青雲志》、《大唐榮耀》三部劇集,而這些劇其實收視一般卻都有著極高的網路流量。

根據歡瑞的公開資料顯示,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歡瑞世紀與上海騰訊每年合作拍攝8部電視劇或網路劇,每年投資拍攝總集數不低於256集。同時根據具體作品,設立三檔每集採購價格,分別不低於250萬元、350萬元、750萬元。預期未來2017-2019年會為公司貢獻至少6.40/8.96/19.20億元營業收入,可見新媒體版權的收入極為可觀。

另外與樂視合作的《羋月傳》網路售價高達300萬/集;《幻城》在視頻網站的價格也賣到了400萬/集,超過電視版權價格近1倍;《擇天記》的網路售價為750萬/集,《琅琊榜2》居然高達800萬/集。

當然還有創下天價記錄的《如懿傳》,被騰訊以900萬/集購入,新媒體版權收益達到了8.1億。同樣,不久前唐德宣佈了由《武媚娘傳奇》原版人馬打造《贏天下》以4.8億的價格賣給了天貓,雖然價格比《如懿傳》差了不少,但高過了去年的劇王《羋月傳》,也超過了大家所看好的熱門劇集《琅琊榜2》續集,看來唐德今年的財報數據會頗為亮眼。

以此來看,55集的《人民的名義》2.2億就賣出了台網播放權,果然是良心劇集中的榜樣,價格不要太划算啊……..

10年飆升上萬倍

遊走在泡沫邊緣的購劇生意

最近,不少業內人士都在討論著兩個新媒體版權銷售的經典案例,一個是2006年火爆空前的《武林外傳》,80集的熱門劇集只賣出了10萬元,而談論更多的則是去年賣出了8.1億的《如懿傳》,兩者相差10年,新媒體版權價格卻相差了上萬倍。

一位業內人士向《首席娛樂官》透露,目前新媒體的版權單集價格基本在200萬左右,只有關注度極高的熱門IP劇集會打破200萬/集的標準去爭奪獨播權,按照平均劇集40集的長度來看,一部劇新媒體版權的保底營收可以達到8000萬。

據百度的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愛奇藝的運營成本高達140.5億,相較2015年76.7億的成本漲了近1倍,這背後正是影視劇版權價格飆升的寫照,優酷與騰訊視頻在版權方面的成本還要更高。

雖然憑藉著新媒體就能賣出天價,但據悉視頻網站的版權價格也與電視播出平臺息息相關,一家影視公司負責劇集銷售的人員告訴《首席娛樂官》,“劇集如果能在湖南、浙江等一線衛視播出,新媒體的採購價格至少會高出20%。”所以,對於很多影視公司來說,寧願用略低的價格也希望賣給湖南等一線平臺,以換取高額的新媒體售價。

隨著劇集售價的不斷飆升,行業泡沫也愈發凸顯,一線衛視與視頻網站全都擠破頭地爭搶大IP劇集,將IP作為流量擔當,一些優質劇集卻慘遭冷眼。比如《人民的名義》在拍攝前也遭遇了投資方撤資的尷尬境遇,還有當年的《士兵突擊》、《琅琊榜》、《北平無戰事》等眾多劇集都曾面臨過賣片困難,最終收益極低,反而是一些粗製濫造的玄幻大劇卻賣出天價,

業內人士稱,目前電視劇市場處於冰火兩重天,熱門題材電視劇公司紮堆生產、平臺也紮堆搶購,冷門題材就很容易遭遇滯銷的風險,華錄百納總經理劉德宏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面對這樣一個市場,影視劇公司是否還願意真正地去堅持做精品劇?這種堅持是需要決心的。

不過隨著去年電視行業多部大IP劇集收視撲街,而一些製作精良的黑馬的不斷湧現,也讓市場意識到IP、鮮肉已經不再是萬能良藥,IP劇集天價的泡沫或許很快就會戳破。

尷尬的分賬現狀

電視劇公司的“電影夢”

正如《人民的名義》火爆折射出的電視劇市場尷尬現狀,就是電視劇版權一旦售出,即使劇集成為了現象級,收視與流量一路狂飆,投資公司也很難再從中獲得更多盈利,受益方只能是視頻網站與電視臺。

一直以來,電影市場與電視劇市場的差異化就存在於變現模式的差距,電視劇行業一直是“買斷”式的採購機制,電視臺與視頻網站回款週期也很漫長,而電影則不同,收入更為明確,靠觀眾的每張票累計的票房計算,其實對於生產者來說更有動力。

於是,越來越多的電視劇公司開始嘗試電影生意。

華策2月份發佈的財報顯示,2016年華策影視實現營業總收入44.41億元,營業利潤為4.48億元,利潤總額為5.46億元,這樣的利潤額十分可觀,佔據了電視劇公司收入榜首位置,除了爆款電視劇的貢獻,也離不開華策電影業務的發力。

此前唐德影視發佈的2016年度業績快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為8.12億元,同比增長51.04%;營業利潤1.58億元,較上年增長16.34%;淨利潤為1.74億,比上年增加55.24%。

從電視劇業務來看,唐德影視全年發行的電視劇主要為《天倫》《結婚為什麼》《政委》三部劇集,這些劇集的關注度與價格並不算高,以此來看,唐德2016年的主要盈利貢獻其實應該來源於電影,其中《絕地逃亡》獲得近9億的票房收入,承制《大唐玄奘》也是收益不菲。

華錄百納公佈的2017第一季度財報也將電影《綁架者》的收益納入其中,雖然這部影片票房慘澹,但應該還不至於虧損。

同樣,靠著電視劇起家的歡瑞在發佈的2016年報中也展露了進軍大螢幕的野心,在電影投資上歡瑞延續了做劇時的大手筆,根據歡瑞年報顯示,歡瑞即將開拍《誅仙1》、《誅仙2》、《樓蘭1》、《天子傳說》、《蝕心者》五部電影,投資金額高達5.35億,這對歡瑞來說,或許是重要的拐點。

但電影市場在去年也經歷了轉變,2016年全國電影市場總票房為457.12億,增速驟減。以現在的電影市場現狀來看,對於眾多電視劇公司想進軍電影市場,跟萬達、光線來分羹電影票房,或許還“壓力山大”。

【暴娛讀書會第二期】

座標:北京國際飯店

>>招聘資訊

招新媒體主筆、運營、實習生等,點擊查看!

發送“姓名+職位”和個人簡歷至郵箱:hr@entbang.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