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你是人間四月天:才女林徽因與景泰藍的不解之緣

你是愛, 是暖, 是希望,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這句詩想必很多人都讀過, 這首詩是民國時期詩人林徽因的經典詩作。 而今年是一代傳奇才女林徽因誕辰113周年。

今天憶起林徽因這個名字, 不是因為她是共和國國徽、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者, 也不是因為, 她與中國著名建築大師梁思成是夫婦, 為創辦清華大學建築系功勳著著, 今天所要說的是她與中國景泰藍的不解之緣。

景泰藍, 學術上正式名稱是銅胎掐絲琺瑯, 是一種將各種顏色的琺瑯附在銅胎或是青銅胎上, 燒制而成的瑰麗多彩的工藝美術品,

最早的文字記載出現在元朝。 因其是在中國明朝景泰年間興盛起來, 因此命名為景泰琺瑯或是景泰琅。 後來又因多用寶石藍、孔雀藍色釉作為底襯色, 而且“琅”的發音近似“藍”, 最後演變成“景泰藍”這個名字。 後來這個名字廣泛的包括所有的銅胎掐絲琺瑯。

中國的古代工藝品中, 絕大部分是官民共用的, 但景泰藍是個例外。 景泰藍只在宮廷內製作, 因為它是一門繁複的綜合工藝, 是美術、工藝、雕刻、鑲嵌、冶金、玻璃熔煉等技術的結晶。 其製作工藝精細複雜, 制胎、掐絲、點藍、燒藍、磨光、鍍金, 需要經過十幾道工序才能完成, 民間技藝很難達到這種水準, 所以在古代, 景泰藍一直為宮廷獨享。

林徽因設計夔龍紋對罐

林徽因除了與文學、詩意和美不可分割之外, 她也是中國景泰藍的一代尊師。 當年, 林徽因與梁思成逛北京海王村舊古玩攤時, 被一隻景泰藍花瓶吸引。 攤主說道北京的景泰藍熱鬧了幾百年, 到這會兒算是快絕根了。 這引起了梁、林對景泰藍的關注, 當時的景泰藍作坊,

大的不過二三十人, 小的只有兩三人, 工人多在低矮、昏暗的作坊從事手工操作。 經過多次走訪調研, 梁思成和林徽因決定成立清華大學營建系美術小組搶救景泰藍。

1951年, 林徽因與梁思成在清華大學營建系成立了搶救景泰藍的工藝美術小組。 據著名藝術設計教育家常沙娜回憶, 林徽因對古代景泰藍只有荷花、牡丹和勾子蓮幾種圖案非常不滿意。

她在身體每況愈下的狀態下, 卻堅持在梁思成陪同下, 帶著她的助手莫宗江、常沙娜等人, 多次跑到景泰藍工廠去調查, 瞭解它的工藝程序及材料特點。

她很快就得出結論:工人師傅的手藝是高超的, 但是由於傳統產品的造型庸俗、色彩單一、圖案繁瑣, 致使這一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藝品瀕於停業。

於是她以驚人的毅力和她的助手們一起研究設計適合景泰藍生產工藝的造型、圖案及配色。 為了探索和發展民族傳統的優良圖案, 她對我國歷代圖案進行了研究。 她已不能像設計國徽時那樣親自畫圖了, 她的意圖常常是由她最親密的助手莫宗江來完成。

她找出歷代裝飾資料, 學習研究。 當看到故宮午門展出的歷代敦煌壁畫臨摹作品後, 林徽因和美術小組的人一起設計繪製了一批新的圖案, 其中祥雲火珠的圖案簡潔、明快, 敦煌飛天的形象浪漫動人。

如今景泰藍已成為了世界琺瑯藝術長廊裡的一枝鮮豔璀璨的奇葩, 被認為是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手工藝品, 立於世界手工藝品之林。

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北京已成為當今世界景泰藍文化藝術中心。

林徽因為中國景泰藍文化發展史增添了耀眼的光輝, 更為中國景泰藍文化發展史這幅長卷增補了足以令人凝眸的一景, 為中國景泰藍文化發展史這首長歌增譜了一段最美最強音。 這些足以讓林徽因這位尊師安於九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