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太極拳養老功效有神通

最近, 發表於英國Sports Medicine雜誌上的研究顯示, 打太極拳對於衰老相關的四類慢性疾病——癌症、心衰、骨關節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有積極影響, 包括身體和生理方面的影響。 太極有助於改善心衰患者的行走能力, 增加心衰和COPD患者股四頭肌力量, 減輕骨關節炎患者的疼痛和僵硬程度。 另外, 對心衰和COPD患者的生活品質和抑鬱也有所改善。

1.太極拳與與中國醫學同承一脈

“拳其于易, 理成於醫”。 太極拳與與中國醫學同承一脈, 故“拳名太極, 實無極自然之運行, 陰陽自然之開合也”。 因此, 太極拳雖類歸武術, 但卻體現了中國傳統醫學治病思想, 在中國傳統的養生學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太極拳具有“維生”功能

太極拳是防患於未然、防疾于未然的自我攝生調理的保養, 其重在“養”。 “養”是自我調理, 自我呵護, 舒筋活血, 開穴順氣, 以增強人體系統內部和諧有序的有機性,

使人體處於一種“維生”的功能狀態。

3.太極拳特有的“內外合一”、“陰陽平衡”的辯證觀

太極拳抗老祛病、延年益壽的功效, 在於它所特有的“內外合一”、“陰陽平衡”的辯證觀。 另外, 太極拳還具有“心與意合, 意與氣合, 氣與勁合”, “以心行氣, 以氣運身”的運行操作機制。

心臟的泵血功能是心臟最基本的功能, 心率和血壓是反映心血管機能的重要指數, 進行10分鐘以上的太極拳練習後, 心律為120次/分左右。 因此, 它是一種中低強度的運動, 能有效地提高中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統機能。 國內研究發現, 太極拳練習後恢復期內舒張壓低于運動前水準。 由於舒張壓影響冠脈血流, 運動後舒張壓下降對於心肌的供血具有重要意義, 運動後即刻收縮壓上升幅度不大, 恢復期內有所下降, 但維持較高的脈搏壓差, 這說明太極拳可以減少外因阻力, 改善周迴圈。 尤其是舒張壓較低對冠狀動脈血流的心肌供血具有重要意義, 特別是對高血壓患者具有良好的保健效果。

人進人中年以後, 骨密度逐漸下降, 這種下降在女性絕經後明顯加速, 因此女性骨密度比男性低, 而男性骨質疏鬆的危險性比女性高。 經6個月太極拳練習, 確能減低負荷機體(脛骨)的骨礦物質丟失率, 有效地減低骨折的發生機會。 另外, 練習太極拳能顯著改善肌肉力量及柔韌性,

從而達到防治骨質疏鬆和預防由於摔倒而引起的早老性骨折的目的。 常年從事太極拳運動, 可以對骨骼肌肉運動系統形成良好刺激, 有效地減少內骨礦物質的自然丟失, 使骨密度多年保持穩定, 有效調節骨鈣、血鈣平衡。

練習太極拳有利於提高老年礦物質含量和骨密度, 這可能是由於血液向細胞介質-6(1L-6)含量降低, 減少骨的吸收和降低骨轉換率。 從而降低血清骨鈣素(BGP)水準, 有效地預防老年性骨質疏鬆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