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從《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到《人民的名義》,背後的國產劇產業變革

在過去一年多裡的, IP和顏值吸引著影視公司和投資人前赴後繼, 從樂視《太子 妃》、《羋月傳》、慈文傳媒《花千骨》, 到山影《琅琊榜》、《歡樂頌》, 再到華策影視《何以笙簫默》、《三生三世十裡桃花》, 爆款的出現雖無百分之百的定數, 但總體上還是沿襲“熱門IP+高顏值偶像=爆款劇集+高利潤衍生品”的成功模式。

然而眼下接力的爆款, 《人民的名義》, 是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組織創作的反腐題材劇, 劇本並非著名IP, 演員並非高顏值, 尺度也不如同期播出的《大明王朝1566》。

這是否反應了觀眾喜好的變化?

更意味深長的是, 此前接連打造《何以笙簫默》、《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的華策影視,

在4月1日發佈了《關於應收款項會計估計變更的公告》, 這是否意味著, 公司原本的付款週期與劇集形態發生了變化?甚至, 國產劇制播面臨新的發展與競爭趨勢, 因此必須做出相應調整?

1 畫風突變:觀眾的趣味變了?

《太子妃》、《羋月傳》、《花千骨》、《琅琊榜》、《歡樂頌》、《何以笙簫默》、《三生三世十裡桃花》, 基本是一個套路:高顏值, 熱門IP, 愛恨情仇, 偶像級小花小鮮肉, 高片酬……

這些劇裡的畫風, 通常是這樣的:

然後, 畫風一轉:

除了顏值有落差以外, 像《花千骨》、《琅琊榜》、《何以笙簫默》、《三生三世十裡桃花》, 都有火爆的小說在前, 本就是一個大IP, 知名度高、購買版權手快有手慢無。

而《人民的名義》, 編劇原創, 知名度低, 初期還拉不到投資。

即使是馬後炮說“尺度大”、“湖南衛視收視率高”, 近期同樣在湖南衛視播出的《大明王朝1566》幾乎沒聲了。

要想知道這些差異和轉變的深入原因, 還是要深入到產業中觀察。

2 隱藏在細節中的行業拐點

2.1、電影和電視劇的差異

近一兩個月, 正是上市公司公佈年報的時期, 公告中蘊藏著大量的產業變化趨勢資訊。

華領觀察整理了電影、電視劇行業中排名前列的上市公司業績:

一目了然。 2016年, 電影遇冷, 電視劇火爆。

馮小剛、《泰囧》、《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為華誼和光線開創的電影盛世暫告一段落;而以電視劇業務為主的公司營收增速飛快。

2.2、應收賬款會計估計標準變化

更細緻地看, 華領觀察注意到, 接連打造《何以笙簫默》、《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等多部爆款連續劇的華策影視, 發佈了一則《關於應收款項會計估計變更的公告》, 細讀之下,

大有乾坤。

通常, 會計估計變更, 是指由於資產和負債的當前狀況及預期經濟利益和義務發生了變化, 從而對資產和負債的的帳面價值或者資產的定期消耗金額進行調整。

通俗講, 就是行業景氣度、公司投資與回收款項週期發生了變化。

圖:華策影視原來的應收賬款會計估計標準

圖:華策影視新的應收賬款會計估計標準

根據公告, 我們可以看到華策影視的兩大變化:

延長計提時間:從3年延長到了4年;

降低計提比例:1年以內的應收賬款計提比例從5%下降到1%, 2-3年賬齡的應收賬款計提比例下降到30%, 3年以上4年以下的從100%變為50%。

此外, 公告中還指出, 如公司不承擔無法收回應收賬款的全部風險, 則按照公司投資或收益比例計算的應收賬款進行計提。

延長計提時間和降低計提比例,背後是劇集成本飆高、制播週期延長、付款週期延長的重大變化。

其一,從營收結構、資產負債表可以看到,隨著電視劇營收突飛猛進,華策的應收賬款也與日俱增——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占其總資產比例常年保持在20%以上。延長計提時間和降低計提比例,顯然對於減輕企業資金周轉壓力具有重要意義。

圖:電視劇營收增長迅速

圖:在2016年3季度,華策影視的應收賬款已經超過21億元

其二,由於在國內,劇集播出沒有試播制度,因此為了提高劇集被播出平臺購買、播出的幾率,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搶大熱IP、組建明星陣容,如此一來,在全行業,劇集製作成本與單集售價都越來越高。例如,在2016年,慈文傳媒與愛奇藝簽訂合作協定,40集2.688億元,平均單集672萬元;《後宮如懿傳》90集13.5億元,平均單集1500萬元!

面對這樣的資金壓力,劇集製作需要越來越多的聯合出品方,自然也需要建立“按投資及收益比例計提”的新規則。

其三,延長計提時間和降低計提比例,還反映出近年國產劇從清一色的“日播制”逐步試水“周播制”的新趨勢。

以行業慣例,片款通常是按照簽約、交付電視臺、播出、播出結束等不同時間節點支付。從日播到周播的轉變,意味著付款週期的延長,企業資金回籠週期也會相應延長。

2014年,芒果台率先開啟了國內的電視劇周播模式,《古劍奇譚》、《花千骨》這兩部爆款劇集都是周播。此後,東方衛視、江蘇衛視、北京衛視也紛紛嘗試周播。以《羋月傳》為例,這部作品共81集,日播播映,就在大傢伙的電視機上飄了一個多月。播映權被日本買走,就變成了周播。

除了國內電視臺試水周播,國產劇《羋月傳》81集,播放權被日本付費頻道買走,從4月10日起,每週播兩集,起碼要播40周……那是何等的壯觀……

2.3、產業工業化與劇集題材的變化

考慮到“用戶粘性”、“留存率”,周播和日播的題材肯定是不一樣的。

在多數採取周播制的美劇,醫生、律師、員警題材占主流,閉著眼都知道套路:醫生一次救一個人,律師一集一宗案件,員警一次破一宗懸案。如此一來,雖有主線,但集與集之間關聯度比較小,每週播一集,按季出品,完全工業化操作。

眼下,國產劇也逐漸出現更多類似美劇的選題,例如破案類的《法醫秦明》、《熱血長安》;又例如醫生類的,即將上線的就有由最近曝出婚外情的白百何主演的《外科醫生》。

3 點評:國產劇,熱鬧中的漸變

最重要的永遠是判斷未來趨勢。

3.1、生產端:走向工業化

從日播到周播,帶來的是國產劇選題的變化,在生產端,影視公司很可能將更多選擇醫生、律師、員警等更適合標準化操作的題材。

3.2、播出端:大戰一觸即發

從靜態來看,電視臺、互聯網這兩大“劇集生產商+播放管道”終有一戰,原因很簡單,用戶習慣的互聯網生活。不僅是手機端,還有互聯網電視,在連續幾年阿裡、騰訊、樂視、小米、暴風等公司的燒錢培養用戶習慣後,互聯網視頻已經是很自然的生活習慣。

從動態來看,現有的劇集、電影播放平臺,還面臨難以估計的VR/AR的挑戰。

虛擬實境與增強現實技術將二維世界提升到三維世界,使得感知、操作等對話模式更加現實化,將顛覆性重構以電腦、智慧手機主導的二維世界。從目前影視、遊戲、互聯網、科技公司的佈局來看,VR/AR顯然已被視為通往未來的門票。

3.3、消費端:觀眾審美的變化

內容消費的最大特點,是永遠需要“更高更快更強”。一方面,使用者一旦熟習某種模式,就需要新模式去刺激,例如“高顏值+大IP”時期後,最近興起的是“平凡顏值+普通IP”的《人民的名義》;另一方面,在見慣“套路”之後,內容消費者的鑒別能力是會逐漸提高的,國產電影業輝煌過後在2016年遭遇名聲、票房雙冷遇就是例證。

延長計提時間和降低計提比例,背後是劇集成本飆高、制播週期延長、付款週期延長的重大變化。

其一,從營收結構、資產負債表可以看到,隨著電視劇營收突飛猛進,華策的應收賬款也與日俱增——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占其總資產比例常年保持在20%以上。延長計提時間和降低計提比例,顯然對於減輕企業資金周轉壓力具有重要意義。

圖:電視劇營收增長迅速

圖:在2016年3季度,華策影視的應收賬款已經超過21億元

其二,由於在國內,劇集播出沒有試播制度,因此為了提高劇集被播出平臺購買、播出的幾率,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搶大熱IP、組建明星陣容,如此一來,在全行業,劇集製作成本與單集售價都越來越高。例如,在2016年,慈文傳媒與愛奇藝簽訂合作協定,40集2.688億元,平均單集672萬元;《後宮如懿傳》90集13.5億元,平均單集1500萬元!

面對這樣的資金壓力,劇集製作需要越來越多的聯合出品方,自然也需要建立“按投資及收益比例計提”的新規則。

其三,延長計提時間和降低計提比例,還反映出近年國產劇從清一色的“日播制”逐步試水“周播制”的新趨勢。

以行業慣例,片款通常是按照簽約、交付電視臺、播出、播出結束等不同時間節點支付。從日播到周播的轉變,意味著付款週期的延長,企業資金回籠週期也會相應延長。

2014年,芒果台率先開啟了國內的電視劇周播模式,《古劍奇譚》、《花千骨》這兩部爆款劇集都是周播。此後,東方衛視、江蘇衛視、北京衛視也紛紛嘗試周播。以《羋月傳》為例,這部作品共81集,日播播映,就在大傢伙的電視機上飄了一個多月。播映權被日本買走,就變成了周播。

除了國內電視臺試水周播,國產劇《羋月傳》81集,播放權被日本付費頻道買走,從4月10日起,每週播兩集,起碼要播40周……那是何等的壯觀……

2.3、產業工業化與劇集題材的變化

考慮到“用戶粘性”、“留存率”,周播和日播的題材肯定是不一樣的。

在多數採取周播制的美劇,醫生、律師、員警題材占主流,閉著眼都知道套路:醫生一次救一個人,律師一集一宗案件,員警一次破一宗懸案。如此一來,雖有主線,但集與集之間關聯度比較小,每週播一集,按季出品,完全工業化操作。

眼下,國產劇也逐漸出現更多類似美劇的選題,例如破案類的《法醫秦明》、《熱血長安》;又例如醫生類的,即將上線的就有由最近曝出婚外情的白百何主演的《外科醫生》。

3 點評:國產劇,熱鬧中的漸變

最重要的永遠是判斷未來趨勢。

3.1、生產端:走向工業化

從日播到周播,帶來的是國產劇選題的變化,在生產端,影視公司很可能將更多選擇醫生、律師、員警等更適合標準化操作的題材。

3.2、播出端:大戰一觸即發

從靜態來看,電視臺、互聯網這兩大“劇集生產商+播放管道”終有一戰,原因很簡單,用戶習慣的互聯網生活。不僅是手機端,還有互聯網電視,在連續幾年阿裡、騰訊、樂視、小米、暴風等公司的燒錢培養用戶習慣後,互聯網視頻已經是很自然的生活習慣。

從動態來看,現有的劇集、電影播放平臺,還面臨難以估計的VR/AR的挑戰。

虛擬實境與增強現實技術將二維世界提升到三維世界,使得感知、操作等對話模式更加現實化,將顛覆性重構以電腦、智慧手機主導的二維世界。從目前影視、遊戲、互聯網、科技公司的佈局來看,VR/AR顯然已被視為通往未來的門票。

3.3、消費端:觀眾審美的變化

內容消費的最大特點,是永遠需要“更高更快更強”。一方面,使用者一旦熟習某種模式,就需要新模式去刺激,例如“高顏值+大IP”時期後,最近興起的是“平凡顏值+普通IP”的《人民的名義》;另一方面,在見慣“套路”之後,內容消費者的鑒別能力是會逐漸提高的,國產電影業輝煌過後在2016年遭遇名聲、票房雙冷遇就是例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