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桃花影落飛神劍,碧海潮生按玉簫——桃花島主黃藥師

“正中帶有七分邪, 邪中帶有三分正”

金庸如此評價黃藥師。

黃藥師形相清臒, 身材高瘦, 風姿雋爽, 蕭疏軒舉, 湛然若神。 身穿青衣直綴, 頭戴同色方巾, 文士模樣。

個性離經叛道, 狂傲不羈。 性情孤僻, 行動怪異, 身形飄忽, 有如鬼魅。

“桃花影落飛神劍, 碧海潮生按玉簫”是他一生武功的寫照, 武功造詣非凡, 已臻化境, 為金庸小說中武功最絕頂的高手之一。

黃藥師是黃蓉之父, 對其妻馮氏(小字阿衡)一往情深。

他是當時當世難以超越的大師, 在各個方面都是造詣頗深, 難有人能及。

黃藥師上通天文, 下通地理, 五行八卦、奇門遁甲、琴棋書畫, 甚至農田水利、經濟兵略等亦無一不曉, 無一不精。

武學傳承方面, 武功大都為自創, 在首次華山論劍時, 黃藥師當日以“劈空掌”與“彈指神通”, 和“北丐”的“降龍十八掌”、“西毒”的“蛤蟆功”、“南帝”的“一陽指”打成平手。 更有“桃花影落飛神劍, 碧海潮生按玉簫”之美稱。

而他的為人, 卻總是帶著七分邪氣的。

黃藥師漠視“傳統禮教”, 然卻最敬重忠臣孝子(據黃藥師的說法:此乃大節。 ), 他個性行事瀟灑, 張口就是:“禮法豈為吾輩所設?”

對於封建禮教, 他的離經叛道反而在那個年代顯得十分可貴:

“黃老邪生平最恨的是仁義禮法, 最惡的是聖賢節烈, 這些都是欺騙愚夫愚婦的東西, 天下人世世代代入其彀中, 還是懵然不覺, 真是可憐亦複可笑!我黃藥師偏不信這吃人不吐骨頭的禮教, 人人說我是邪魔外道, 哼!我這邪魔外道, 比那些滿嘴仁義道德的混蛋, 害死的人只怕還少幾個呢! ”

對封建禮教“吃人不吐骨頭”的描述讓人讀來十分過癮。 這樣的言論和想法在書中比比皆是:

“什麼父母之命,

媒約之言, 直是狗屁不通!”

“你是桃花島門人, 難道也守世俗的禮法?”

“黃老邪一生獨來獨往, 殺了幾個人難道還會賴帳?”

雖帶了七分邪氣, 可為人卻是頗有幾分竹林七賢魏晉風度的味道。

可也有人說黃藥師為人表裡不一, 嘴上說著最痛恨封建禮教,

卻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看的極重。

歐陽鋒為了討好黃藥師說順手殺了個要報國的書生, 結果沒想黃藥師說“我平生最敬的是忠臣孝子。 ”埋了那書生的頭還拜了三拜。

黃藥師對徒弟的做法也可以見到他對師徒禮義的重視。

對於這一說法, 黃藥師這樣認為“忠孝乃大節所在, 並非禮法!”

在我看來, 我們不必苛責他, 在那個年代, 在封建禮教所統治和殘害人性的大環境之下, 能夠產生對於封建禮教的反抗, 對人性和自由的覺醒就已經十分難得了, 在這一方面, 黃藥師已算是很了不起的人物了。

我們不能站在上帝視角去指責一個生活在某一歷史時期的人沒有擺脫歷史的局限性。

這未免有些太苛刻了。

何況忠君報國,

一定是我們要堅定的底線。

桃花島上, 落英繽紛, 一襲青衣, 一管玉蕭, 長身獨立。

我只知道他是一個有著極高智慧和武功的智者, 他自然也有缺點, 可正是這些缺點讓這個散發著邪氣的人物更加真實, 更吸引我的注意和喜愛。

因為我知道, 褪去“東邪”的名聲, 他只是一個普通人。

也會孤獨寂寞,也會迷茫失落,也想奮起反抗。

最喜歡的是神雕結尾他對老頑童說的話:“老頑童啊老頑童,你當真了不起,我黃老邪對“名”淡薄,一燈大師視“名”為虛幻,只有你,卻是心中空空蕩蕩,本來便不存“名”之一念,可又比我們高出一籌了。東邪、西狂、南僧、北俠、中頑童五絕之中,以你居首!”

老頑童對名不存念,固然可敬,可當黃藥師這樣一個人,瞭解名,感受過名,淡薄名後,能明白了然這一點,能認識到老頑童的境界,能說出這樣的評價並自認不如,我覺得這已是一個十分了不起的境界了。

他只是一個普通人。

也會孤獨寂寞,也會迷茫失落,也想奮起反抗。

最喜歡的是神雕結尾他對老頑童說的話:“老頑童啊老頑童,你當真了不起,我黃老邪對“名”淡薄,一燈大師視“名”為虛幻,只有你,卻是心中空空蕩蕩,本來便不存“名”之一念,可又比我們高出一籌了。東邪、西狂、南僧、北俠、中頑童五絕之中,以你居首!”

老頑童對名不存念,固然可敬,可當黃藥師這樣一個人,瞭解名,感受過名,淡薄名後,能明白了然這一點,能認識到老頑童的境界,能說出這樣的評價並自認不如,我覺得這已是一個十分了不起的境界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