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美投行看漲航運業,5億美元最多12艘新船訂單將花落中國船廠

圖為Diana航運Newcastlemax船交船

有分析人士指出, 國際上的投資銀行對全球海運業的行情正在看漲, 他們對中國船廠的新船專案表示感興趣。

其中著名投行摩根大通對幹散貨市場充滿信心, 自去年11月份以來已經收穫了11艘二手船, 而在中國新簽訂單量最多可達12艘, 其中12艘包括Cape.散貨船和Newcastlemax散貨船。

行業消息來源稱, 美國投資銀行已經為2019年計畫交船的三家船廠新訂單簽署了意向書(LOI)。 如果三個貸款都被確定, 該訂單可能價值5億美元。 據瞭解, 這筆交易是通過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下屬的交通海運部門負責。

據消息人士說, 位於江蘇的新時代造船和位於浙江的金海重工已經確認了四艘Newcastlemax散貨船訂單, 上海外高橋造船已經接近簽單, 將新造四艘海岬型散貨船, 但對這筆交易是否已經簽署或仍處於LOI階段尚存有疑問。

一位船廠人士說:“摩根大通感興趣的中國船廠還包括揚子江造船。

” “他們也聯繫了日本聯合造船, 但摩根大通只與金海重工, 新時代和外高橋簽署了LOI。 “據瞭解, 摩根大通在外高橋的新船將符合 Tier III標準, 成本會在4450萬-4500美元之間。 而金海和新時代的Newcastlemax散貨船是 Tier II標準, 每艘價格約為4350萬美元。

有業內人士持懷疑的觀點

不過, 一些持懷疑態度的人士認為, 摩根大通可能不會只選擇三家船廠分配所有的新造船訂單。 一位元消息人士說:“LOI只是表達對新項目的興趣, 並不意味著正式簽約。 ”其他人指出, 這筆交易可能是摩根的全球海事部門為客戶安排的, 該部門與希臘 Livanos集團等主要公司密切合作。 然而, 摩根大通的中國新船交易和近期的二手收購似乎完全符合全球海運週期性投資策略。

該行海運資產管理的領導人Andy Dacy表示, 他們的戰略是利用歷史上較低的資產估值及在低收益環境中保持長期穩定收入的潛力。

銀行最近一直在談論幹散貨市場。 摩根大通分析師諾亞·帕奎特(Noah Parquette)最近預測, 到2018年運價將會加強。 他表示, 在三年時間內達成的新硫化物排放條例, 以及未來十年期報廢的船隻將會為該行業帶來逆襲。 由於其看好的觀點, 銀行一直在收購船隻。 據報上周, 有船東以2700萬美元從Pacific International Lines(PIL)購買了18萬噸散貨船(建於2012年)。

自去年11月至今二手海岬型散貨船交易的數量已達四艘。 另外三艘船是179,000 dwt的True Explorer(前K Explorer, 建於2012年); 179,300-dwt True Frontier(前N Fos, 建於2010年);和179,100載重噸Hanjin Esperance (建於2012年)。

摩根大通還買了兩艘supramax型散貨船和五隻ultramaxes散貨船。 根據VesselsValue資料, 該銀行購買的10艘船(不包括太平洋卡佩拉)的總支出為1.8395億美元。

摩根大通也與其他船公司共同擁有散貨船。 它與MUR公司涉及四艘handysize散貨船, 並與挪威的Kristian Gerhard Jebsen Skipsrederi公司在散貨交易中為合作夥伴, 擁有八艘在日本建造的kamsarmax散貨船。

[Seawaymaritime]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