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青蔥計畫II:為中國電影選拔簇新人才

青蔥計畫II:為中國電影選拔簇新人才

2017年中國電影票房同比降低6%, 引得很多媒體和自媒體人驚歎, 其實國產片失速更加嚴重, 已經達到18%, 尤其是在銀幕數增加22%的基礎之上。 這是為什麼呢?原因當然很多, 但我想導演創作力長期下降是最為重要的原因, 即使資本的力量、IP的影響和小鮮肉們的演技會有一定的作用, 最為關鍵的依然是導演們普遍拿不出更好的產品。 最近幾年, 內地電影相當出色的電影, 基本上都是由新導演貢獻, 但是看看《心迷宮》《路邊野餐》《中邪》等電影的融資困境和上映波折, 更加說明中國電影新生力量需要組織性的説明,

“青蔥計畫”就是一個很好的路徑。

“青蔥計畫”的全名是CFDG中國青年電影導演扶持計畫, 由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會長李少紅發起, 得到包括田壯壯、黃建新、賈樟柯、張一白等業內諸多老牌導演的鼎力支持, 從“劇本初審”到“劇本工坊”再到“導演訓練營”,

共一百多天的全方位選材與淬煉, 20多位導師評審接力護航, 親授專業技能, 幫助新銳導演們成長, 並把他們的作品陸續搬上銀幕, 其中第一屆新導演的作品會在今年五月份開始陸續給全國觀眾見面, 接受市場的檢驗, 其中李雨禾導演的《提著心吊著膽》坊間評價不錯。 第二屆“青蔥計畫”十強已經進入創投路演後的創作階段, 從劇本梗概和導演闡釋來看, 新意不少, 特別是導演們的電影美學影響因數紛紛從歐美轉向東亞, 侯孝賢、杜琪峰、是枝裕和、小津安二郎等等明顯作為編導合一的這幫新人的參照系。

陳威導演的家庭情感片《颱風來了》, 意欲以黑色輕喜劇的手法, 通過颱風與葬禮, 折射出一家人在平常生活中無處釋放的情感, 於平淡中醞釀出巨大的戲劇風暴。 從短片和劇情上看, 同為閩南語地區的故事, 顯然與《黑狗來了》《父後七日》等臺灣電影有著親密關係。 段銀行導演的《黑戶》, 講述一位農材老婦人追查十幾年前女兒去向的傷痛歷程,

對1990年代超生潮為題材的表達, 令現場嘉賓和各路電影業界人員都產生出深沉的同情, 作為值得再三反思的民族歷史的一部分, 這段集體記憶可以說是極其有料的切入點。

郝飛環導演的《野犬筆錄》, 從創投短片來看, 具有強烈的時代氛圍,

這部懸疑犯罪片, 其藝術風格的脈絡應該是從黑澤明到杜琪峰。 2010年代以來, 內地黑色犯罪片已經有了創作高潮, 希望本片能夠吸收優秀經驗, 看好新一代導演能夠打造出趕超韓國同行的類型片。 現場遭遇哄搶的第一個項目, 就是旅歐女導演雷雅涵帶來的愛情軟科幻《火山上的戀人》, 已經有強大的幕後班底, 攝影、配樂等都是與柏格曼、安東尼奧尼、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具體導演有些記不清楚)等合作的業界前輩, 故事通過特別的地點(火山傳說), 比較獨特的影像風格和對於時間空間的表達, 令浪漫的製作人方勵在激賞, 號召大家與他一起“㧟一勺岩漿”。

無論這十部電影能夠有幾部在市場上與觀眾見面,這群青年導演們(青蔥)都有著良好的起步,希望他們能夠珍惜與電影界具有影響力的老導演們的合作,他們並不僅僅是人脈,更多是資源的分享和入門後的引導,至於各自的修行和造化,還是靠自己去進取和把握。

無論這十部電影能夠有幾部在市場上與觀眾見面,這群青年導演們(青蔥)都有著良好的起步,希望他們能夠珍惜與電影界具有影響力的老導演們的合作,他們並不僅僅是人脈,更多是資源的分享和入門後的引導,至於各自的修行和造化,還是靠自己去進取和把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