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原來是萬達集團王健林一手捧紅的吳冠中!

吳冠中一生“產量”較大, 但精品多數藏於美術館中, 一部分仍然流傳在海外市場, 一部分已于2010年吳冠中逝世後再次交易, 藏于各資深買家手中, 非輕易也難得上拍。 此次, 藝典將重推吳冠中三個時期不同題材的重要作品, 以低於市場價多倍的情況下起拍, 歡迎藏家朋友們參與競拍。 此外, 本場開通電話委託, 保證金10萬元。 諮詢電話:朱昆 15801651680

在吳冠中五十年藝術生涯中, 主要由水彩(包括水粉)、油彩和墨彩三部分組成。 三部分的先後出場和交互穿插又正好體現出畫家藝術歷程中的演變過程和不同階段。

50年代:將繪畫的主題轉向風景

50年代藝術成就主要在水彩。 1950年, 從巴黎歸國的吳冠中被當作藝術上的異己分子而橫遭排斥, 而做一個風景畫家雖得不到政治青睞, 但也沒有多少風險, 因此吳冠中將繪畫的主題轉向風景。

60年代:油畫風景畫的成熟

到了60年代初, 吳冠中兼作水彩與油畫, 並從水彩過渡到油畫, 側重以油彩為主要媒介, 並開始嘗試作水墨。 在風景畫創作方面積累豐富的經驗的同時, 並獨創和總結出一套完整的風景畫創作理論。

LOT.149001

吳冠中 1961年作 人民民主進藏區

尺寸:30.1×40.6cm

起拍價:800,000

市場中60年代的作品

LOT.5508 1961年作 大昭寺

北京保利2015秋拍

成交價:920萬元

70年代:以寫實為基本特徵的鄉土風景

70年代是吳冠中以油彩為主的風景畫創作的成熟時期, 吳冠中雖然以畫江南水鄉的白牆黑瓦、小橋流水著稱, 然而, 他歸國後的藝術生涯卻是從北方的城鄉風景開始的。

LOT.149002

吳冠中 1979年作 高山流水

尺寸:33.5×34.5cm

起拍價:900,000

70年代末的作品

LOT.1192 1978年作 西雙版納榕樹 鏡心 設色紙本

香港蘇富比2014年秋拍

成交額:988萬元

80-90年代:對油彩的運用更加自由

80年代以後, 這一時期的油畫是受到其自由揮灑的水墨的影響, 從而使吳冠中對油彩的運用進入一種更加自由的境界。

1980年後期, 吳冠中在油畫與水墨兩方面都取得驕人的成就, 是吳冠中藝術作品得以全面釋放的時期。 這個時期吳冠中把充滿本土寫意精神的油畫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LOT.149003

吳冠中 書法

尺寸:34.3×67cm; 41×47cm

起拍價:180,000

誕生於80年代初期的“風箏不斷線”文藝理論作為吳冠中先生畢生的藝術創作宗旨, 貫穿其一生繪畫語言之中,但這種創作靈魂式的語言,卻鮮有落墨于書法。

市場中書法題材的作品

LOT.0351 1990年作 風箏不斷線 紙本

北京保利2011年秋拍

成交價:59.8萬元

市場背後的運作,2000年前後王健林是吳冠中打開回國大門的主要推動因素,市場“主戰場”由新加坡、臺灣等地進入內地。

上世紀80年代初

通過榮寶齋這種國營畫店銷售作品,當時收藏觀念還未普及,又剛剛走出特殊的歷史環境,作品價格僅數百塊。國門打開後,新加坡和臺灣畫廊主開始進入內地,將看中的藝術家作品轉賣給本地藏家,吳冠中就是藝術家之一。

80年代末90年代初

吳冠中藝術作品開始流入香港市場。香港萬玉堂和新加坡斯民藝苑等均在新加坡和港臺推廣吳冠中作品,最大買家是在新加坡活躍的華商郭瑞騰,他陸續收藏了上百件作品。而此時拍賣行也開始關注吳冠中。1984年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就出現了吳冠中作品,以萬元左右的價格成交。

90年代末-2003年

中國內地收藏市場漸起,萬達集團王健林和郭慶祥合作的玥寶齋首先開啟了內地市場的“吳冠中熱”。他們從1997年起陸續買入近百張吳氏作品。不過這一時期印尼、新加坡的華人買家仍然非常活躍,他們仍是許多高價作品的買賣者。

2004年開始

吳冠中作品也紛紛從海外回流,一二級市場同時展開對吳冠中的關注。2006年,吳冠中油畫《長江萬里圖》就曾以3795萬元在拍賣場上成交。北京卷石軒美術館也開始陸續購買了吳冠中作品四五十件。此後,吳冠中藝術市場“主場”又回到中國。

貫穿其一生繪畫語言之中,但這種創作靈魂式的語言,卻鮮有落墨于書法。

市場中書法題材的作品

LOT.0351 1990年作 風箏不斷線 紙本

北京保利2011年秋拍

成交價:59.8萬元

市場背後的運作,2000年前後王健林是吳冠中打開回國大門的主要推動因素,市場“主戰場”由新加坡、臺灣等地進入內地。

上世紀80年代初

通過榮寶齋這種國營畫店銷售作品,當時收藏觀念還未普及,又剛剛走出特殊的歷史環境,作品價格僅數百塊。國門打開後,新加坡和臺灣畫廊主開始進入內地,將看中的藝術家作品轉賣給本地藏家,吳冠中就是藝術家之一。

80年代末90年代初

吳冠中藝術作品開始流入香港市場。香港萬玉堂和新加坡斯民藝苑等均在新加坡和港臺推廣吳冠中作品,最大買家是在新加坡活躍的華商郭瑞騰,他陸續收藏了上百件作品。而此時拍賣行也開始關注吳冠中。1984年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就出現了吳冠中作品,以萬元左右的價格成交。

90年代末-2003年

中國內地收藏市場漸起,萬達集團王健林和郭慶祥合作的玥寶齋首先開啟了內地市場的“吳冠中熱”。他們從1997年起陸續買入近百張吳氏作品。不過這一時期印尼、新加坡的華人買家仍然非常活躍,他們仍是許多高價作品的買賣者。

2004年開始

吳冠中作品也紛紛從海外回流,一二級市場同時展開對吳冠中的關注。2006年,吳冠中油畫《長江萬里圖》就曾以3795萬元在拍賣場上成交。北京卷石軒美術館也開始陸續購買了吳冠中作品四五十件。此後,吳冠中藝術市場“主場”又回到中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