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阮中國的傳統樂器古代時期廣為流傳現在還有多少人喜歡

它是古琵琶的一種現在叫阮, 獨奏曲《綻放》七分鐘時令人耳目一新

阮[ruǎn]是中國傳統樂器, 阮鹹的簡稱還有一意即長頸琵琶,

古琵琶的一種。 相傳西晉阮鹹善彈此樂器, 因此後人稱之為“阮鹹“或”阮鹹琵琶”。 四弦有柱, 形似月琴。 唐代元代在民間時廣泛流傳, 成為人們喜愛的彈撥樂器, 有廣闊的音域和豐富的表現力, 至今已有兩千年的歷史了。 王昭君出塞時所彈的琵琶實際上就是今所說的阮, 而並非的琵琶。

到現代阮的改革和演奏藝術發展很快。 20世紀50年代對阮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使阮具有高音、中音、次中音和低音4個聲部, 而自成一族。 改革後的阮都為四弦, 採用金屬弦, 調音方便, 音域擴展到三個八度以上, 音量增大。 半音俱全, 可任意轉調。 在演奏技巧上, 除傳統指法外, 還吸收了其他中、外彈撥樂器的技法, 大大豐富了阮的表現力。 阮可分為大阮、中阮、小阮也稱高音阮,

1993開發成功。


高音阮、小阮、中阮、大阮

阮的名曲有很多有大阮獨奏《絲路駝鈴》、唐代的《清商樂》和《西涼樂》, 雲南回憶, 孤芳自賞, 草原抒懷, 滿江紅, 思戀等等。

阮的演奏技巧不是很複雜, 演奏方法及符號與柳琴大致相同, 多用撥片彈奏。 右手彈法有彈、挑、雙彈、雙挑、掃弦、拂弦、輪、摭指琶音等;左手有按音、揉弦、吟弦、打弦、帶弦、滑音、撥弦等。

小阮主要用於演奏旋律;中阮、大阮、低阮主要擔任和聲伴奏。 四種阮的音色圓潤而豐厚, 頗具特色, 並且自成一族。 在樂隊中可起強有力的作用。 現在的民族管弦樂隊中主要使用大阮和中阮。

現如今阮已形成系列化, 有高音阮、小阮、中阮、大阮、倍低音阮, 是名副其實的阮族。 阮咸起源于秦漢, 鼎盛于唐宋, 沒落與明清。 秦朝時, 幾十萬人修長城, 交談不能用喊, 後來就做了個鼓, 一搖就知道該吃飯了。 大家都住在一起, 要娛樂, 所以就在鼓上面安了個弦。 從這個樂器繁衍出兩個樂器, 一個是三弦, 一個是後來人做成木頭的秦琵琶。 到漢代, 漢武帝嫁烏孫公主時, 漢武帝命樂器師製作出能在馬背上彈、便於攜帶的樂器。 到三國時期, 管弦樂器基本形成系統。 這種樂器在唐代發展, 直到周朝就以竹林七賢阮籍的侄子、阮咸的名字命名。 再到唐宋時, 阮已經非常普及了, 貴族家庭都有一把。 宋太宗會彈阮,

不僅如此, 還作曲、做樂器, 給大臣來彈。 但阮在明朝逐漸消失, 清朝已找不到這樣的樂器, 徹底失傳。

它是琴箏的共體, 它能彈出古箏的味道, 又有古琴的手法。

當時國內的民族樂團已有“阮”這種樂器, 但並非“起源于秦漢, 鼎盛于唐宋, 沒落與明清”的真正的阮鹹。 阮的製作方法此前已失傳近百年。 1952年, 中央歌舞團民族管弦樂隊成立, 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國內專業民族樂隊, 樂隊找到了在日本正倉院收藏的阮的照片, 並按圖索驥。 照片上的阮, 琴體上印有黑色花紋, 在當時被誤解為鏤空。 因此, 建國後製作的阮都有一個鏤空。

從零學音樂入門叢書:從零起步學中阮(第2版 附光碟) ¥37.1 購買

RL演奏中阮專業初學中阮民族阮樂器阮族中阮 初學中阮中阮+禮盒 ¥650 購買

阮族初級練習二十二首(簡譜版) ¥12.7 購買

阮族初級練習二十二首(簡譜版) ¥12.7 購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