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王健林馬雲買了同款 中國富豪最愛什麼私人飛機?

“時間就是金錢”, 這句人人皆知的口號, 對於富豪們來說應該有更深的體會。 比如去年底憑藉“小目標”爆紅的王健林, 在《魯豫有約大咖一日行》中, 首富的行程從印尼的雅加達到中國的海口, 再到北京, 跨度之大都要在一天之內完成, 怎麼才能實現?答案就是私人飛機。 沒錯, 如今私人飛機已經成為很多富豪的標配。

4月13日, 胡潤研究院發佈《2017胡潤公務機機主報告》, 揭示了目前華人企業家擁有公務機的情況。

王健林、馬雲都買了同款

截至去年年末, 大中華區公務機的機隊數量為466架。 胡潤研究院目前找到了164架公務機為114位華人企業家所擁有, 比去年增加35架。

這114位華人企業家中, 78位來自十億美金門檻的《2017胡潤全球富豪榜》, 12位財富未達十億美金, 但來自20億人民幣門檻的《2016胡潤百富榜》, 24位沒上榜。

大中華區Top 10企業家共擁有6架公務機, 其中5架都是灣流G550。 其餘4人王衛、丁磊、宗慶後和姚振華沒有公務機或情況不明。

從地區分佈來看, 北京擁有公務機數量最多, 共34架, 占比21%;其次是上海為主的長三角地區, 共29架(其中上海有9架);排名第三的是香港, 共25架;排名第四的是深圳為主的珠三角地區, 共24架(其中深圳有10架)。 胡潤表示:“如果從粵港澳大灣區來看,

這個區域絕對是第一名。 ”

胡潤表示:“雖然公務機行業的公開信息不多, 但我們很開心用了6年時間, 把這個機主報告打造成公務機行業內最權威的機主報告。 ”胡潤進一步分析:“按企業家購買能力來講, 中國公務機市場應該有1900架的規模,

而現在只有400多架, 還有1600架的差距。 今年公務機市場明顯回暖, 製造商推出新的機型, 企業家購買能力也上升了。 而租賃市場能承擔21.5萬小時的包機需求, 租賃市場應該也要上去。 由於短途、長途、人多、人少不同的情況, 租飛機使用可能更方便。 公務機概念在美國也並不像中國那麼奢華, 很多人偶爾會用。 ”

▌最受歡迎的製造商:

1.灣流(77架), 其中G550就高達39架, 成為最受中國企業家青睞的公務機製造商。

2.龐巴迪(36架), 選擇龐巴迪挑戰者605最多, 有12架。

3.達索(23架), 超過八成選擇達索獵鷹 7X。

4.空客(10架), 其中空客A318有7架。

5.其他受歡迎的公務機製造商還包括巴航工業(9架)、波音(5架)、賽斯納(3架)以及豪客(1架)。

養一架私人飛機要多少錢?

以最受歡迎的公務機型灣流G550為例, 這是國際頂級遠端噴氣式公務機代表機型之一, 市場價格在3億左右。 對於首富來說, 也只需要用“3個小目標”就能買一架。 其航程為11686公里, 最大巡航高度為15545米, 是目前國內航程最遠、性能最優、客艙最寬敞、舒適性最好的豪華公務機。

▲視頻截圖

對於普通人來說,就算能買得起,也不一定能養得起。比如從北京飛往廈門,就需支付航路費、起降費、油費、停機費、放行費等等。

人民網財經曾報導,單單停機費,廈門機場每晚要收取1萬至2萬元不等,國內航線停機費一晚1萬元,國際航線停機費一晚2萬元,晚上有專人幫忙看飛機。

一年下來,維護這些飛機需要多少錢?有專業人士算了一筆賬,以王健林的灣流G550為例,一年的維護費用至少上千萬元。雖然大佬們購買飛機,但卻沒有運營權和管理權,他們需要委託專業的公司託管飛機,一年的託管費用在500萬元左右。

此外,還需要支付運營費用,這筆費用依據協議具體協商,一年使用300個小時的費用大約為1800萬元-2000萬元。與此同時,還需支付機組人員的費用。一名機長的工資在2500—3000元/小時,副機長在1500-2000元/小時。

《2015年中國航空租賃現狀調研及市場前景走勢分析報告》曾指出,截至2013年,中國的公務機市場中44%用於私人出行,22%用於包機。

國產公務機離富豪們還有多遠

最近,國際機構萊坊發佈了2017年版的《財富報告》,其中提到2016年中國已有204名十億美元級的富豪,成為亞洲十億富豪最多的地區,全球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而中國內地百萬美元的富豪已經超過70萬人,比十年前的18.8萬人增長將近3倍。報告還預計,到2026年,中國的十億美元級富豪人數將達到490人。百萬美元的富豪人數更是將達172萬人。

隨著富豪數量的激增,公務機將面臨可觀的市場需求,然而從目前看,不論是最受歡迎的灣流,還是龐巴迪、達索等公務機型,生產商都是來自國外,難道國產公務機在這個市場中就沒有機會嗎?當然不是。

4月12日起,為期三天的2016年亞洲公務航空大會及展覽會(ABACE,下稱亞洲公務機展)在上海虹橋國際機場公務機基地開幕,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在入境參展的飛機中,擁有“外國國籍”的比例大大降低,基本和境內參展的飛機數量持平。

而國內參展的飛機也不乏亮點。比如一架名為風翎號的飛機是上海獨立研發的一架固定翼水陸兩栖飛機,按照美國FAA輕型運動飛機適航標准設計製造,具備多功能越野特點,採用全碳纖維先進複合材料工藝製造,預計2018年可以交付。雖然個子小巧,但卻水陸全能,引來多人圍觀。

中國通用航空的加速發展,勢必將進一步促進公務航空的發展。統計資料顯示,2015年上海機場公務機航班起降量達到5536架次,同比增長15.5%,占全國三分之一強。上海機場集團也正在積極推動虹橋機場公務機基地二期建設,預計將於2018年完成,2019年投入使用。

隨著國產公務機的發展提速,對於中國的富豪們來說,擁有一家國產公務機或許很快就能實現。

▲視頻截圖

對於普通人來說,就算能買得起,也不一定能養得起。比如從北京飛往廈門,就需支付航路費、起降費、油費、停機費、放行費等等。

人民網財經曾報導,單單停機費,廈門機場每晚要收取1萬至2萬元不等,國內航線停機費一晚1萬元,國際航線停機費一晚2萬元,晚上有專人幫忙看飛機。

一年下來,維護這些飛機需要多少錢?有專業人士算了一筆賬,以王健林的灣流G550為例,一年的維護費用至少上千萬元。雖然大佬們購買飛機,但卻沒有運營權和管理權,他們需要委託專業的公司託管飛機,一年的託管費用在500萬元左右。

此外,還需要支付運營費用,這筆費用依據協議具體協商,一年使用300個小時的費用大約為1800萬元-2000萬元。與此同時,還需支付機組人員的費用。一名機長的工資在2500—3000元/小時,副機長在1500-2000元/小時。

《2015年中國航空租賃現狀調研及市場前景走勢分析報告》曾指出,截至2013年,中國的公務機市場中44%用於私人出行,22%用於包機。

國產公務機離富豪們還有多遠

最近,國際機構萊坊發佈了2017年版的《財富報告》,其中提到2016年中國已有204名十億美元級的富豪,成為亞洲十億富豪最多的地區,全球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而中國內地百萬美元的富豪已經超過70萬人,比十年前的18.8萬人增長將近3倍。報告還預計,到2026年,中國的十億美元級富豪人數將達到490人。百萬美元的富豪人數更是將達172萬人。

隨著富豪數量的激增,公務機將面臨可觀的市場需求,然而從目前看,不論是最受歡迎的灣流,還是龐巴迪、達索等公務機型,生產商都是來自國外,難道國產公務機在這個市場中就沒有機會嗎?當然不是。

4月12日起,為期三天的2016年亞洲公務航空大會及展覽會(ABACE,下稱亞洲公務機展)在上海虹橋國際機場公務機基地開幕,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在入境參展的飛機中,擁有“外國國籍”的比例大大降低,基本和境內參展的飛機數量持平。

而國內參展的飛機也不乏亮點。比如一架名為風翎號的飛機是上海獨立研發的一架固定翼水陸兩栖飛機,按照美國FAA輕型運動飛機適航標准設計製造,具備多功能越野特點,採用全碳纖維先進複合材料工藝製造,預計2018年可以交付。雖然個子小巧,但卻水陸全能,引來多人圍觀。

中國通用航空的加速發展,勢必將進一步促進公務航空的發展。統計資料顯示,2015年上海機場公務機航班起降量達到5536架次,同比增長15.5%,占全國三分之一強。上海機場集團也正在積極推動虹橋機場公務機基地二期建設,預計將於2018年完成,2019年投入使用。

隨著國產公務機的發展提速,對於中國的富豪們來說,擁有一家國產公務機或許很快就能實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