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李白》演至200場 濮存昕暢談“空船明月”

中新社北京4月14日電 (記者 高凱)自1991年的首演轟動, 至今夜的再一次啟幕, 北京人藝經典話劇《李白》迎來頗具紀念意義的第200場演出。

該劇主演、著名表演藝術家濮存昕說, “26年了, 可以說每一次的演出都有新的情緒, 今年的我, 更敢於在落幕前享受那‘空船明月’的停頓和空白”。

話劇《李白》截取了安史之亂後, 李白入永王幕府, 後被判長流夜郎直至去世這一段坎坷的人生歷程。 以一個大眾不太熟悉的視角, 凸顯了對中國知識份子命運的思考。

資料圖:濮存昕 中新社發 翟羽佳 攝

1991年, 這部由劇作家郭啟巨集創作的作品首演, 一舉攬獲中國舞臺藝術最高獎文華獎的五項大獎。 2007年, 《李白》更是與《茶館》等32部話劇入選中國“百年經典”話劇之列。 經過多年的沉澱, 《李白》成為無可爭議的中國話劇經典之作。

劇中的李白出世入世, 處在進退兩難間, 現實生活中的每個人也一樣。

這種寫照和投射, 某種程度上促成了《李白》引人注目的生命力。 多年來, 每逢上演之日, 《李白》都是一票難求。

郭啟宏說, “比起《李白》在舞臺上的時間, 它的創作時間要長得多。 ”他坦言, 從兒時讀唐詩, 李白的形像已經開始走入自己的內心。

這位77歲的劇作家透露, “如果說一個較為明顯的有創作這一作品的想法, 應該是我當年讀到李白的《與韓荊州書》, 那之前, 李白在我心中更多是飄然傲骨的, 但在那以後我發現了李白的無奈, 他的另一面, 他在‘道’與‘世’兩極之間的矛盾和糾結。 ”

郭啟宏當日直言, “‘李白’從開始就是濮存昕演, 我感覺他現在已經和角色融為一體。 記得演到100場靠後的某一次, 劇中李白被大赦, 舞臺上的濮存昕在‘長江邊’將剛獲得自由的‘李白’本來拿在手中行李全部投入‘江’中,

這本來是我劇本中沒有的。 ”郭啟宏認為, 這“神來之筆”精彩至極, “這是角色的生命, 非常妙, ‘李白’應該是這樣的”。

首演時30多歲的濮存昕如今已與劇中的李白年齡相仿, 14日下午, 就在《李白》的200場演出之前, 這位舞臺實力廣受稱道的演員表示, “一個角色伴隨二十多年, 這種表演體驗很難得。 ”

濮存昕坦言, 26年來, 自己對於李白這個角色的理解隨自身的生命體驗日漸加深, “從前可能更加用力, 越往後越從容, 我逐漸放掉了一些東西, 舞臺上不需要連續的high C, 我學會留下一些空白”。

濮存昕認為, 舞臺上的停頓是一種極致的表現, “劇場裡, 一種非常強大的氣場已經被成功營造起來,

唯其如此, 才敢於呈現舞臺的停頓”。 他特別談及《李白》的結尾, “那一幕我認為講述了人生最後的明淨曠達, 那種空船明月的境界, 到今年, 可以說我終於完全敢於停頓了, 在這種時候, 徹底留白, 在舞臺上的我能夠完全放鬆, 沉浸其中。 ”(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