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影響最大的四大愛情傳說故事

中國四大民間傳說故事, 是指在中國民間以口頭、文稿等形式流傳最為寬廣、影響最大的四個神話傳說。 它們和其他民間傳說故事構成了中國民間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對廣大民眾的生活有著深刻的影響。 這四個愛情故事為:《牛郎織女》、《孟姜女哭長城》 、《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傳》。

牛郎織女

故事來源:牛郎織女的傳說始於《詩經·大東》:“跂彼織女”、“睆彼牽牛”的記載。 《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已稱牛郎織女為夫妻。 應劭《風俗通》逸文:“織女七夕當渡河, 使鵲為橋, 相傳七日鵲首無故皆髡, 因為梁(注:橋)以渡織女也。

”故事已初步形成, 並與七夕習俗相結合。

傳說天上有個織女星, 還有一個牽牛星。 織女和牽牛情投意合, 心心相印。 可是, 天條律令是不允許男歡女愛、私自相戀的。 織女是王母的孫女, 王母便將牽牛貶下凡塵了, 令織女不停地織雲錦以作懲罰。

一天,

幾個仙女向王母懇求想去人間碧蓮池一游, 王母今日心情正好, 便答應了她們。 她們見織女終日苦悶, 便一起向王母求情讓織女共同前往, 王母也心疼受懲後的孫女, 便令她們速去速歸。

牽牛被貶之後, 落生在一個農民家中, 取名叫牛郎。 後來父母下世, 他便跟著哥嫂度日。 哥嫂待牛郎非常刻薄, 要與他分家, 只給了他一頭老牛和一輛破車, 其他的都被哥哥嫂嫂獨佔了, 然後, 便和牛郎分家了。

從此, 牛郎和老牛相依為命, 他們在荒地上披荊斬棘, 耕田種地, 蓋造房屋。 一兩年後, 他們營造成一個小小的家, 勉強可以糊口度日。 可是, 除了那條不會說話的老牛而外, 冷清清的家只有牛郎一個人, 日子過得相當寂寞。 牛郎並不知道,

那條老牛原是天上的金牛星。

這一天, 老牛突然開口說話了, 它對牛郎說:“牛郎, 今天你去碧蓮池一趟, 那兒有些仙女在洗澡, 你把那件紅色的仙衣藏起來, 穿紅仙衣的仙女就會成為你的妻子。 ”牛郎見老牛口吐人言, 又奇怪又高興, 便問道:“牛大哥, 你真會說話嗎?你說的是真的嗎?”老牛點了點頭, 牛郎便悄悄躲在碧蓮池旁的蘆葦裡, 等候仙女們的來臨。

不一會兒, 仙女們果然翩翩飄至, 脫下輕羅衣裳, 縱身躍入清流。 牛郎便從蘆葦裡跑出來, 拿走了紅色的仙衣。 仙女們見有人來了, 忙亂紛紛地穿上自己的衣裳, 像飛鳥般地飛走了, 只剩下沒有衣服無法逃走的仙女, 她正是織女。 織女見自己的仙衣被一個小夥子搶走, 又羞又急,

卻又無可奈何。 這時, 牛郎走上前來, 對她說, 要她答應做他妻子, 他才能還給她的衣裳。 織女定睛一看, 才知道牛郎便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牽牛, 便含羞答應了他。 這樣, 織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

他們結婚以後, 男耕女織, 相親相愛, 日子過得非常美滿幸福。 不久, 他們生下了一兒一女, 十分可愛。 牛郎織女滿以為能夠終身相守, 白頭到老。

可是, 王母知道這件事後, 勃然大怒, 馬上派遣天神仙女捉織女回天庭問罪。 這一天, 織女正在做飯, 下地去的牛郎匆匆趕回, 眼睛紅腫著告訴織女:“牛大哥死了, 他臨死前說, 要我在他死後, 將他的牛皮剝下放好, 有朝一日, 披上它, 就可飛上天去。 ”織女一聽, 心中納悶, 她明白, 老牛就是天上的金牛星, 只因替被貶下凡的牽牛說了幾句公道話,

也貶下天庭。 它怎麼會突然死去呢?織女便讓牛郎剝下牛皮, 好好埋葬了老牛。

正在這時, 天空狂風大作, 天兵天將從天而降, 不容分說, 押解著織女便飛上了天空。 正飛著, 織女聽到了牛郎的聲音:“織女, 等等我!”織女回頭一看, 只見牛郎用一對籮筐, 挑著兩個兒女, 披著牛皮趕來了。 慢慢地, 他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了, 織女可以看清兒女們可愛的模樣子, 孩子們了都張開雙臂, 大聲呼叫著“媽媽”, 眼看, 牛郎和織女就要相逢了。 可就在這時, 王母駕著祥雲趕來了, 她拔下她頭上的金簪, 往他們中間一劃, 霎時間, 一條天河波濤滾滾地橫在了織女和牛郎之間, 無法橫越了。

他們的哭聲, 孩子們一聲聲“媽媽”的喊聲, 是那樣揪心裂膽,催人淚下,連在旁觀望的仙女、天神們都覺得心酸難過,於心不忍。王母見此情此景,便同意讓牛郎和孩子們留在天上,每年七月七日,讓他們相會一次。

從此,牛郎和他的兒女就住在了天上,隔著一條天河,和織女遙遙相望。在秋夜天空的繁星當中,我們至今還可以看見銀河兩邊有兩顆較大的星星,晶瑩地閃爍著,那便是織女星和牽牛星。和牽牛星在一起的還有兩顆小星星,那便是牛郎織女的兒女。

孟姜女哭長城

故事來源:孟姜女的傳說起源于《左傳》杞梁妻拒絕齊侯郊吊,遵守禮法的記載,後來加上《檀弓》的“齊莊公襲莒於奪(隧),杞良死焉。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是故事的雛型。漢·劉向《列女傳》(四)記:“齊杞梁殖戰死,其妻哭于城下,十日而城崩。”又唐(佚名)《琱玉集》記“秦時有燕人杞良,娶孟超女仲姿為妻,因良被築長城官吏所擊殺,仲姿哭長城下,城即崩倒。”可知這個傳說在唐代已盛行,但孟仲姿和杞良,在傳說中已改名為孟姜女和範喜良。

這個故事發生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時候秦始皇正徵發八十萬民工修築萬里長城。官府到處抓人去當民工,被抓去的人不分白天黑夜地修築長城,不知累死了多少。

蘇州有個書生叫范杞梁,為了逃避官府的追捕,他不得不四處躲藏。有一天,他逃到了姜家花園無意中遇到了孟薑女。孟姜女是一個聰明美麗的姑娘,她和父母一起把范杞梁藏了起來。兩位老人很喜歡范杞梁,就把孟薑女許配給他作了妻子。

新婚不到三天,范杞梁就被公差抓去修長城了。孟薑女哭得像淚人似的,苦苦地等待丈夫歸來。半年過去了,范杞梁一點消息也沒有。這時已是深秋季節,北風四起,蘆花泛白,天氣一天比一天冷了。孟姜女想起丈夫遠在北方修長城,一定十分寒冷,就親手縫製了寒衣,啟程上路,要到萬里長城去尋找范杞梁。

一路上,孟薑女不知經歷了多少艱難,吃了多少苦,才來到了長城腳下。誰知修長城的民工告訴她,范杞梁已經死了,屍骨被填進了城牆裡。聽到這個令人心碎的消息,孟薑女只覺得天昏地暗,一下子昏倒在地,醒來後,她傷心地痛哭起來,只哭得天愁地慘,日月無光。不知哭了多久,忽聽得天搖地動般地一聲巨響,長城崩塌了幾十裡,露出了數不清的屍骨。孟薑女咬破手指,把血滴在一具具的屍骨上,她心裡暗暗禱告:如果是丈夫的屍骨,血就會滲進骨頭,如果不是,血就會流向四方。終於,孟薑女用這種方法找到了范杞梁的屍骨。她抱著這堆白骨,又傷心地痛哭起來。

秦始皇看到孟姜女很美麗,想逼她做妃子。孟薑女假意答應了他,但要求秦始皇先辦三件事:請和尚給范杞梁念四十九天經,然後把他好好地埋葬;秦始皇要親自率文武大臣哭祭范杞梁;埋葬范杞梁後,孟薑女要去遊山玩水,三天以後才能成親。秦始皇只得答應了孟薑女的要求。三件事辦完以後,孟姜女把秦始皇痛駡了一頓,然後縱身跳進了波濤滾滾的大海之中。

梁山伯與祝英台

故事來源:梁祝的故事最早見於唐·梁載言的《十道四蕃志》,記載了梁、祝“二人曾同學”、“同塚”的故事。晚唐·張讀的《宣寶志》有較詳細的記載。到明代馮夢龍的《古今小說》,又增加了英台不解帶,梁山伯生疑和化蝶的情節。

東晉時期,浙江上虞祝家莊,玉水河邊,有個祝家女英台,美麗聰穎,自幼隨兄習詩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學,恨家無良師,一心想往紅羅書院訪師求學。祝父拒絕了女兒的請求,祝英台求學心切,偽裝賣蔔者,對祝父說:“按卦而斷,還是讓令愛出門的好。”祝父見女兒喬扮男裝,一無破綻,為了不使她失望,只得勉強應允。英台女扮男裝,遠去杭州求學。途中,邂逅了赴紅羅書院求學的梁莊書生梁山伯,一見如故,相讀甚歡,在草橋上撮土為香,義結金蘭。不一日,二人來到台兒寺的紅羅書院,拜師入學。從此,同窗共讀,形影不離。梁祝同學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愛山伯,但山伯卻始終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並沒有特別的感受。祝父思女,催歸甚急,英台只得倉促回鄉。梁祝分手,依依不捨。在十八裡相送途中,英台不斷借物撫意,暗示愛情。山伯忠厚純樸,不解其故。英台無奈,謊稱家中九妹,品貌與己酷似,願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貧,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時,豈知祝父已將英台許配給家住馬莊的員外之子馬文才。美滿姻緣,已成滄影。二人樓臺相會,淚眼相向,淒然而別。臨別時,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山伯憂鬱成疾,不久身亡。遺命葬草橋之畔。英台聞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時,繞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慟感應下,風雨雷電大作,墳墓爆裂,英台翩然躍入墳中,墓複合攏,風停雨霽,彩虹高懸,梁祝化為蝴蝶,在人間翩翩飛舞。

白蛇傳

故事來源:白蛇的故事形成最晚,起源:一說源于唐傳奇《白蛇記》;一說源於《西湖三塔記》。到明代馮夢龍的《白娘子永鎮雷峰塔》(《警世通言》),故事已初步定型。

在宋朝時的鎮江市。白素貞是千年修煉的蛇妖,為了報答書生許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為人形欲報恩,後遇到青蛇精小青,兩人結伴。白素貞施展法力,巧施妙計與許仙相識,並嫁與他。婚後金山寺和尚法海對許仙講白素貞乃蛇妖,許仙將信將疑。後來許仙按法海的辦法在端午節讓白素貞喝下帶有雄黃的酒,白素貞不得不顯出原形,卻將許仙嚇死。白素貞上天庭盜取仙草靈芝將許仙救活。法海將許仙騙至金山寺並軟禁,白素貞同小青一起與法海鬥法,水漫金山寺,卻因此傷害了其他生靈。白素貞因為觸犯天條,白娘子因為水漫金山而觸動胎氣,早產生下兒子許仕麟。法海趁機用“金缽”罩住分娩不久的白娘子,將其鎮壓于南山“雷峰塔”下。通過此事,許仙心灰意冷,便在“雷峰塔”下出家修行,護塔侍子。18年後,後白素貞的兒子長大得中狀元,到塔前祭母,將母親救出,全家團聚。《白蛇傳》乃是起源於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時期,發源地在河南湯陰(今河南鶴壁市)黑山之麓、淇河之濱的許家溝村。

許家溝所依的黑山,又名金山、墨山、大(亻加呸右)山,古為冀州之地,是太行山的餘脈之一。早在魏、晉時期,左思就在《魏都賦》裡記載了“連眉配犢子”的愛情故事傳說:“犢子牽黃牛,遊息黑山中,時老時少,時好時醜。後與連眉女結合,俱去,人莫能追……”後來這一典故衍化為“白蛇鬧許仙”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也由“連眉女”演變為白蛇。

“白蛇鬧許仙”裡的白蛇精,當年曾被許家溝村一位許姓老人從一隻黑鷹口中救出性命。這條白蛇為報答許家的救命之恩,嫁給了許家後人牧童許仙。婚後,她經常用草藥為村民治病,使得附近“金山寺”的香火變得冷落起來,也使黑鷹轉世的“金山寺”長老“法海和尚”大為惱火,決心破壞許仙的婚姻,置“白娘子”于死地。於是引出了人們熟悉的“盜仙草”、“水漫金山寺”等情節。

光陰似箭,倏忽千年,黑山的“金山嘉祐禪寺”如今尚有部分留存。南山頭的“雷峰塔”卻已坍塌為廢墟,而當年白娘子在“青岩絕”修行的“白衣仙洞”至今香火旺盛。

是那樣揪心裂膽,催人淚下,連在旁觀望的仙女、天神們都覺得心酸難過,於心不忍。王母見此情此景,便同意讓牛郎和孩子們留在天上,每年七月七日,讓他們相會一次。

從此,牛郎和他的兒女就住在了天上,隔著一條天河,和織女遙遙相望。在秋夜天空的繁星當中,我們至今還可以看見銀河兩邊有兩顆較大的星星,晶瑩地閃爍著,那便是織女星和牽牛星。和牽牛星在一起的還有兩顆小星星,那便是牛郎織女的兒女。

孟姜女哭長城

故事來源:孟姜女的傳說起源于《左傳》杞梁妻拒絕齊侯郊吊,遵守禮法的記載,後來加上《檀弓》的“齊莊公襲莒於奪(隧),杞良死焉。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是故事的雛型。漢·劉向《列女傳》(四)記:“齊杞梁殖戰死,其妻哭于城下,十日而城崩。”又唐(佚名)《琱玉集》記“秦時有燕人杞良,娶孟超女仲姿為妻,因良被築長城官吏所擊殺,仲姿哭長城下,城即崩倒。”可知這個傳說在唐代已盛行,但孟仲姿和杞良,在傳說中已改名為孟姜女和範喜良。

這個故事發生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時候秦始皇正徵發八十萬民工修築萬里長城。官府到處抓人去當民工,被抓去的人不分白天黑夜地修築長城,不知累死了多少。

蘇州有個書生叫范杞梁,為了逃避官府的追捕,他不得不四處躲藏。有一天,他逃到了姜家花園無意中遇到了孟薑女。孟姜女是一個聰明美麗的姑娘,她和父母一起把范杞梁藏了起來。兩位老人很喜歡范杞梁,就把孟薑女許配給他作了妻子。

新婚不到三天,范杞梁就被公差抓去修長城了。孟薑女哭得像淚人似的,苦苦地等待丈夫歸來。半年過去了,范杞梁一點消息也沒有。這時已是深秋季節,北風四起,蘆花泛白,天氣一天比一天冷了。孟姜女想起丈夫遠在北方修長城,一定十分寒冷,就親手縫製了寒衣,啟程上路,要到萬里長城去尋找范杞梁。

一路上,孟薑女不知經歷了多少艱難,吃了多少苦,才來到了長城腳下。誰知修長城的民工告訴她,范杞梁已經死了,屍骨被填進了城牆裡。聽到這個令人心碎的消息,孟薑女只覺得天昏地暗,一下子昏倒在地,醒來後,她傷心地痛哭起來,只哭得天愁地慘,日月無光。不知哭了多久,忽聽得天搖地動般地一聲巨響,長城崩塌了幾十裡,露出了數不清的屍骨。孟薑女咬破手指,把血滴在一具具的屍骨上,她心裡暗暗禱告:如果是丈夫的屍骨,血就會滲進骨頭,如果不是,血就會流向四方。終於,孟薑女用這種方法找到了范杞梁的屍骨。她抱著這堆白骨,又傷心地痛哭起來。

秦始皇看到孟姜女很美麗,想逼她做妃子。孟薑女假意答應了他,但要求秦始皇先辦三件事:請和尚給范杞梁念四十九天經,然後把他好好地埋葬;秦始皇要親自率文武大臣哭祭范杞梁;埋葬范杞梁後,孟薑女要去遊山玩水,三天以後才能成親。秦始皇只得答應了孟薑女的要求。三件事辦完以後,孟姜女把秦始皇痛駡了一頓,然後縱身跳進了波濤滾滾的大海之中。

梁山伯與祝英台

故事來源:梁祝的故事最早見於唐·梁載言的《十道四蕃志》,記載了梁、祝“二人曾同學”、“同塚”的故事。晚唐·張讀的《宣寶志》有較詳細的記載。到明代馮夢龍的《古今小說》,又增加了英台不解帶,梁山伯生疑和化蝶的情節。

東晉時期,浙江上虞祝家莊,玉水河邊,有個祝家女英台,美麗聰穎,自幼隨兄習詩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學,恨家無良師,一心想往紅羅書院訪師求學。祝父拒絕了女兒的請求,祝英台求學心切,偽裝賣蔔者,對祝父說:“按卦而斷,還是讓令愛出門的好。”祝父見女兒喬扮男裝,一無破綻,為了不使她失望,只得勉強應允。英台女扮男裝,遠去杭州求學。途中,邂逅了赴紅羅書院求學的梁莊書生梁山伯,一見如故,相讀甚歡,在草橋上撮土為香,義結金蘭。不一日,二人來到台兒寺的紅羅書院,拜師入學。從此,同窗共讀,形影不離。梁祝同學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愛山伯,但山伯卻始終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並沒有特別的感受。祝父思女,催歸甚急,英台只得倉促回鄉。梁祝分手,依依不捨。在十八裡相送途中,英台不斷借物撫意,暗示愛情。山伯忠厚純樸,不解其故。英台無奈,謊稱家中九妹,品貌與己酷似,願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貧,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時,豈知祝父已將英台許配給家住馬莊的員外之子馬文才。美滿姻緣,已成滄影。二人樓臺相會,淚眼相向,淒然而別。臨別時,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山伯憂鬱成疾,不久身亡。遺命葬草橋之畔。英台聞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時,繞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慟感應下,風雨雷電大作,墳墓爆裂,英台翩然躍入墳中,墓複合攏,風停雨霽,彩虹高懸,梁祝化為蝴蝶,在人間翩翩飛舞。

白蛇傳

故事來源:白蛇的故事形成最晚,起源:一說源于唐傳奇《白蛇記》;一說源於《西湖三塔記》。到明代馮夢龍的《白娘子永鎮雷峰塔》(《警世通言》),故事已初步定型。

在宋朝時的鎮江市。白素貞是千年修煉的蛇妖,為了報答書生許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為人形欲報恩,後遇到青蛇精小青,兩人結伴。白素貞施展法力,巧施妙計與許仙相識,並嫁與他。婚後金山寺和尚法海對許仙講白素貞乃蛇妖,許仙將信將疑。後來許仙按法海的辦法在端午節讓白素貞喝下帶有雄黃的酒,白素貞不得不顯出原形,卻將許仙嚇死。白素貞上天庭盜取仙草靈芝將許仙救活。法海將許仙騙至金山寺並軟禁,白素貞同小青一起與法海鬥法,水漫金山寺,卻因此傷害了其他生靈。白素貞因為觸犯天條,白娘子因為水漫金山而觸動胎氣,早產生下兒子許仕麟。法海趁機用“金缽”罩住分娩不久的白娘子,將其鎮壓于南山“雷峰塔”下。通過此事,許仙心灰意冷,便在“雷峰塔”下出家修行,護塔侍子。18年後,後白素貞的兒子長大得中狀元,到塔前祭母,將母親救出,全家團聚。《白蛇傳》乃是起源於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時期,發源地在河南湯陰(今河南鶴壁市)黑山之麓、淇河之濱的許家溝村。

許家溝所依的黑山,又名金山、墨山、大(亻加呸右)山,古為冀州之地,是太行山的餘脈之一。早在魏、晉時期,左思就在《魏都賦》裡記載了“連眉配犢子”的愛情故事傳說:“犢子牽黃牛,遊息黑山中,時老時少,時好時醜。後與連眉女結合,俱去,人莫能追……”後來這一典故衍化為“白蛇鬧許仙”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也由“連眉女”演變為白蛇。

“白蛇鬧許仙”裡的白蛇精,當年曾被許家溝村一位許姓老人從一隻黑鷹口中救出性命。這條白蛇為報答許家的救命之恩,嫁給了許家後人牧童許仙。婚後,她經常用草藥為村民治病,使得附近“金山寺”的香火變得冷落起來,也使黑鷹轉世的“金山寺”長老“法海和尚”大為惱火,決心破壞許仙的婚姻,置“白娘子”于死地。於是引出了人們熟悉的“盜仙草”、“水漫金山寺”等情節。

光陰似箭,倏忽千年,黑山的“金山嘉祐禪寺”如今尚有部分留存。南山頭的“雷峰塔”卻已坍塌為廢墟,而當年白娘子在“青岩絕”修行的“白衣仙洞”至今香火旺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