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中國電影的小城故事:馬爾他人民開始追捧《花木蘭》

【歐洲時報特約記者左暉報導】瓦勒他, 馬爾他首都。 每當夜晚來臨, 這座歐洲藝術之城褪去白日的喧鬧, 變得格外寧靜。

“婦女文化月”電影周, 3月底在夜幕落下的瓦勒他如約而至, 梅麗塔大街的中國文化中心應著夜景, 通過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向人們講述著中國故事。

《花木蘭》於3月底上映, 雖不是新近大片, 但由民間傳奇故事改編的古裝戰爭情感電影還是吸引了22名觀眾前來觀看。 中心會員馬瑞奧恩表示, 她曾看過該片, 是花木蘭的藝術形象再次吸引她來中心觀看, 跌宕起伏的劇情配上大螢幕讓她興奮不已。

荷蘭駐馬使館的外交官利斯貝斯在觀影后用中文表示:“《花木蘭》我看過!”

公益題材電影《我的影子在奔跑》隨後與觀眾見面。 影片聚焦艾斯伯格綜合症者(輕度自閉症), 講述單親媽媽獨自撫養患有艾斯伯格綜合症兒子的故事。

菲奧娜住在巴爾燦市, 一家四口專程到瓦勒他觀影。 她說, “大兒子正在學中文, 中國電影更能幫助他體驗學漢語的樂趣。 ”旅居馬爾他的尚塔爾來自法國, 對中國文化有著別樣熱愛, 談起中國電影來也是娓娓道來, 在她看來《王朝的女人楊貴妃》主演范冰冰是相貌和氣質俱佳的中國女演員;吳宇森指導的《赤壁》場面宏達, 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大片。 喜歡中國電影的她也在不經意中影響了自己的女兒,

隨她觀影的女兒笑著說, “我喜歡中國電影, 回來媽媽帶我去看《赤壁》(下)”。

為了與當地主流藝術機構對接, 提升中心電影放映的影響力, 中心3月底還在聖詹姆斯藝術中心放映了中國電影《重返二十歲》。 英語、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等外語影片在聖詹姆斯藝術中心屢見不鮮, 中國電影卻鮮有登臺, 中心希望借此部影片嘗試在電影專案上與藝術機構更好的合作, 參與常規性的檔期放映, 增強電影放映活動在文化品牌項目中的參與度。

電影放映是中心的常規活動, 多年來, 中心不斷探索在有限受眾的情況下推廣中國電影。 小城的電影放映需要時間積攢人氣。 本次電影周從宣傳入手, 借助媒體推介, 讓中國電影走近大眾,

也是剝離中國電影陌生感的初探。 有賴於中國國內高品質的新近片源和堅持努力, 中國電影將會帶來更多的小城故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