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80、90後記憶中那塊嘎嘣酥脆的鍋巴,做成美食你嘗過嗎?

工作地方附近有一家粵式餐館, 公司的吃貨們基本每週都會去幾次解決午飯問題。 可能是夏天要到了吧, 女生們都只是喝幾碗老火煲湯, 拒絕主食, 美其名曰美容滋養、減肥瘦身。 那美味的煲仔飯就便宜了食量驚人的男同事們。 而鼠小弟最喜歡的是煲仔飯煲內的飯鍋巴, 酥脆可口, 還有煲仔食材的味道, 回味無窮。

電飯煲現在很方便, 淘好米加好水, 按下煮飯鍵, 香噴噴的米飯就好, 雖然方便快捷, 但似乎總是少了一些樂趣, 最主要的是用電飯煲煮飯基本不會有鍋巴。 好在鼠小弟經常會慫恿老媽用傳統的水煮飯的方法, 稍微加大一些火力讓米飯有那種脆實的鍋巴, 又不至於焦糊。

除此之外, 超市里的膨化食品區也是鼠小弟常去之處, 每次都要囤積幾袋五香鍋巴, 饞了的時候吃上幾片, 滿足之餘又可以回味童年, 許多80、90後內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鍋巴的味道吧?

有淵源的鍋巴

鍋巴就是煮飯時長時間受熱而在鍋內壁形成的焦硬的飯。 稻子在幾萬年前就已經出現, 7000年前就已經被馴化種植。 那麼鍋巴是如何被發現的呢?按照道理應該是有人把飯燒幹了, 偶爾發現了這種美味。 那麼, 第一個發現鍋巴的人是誰?

傳說鍋巴是古時一個小和尚因為馬虎在煮飯的時候把飯煮幹了, 受到了方丈的責罰, 只能等大家吃完再去吃剩下的鍋邊的硬硬的焦飯, 沒想到味道很香。 後來小和尚還俗, 就在南京夫子廟擺起了專門做鍋巴的小吃攤, 很受歡迎。

傳說當然不足為信了, 不過這鍋巴還真是有些歷史的。 鍋巴古時稱“鍋焦”、“焦飯”、“餎餷”。

最早的鍋巴是在距今4600多年的龍山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發現的陶鬲片上的熟食遺物, 厚如紙, 其色黃。

唐宋時期把鍋巴淋上湯汁作為小吃的方法就已經出現。 清朝時的進士黃周星因為喜愛鍋巴而被稱為鍋巴老爺, 所謂“灶養幸無帥將號, 鍋巴尤得老爺名。 爾曹相笑非無謂,, 慚愧西山有此生”。 清朝美食家袁枚的《隨園食單》也記載了:“白米鍋巴薄如綿紙, 以油炙之, 微加白糖, 上口極脆”。

鍋巴名字的由來據說來源於安徽的“鍋粑”,不過未得證實。而在全國各地,對鍋巴也有不同的稱呼,江西人稱“鍋底飯”;廣東人叫“鍋焦”;上海人謂之“飯滋”。

不過最出名的還是剛才傳說中提到的南京,每到過年餐桌上總會擺上一個用年糯米“炕”成的圓圓的整個鍋巴,鍋巴上放一張紅紙剪成的“福”字,寓意“招財進寶”,取名“元寶鍋巴”。

多種多樣的鍋巴

雖然最早的鍋巴是米飯的焦糊偶然得之,不過聰明的人們可不滿足於此,所以各種各樣不同分類的鍋巴就應運而生了。

雜糧鍋巴

基本所有的米類、豆類糧食都是可以做鍋巴的。比如我們常見的大米、小米、玉米、糯米,豆類的黃豆、綠豆,堅果類的瓜子、花生,還有一些類似於土豆、紅薯之類的根莖類蔬菜,這些都是製作鍋巴的主要食材。

大米鍋巴

小米鍋巴

黑米鍋粑

花生鍋巴

米粒和米漿鍋巴

隨著創意和技術的提高,鍋巴也不僅僅是那個焦糊的米粒了,現在很多鍋巴都是現代工藝製作,會加入很多輔料,比如澱粉、糖、各種調料品等,將各種米類食材粘在一起,味道更豐富,形狀更多。

按照主要食材是否完整,鍋巴可以分為米粒鍋巴和米漿鍋巴。

米粒鍋巴中的米粒是完整地由澱粉、糖漿等黏在一起,粒粒分明。

先將米粒蒸熟碾碎,或者直接用米磨成粉製作的鍋巴可以叫做米漿鍋巴。米漿鍋巴整體口感統一,適合做成各種形狀。

油炸與非油炸鍋巴

鍋巴其實就是食材脫水變硬的,現代專門製作鍋巴的方法一般有油炸和非油炸的烘、烤等將米等食材迅速脫水,變得酥脆。

大家小時候吃的袋裝零食鍋巴基本都是油炸的,米經過蒸煮、碾壓成型、高溫油炸,最後撒上調味料,又香又脆,很解饞的。

隨著健康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現代人肚裡不缺油水了,哈哈),高油高熱量的油炸鍋巴受歡迎的程度銳減,隨之而來各種打著健康旗號的粗糧烘烤製作的非油炸鍋巴開始大行其道了。

酥脆的鍋巴自己做

鍋巴製作起來還挺簡單的,有興趣自己在家做一下還蠻好玩,讓各種米飯有了變化,給生活增加點小色彩。對於鼠小弟老媽來說,最重要的是吃不完的剩飯終於有了新花樣。

1、將米蒸熟或者用上一頓剩下的米飯,喜歡鹹口的可以在米飯中拌入醬汁或者放鹽,喜歡甜的可以放些鹽,用手抓勻;

2、將拌好的米飯在保鮮膜上鋪開,上面再蓋上一層保鮮膜,用擀麵杖擀成薄餅;

3、將保鮮膜撤掉,米飯稍微晾乾切成小塊;

4、將油燒熱至8成熟時,將米飯塊放入鍋中炸至兩面金黃(喜歡熟一些的可以炸至棕黃)控油撈出;

5、趁熱撒上孜然粉、芝麻等調料(喜歡甜口的可以撒些奶粉、椰蓉)。

不喜歡油炸的朋友,可以將切好的米飯塊放入烤箱烘烤或者小火油煎。

鍋巴美味

單吃鍋巴有些單調,將鍋巴做成各種美食是不錯的選擇。

鍋巴粥

鍋巴吃起來比較硬,不適合小孩和老年人,直接食用的話不利於消化。但是把鍋巴煮成粥就不一樣了,是養胃的佳品。相比米飯煮粥,鍋巴粥遇水會更有嚼頭一些。最簡單的鍋巴粥就是用水熬煮5-10分鐘即可。還可以在熬粥時加入各種食材,味道更佳。

鍋巴湯

鍋巴湯是江蘇地區的一道美食,相傳最早是南京一家農婦給乾隆皇帝製作的。將蝦仁與雞熬煮成湯,將米煮成鍋巴,趁熱將蝦仁雞湯淋在鍋巴上,邊淋邊有清脆的響聲,也稱“平地一聲雷”,湯鮮米脆。

三鮮鍋巴

三鮮鍋巴也稱鍋巴三鮮,是很多地方的美味佳餚,根據不同的地域,加入的食材也不一樣。但基本離不開蔬菜、肉類和海鮮等食材。,將蔬菜、肉類和海鮮熬煮勾芡成汁,淋在做好的鍋巴上即可。與鍋巴湯相比,三鮮鍋巴湯汁更加濃稠,量也不多。

茄汁鍋巴

茄汁鍋巴酸甜酥脆,香氣四溢。做法也不難,米飯做好鍋巴,鋪上水煮好的雞胸肉和蝦仁。番茄醬加糖和水熬成茄汁,淋在鍋巴上就好了。這道菜一直是小朋友的最愛。

口蘑鍋巴

南京的一道歷史美食,號稱“天下第一菜”,由六華春創制。這道菜其實就是將口蘑泡發與生抽、鹽等熬成湯,最後淋在出鍋的鍋巴上。口蘑味道鮮美,鍋巴遇湯外軟內酥。

鍋巴肉片

做法其實與其他鍋巴菜肴類似,但是在這道菜中增加了裡脊肉,使得整道菜的口感更加豐富了,裡脊肉爽滑,鍋巴酥脆,相得益彰。裡脊肉抓糊炒製成有肉的鹵汁,澆在出鍋的鍋巴上就可以了。

鍋巴魷魚

做法與鍋巴肉片相似,將魷魚處理好之後製成魷魚鹵汁澆在鍋巴上。有了海鮮魷魚,所以味道清淡鮮美。吃素的朋友也可以用藕粉、澱粉、魔芋粉等調成糊加熱製成“素魷魚”來製作,更健康美味。

內容為原創

官方網站:www.leshujidi.com

吃貨集中營

分享最新最全的國內外美食資訊

鍋巴名字的由來據說來源於安徽的“鍋粑”,不過未得證實。而在全國各地,對鍋巴也有不同的稱呼,江西人稱“鍋底飯”;廣東人叫“鍋焦”;上海人謂之“飯滋”。

不過最出名的還是剛才傳說中提到的南京,每到過年餐桌上總會擺上一個用年糯米“炕”成的圓圓的整個鍋巴,鍋巴上放一張紅紙剪成的“福”字,寓意“招財進寶”,取名“元寶鍋巴”。

多種多樣的鍋巴

雖然最早的鍋巴是米飯的焦糊偶然得之,不過聰明的人們可不滿足於此,所以各種各樣不同分類的鍋巴就應運而生了。

雜糧鍋巴

基本所有的米類、豆類糧食都是可以做鍋巴的。比如我們常見的大米、小米、玉米、糯米,豆類的黃豆、綠豆,堅果類的瓜子、花生,還有一些類似於土豆、紅薯之類的根莖類蔬菜,這些都是製作鍋巴的主要食材。

大米鍋巴

小米鍋巴

黑米鍋粑

花生鍋巴

米粒和米漿鍋巴

隨著創意和技術的提高,鍋巴也不僅僅是那個焦糊的米粒了,現在很多鍋巴都是現代工藝製作,會加入很多輔料,比如澱粉、糖、各種調料品等,將各種米類食材粘在一起,味道更豐富,形狀更多。

按照主要食材是否完整,鍋巴可以分為米粒鍋巴和米漿鍋巴。

米粒鍋巴中的米粒是完整地由澱粉、糖漿等黏在一起,粒粒分明。

先將米粒蒸熟碾碎,或者直接用米磨成粉製作的鍋巴可以叫做米漿鍋巴。米漿鍋巴整體口感統一,適合做成各種形狀。

油炸與非油炸鍋巴

鍋巴其實就是食材脫水變硬的,現代專門製作鍋巴的方法一般有油炸和非油炸的烘、烤等將米等食材迅速脫水,變得酥脆。

大家小時候吃的袋裝零食鍋巴基本都是油炸的,米經過蒸煮、碾壓成型、高溫油炸,最後撒上調味料,又香又脆,很解饞的。

隨著健康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現代人肚裡不缺油水了,哈哈),高油高熱量的油炸鍋巴受歡迎的程度銳減,隨之而來各種打著健康旗號的粗糧烘烤製作的非油炸鍋巴開始大行其道了。

酥脆的鍋巴自己做

鍋巴製作起來還挺簡單的,有興趣自己在家做一下還蠻好玩,讓各種米飯有了變化,給生活增加點小色彩。對於鼠小弟老媽來說,最重要的是吃不完的剩飯終於有了新花樣。

1、將米蒸熟或者用上一頓剩下的米飯,喜歡鹹口的可以在米飯中拌入醬汁或者放鹽,喜歡甜的可以放些鹽,用手抓勻;

2、將拌好的米飯在保鮮膜上鋪開,上面再蓋上一層保鮮膜,用擀麵杖擀成薄餅;

3、將保鮮膜撤掉,米飯稍微晾乾切成小塊;

4、將油燒熱至8成熟時,將米飯塊放入鍋中炸至兩面金黃(喜歡熟一些的可以炸至棕黃)控油撈出;

5、趁熱撒上孜然粉、芝麻等調料(喜歡甜口的可以撒些奶粉、椰蓉)。

不喜歡油炸的朋友,可以將切好的米飯塊放入烤箱烘烤或者小火油煎。

鍋巴美味

單吃鍋巴有些單調,將鍋巴做成各種美食是不錯的選擇。

鍋巴粥

鍋巴吃起來比較硬,不適合小孩和老年人,直接食用的話不利於消化。但是把鍋巴煮成粥就不一樣了,是養胃的佳品。相比米飯煮粥,鍋巴粥遇水會更有嚼頭一些。最簡單的鍋巴粥就是用水熬煮5-10分鐘即可。還可以在熬粥時加入各種食材,味道更佳。

鍋巴湯

鍋巴湯是江蘇地區的一道美食,相傳最早是南京一家農婦給乾隆皇帝製作的。將蝦仁與雞熬煮成湯,將米煮成鍋巴,趁熱將蝦仁雞湯淋在鍋巴上,邊淋邊有清脆的響聲,也稱“平地一聲雷”,湯鮮米脆。

三鮮鍋巴

三鮮鍋巴也稱鍋巴三鮮,是很多地方的美味佳餚,根據不同的地域,加入的食材也不一樣。但基本離不開蔬菜、肉類和海鮮等食材。,將蔬菜、肉類和海鮮熬煮勾芡成汁,淋在做好的鍋巴上即可。與鍋巴湯相比,三鮮鍋巴湯汁更加濃稠,量也不多。

茄汁鍋巴

茄汁鍋巴酸甜酥脆,香氣四溢。做法也不難,米飯做好鍋巴,鋪上水煮好的雞胸肉和蝦仁。番茄醬加糖和水熬成茄汁,淋在鍋巴上就好了。這道菜一直是小朋友的最愛。

口蘑鍋巴

南京的一道歷史美食,號稱“天下第一菜”,由六華春創制。這道菜其實就是將口蘑泡發與生抽、鹽等熬成湯,最後淋在出鍋的鍋巴上。口蘑味道鮮美,鍋巴遇湯外軟內酥。

鍋巴肉片

做法其實與其他鍋巴菜肴類似,但是在這道菜中增加了裡脊肉,使得整道菜的口感更加豐富了,裡脊肉爽滑,鍋巴酥脆,相得益彰。裡脊肉抓糊炒製成有肉的鹵汁,澆在出鍋的鍋巴上就可以了。

鍋巴魷魚

做法與鍋巴肉片相似,將魷魚處理好之後製成魷魚鹵汁澆在鍋巴上。有了海鮮魷魚,所以味道清淡鮮美。吃素的朋友也可以用藕粉、澱粉、魔芋粉等調成糊加熱製成“素魷魚”來製作,更健康美味。

內容為原創

官方網站:www.leshujidi.com

吃貨集中營

分享最新最全的國內外美食資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